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合集下载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标准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四、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一)砂的筛分析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试验筛:10.0、5.0、2.5mm的圆孔筛和1.25、0.63、0.315、0.16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摇筛机。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4、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9.0
155
31.0
0.2
499
99.8
累计筛余/% 5.4 14.6 23.6 54.6 94.6 99.6 99.8
细度模数:
β2+β3+β4+ β5+ β6 -5β1
μf=
—————————————— 100-β1
14.6+23.6+54.6+94.6+99.6-5×5.4
,其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快速法 试样缩分成约5kg,然后把试样破碎后筛
分成6.20.3中要求的级配及比例组合,
再见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细度模数:
β2+β3+β4+ β5+ β6 -5β1
μf=
—————————————— 100-β1
12.8+20.2+77.6+97.2+99.6-5×4.2
= ———————————————
100-4.2
= 307.4-21 /95.8
= 3.0
中砂
筛孔直径 4.75mm 2.36mm 1.18mm 600μm 300μm 150μm
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1、试样制作 边长50m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 高度为50mm ;至少制作6块,
2、尺寸测量 3、浸泡水中48h,水面高出试件顶面20mm, 4、加荷 0.5~1.0MPa,应在有防护网的试验
机上进行,
5、计算 6、评定
3.2.8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
筛底 合计
圆孔筛

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孔隙率要求>45%(GB)
2024/7/30
30
堆积密度容量筒
2024/7/30
31
摇筛机
322024/7/30
32
三、砂的质量
3.1.3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3.1.3的规定 表3.1.3砂中含泥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 含泥量(按质量计)≤2.0 ≤3.0 ≤5.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
24
➢ 3、再向容器注清水,重复上述多次操作 ,直至容器内的水 目测清澈为止。
➢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u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稍高出筛中砂粒的 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um的 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 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起倒入搪瓷盘,放在烘 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0.1g。
泵送混凝土,宜选择中砂。
17
三、砂的质量
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是两个概念,在标准中是 两个指标,细度模数是计算出来的,颗粒级配 是查表出来的,现在有些人认为颗粒级配为Ⅰ 区必定是粗砂,粒级配为Ⅱ区必定是中砂,粒 级配为Ⅲ区必定是细沙,当出现颗粒级配Ⅰ区, 细度模数为中砂时,则认为是不合格砂。
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4~3.0, 并有15-30%的颗粒通过315μm的筛,有5-10% 通过160μm的筛。
➢ 含泥量: ➢ 1、按规定选取试样缩分至稍大于试样两
倍的数量(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量重,待冷却至室温后 ,分为大致相等的两分备用。 ➢ 2、称取砂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 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水面高出试 样约 150mm充分拌匀后,水泡2h用手在水中 淘洗试样,使赃物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 水倒入1.18mm及75um的套筛上(1.18mm筛 放在75um筛上面),滤去小于75u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 过程防止砂粒流失。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1. 砂石的基本知识说到混凝土,大家可能会想:“这玩意儿有什么特别的?”其实,混凝土可不是简单的水加沙子就行的。

要说混凝土的“灵魂”,那就是它的“骨头”——砂石。

没有这俩,混凝土就像是没盐的菜,味道可就差了!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砂石的质量和检验方法,顺便插科打诨,让大家轻松get到知识点。

1.1 砂石的种类砂石其实也分很多类,像沙子有细沙和粗沙,石头则分碎石和卵石。

细沙就像是绵绵细雨,能够填补混凝土中的缝隙,而粗沙则更像是粗犷的大汉,给混凝土提供坚实的基础。

你想啊,细沙和粗沙搭配得当,才会让混凝土更稳当、更耐用。

要是沙子和石头的比例不对,那这混凝土可就成了“山寨货”了,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马脚,墙体开裂、掉落,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

1.2 砂石的质量标准说到质量标准,那就得认真对待了。

国家对砂石的质量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就像妈妈对我们吃饭的标准一样,不可马虎。

一般来说,砂石的颗粒大小、杂质含量、坚固度等都要经过一番严格的检验。

比如,砂石中不能有超过一定比例的泥土和杂质,要不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简单来说,就像我们买菜,不能买那些烂掉的或者发霉的,对吧?这砂石也是一样,选购时得“火眼金睛”,不能掉以轻心。

