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定律

彼得定律
彼得定律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Hull)在对组织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于1968年,在《彼得定律》一书中阐述了该定律。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排列所组成的,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在各种组织中,很多雇员都会因为业绩出色,而接受更高级别挑战,被一直晋升,直到被普升到一个他无法称职的位置,他的提升过程便终止了。所以,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晋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后,而无所作为。因此,该定律又得出彼得推论:“现在,每个岗位都趋于被一个无法承担其责任的员工所占据”和“一份工作会被那些暂时还没有到达他们的…不称职级别?(彼得高位)的人所完成的”。在一个组织中,每个员工都有他/她的提升指数(PQ - Promotion Quotient)。当他/她被提升到他/她的彼得高位时,他/她的PQ值即为零。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相当部分的人被推到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由于某人在某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在更高的职务也胜任。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此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更好的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彼得定律是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头疼问题。当一个职员被提升到彼得高位后,有四种情况会发生。

一、尝试与该职员沟通,与其共同解剖其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尝试平行调职,以免受到彼得定律的影响。

二、如果环境和职员情绪允许,职员降回原位。

三、职员保持在彼得高位。

四、如果职员和企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职员离(辞)职。

彼得定律 - 彼得反转原理

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还分析归纳出彼德反转原理:

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总之,类似上司是以输入(input)评断部属。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彼得定律 - 彼得原理的发展

诺斯古德·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

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定律 -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其一,管理的效率源自对管理规律的遵守,根据职位要求定能力,根据能力选人才,这是选拔提升职员的根据。它不是简单地表现在完成本职位要求的能力,更不是关系,提升应在职员对事业的执著、工作的责任心、本职位的工作绩效等基础上,注重、考虑是否具有上一级职位所要求的能力。这样,才能使人才各得其所,不为功名所累。

其二,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不要轻率地把能够在现在位置胜任的人提升到他不胜任的位置,而是要尽可能在现有的

环境下给他们提供最大发挥潜能的机会。比如,不要把提升作为激励或评定业绩的唯一标准,同时,采用合理的工资奖金制度,也可以减少因职员盲目而疲惫地对职务追求而造成的浪费。这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组织和社会的发展。

其三,在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倡强调责任与奉献的组织文化,即职位的利益与职位的责任、风险同样是成正比的,甚至职位越高,责任和风险越大。所以,如果组织把提升作为激励的手段时,被提升者更需要被告知的是,领导者的存在前提是要给组织带来利益和承担重大的责任,在新的位置上,他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因为提升将意味着面对更多的责任、付出和风险。

其四,如果彼得原理的逻辑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性在利益诱惑面前又是软弱的,那么,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建立起一种机制,能够发挥胜任者的才能,能够改变不胜任者对职位的冲动并能够及时地清除它们,能够使人员的流动不只是单向的,能够产生体现与职位提升有同等价值的激励,在我们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就可以避免发生彼得式的悲剧。

彼得定律 - 启示

世界上每一种工作,都会碰到无法胜任的人。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与升迁机会,一个能力不足的人终究会被调到一个不胜任的职务上,

他会在这个位子上原地踏步,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他的表现不仅会打击同事的士气,而且会严重妨害整个组织的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南郭先生自己也会掉进一个自寻烦恼的陷阱,而且无法自拔。让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王某过去是一名称职的教师和系主任,后来当上了副校长。在这个职位上,他跟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相处融洽,能力出众。于是,他进一步升任为校长。

在此之前,他从未直接跟学校董事会和地方督学打过交道。很快,人们就发现他缺乏和这些高级官员往来所必需的社交手腕。他会为了解决孩子之间的争执,把副督学冷落一旁。他会帮生病的老师代课,错过副督学召集的课程修订会。

他尽心竭力主持校务,无法再腾出精力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他推辞了担任教师家长会主席和社区改良联合会会长的提议,也不出任文学匡正委员会的顾问。

不久,他的学校失去了社区的支持,他本人也不再受到督学的赏识。日复一日,在公众和上级眼中,他变成了一位不胜任的校长。当副督学的职位出现空缺时,学校董事会拒绝举荐他。他会在校长这个

职位上一直干到退休,既不快乐,也不胜任。

每个层级系统都由不同的层级或类别组成,系统中的个体则分别隶属于各个级。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他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贡献,杰出的表现又获得升迁的机会,这样他就会从原来胜任的层级晋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层级。

尽管我们知道,必须重视管理人员成长的可能性并通过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等手段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但彼得原理作为一种告诫,它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地进行选拔和提拔。

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个:

