创世神话 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群文阅读——走进神话中的“神”

三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走进神话里的“神”沙面小学刘莉文章1、《女娲补天》2、《夸父追日》3、《精卫填海》教学内容分析:神话故事是我国宝贵的文化瑰宝。
神话故事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
神话故事浅显易懂,不用在品词析句上多下工夫,应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直至喜爱。
因此有目的地把《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三篇故事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群文阅读,整体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同时借助三篇故事的丰富想象力,让学生创编故事,学习大胆夸张的想象写法。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接触过创世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大概感受过神话故事的神奇。
下学期是第二次接触神话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
但三篇神话故事群文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要求稍微高了点,所以我们就抓住神话故事中“神”这条主线,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品读故事中“神”,在读中发现情节神、人物神,甚至发现到人物品质神奇得高大无上,毫无缺点。
最后学生从群文阅读中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及创作背景,迁移写法创编故事。
教学目标:1、在横向的比较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情节、神奇的人物。
2、通过阅读神话故事,发现故事中大胆夸张的想象写法,从而迁移创编故事。
3、阅读神话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1、在横向的比较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情节、神奇的人物。
2、通过阅读神话故事,发现故事中大胆夸张的想象写法,从而迁移创编神话故事。
教学难点:1、创编故事,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渲染气氛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吗?2)出示故事神像,你们看看这些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神话故事中,我们准确称他们为(神仙、神人、)板书:神仙3)这些神仙在故事中总是做出一些怎样的事?(神奇、离奇、荒诞)板书:神奇二、学生阅读三篇文章神奇的事情指的就是与我们凡人不同,我们凡人无法理解,无法做到的,无法完成的。
《创世神话》群文阅读

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整体思路1。
听(讲)故事《盘古开天地》,聊创世神话的产生原因2。
比较阅读中国、日本、蒙古创世神话(1)推测所阅读创世神话所属区域并寻找理由(2)基于地域性、民族性,“创作”北欧(冰岛)创世神话(3)体会《盘古开天地》的民族元素3.比较阅读中国、印度、罗马创世神话(1)找出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共同点预设:发现“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的神话母题(2)质疑,挑起认知冲突: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为何有这么多共同点?(3)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母题的形成原因(猜想)4。
比较阅读创世神话、“宇宙大爆炸”科普说明文(1)围绕“真实”进行讨论(2)今天读神话,可以读什么(3)补充阅读他人的创世神话读后感课堂实录师:我们先来讨论一个巨大的问题-—世界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
我们这个世界,有天空,有大地,有满天的繁星,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这样一个漂亮、丰富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呢?请你们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讨论,1:36——2:34)师:各个小组讨论得很热烈,我在听你们的关键词:有的小组说到了盘古;有的小组说有一双看不见的巨大的手创造了这个世界;有的小组说到了“宇宙大爆炸”……说法很多,但如果让你们选择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你们选择——(生答)宇宙大爆炸。
是的,宇宙大爆炸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通过先进仪器进行了大量观测后所做出的一个推测。
这个推测目前也被大部分科学家所接受。
关于宇宙大爆炸,蒋老师推荐了一本书-—《万物简史》。
我很佩服这本书的作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前出地为我们介绍科学,其中就有“宇宙大爆炸”.书中的语言怎么生动有趣把读者紧紧吸引住呢?让我们来看一段。
(生观看ppt“宇宙大爆炸”资料,教师介绍资料.)师:“宇宙大爆炸”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到一两千年前,有一个小孩问爸爸或者爷爷:“爸爸、爷爷,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爸爸和爷爷会不会说宇宙大爆炸?生:不会(异口同声)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群文阅读”到底怎么教——以蒋军晶“创世神话”为例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王林慧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
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
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下面以蒋军晶老师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为例,谈谈课堂操作中的具体实施途径。
一、利用默读和浏览策略,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群文阅读要区别于单篇阅读。
单篇阅读更侧重于精读,而群文阅读多采用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略读的方式进行。
“创世神话”群文阅读,教学内容载体是神话故事。
