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关于创世神话(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象力、学习生字词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生字词和课文中的难点,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象力。

3.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培养学生对于神话故事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难点的理解和解答。

3.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相关资料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回顾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和难点。

4.巩固(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游戏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于生字词和难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和难点的学习,并提醒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复述课文等,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课文主题感悟一、神话故事的分类神话故事可以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盘古开天地》属于创世神话,而《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则属于自然神话。

二、神话故事的内容1.《盘古开天地》的起因是虚无飘渺,一切皆无,XXX挥动斧头,开辟天地。

经过是XXX开天辟地,形成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

结果是XXX死后,化为天地万物,成为宇宙中的一部分。

2.√×××1) 正确,XXX盗取火种是因为他不忍看人类受苦。

2) 错误,XXX补天的经过是她用五彩石补天,而不是补好大黑窟窿。

3) 错误,XXX被绑在岩石上受苦,最后被大力神XXX 救出来。

4) 错误,XXX填海的原因是她想填海报仇,而不是痛恨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

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1.Zeus (众神领袖XXX) - 雄才大略、权力至上2.Jingwei (精卫) - 坚韧不拔、无私奉献、持之以恒3.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 - 意志坚定、自强不息、不达目的不罢休4.Pangu (盘古) - 勇猛果敢、创造万物5.Nüwa (女娲) - 仁慈善良、智慧超群、创造人类6.Heracles (大力神XXX) - 勇猛善战、伸张正义四、神话故事中的启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和行为,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坚韧不拔、勇猛果敢、自强不息、仁慈善良等。

同时,神话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五、课内阅读。

女娲补天(节选)自从XXX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过了许多年,一天夜里,XXX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

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盘古开天地》教科书分析:1。

《盘古开天地》是我国创世神话之一,反映了我国先人对天地宇宙形成的认识和想象。

它讲述了盘古劈开,顶开天地,然后化身为世界万物的神奇故事,塑造了富有开创精神和牺牲精神的神话人物形象盘古。

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课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课文第1自然段,讲了盘古在混沌一片的宇宙里沉睡了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发生。

课文的第2自然段,讲了盘古劈开天地.第3、4自然段:讲了盘古怕天地会重合,就顶天踏地一万八千年把天地继续分开,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成形了,盘古却倒下了。

这两部分是故事的经过。

课文的第5、6自然段,讲了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事情的结局。

2。

课后练习的两个练习是相互关联的,不管是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还是感悟盘古的形象,都得从课文中找出神奇的地方,然后想象画面,才能完成.而能否想象画面,就必须通过说画面才能检验出来,因此,想象画面就本质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是一个理解—-想象——复述的语言学习训练过程。

根据理解感悟的心理过程,适宜先说过程,然后才感悟盘古形象.3。

课后练习1是人物形象感悟的学习训练,在第二学段,只要学生能做出某一感悟判断并正确说出感悟判断的课文相关内容,就达标了,不要求全面作出感悟判断.4。

课后练习2,属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学习训练,是一个“学阅读”到“学表达”的过程,应该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后进行;而课后练习1的“边读边想象画面”就本质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因此,可把这两个复述的学习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

5。

单元重点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虽在课后没有安排,但作为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应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有体现,并安排学习训练,只是目标水平应定在“尝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在教师的逐步组织指导下进行。

学情分析:1.通过三年级以及四年级三个单元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课文条理、揣摩文章顺序、了解课文内容、概括自然段中心意的能力以及复述能力,这些是进行本课有关学习训练的有利条件。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我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一、盘古开天地的起源我国古代神话中,盘古开天地是一个重要的创世神话,讲述了世界的起源和创造过程。

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盘古被视为万物的始祖,他开天辟地,造就了天地万物的形成。

盘古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伟大的创世神,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根据我国古代神话的记载,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盘古在九天之上长大,并渐渐变得异常巨大。

在某一时刻,他挥动手中的斧头,一刀劈开了混沌的大地,天地渐渐形成。

在天地形成之后,盘古化为众多万物的始祖,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化为了天地万物的各种形态。