提升的标准更需要重视潜力而不仅仅是绩效。应当以能否胜任未来的岗位为标准,不仅在现在的岗位上是否出色。

能上能下决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要在企业中真正形成这样的良性机制。一个不胜任经理的人,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主管,只有通过这种机制找到每个人最胜任的角色,挖掘出每个人的最大潜力,企业才能人尽其才。

为了慎重地考察一个人能否胜任更高的职位,最好采用临时性和非正

式性提拔的方法来观察他的能力和表现,以尽量避免降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设立经理助理的职位,在项目小组这类组织中赋予更大的职责,特殊情况下可先让他担任代理职位等。

成功企业的用人之道在于:适当引进外来人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用现成的人才,避开彼得原理所涉及的后果;在企业内部逐步提升有能力的职员,重要的职位要由能胜任的人才担任。[1]

彼得定律 - 感悟

彼得原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想复制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入彼得原理说明他们的困境。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编写彼得原理,尽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骛。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辨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彼得定律”讲的是在层次组织里,每个人都会从胜任的职位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试想一下,在公司里每个人都想从一般职员向主管转变,主管想向更高的领导职位提升。这种无止境的晋升被视作“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但是,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而且爬得越高,危险越大。其实,这种晋升,之所以危险更大,产生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不需要的新能力。

职场规划管理是公司里必须也是非常重要的规范制度,作为决策者,在制定该制度时通常只考虑晋升资格,却把考核作为一种人情买卖。殊不知,发现不称职的却没有一个制度将其进行调离,其实是对其他人员的不公平,对公司更是一种资源浪费和经营风险。要降低“彼得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组织和个人都要有意识的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对于个人,首先要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熟练的领域,选择持久的乐趣。一旦较长时间停留在一定的职位,需要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如果获得晋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仍感到吃力,则要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拒绝“升迁”。不管怎么样,跟着良知走。

对于公司,首先要在大伙的共同商讨下,确定一个职业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最好两层管理监督)。在新管理人员上岗前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最好能从理论指导和资深人员的言传身教双管齐下。在绩效管理基础上衡量“称职”与否,发现不称职,首先需要的

是纠正和帮忙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而非立马换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若仍无法达到预期,则需马上调换。

切记,制度不是一切,不要在制度问题上吹毛求疵,更多的要理解和瞄准制度下目标体现,制度是为了做好事,而不是调教人,更不是约束工作效能的手段。

彼得定律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Hull)在对组织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于1968年,在《彼得定律》一书中阐述了该定律。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排列所组成的,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在各种组织中,很多雇员都会因为业绩出色,而接受更高级别挑战,被一直晋升,直到被普升到一个他无法称职的位置,他的提升过程便终止了。所以,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晋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后,而无所作为。因此,该定律又得出彼得推论:“现在,每个岗位都趋于被一个无法承担其责任的员工所占据”和“一份工作会被那些暂时还没有到达他们的…不称职级别?(彼得高位)的人所完成的”。在一个组织中,每个员工都有他/她的提升指数(PQ - Promotion Quotient)。当他/她被提升到他/她的彼得高位时,他/她的PQ值即为零。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相当部分的人被推到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由于某人在某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在更高的职务也胜任。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此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更好的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彼得定律是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头疼问题。当一个职员被提升到彼得高位后,有四种情况会发生。

一、尝试与该职员沟通,与其共同解剖其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尝试平行调职,以免受到彼得定律的影响。 二、如果环境和职员情绪允许,职员降回原位。 三、职员保持在彼得高位。 四、如果职员和企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职员离(辞)职。 彼得定律 - 彼得反转原理 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还分析归纳出彼德反转原理: 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总之,类似上司是以输入(input)评断部属。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彼得定律 - 彼得原理的发展 诺斯古德·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

对新提拔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内容-精选模板

对新提拔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内容 对新提拔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内容今天在座的位领导干部,都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新提拔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能够得到提拔重用,说明市委对大家是充分信任的,广大群众对大家的工作业绩是认可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对于你们能够走上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表示衷心的祝贺。根据中纪委的有关规定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开展家庭助廉”的要求,市委组织了这次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并邀请了各位领导干部的家属参加。今天,我想重点给大家谈三个问题,一是权力,二是金钱,三是家庭,主要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关于权力。权力总是与职务相联系的,大家的职务提升了,就意味着你们手中的权力变大了,但是,怎样对待手中的权力,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在实践中做出回答的问题。首先,要想一想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就要对谁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背离这一法则,权力就有丧失的危险。那么,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各级领导干部来自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用手中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把它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手中的权力只是代表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而不是抬高自己身价和地位,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资本。只有真正认识到权力是谁赋予的,才能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当前,我们有个别的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给的,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错误认识。因为,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你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就会违背人民群众的意志,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甚至以权谋私,以势压人,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最终会被人民所抛弃。其次,要想一想手中的权力是干什么用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一种资源,一种稀缺的资源。你占有了这个资源,就必须使它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益,否则的话,就是资源贬值、资源浪费。刚才我说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既然是人民给的,那么,我们每名领导干部就必须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好务。在座的领导干部都是处级干部,可以说,无论是你分管一个地方,还是分管一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权力,也就是说,你占有着很大的资源。当前,虽然我市经济形势很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VIDEOWORLD影视制作团队介绍