神话不是某个人遣词造句创作出来的,是原始人的集体智慧,是口耳相传来的,因此,教学神话,没有必要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
默读、浏览,侧重于信息处理。
在教学中,要想锻炼并且提升学生的默读、浏览水平,课堂里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是关键。
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课提出了三个主干问题:你发现各国创世神话的个性特征了吗?你发现各国创世神话的相近之处了吗?为什么各国创世神话会有如此多的相似点?这些问题使学生将“群文”横向联系起来读,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思考力提出巨大挑战。
二、利用小组对话和讨论策略,拓晨群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讨论要想成功,取决于三点:第一,讨论的问题要开放,多面向,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要有可参与性,每个学生都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话可说。
例如,蒋老师在课堂中追问为什么原始人都喜欢把最初的世界比作一个蛋,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象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就是适合讨论的问题。
第二,师生讨论、对话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给学生创造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
在整堂课里,蒋老师充分展现出他高超的与学生“对话”的智慧:“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你太厉害了,竟能发现这一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说句实话,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我可以把我个人的想法说出来吗?”……这些真诚、充满尊重与爱的引导智慧让对话不断深入。
年度赛课外拓展阅读《走近创世神话感受中外异同》教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课外拓展群文阅读之《走近创世神话感受中外异同》教学设计选文来源《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西师版)五(下)群文议题—创世神话选文篇目《盘古开天辟地》《淤能棋吕岛》《冰雪巨人——伊密尔》《梵天创世》《阿胡拉·马兹达创世》文本导读在带领学生学习完五年级下册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后,学生们阅读神话故事、探寻世界起源的兴趣被点燃,一系列问题在他们的小脑袋中萌发!基于问题驱动,于是我们选择了西师版的群文阅读材料,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需要,处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关系。
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思考着这些问题,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和原始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故事来解释世界的形成、人类的起源。
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做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阐释。
《盘古开天辟地》《淤能棋吕岛》《冰雪巨人——伊密尔》《梵天创世》《阿胡拉·马兹达创世》这五篇文章都是创世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国创世神话,《淤能棋吕岛》是日本创世神话,《冰雪巨人——伊密尔》是北欧(冰岛)创世神话,《梵天创世》是印度创世神话,《阿胡拉·马兹达创世》是伊朗创世神话。
这些神话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元素、民族特色,虽然这些神话创作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但相互之间却有着许多相似的认识。
《盘古开天辟地》是讲巨人盘古以他的神力开辟天地之后,自己的身体又化生万物的故事;《淤能棋吕岛》是讲伊奘诺尊和伊奘冉尊二神共同创造了淤能棋吕岛的故事;《冰雪巨人——伊密尔》是“众神之王”奥丁杀死巨人伊密尔后用他的身体制造成世界的故事;《梵天创世》是万物始神大梵天将孕育自己的金蛋变成天地后,再将自己的身体幻化成人类的故事;《阿胡拉·马兹达创世》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用金刚石创造了宇宙,他创造的原牛被恶神安哥拉的毒蛇和害虫咬死后变成世间万物的故事。
XXX群文阅读《创世神话》课堂实录

XXX群文阅读《创世神话》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们会创造出这些神话来解释世界的起源。
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中国、日本、蒙古的创世神话。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推测出不同神话所属的区域,并寻找理由。
同时,我们也可以基于地域性、民族性,创作出北欧(冰岛)的创世神话,进一步体会《盘古开天地》的民族元素。
师: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中国、印度、罗马的创世神话,找出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共同点。
预设的共同点有“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的神话母题。
但这些神话母题在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出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共同点呢?这引发了我们的质疑,挑起了认知冲突。
我们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母题的形成原因,并进行猜想。
师:最后,我们来比较阅读创世神话和“宇宙大爆炸”科普说明文。
我们围绕“真实”进行讨论,探讨今天读神话,可以读到什么。
同时,我们还可以补充阅读他人的创世神话读后感,拓展我们的视野。
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也思考了人类创造神话的原因和意义。
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和探讨,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起源和演变。
古代人相信世界是由XXX开天辟地而来的,这种传承至今。
即使我们将现代的孩子带到古代欧洲,他们的父亲或祖父也会讲述XXX开天辟地的故事。