2. 检验方法那么,咱们到底要怎么检验这些砂石的质量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费点心思。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常用的检验方法。

2.1 目测法先说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那就是目测法。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简单粗暴?但其实这招还挺管用的。

你只需要把砂石放在阳光下,好好瞧一瞧。

看有没有杂质、颜色是否均匀,这都是初步的判断。

如果你看到沙子里夹着很多泥土或者小石子,那可就得注意了。

这就像我们买水果,要是苹果表面有黑斑,你肯定不会买的,对吧?2.2 筛分法再来一招,筛分法。

这可是一种更为“高科技”的检验手段,通常需要用到筛子。

把砂石放在不同大小的筛子上,摇一摇,看那些大颗粒和小颗粒分开得如何。

44编号《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44编号《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f: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3.7 ~ 3.1 3.0 ~ 2.3 2.2 ~ 1.6 1.5 ~ 0.72、砂的颗粒级配区:级配Ⅰ区级配Ⅱ区级配Ⅲ区公称粒径(mm)累计筛余(%)5.0010 ~ 010 ~ 010 ~ 02.5035 ~ 525 ~ 015 ~ 01.2565 ~ 3550 ~ 1025 ~ 00.63085 ~ 7170 ~ 4140 ~ 160.31595 ~ 8092 ~ 7085 ~ 550.160100 ~ 90100 ~ 90100 ~ 90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U D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J G 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2006-12-19发布200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部目录1、总则 (1)2、术语、符号 (2)3、质量要求 (5)3.1砂的质量要求 (5)3.2石的质量要求 (8)4、验收、运输和堆放 (13)5、取样与缩分 (15)5.1取样 (15)5.2样品的缩分 (17)6、砂的检验方法 (19)6.1砂的筛分析试验 (19)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21)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22)6.4砂的吸水率试验 (23)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25)6.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 (27)6.7砂的含水率试验(块速法) (28)6.8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法) (29)6.9砂的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法) (30)6.10砂中泥块含量试验 (31)6.11人工砂机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32)6.12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35)6.13砂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36)6.14砂中云母含量试验 (38)6.15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 (38)6.16砂的坚固性试验 (40)6.17砂中硫酸盐与硫化物含量试验 (43)6.18砂中氯离子含量试验 (44)6.19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 (45)6.20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 (46)6.21砂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法) (49)7、石的检验方法 (53)7.1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53)7.2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54)7.3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56)7.4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 (58)7.5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 (58)7.6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59)7.7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试验 (62)7.8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泥量试验 (63)7.9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 (64)7.10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66)7.11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 (67)7.12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 (70)7.13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71)7.14碎石或卵石中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试验 (73)7.15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岩相法) (75)7.16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 (76)7.17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法) (79)7.18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试验(岩石柱法) (82)1总则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的标准。

JGJ52-2006_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_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1 总则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而砂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

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因此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二、砂的质量标准。

1. 粒径分布,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粒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在
2.3-
3.1之间,同时要求砂的粒径分布均匀,不得出现过多的细颗粒或粗颗粒。

2. 含泥量,砂中的泥土含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含泥量也是砂的重要质量指标。

通常要求砂中的泥土含量不得超过3%。

3. 含水率,砂的含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要求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5%,过高的含水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三、砂的检验方法。

1. 粒径分布检验,可以采用筛分法对砂的粒径分布进行检验,通过在一组标准筛上进行筛分,然后利用筛上和筛下的重量比计算出砂的细度模数。

2. 含泥量检验,可以采用洗砂法进行含泥量的检验,将一定量的砂样放入洗砂器中,经过洗涤后,通过比较洗涤前后砂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出含泥量。

3. 含水率检验,可以采用干燥法进行含水率的检验,将一定量的砂样放入干燥器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干燥后,通过比较干燥前后砂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出含水率。

四、结论。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砂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工程的安全。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对砂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1 总则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 soundness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 light material砂中表观密度小于 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当判定骨料存在潜在碱-硅反应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4验收、运输和堆放4.0.1 供货单位应提供砂或石的产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

使用单位应按砂或石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

采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 400m3 或600t 为一验收批。

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应以 200m3 或 3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者,应按-验收批进行验收。