VIDEO WORLD影视制作团队简介 贾鑫(总监) ●负责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正辉瑞)的宣传制作工作,海正辉瑞形 象宣传制作 ●华夏银行的企业宣传微电影剪辑、包装、合成工作。 ●CCTV-8《影视同期声》后期制作工作 ●CCTV-7多个军事栏目栏包制作。 ●中新天津生态城形象宣传片,宣传广告的统筹、制作。马关等地方形象宣传 片,栏目包装。 ●参与《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一系列电视剧片花剪辑 董利峰(剪辑师) ●2011年,进入央视风云频道实习,期间参加风云频道风云剧场栏目的包装制 作。 ●毕业后一直从事影视剪辑工作,,先后进入《半夜不要照镜子》,沙溢主 演剧《渗透》,王学兵、梁静主演《我们的生活比密甜》、北京卫视热播剧《战雷》等剧组工作,主要从事电视剧,电影剪辑。 温迎运(编导、文案、后期制作) ●四海钓鱼频道担任编导主要负责《星动四海》栏目文案策划、剪辑。 ●CCTV-7《农广天地》栏目编导,剪辑包装。 ●中国教育频道《科普之窗》栏目编导,后期制作。

●CCTV-少儿频道《智慧树》栏目的后期制作工作。 ●参与2012年梅塞德斯奔驰活动视频编辑及剪辑。 ●2012年负责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宣传片视频文案策划。 王蔚(3D、4D视频动画设计师) ●参与CCTV-7春节联欢晚会、山西等省级春晚的舞美工作。 ●文艺汇演、大型晚会、3D楼体秀、大型实景4D水幕秀等演出、展会、公司 庆典等活动活动,3D动画设计与制作。 ●四川阆中天王天后演唱、安徽淮北群星演唱会等数台演唱会舞美工作。 姜睿(平面设计) ●南京卡秀集团动漫影视公司后期制作部参与制作了卡酷频道《超级大乐透》, 《动漫驿站》、《十分开心》等动画栏目音效剪辑制作、合成工作以及宣传资料平面设计。 ●法制节目《警世通言》撰稿,以及栏目平面广告宣传资料设计。

社区团购方案

编号 0651 日期2018/12/19社区团购项目解决方案 文档编号:V1.0项目名 称: 社区团购 编写:Xxx编写日 期: 2018-12-19 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一、 ............................................................................................................................. 引言 3 1.1. ............................................................................................................... 编写目的 3 1.2. ........................................................................................................项目行业背景 4 1.3. ............................................................................................ 社区团购优劣势分析 4 1.3.1. .............................................................................................社区团购优势 4 1.3. 2. ......................................................................... 社区团购劣势及潜在问题 5 二、 ..................................................................................................................... 需求概述 6 2. (7) 2.1. ............................................................................................................会员小程序 7 2.2. ................................................................................................................ 团长APP 9 2.3. ............................................................................................................ 供货商APP 10 2.4. ............................................................................................................... 后台管理 10 2.5. ............................................................................................................... 思维导图 12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亦称“官场病”或“组织麻痹病” [编辑] 什么是帕金森定律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书。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系统制作团队激励口号

系统制作团队激励口号 导读:本文系统制作团队激励口号,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系统制作团队激励口号(一) 1.春光乍现,拜访争先,客户服务,情义无限 2.客户服务,重在回访,仔细倾听,你认情绪 3.不吃饭不睡觉,打起精神赚钞票 4.开拓市场,有我,(公司名称)(部门名称),我为单狂 5.团队名称),永不言弃,再创辉煌,誓夺第一 6.公司有我,无所不能(团队名称),永争第一 7.双虎并进,必压群雄,(公司名称)市场,有我 8.招后买马,有风来仪人员倍增,士气倍增 9.客户满意,人脉延伸,良性循环,回报生命 10.正因自信,因此成功 11.永不言退,咱们是的团队 12.公司名称)十年,(部门名称)上海称王 13.吼一吼,业绩抖三抖(团队名称),加油 14.服务客户,播种金钱,增加信任,稳定续收 15.本周破零,笑口常开,重诺守信,受益无穷 系统制作团队激励口号(二) 1.每一天多卖一百块