即使在科技相对发达的国家,如古代的西方,人们也相信创世神话。
我们今天会读两个国外的创世神话,看看它们是哪个国家的。
第一个创世神话是《诸神创世》,这是一个蒙古的创世神话。
文章中提到“人们以游牧为生”,这表明这个神话是在蒙古流传的。
在小组交流中,有同学使用排除法和抓取细节的方法,最终确定了这是一个蒙古的创世神话。
第二个创世神话是日本的,它描述神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岛。
这表明创造这个神话的民族可能生活在岛上,而日本正是一个岛国。
通过阅读这两个创世神话,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特色,反映了他们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老师: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与他们所在地区、民族生活惯密切相关。
创世神话故事大全

创世神话故事大全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多传奇故事,那些或勇敢或悲壮或凄惨的事迹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会将它们的伟大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风靡人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传说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创世神话故事大全(一)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在挪威神话中,地球出现之前曾是两个世界:Muspell是一个火焰炽热的大陆;Niflheim是一个冰冻的大陆。
当Niflheim的冰冷与Muspell的炽热之火接触之后。
巨人始祖和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奥尔胡玛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这对天神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
巨人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创世神话故事大全(二)远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索罗亚斯德教)神话波斯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阿尔布兹山脉生长了800年终于接触到了天空,雨水从阿尔布兹山顶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两条主要的河流。
世界上第一个动物是生活在Veh Rod河旁的白色公牛,然而波斯恶神安格拉?纽曼将这只白色公牛杀死。
之后太阳净化人类的种子长达40年之久,种子种下结出了大黄叶柄植物,这个植物成长后就成为最早的人类伴侣玛什耶和玛什耶那。
在拜火教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与恶神安格拉?纽曼之间的战斗共持续了12000年,在第一个3000年里,阿胡拉和光明世界与安哥拉的黑暗世界并存,最早的人类也经受着邪恶黑暗的诱惑误导。
恶神安格拉并没有像杀死白色公牛那样杀死玛什耶和玛什耶那,而是误导他们俩人对安格拉进行崇拜信仰。
经过50年之后,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生育了一对孩子,然而在恶神安格拉的诱导下,这对伴侣却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吃了。
之后,至高之神阿胡拉恢复了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的善良本性,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他们最终成为早期人类。
群文阅读:教案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设计思路
杭州市天长小学蒋军晶
目标:
1.在比较阅读中感受神话想象的民族性、地域性;感受人类的原始智慧和初始心理结构;
2.通过比较阅读和讨论,明确适合神话的阅读路径与方式(例如读《盘古开天地》着重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
3.接触、熟悉比较阅读中“自我发问”、“推论”等阅读策略
思路:
1.听(讲)故事《盘古开天地》,聊创世神话的产生原因
2.比较阅读中国、日本、蒙古创世神话
(1)推测所阅读创世神话所属区域并寻找理由
(2)基于地域性、民族性,“创作”北欧(冰岛)创世神话
(3)体会《盘古开天地》的民族元素
3.比较阅读中国、印度、罗马创世神话
(1)找出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共同点
预设:发现“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的神话母题
(2)质疑,挑起认知冲突: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为何有这么多共同点?
(3)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母题的形成原因(猜想)
4.比较阅读创世神话、“宇宙大爆炸”科普说明文
(1)围绕“真实”进行讨论
(2)今天读神话,可以读什么
(3)补充阅读他人的创世神话读后感。
群文阅读(蒋军晶)

“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蒋军晶)文章能不能一组一组教?——“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教育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续经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孩子的语文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了。
我的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
今天单讲“群文阅读”。
从两个“群文阅读”的案例说起2007年,台湾陈易志老师在南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
现场听课的一位老师即时记录下听课的感受:“这节冷清的课,只有教师温柔平静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在会场,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
的确是不够热闹,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
那么我们的课堂上,能否接纳下这样的教学?”很显然,听课的老师对“群文阅读”感到非常新鲜,有点惊异,觉得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内心处于一种想尝试又不敢涉及的矛盾中。