4.0.2 每验收批砂石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

对于碎石或卵石,还应检验针片状颗粒含量;对于海砂或有氯离子污染的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于海砂,还应检验贝壳含量;对于人工砂及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

对于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对其它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当砂或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

当使用新产源的砂或石时,供货单位应按本标准第3章的质量要求进行全面的检验。

4.0.3使用单位的质量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样品产地、类别、代表数量、检测依据、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等。

检测报告可采用附录 A、附录B的格式。

4.0.4 砂或石的数量验收,可按质量计算,也可按体积计算。

测定重量,可用汽车地量衡或船舶吃水线为依据。

测定体积,可按车皮或船舶的容积为依据。

采用其它小型工具运输时,可按量方确定。

4.0.5 砂或石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颗粒离析和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

碎石或卵石的堆料高度不宜超过5m,对于单粒级或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连续粒级,其堆料高度可增加到10m.5 取样与缩分5.1 取样5.1.1 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5.1.1.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

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 8 份,石子为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5.1.1.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 4 份、石8份组各自一组样品;5.1.1.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 8 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5.1.2除筛分析处,当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项时,应加倍进行复验。

当复验仍有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注:如经观察,认为各节车皮间(汽车、货船间)所载的砂、石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节列车(汽车、货船)分别取样和验收。

5.1.3 对于每一项检验项目,砂、石的每组样品取样数量就分别满足表5.1.3-1和表5.1.3-2的规定。

当需要做多项检验时,可在确保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其他试验结果的前提下,用同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表 5.1.3 每一单项检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质量检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吸水率4000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5000含水率1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20000石粉含量1600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分成公称粒级5.00~2.50mm;2.5~1.25mm;1.25mm~630μm;630~315μm;315~160μm每个粒级各需1000g;有机质含量2000云母含量600轻物质含量3200坚固性分成公称粒级 5.00~2.50mm;2.50~1.25mm;1.25mm~630μm;630~315μm;315~160μm;每个粒级各需 1000g。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50 氯离子含量200O贝壳含量10000碱活性20000 表 5.1.3-2 每—单项检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少取样数量(kg)试验项目最大粒径 (mm)10 16 20 25 31.5 40 63 80筛分析表观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882840881.2158284088416821640242482082164024241225123168040402032163248040404050244241208080—64246321208080—硫化物及硫酸盐 1.0注:有机物含量、坚固性、压碎值指标及碱-骨料反应检验,应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及质量取样。

5.1.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污染,并附样品卡片,标明样品的编号、取样时间、代表数量、产地、样品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式等。

5.2 样品的缩分5.2.1 砂的样品缩分方法可选择下列二种方法之一:1 用分料器分(见图 5.2.1):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将其通过分料器,留下两个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将另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2 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 20mm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状。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的量为止。

5.2.2 碎石或卵石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至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5.2.3 砂、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图 5.2.1分料器1-分料漏斗 2-接料斗6砂的检验方法6.1砂的筛分析试验(略)6.2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案) (略)6.3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略)6.4 砂的吸水率试验(略)6.5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略)6.6 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6.6.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含水率。

6.6.2 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2)天平——称量 1000g,感量 1g;(3)容器——如浅盘等。

6.6.3 含水率试验(标准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由密封的样品中取各重约 500g 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质量的干燥容器(m1)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2)。

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3)。

6.6.4 砂的含水率(标准法)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6.6.4)式:ωwc ——砂的含水率(%)m1——容器重量(g);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g);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7 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法)6.7.1 本方法适用于快速测定砂的含水率。

对含泥量过大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的砂不宜采用。

6.7.2 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法)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电炉(或火炉);(2)天平——称量 1000g,感量 1g;(3)炒盘(铁制或铝制);(4)油灰铲、毛刷等。

6.7.3 含水率试验(快速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由密封样品中取 500g 试样放入干净的炒盘(m1)中,称取试样与炒盘的总重(m2);2 置炒盘于电炉(或火炉)上,用小铲不断地翻拌试样,到试样表面全部干燥后,切断电源2 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0.1%;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 20mm以上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3 称取各筛筛余的质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 0.1%。

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 1%。

7.1.5 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各筛上筛余量除以度样的百分率)精确至 0.1%;2 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筛余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 1%;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