2.攻守并重,全员实动,活动目标,服务导向 3.主动出击,抢得先机,活动有序,提高效率 4.回馈客户,从我做起,心中有情,客户有心 5.观念身先,技巧神显,持之以恒,芝麻开门 6.时不我待,发奋举绩,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7.全员实动,八周破零加大拜访,业绩攀新稳定市场,重在回访精心打理,休养生息长期经营,积累客户充分准备,伺机而行 8.公司名称)牛,(团队名称)争龙头 9.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0.专业代理,优势尽显,素质提升,你能我也能 11.公司名称)十年强强强,(部门名称)出单我最狂 12.不吃饭,不睡觉,打起精神赚钞票 13.失败与挫折只是暂时的,成功已不会太遥远 14.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天道酬勤,永续经营 15.风起云涌,人人出动,翻箱倒柜,拜访用心 系统制作团队激励口号(三) 1.付出必须会有回报 2.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发奋 3.金九月,多累积,我出单,我快乐,哦耶 4.开拓市场,有我;(团队名称),我为单狂 5.技巧提升,业绩攀升,持之以恒,业绩骄人 6.道路是曲折的,“钱”途无限光明

社区团购进与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938534.html, 社区团购进与退 作者:林兮 来源:《产城》2019年第04期 出现时间并不长的社区团购并不止于区域性的小生意,可深度渗透零售、社区、物业、社交等领域让其拥有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但如何找到一条更高效、更便捷、更易被接受的方案,各方仍需再度探析。 堪比无人货架的疯狂 电商行业的创新活力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创新生态都有目共睹,网络团购的昙花一现并未影响到社区团购的蓬勃兴起。据《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购物社交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不断形成的稳固兴趣圈层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消费决策,而由社区聚拢的消费者显然社交属性和从众性都更高一筹,他们也乐于有组织性地进行消费行为。 电商、机构、传统商超、零售巨头、地产企业……冲入社区团购跑道的各路玩家或亮明旗帜或低调入场,但俱都投下重注,期望值高企。若问为何社区团购能广获青睐,业界人士的回答是,“既有社交电商的基因,又具备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属性,获客和履约的成本足够低,同时模式轻方便快速复制”,简言之,“简单易操作、粘性强、回款快、模式可复制”,足以掀起堪比当年无人货架爆红一般的风潮,完备的社区团购运作基本就是:“通过统一集采集配,降低产品流通渠道成本;解决供应链,解决物流成本,解决社区铺设问题”——怎么看都比昔日的无人货架前景更加光明,自然一跃上风口。 广获资本青睐的各家社区团购大多分布在新一线或二三线城市,这说明的消费趋势是,“当一线城市白领在电商平台上凭喜好挑选商品时,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更信赖熟人推荐。”可以说,社区团购的出现正合他们的心意。 看好新零售战略的专家将社区团购喻为C2B模式下的新富矿,“一种更容易嵌入中国社会生活,也容易产生大量重复购买的汇集顾客需求的方式。”但社区团购不是线下版的拼多多,还在探索中的高效率方案让风险隐隐浮现,尤其对于本身就有门店布局或热衷于门店再建设的企业,有社区团购从业者表示,“线下场景最终不一定长成那个样子,也就是社区团购的线下未必是长成一个门店的样子,门店毕竟比较重。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你的优点,但是也有可能是你的障碍。因为它毕竟形态没固定,终局还没印证,你就快速的把这个形态固定下来,不一定是好事。”更别提,数年前资本、机构蜂拥社区O2O,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情形犹然在目。现在的社区团购存在流量属性,一夕潮起一夕潮落本就是流量经济的特点,公信力和品牌力不够深厚者有着天然的弱项。 聚焦社区红人与供应链