我们在矛盾,别人早已开始尝试,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符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2010年10月-11月,我反复上教材里的一篇神话《开天辟地》,改变提问,调整环节,变换策略,教学方案换了好几个,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错:生字认识了,词语理解了,故事会讲了,盘古的精神也了解了……总而言之,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达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整体思路1.听(讲)故事《盘古开天地》,聊创世神话的产生原因2.比较阅读中国、日本、蒙古创世神话(1)推测所阅读创世神话所属区域并寻找理由(2)基于地域性、民族性,“创作”北欧(冰岛)创世神话(3)体会《盘古开天地》的民族元素3.比较阅读中国、印度、罗马创世神话(1)找出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共同点预设:发现“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的神话母题(2)质疑,挑起认知冲突: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为何有这么多共同点?(3)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母题的形成原因(猜想)4.比较阅读创世神话、“宇宙大爆炸”科普说明文(1)围绕“真实”进行讨论(2)今天读神话,可以读什么(3)补充阅读他人的创世神话读后感课堂实录师:我们先来讨论一个巨大的问题——世界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
我们这个世界,有天空,有大地,有满天的繁星,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这样一个漂亮、丰富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呢?请你们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讨论,1:36——2:34)师:各个小组讨论得很热烈,我在听你们的关键词:有的小组说到了盘古;有的小组说有一双看不见的巨大的手创造了这个世界;有的小组说到了“宇宙大爆炸”……说法很多,但如果让你们选择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你们选择——(生答)宇宙大爆炸。
是的,宇宙大爆炸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通过先进仪器进行了大量观测后所做出的一个推测。
这个推测目前也被大部分科学家所接受。
关于宇宙大爆炸,蒋老师推荐了一本书——《万物简史》。
我很佩服这本书的作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前出地为我们介绍科学,其中就有“宇宙大爆炸”。
书中的语言怎么生动有趣把读者紧紧吸引住呢?让我们来看一段。
(生观看ppt“宇宙大爆炸”资料,教师介绍资料。
)师:“宇宙大爆炸”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到一两千年前,有一个小孩问爸爸或者爷爷:“爸爸、爷爷,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爸爸和爷爷会不会说宇宙大爆炸?生:不会(异口同声)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因为那时候的人根本还不知道宇宙大爆炸。
师:那他们会怎么回答这个孩子的问题呢?生:爷爷会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告诉孙子是盘古创造了世界。
师:但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故事是“假”的啊,为什么要讲这个假故事给他听呢。
生:古代的人不会认为这是假的,他们认为世界就是这么来的。
师:当时,原始人相信世界就是盘古开天辟地而来的。
因为相信,所以流传。
我同意这个观点。
如果我们再换一幅图片,比如现在有一个古代欧洲的小孩,问他的爸爸或者爷爷:“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那爸爸和爷爷是不是也跟他讲盘古开天辟地?生:不会。
师:为什么?生:国外古代的时候,科技比较发达,所以可能知道一点。
师:错了,如果你看过《万物简史》就能知道,西方也是到了近代才有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生:外国的古代,爸爸和爷爷会跟他讲亚当和夏娃。
师:想到国外,马上想到了亚当和夏娃。
他的意思是国外也有自己的神话。
师:我们今天先来读读国外的创世神话。
我待会发材料,有两个创世神话,请你读完后猜测一下,这两个创世神话是哪个国家的?文章后面有一个范围请你们选择的。
(教师发下材料,生读材料。
8:48——12:40)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神话——《诸神创世》。
你觉得这个神话是哪一个国家的?我发现这个同学判断的思路很有意思,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这是蒙古神话。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人们以游牧为生”。
蒙古就是一个大草原,所以说明这个神话是在蒙古流传的。
师:这确实是个蒙古的创世神话。
刚才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我听她用了排除法,你能跟大家讲讲吗?生:我觉得古埃及是信仰法老之类的,所以我第一个排除了古埃及。
美国也不可能是,美国的历史那么短。
而印度和日本也不像,因为这个神的名字不像印度人或日本人。
师:她用了排除法,是否严密暂且不说,但是这个思路非常好。
最后通过抓取细节,她确定了蒙古。
原始的蒙古人认为原始的世界就是一片大草原,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过太多的高山、大河。
第二个神话,你们认为是哪个国家的?生:我觉得是日本。
从文章中出现的神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有日本的味道。
师:非常好,这个同学是从名字上来推测的,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生:在这个神话里,说神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岛。
所以创造这个神话的民族恨可能生活在岛上,而日本就是一个岛国。
师:是的,第二个神话确实是日本的创世神话。
读了这两个创世神话之后,你有什么发现?生:我觉得每个民族的神话都不太一样。
师:有这个感觉了,能不能说得更明确一些。
生: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特色。
蒙古人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的神话就说这个世界就是一片平整的草地。
日本人生活在岛上,他们就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岛。
师:是的,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他们的想象跟他们生活的地方、他们民族的生活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