三、盘古开天地的意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在我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人对世界起源的创造精神和智慧。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也寓意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天地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也给人们以启发和反思,让人们明白了天地万物的无限魅力和奥秘。

四、个人观点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代表了我国古代人对天地万物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的理解。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激励着人们探寻宇宙的奥秘,并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有着深远的启发作用。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我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内涵,对宇宙的创造和生命的本源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探求宇宙的奥秘,表达了古代人对宇宙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对我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阐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继续不断探求宇宙的奥秘,也应该成为我们珍惜和传承的文化宝库。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部分,它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闪耀的一颗明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既是一种宇宙起源的神话,也是古代人对宇宙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宇宙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12《盘古开天地》 课件(共26张PPT)

12《盘古开天地》  课件(共26张PPT)

混沌: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糊里糊涂头,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我发现了……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反义词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和地 的不同。
参考事例: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 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 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了光明;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 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 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 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他双的眼左变眼成了变太成阳了太阳,照 耀和月大亮地;,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 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 草树木;
他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 整个宇宙!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他的双眼,变成了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 他的汗水,变成了
结构梳理
面对这样的盘古,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 的盘古,我想对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想象盘古在撑起天地的过程中身体神奇的变化,通过“宇
宙混沌一片”“天地分开”“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些词
句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丰富。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集体备课教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集体备课教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集体备课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伟大事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感受盘古勇敢、智慧、奉献的精神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词语解释和文本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劈、浑”等10个生字,会写“答、精”等13个字,理解词语“开辟、创造”等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盘古的奉献精神,培养对神话传说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神话传说的特点和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神话传说的韵味。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中外神话故事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神话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神话传说的韵味。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操练(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创造了哪些事物?”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备课教案

12盘古开天地备教材教法文本解读1.内容简说《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

盘古阳刚、伟岸、神圣,拥有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彻底的牺牲精神,是神话中的华夏文化始祖。

2.结构特点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巨人盘古沉睡其间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开头。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盘古醒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是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故事的结局。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具体写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其中第2自然段讲盘古劈开天地,用身边的斧头劈碎“大鸡蛋”,天和地初步形成;第3、4自然段讲盘古使出神力支撑天地,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一万八千年中,盘古像柱子一样撑在天地之间,最后天地成形,盘古精疲力竭而倒下;第5自然段描写盘古化为万物,他无私奉献、毫无保留,段末的省略号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3.写作特色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盘古在混沌的世界中产生,天生神力,与天地同长,身体化为万物,都是那么神奇,让人不可思议。

课文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具体描写,劈开天地时不同物质“缓缓上升”“慢慢下降”,采用对称的描写,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非常神奇;盘古倒下后身体化为风云雷雨、日月山川、花草树木,用了连续相同的句式进行描写,一幅幅画面,神奇无比,读来又朗朗上口。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有两方面,第一个是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第二个是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盘古顶天立地和无私奉献的形象。

课文在编排的过程中通过课文插图和课后习题落实了语文要素。

4.插图说明课文上方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盘古“混沌中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某些难点词汇和句子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神话传说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神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3.学习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神话传说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神话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盘古开天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简单介绍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WEN 三年级上册
关于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

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
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个方面:1.解释和描述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2•说明人类的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等。

关于天地开辟的神话,各民族的早期几乎普遍存在。

原始人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和智力贫弱,对于自然宇宙的由来无法理解,只能根据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和推测,于是产生出这种创世神话。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形成世界等
三大类。

这里介绍一些巨人化生神话。

除汉族的盘古神话之外,还有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讲述这两个男女神,两只乳房变成太阳山、太阴山,摘下喉头当梭子,拔下毛发织大地,脸上流下的鲜血变成大海,女神又用她的肉托起了大地。

这种化生神话,有的还描述天下万物为神人所生,如彝族《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说世上万物,诸如树叶、蒿枝、野葡萄、牵牛花、野草、蕨草、猿猴、人、骆驼、熊、狗、青蛙、鸟类都是尼支呷金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