用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解决公共部门机构臃肿问题

用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解决公共部门机构臃肿问题 作者:陆云燕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刊名: 网络财富 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 年,卷(期):2010,""(1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劳伦斯 J·彼得.雷蒙德·赫尔彼得原理 2.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 3.朱少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宋安吉当前警察组织改革的管理学分析——从彼得原理与帕金森定律说起-法制与社会2010,""(1) 精简机构、警力下沉是当前公安机关为优化警力配置,充分发挥现有警力效能的一项重要改革.本文借助管理学组织理论的视角,剖析了当前警察组织的结构性弊端,并根据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定律的启示,提出了改良警察组织的路径,重点论述了如何完善人事制度,用合理的制度发现人才,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2.期刊论文丁世华.闻华.DING Shilin.WEN Hua发人深省的彼得原理-财经界(管理学家)2009,""(2) 在管理领域,有一条与帕金森定律齐名的法则,这就是彼得原理.提出这一原理的,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劳伦斯·彼得. 3.期刊论文潘波PEO,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力资源2009,""(24) 从"帕金森定律"与"彼得原理"说起 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通过对1914年至1928年英国海军部的某些运营数据对比后发现:14年里,英国海军舰艇数目缩减了三分之二,兵员由14.6万人减到10万人.然而官员却由2000人增加到3569人,暴增了78%.兵少了、船少了,工作也少了,可官员的数目却大幅增长.帕金森为此总结出一个"帕金森定律":精于为官之道的官僚,其基本的"为官之道"有二:一是要尽量制造下属,不要制造敌人;二是官僚之间会互相制造工作以凸显自己的忙碌及重要.因为一个官员下属稀少不仅显示不出自己的"官威",而且也显示不出所属部门的重要. 4.期刊论文丁世林生活中的管理智慧-中国市场2009,""(16) 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墨菲法则,已经在管理学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官员博伦(James·H·Boren),在国会听证会的证词中送给官僚们这样的名言:"主事时,沉思;麻烦时,授权;怀疑时,嘀咕",成为广为流传的官僚画像. 5.期刊论文丁世林.DING Shilin不胜提防的墨菲法则-财经界(管理学家)2009,""(2) 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来自于长期的观察与思考,而墨菲法则(Murphy's Law)则来自于相当偶然的灵感进发.它出自对现实生活的抱怨和受挫折后的感悟. 6.期刊论文丁世林.DING Shilin生活中的管理智慧-财经界(管理学家)2009,""(2) 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墨菲法则,已经在管理学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此类似的,还有法国政治家兼学者的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1925-1999),他曾经写出深刻揭露集权制弊端的<法兰西之病>(汉语译为<官僚主义的弊害>,商务印书馆1981年).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938534.html,/Periodical_wlcf201015022.aspx 授权使用:中北大学(zbdxtsg),授权号:8f9b2e43-d3a5-4a98-8187-9e4b00bc2379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3日

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精心整理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应对云谲波诡、充满变数的群体性事件,既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需要随机应变,相机行事,着力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升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里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和内部,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防微杜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见微知着和防微杜渐,是一种敏锐、迅速、准确地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就是要追根溯源,把握细节,防患于未然。 一旦事件发生,心中有数,把握事件趋势,稳妥进行处置。从以往的情况看,

很多时候,一些领导干部在事变之初,对苗头性信息漫不经心,掉以轻心,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使问题积少成多,积重难返,有朝一日祸起萧墙。不少闹事风波,开始只有少数人,由于麻痹大意,疏于监察和防范,后来蔓延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一些领导干部没有问题意识,不善于发现问题,眼睛看不到情况,头脑没有分析,手里没有措施,致使小事闹成了群体性事件。近年来一些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一些 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这些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增加了研判的难度。 领导干部具备敏锐判断能力,一靠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做到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胸中有数;二靠及时捕捉和占有相关的信息,做到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事件苗头和动态;三靠勇担责任的精神品质,要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负责的态度直面矛盾,积极应对。

第二,居高声自远——驾驭全局能力 群体性事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应对需要统观全局,周全思考,来不得半点马虎。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既要考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又要考虑造成的经济损失;既要考虑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又要考虑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既要考虑采取措施的力度,又要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处置,又要考虑 曾指出:“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家里,有少数人闹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倒是足以帮助我们克服官僚主义。 群体性事件实际上也暴露了我们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之处,或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一些群众为何要“闹事”?尽管他们中可能会夹杂着不良的因素,也可能有害群之马,但就多数人而言,确实是为自己的权益而来,为自己的不平而呼。

派金森定理 彼得原理 墨菲定律

派金森定理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教授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阐述: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彼得原理的概述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生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入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领导干部集体议事制度