蒙古的神话有蒙古的特色,日本的神话有日本的特色、日本的元素。
你们同意吗?生:同意。
师:通过比较阅读,大家再这一点上似乎形成了共识。
那请你们运用你们自己的“发现”去猜测一下冰岛这个国家的创世神话。
要想象冰岛的神话,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冰岛这个国家,它属于北欧,常年气温比较低,冰山多。
但很多人也把冰岛称为冰火两重天,那里既有很多冰山,也有很多火山和温泉。
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生活在那里的原始人会怎么想象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
17:14——18:04)师:我发现那个女同学讲得挺投入的,你来说说你的想象,冰岛神话会是怎样的?生:我认为冰岛神话是这样的:世界上原本是两块的,下面都是地,天上的神用火和冰把这个世界分成了好几块,然后就变成了世界。
师:好,这就是她想象的冰岛神话。
有没有补充的或其他的想法?生: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冰神和火神打仗,他们想争夺冰岛这一块地,最后打得不分胜负,所以就平分了。
冰岛就既有火,又有冰。
生:我给刚才那个同学补充一下。
我觉得是冰神和火神打仗,他们不分胜负后就混在了一起,最后同归于尽了,世界就变成了一半火一半冰。
师:下面我们就是欣赏神话的时刻。
欣赏的同时,你们会发现你们的猜测能在这个神话里找到痕迹。
再做一点心理准备,北欧的神话还有一个特点——在他们的神话中,神比较多。
(教师读《巨人伊密尔》,生聆听。
19:47——21:50)师:这就是冰岛的神话,一听就有明显的冰岛元素、冰岛特色。
原始人的想象力很强,但还是受到他们生活的环境、习惯影响。
我们反过去看我们学过的《盘古开天地》,我建议你们静下来读读我们的神话,你能不能从中看出一些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你可以钩钩、画画,开始思考。
(生读材料。
22:26——24:34)师:大家读得很仔细。
我们在三年级就学过这篇课文,现在重新读也蛮有意思的。
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中国元素?有一个地方大家肯定都找到了,这个同学也划下来了。
生:盘古倒下来后,他的头化成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师:这些山都是中国特有的,后人在补充这个神话的时候就加了这些因素。
我们来看一下,看你们对我们的地理概念了解得怎么样?(教师在黑板上画五岳、长江、黄河,并配解释)师:东岳泰山在哪个省份?(山东)西岳华山在哪?(陕西)北岳恒山在哪个省份?(山西)南岳衡山呢?(湖南)中岳嵩山(河南)。
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山。
神在这里还化为了河,你最先想到了哪两条河?长江、黄河都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
你们瞧,生活在这块区域的,就是炎黄子孙,就是华夏民族。
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元素,还有其他吗?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这里的数据——“一丈、一万八千年”都是中国人常用的数据和数量单位。
师:这里的数量单位很有中国特色。
说到“一万八千”,中国人很喜欢“十八、十万八千”等数字,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比如孙悟空本领很大,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李白有一首是叫《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有一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还有其他中国元素吗?生:盘古用板斧和凿子开天辟地。
板斧和凿子,是中国民间常用的劳动工具。
师:哈,古人崇尚劳动,早就认为劳动最光荣。
(笑)生:还有一句:精髓变成了明亮的珍珠。
中国人很喜欢明珠等东西。
生:故事里边的句子很多都是对仗句,这个在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了。
师:是的,其中最典型的一句就是“轻而清的东西往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往下沉,变成了地。
”师:仔细找找,里面确实有许多中国元素。
神话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元素、民族特色。
中国的《盘古开天地》有中国的特色,蒙古的《诸神创世》有蒙古特色,冰岛神话有冰岛特色。
下面我再请你们欣赏一些神话,你们会有新的发现。
(生读材料。
29:28——33:09)师:看完了吗?蒋老师30多岁了,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把同一个主题或者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有时会有许多发现。
当我们把这三个神话放在一起,它们有没有共同点?生:我发现每个神话开头都说这个世界一开始是一个蛋。
师:世界一开始就是一个蛋,不管是石蛋、鸟蛋、鸡蛋……反正他们都认为最开始的混沌世界就像一个蛋。
生:每个神话都说是神把他自己的某个部位化成了世界里的事物。
师:到最后是神的身体化为了整个世界,化为了万事万物,这是第二个共同点。
生:这三篇文章中,都有时间,第一篇是一千年,第二篇是三千年、九千年……师:创世的时间都非常漫长。
师:每个神话里都有一个能力很大的神,是这个神创造了世界。
师:是的,这个世界在混沌一片的时候,往往出现了一个神,这也是一个共同特点。
很多神话学家、史学家在读神话的时候也在进行梳理,发现了很多共同点。
师:(教师出示ppt,呈现神话的共同点。
)中国神话伊朗神话罗马神话印度神话鸡子鸟蛋石蛋金蛋盘古阿胡拉·马兹达密特拉大梵天身体生化身体生化身体生化身体生化师:我看到这些共同点后,脑子里有疑问了,相信你们也有疑问。
生:我在想,为什么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有这么多相似点?他们为什么想到一块儿去了?生: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师:这些民族或国家的原始人是不是能像今天的人一样,发一个email,今天我创作了一个神话,你是怎么样的?或者打个电话商量一下?大家都笑了,这是不可能的。
大家肯定有一个疑问,怎么想着想着就想到一块儿去了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混沌的原始世界比作一个蛋?为什么都想象成一个神来创造了这个世界?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神或动物的身体化为了万事万物。
我相信你们有你们的解释,没有一定的答案,你们可以大胆地推测。
(生讨论。
36:32——38:06)师:说来听听,为什么那么多不同的民族会把原始世界比作成一个蛋状的物品?生:我们小组认为是因为大陆漂移。
师:为什么有共同点,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因为板块分离,所以人类分开来了。
但是他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