白鹤滩镇领导干部集体议事制度 为了进一步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政集体领导的作用,推进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成效,确保我乡各项工作高效运行,特制订白鹤滩镇党政集体议事制度。 一、重大事项议事范围 1、传达上级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 2、全镇经济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重要的政策建议及活动安排等重大事项; 3、决定机构调整和村干部任免及推荐名单; 4、人员进、出、轮岗、晋升、奖惩、评比; 5、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以及实施计划; 6、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处理和解决党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7、预、决算的编制和审定,5000元以上的资产添置; 8、讨论、审议、研究决定涉及本镇的其它重要工作; 9、班子成员认为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其它事项。 二、议事的程序和规定 1、会议讨论的议题必须是议事制度范围内的事项。 2、议事内容提前通知班子成员,并尽可能在会前征求其他同志对会议议题的意见。 3、有关站所需提交会议讨论研究决定的事项,事先由分管领导审阅,确需提交班子会议讨论的,再召开班子会议。

4、凡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或事先未作充分准备的事项、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时,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意见的工作事项、临时提议并预先没有上报的工作事项,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列入讨论议题。 5、会议的召开必须在半数以上应到会人数参加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除特殊情况外,均准时参加会议。 6、会议有专人记录,必要时形成纪要或决议,以便贯彻执行。 三、议事的原则和要求 1、由主持人或提出议题的其他领导就议题作出简要说明,需由列席会议人员作汇报说明的议题,则应由列席人员汇报说明。 2、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发言中心突出,观点明确,阐述扼要,主持人应根据情况归纳集中。 3、会议讨论的决定,必须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正确集中,对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必要时暂缓作出决定,经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待下次会议复议。 4、对请假未出席会议的人员,由主持人或委托其他与会人员通报会议的内容和作出的决定。 5、会议讨论的内容属于保密事项的,与会人员应自觉遵守保密制度,防止泄密。 四、会议的实施及监督 1、会议讨论研究和决定的事项要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由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抓紧落实。凡是需要协同配合或全全力以赴完成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应当相互协商、支持、配合,较大的问题

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第四节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一、生平与著述 英国著名的行政学者英国人出生于1909年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曾担任新加坡大学教授、马来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客座教授等职; 常以讽刺的笔调,小品文的方式讨论行政组织上的一些问题,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有价值的剖析; 1957年将其关于讨论行政组织问题的文章以专集的形式出版,名为《帕金森定律及关于行政的其他研究》; 享有“民众行政理论学家”美称。 二、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1)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2)帕金森在组织机构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他认为,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亦即“帕金森定律”; (3)官员数目和工作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受雇人员总数的增加是受帕金森定律支配的,工作量是否增加、减少或消失也同样如此; (4)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作为动机要素的)法则:其一是增加部属的法则,其二是增加工作量的法则。当行政官员感觉自己工作量过重时便会增加部属;行政官员彼此之间也会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 (5)帕金森以英国海军部和殖民部为例对这一定律的作用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 工作人员按规律增加:X=2K m+L N X:每年需要的新工作人员数 K:通过任命下属谋求晋升的工作人员数 L:任职年龄和退休年龄间差异 m:用于答复部门内部各种文件的人员-小时数

社区团购 战略合作协议完整版本

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2018年12 月 甲方: 地址: 代表人: 乙方:贵州省到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代表人: 一、合作总则 (一)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利互惠、开放诚信的原则,签署本协议。 (二)双方同意基于各自的主营业务与资源,全面深化

战略合作,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行业优势,共同促进双方的业务发展。 二、合作内容 甲方负责开放现有的社区、小区资源,建立微信群、扩展初期微信群人数,负责开展或配合乙方的线上及线下推广活动。在甲方现有“菜鸟驿站”实体店500家,建立微信省到家社区团购群。 为建立更好的战略合作及下一步更深度股权合作。甲方先推选“菜鸟驿站”实体店200家与乙方进行前期合作,合作目标如下: (一)甲方建立200个群,每个群达到100人开团。(开通省到家社区团购平台) (二)200个群,每群每天销售额达到500元,(每天总销售额达到100000元) (三)团长收入:100000元/天X10%=10000元/天 (四)甲方业务人员收入:100000元/天X1%=1000元/天 (五)张总公司收入:100000元/天X2%=2000元/天

(六)合作的200个社区团购群,其中甲方当100个群主,乙方当100个群主; (七)乙方负责建立供应链体系,负责生鲜、水果、肉制品等产品的供应及售后服务的质量。甲乙双方同意,以目前乙方的省到家小程序平台进行交易承载,但在甲方受所合作的菜鸟体系所要求时,需对开展交易的平台做出相应的部署和调整。 (八)业务推进的人员分工: 甲乙双方分工各自委派管理人员组成业务推进团队,推进整个社区团购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甲乙双方在以上合作过程中各负其责,非常迅速达成目标,乙方将邀请甲方张总个人进入乙方公司股权合作,成为公司核心股东。 三、双方责任及承诺 1、甲乙双方确保微信群的所有权双方共同所有; 2、乙方确保供应体系的稳定及相关食品安全; 3、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协议执行3个月到6个月内,就收益分配、是否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如股权合作)等事项展开讨论并形成决议,以求更好的发展。

彼得 霍尔---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

彼得霍尔---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 如果城市规划有诺贝尔奖的话,他就是第一位获得者。以他的成就,完全可以堪称世界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领域内的“史蒂芬霍金”。他的以“世界城市”为主的一系列城市发展、区域规划和城市竞争力等理论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并且仍然在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发展的进程。他的思想,对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如何能够短时期内迅速脱胎于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融入浩浩的世界城市化的洪流,实现各种资源有效均衡利用,英国的彼得霍尔爵士,能够给予我们启迪。 彼得霍尔爵士(1932-),英国城市地理学家,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霍尔爵士几十年来,专注于大都会城市的规划,而他最为卓越的成就是首先注意到二战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些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担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着重对此类城市进行系统研究并出版了《世界城市》一书。他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城市”概念的奠基人,首次对“世界城市”进行了诠释。他认为世界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政治权力中心,它不仅是国家和各类政府的所在地,有时也是国际机构的所在地,还是各类专业性组织和工业企业总部所在地; ②商业中心,它通常拥有大型的国际海港、大型国际航空港,并是一国最主要的金融和财政中心; ③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它集中了大型医院,大学、科研机构、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各项科教文卫设施,

④信息汇集和传播的中心; ⑤不仅是巨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 ⑥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主要产业部门。 他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首先提出工业企业区概念,是世界工业企业区理论之父,该学说的提出(1980)试图探索一种在城市废旧的区域内如何进行重新发展工业和商业。彼得霍尔爵士认为,在可以考虑注入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发展服务业和鼓励旅游业等措施处理正在衰败的大型的内城区域。工业企业区的思想一开始就得到了试验,区域内的公司获得了减免税收和放松管制等优惠,并在1980至1990年代被例如英国城市发展计划得到实施,同时也被许多国家采纳,被认为是在资源优势不足的区域发展工业的有效方法。 彼得霍尔爵士的学术经历是令人景仰的。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伦敦经济学院授课,在英国建筑经济、管理和城市规划著名院校-雷丁大学担任城市和区域研究系主任长达二十年(1968-88),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四年的城市和区域研究所的所长(19988-1992),目前还是该校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终身教授。之后被聘任驰名世界的英国伦敦大学巴特列特建筑与规划学院的规划学教授、院长。至今还是该院的教授、博导。2002年,被任命为英国伦敦社会研究所所长,该所可以被认为是伦敦城市研究的实验室。1998年6月,由于其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爵位,是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城市规划大师。

影视制作团队筹建方案_修改

海南XX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影视制作团队筹建方案 团队工作方向: 1、承担由公司独立承担的宣传片、专题片、影视广告、大型活动现场记 录等摄制任务。 2、在视频技术、现场拍摄等方面协助公司其它部门所策划、组织的其 它活动。 3、承担由公司与其它摄制团队合作中的制片、外联、等协助工作, 推动 项目的实施运作。 团队人员构成: 前期(主要负责影片创意策划、脚本撰写以及组织拍摄等): 编导/导演:对影片整体风格和走向有较强的掌控能力,使影片创意贯穿始终。有较强的文字撰写功底,尤其是影片解说词文案方面。 在画面语音方面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在影片制作各个技术环 节上要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从而等有效的组织协调整个影 片摄制团队的团队工作。 摄影、摄像:对主流品牌、型号的专业级、广播级摄像机、相机以及配套设备能够熟练操作以及维护保养。对影视照明基本原理熟练 掌握,并有一定的影视布光基础。对画面语言有独立的认 识,有效的帮助编导对影片整体画面风格进行把握。身体健 壮,能承担长时间体力劳动。

摄影助理:对主流品牌、型号的专业级、广播级摄像机、相机以及配 套设备能够熟练操作以及维护保养。协助配合摄像师完成摄 像、照明以及轨道、摇臂等设备的装配及使用工作。并在需 多机位拍摄时独立担任次要机位的拍摄任务。身体健壮,能 承担长时间体力劳动。 司机/摄助:熟练驾驶和维护机动车辆。对区域内各主要路段到达一定的熟悉程度。在拍摄期间协助摄制组工作。 后期(主要负责影片的后期剪辑、包装以及视/音频素材管理)剪辑操盘手:熟练使用各种非线性剪辑软件。有一定的影片剪辑思维。 能够按照脚本独立完成影片的粗剪。并在协助编导完成影片 的细节调整。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且能熬夜。 动画包装:熟练使用AE 3D MAX等动画包装软件。在动画设计上有 独立的思维与见解。为影片完成特技制作和动画包装。具有 较高的工作效率且能熬夜。 美工: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面制作软件。为影片成品光盘设 计封面、盘面、海报等宣传印刷品。也可协助公司其它部门 的宣传任务。如,设计舞台背景板、公司网站美术设计等。设备构成

社区团购操作思路

社区团购的优势在哪里 一是社区团购与社群电商和社交电商的距离更近,增加信任度。一般小区里面都会有人搞线下社区团购店铺,便于和本地居民面当面交易,增加信任度,而且送货跟收货更方便,降低了很多物流成本。 二是每个小区住户一般人数比较多,所以社区团购的选品以家庭高频消费为主,不仅方便卖出,还能让住户重复购买。 三是资金流动周转快。社区团购是通过微信群预售,直接支付,而平台是买家支付后,钱还是在平台里,等买家确定收货后才能提现,不能提前预支用来进货等的,资金流转没有微信群式社交电商快,成本太高。 二、初期准备 1、首先要确定卖什么。要选择频繁消费的产品,这样才会有大量的回头客寻找相应货源。合适的货源是对团购售卖的目标定位,如:水果蔬菜,米面粮油,冷冻食材,生活使用品。

3、社区定位。每个城市都有N个不同的小区,社区团购并不是每个小区都适合的,所以社区的选择很关键,一是尽量要寻找周边超市比较少的、远离菜市场的;二是社区住户年龄大多为消费高的青年人,这些人较容易接受社区团购的模式。 三、如何吸引流量 1、利用低价的商品住户,社区配送,强调服务。社区团购最大的优势特点是以周围住户为对象的服务,最开始先在小区用一些比市场低的商品进行售卖,然后和他们说以后每天都会有,可以提前预定,可以根据指定时间送货。 这种方式可以吸引不少的铁粉,因为大多数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不一定有时间去买东西,有人送货的话可以需要什么就购买,加班回来后直接在门口收货就行,方便快捷。趁他们怦然动心的时候建议他们加群,线上订货,收获第一批种子铁粉。

2、微信群这些平台在小区门口摆放入群二维码展架,在扣扣里搜索附近群,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专群。同时,微博也有相应的附近搜索功能,并且大多数年轻人都有刷微博的习惯,在微博上操作可以很容易吸引粉丝。 3、二手市场闲鱼网里的鱼塘我们要加以利用起来,小区鱼塘、同城鱼塘都可以找到,鱼塘里面的很多用户都是精准粉丝。 四、具体操作 1、获得基础铁粉后,就可以开始变现了,操作方法和在微信群卖水果差不多,在群里介绍商品的视频和图片,有时候拍一些使用效果或者开果品尝视频转化率更高,因为铁粉是感觉到了这个产品的好处。 2、每天晚上在微信群发布最新商品信息。列如你卖生鲜水果的,把第二天的水果标价拍照发到社群,然后根据信息的方式将预定的顾客整理出来发在群里,其他人看到那么多人预定以后,肯定会好奇而心动,难道这里的东西真的有这么好吃?然后就会产生从众心理,然而潜在用户就会变成了真实付费顾客了。

帕金森定律、墨菲法则、彼得原理-20世界三大发现

“墨菲法则”、“帕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帕金森定律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2]具体定律 定律一 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 帕金森定律中反映的官僚主义现象[7] 造成的。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如行政审批,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既得利益驱使)。[8] 定律二

中间派决定原理:中间派是指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意志薄弱、耳朵不大灵光的人,他们在组织的“票决制”议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8] 定律三 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越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越花费很多时间。[8] 定律四 无效率系数: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决策性委员会多的非必要成员愈来愈多,以至于会议开始变质,变得效率低下。于是,不得不在委员会重新设立核心决策委员会或核心决策团体。[9] 定律五 认识遴选庸才:人们设计了许多的认识遴选方法,但大部分测试都是徒劳无功的,最终不得不靠偶然性标准遴选。[9] 定律六 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8] 定律七 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不同重要性的人物参加鸡尾酒会,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并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8] 定律八 嫉妒症(分三个时期):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 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平庸而嫉妒)”; 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 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8] 定律九 财不外露。[9] 定律十 退休混乱(50岁现象):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