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施工标准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施工标准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施工作业指导书*********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章线缆敷设工艺要求一、桥架及线槽的安装1)线槽采用涂锌、涂塑金属材料和聚乙烯材料,规范要求水平度≤5mm,垂直度≤5mm,支架距离≤1.6米。

2)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于50mm,水平度每米不应超过2mm。

垂直桥架及线槽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吊臂间距≤1.2米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

吊架与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之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5)连接片螺丝安装牢固,平行强电线槽施工时,要有30厘米以上的间距。

6)水平及上下弯角处要有转角,以免敷线时损伤电线电缆。

7)确定线路走向要充分了解期它风、水管道的分布,位置和技术工艺要求,以免与这些管道发生空间上的冲突。

8)尽量避免穿越建筑物的沉降、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做好相应处理。

9)线槽焊接处应清除焊渣,并做好支架、线槽的防腐处理。

10)金属桁架及线槽的拼接处要做好接地跳线。

11)镀锌桥架不得采用电焊连接,应采用连接板紧固螺钉式连接;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连接跨接地线,不得电焊焊接跨接接地线。

12)安装后应做好防火封堵。

二、电线管敷设(明敷):PVC硬塑料管钢管1、钢管敷设1)电线管一般采用镀锌钢管,敷设规范要求横平竖直,钢管必须做好管口处理,除去毛刺。

固定安装在墙上和顶上时,必须用管卡子固定,管卡子间距1-2米。

吊臂固定时,Φ20管吊臂间距≤1米,Φ25管吊臂间距≤1.2米。

终端盒、过路盒吊臂间距≤25CM。

2)电线管不得超过二个90度弯。

当电线管超过二个90度弯时,必须安装过路盒。

3)电线管水平敷设长度超过30米要安装过路盒。

4)电线管连接时,管径小于50mm用螺纹连接,大于50mm可以套管连接。

钢管管径在Φ63mm及以上的,可以使用套管焊接,套管应处在两管对口的中心,长度为管外径的1.5-3倍,焊接应严密。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数据和通信系统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传输环境。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布线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以确保综合布线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二、项目背景在开始综合布线项目之前,了解项目的背景和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背景包括建筑结构、使用者需求、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等。

在项目背景的基础上,确定布线方案和需求。

三、布线方案设计在布线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带宽需求: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确定所需的带宽。

这包括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信号。

2. 布线拓扑:考虑建筑结构和布线需求,确定最佳的布线拓扑。

例如,星型、环型或者混合型拓扑。

3. 布线介质:选择合适的布线介质,如铜缆、光缆或无线传输等,根据带宽需求和预算等因素进行选择。

4. 布线分区: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布线分区,根据布线需求和易于维护等因素进行划分。

5. 配线架和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配线架和设备,如光纤配线架、终端盒和网络交换机等,根据布线需求和预算等因素进行选择。

四、材料和设备采购在进行材料和设备采购之前,需要根据布线方案设计的要求制定采购清单。

采购清单包括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电缆、配线架、光纤和网络设备等。

在采购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寻找有信誉的供应商,并对其产品进行评估。

可以参考之前的客户评价和产品认证等。

2. 比较价格和质量: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和产品质量,选择最适合项目需求的产品。

3. 注意交货时间: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交付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4. 注意售后服务:了解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政策,以便在需要时获得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五、布线施工在布线施工阶段,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并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安装配线架和设备:根据布线方案设计的要求,安装配线架和设备。

注意设备的正确布置和固定。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全部为钢管暗敷,采用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

工程内容包括自地上一层到三层的所有楼层网络数据布线、所有信息插座及设备间所有设备的安装,实现数据超五类系统到桌面。

二、作业条件:1、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2、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

3、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三、材料要求及机具、测试设备:1、材料要求:1)对绞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所符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符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

2)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3)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主要机具:螺丝刀、铅笔、钢尺、钳子、钢丝、高凳;3、测试仪表:网络测试仪四、工艺流程:1、器材检验: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线缆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相关部分。

2、疏通管路:1)管道路径无堵塞,预埋到位。

3、线缆敷设: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位置与设计规范相符。

2)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对绞电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系统应分离布放。

各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注:双方都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综合布线指导书新

综合布线指导书新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施工前对施工环境的检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和建筑群综合布线施工。

2 内容与要求2.1 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2.1.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1.2房屋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对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2.1.4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2.1.5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2.2交接间安装有源设备(集中器设备等),设备间安装计算机、交换机、传输、维护管理系统设备及配线设备时,建筑物及环境条件应按上述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设计要求进行检查。

2.3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所需要的交、直流供电系统由工艺设计提出要求,工程中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施工前对器材的检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和建筑群综合布线施工。

2内容与要求2.1器材检验一般要求:2.1.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缆线器材规格、程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1.2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2.2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验要求:2.2.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2.2.2管材采用钢管、硬聚氯乙稀管、玻璃钢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中相关规定。

2.2.4各种铁件的铁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作业指导书-综合布线系统

作业指导书-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作业指导书之综合布线系统一、系统介绍综合布线系统(GCS)是现代生活中传输计算机信息和电话信息的主要通道,它是信息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埋藏在建筑物中的数据电缆(或光缆)、接插件、桥架线管等材料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电话语音系统、建筑、装潢等方面密切相关的。

二、系统结构根据国际标准的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将由工作区系统、水平系统、垂直干线系统、主配线间系统、分配线间系统构成。

工作区系统由信息插座延伸至用户终端设备的布线组成,包括信息插座和相应的连接跳线。

用户能方便地把计算机、电话、传真等不同的终端设备接入通信网络系统。

水平区系统是指从各分配线间连至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水平线缆。

包括线(光)缆、模块。

水平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水平电缆从分配线间、桥架线管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

分配线间系统(也称管理子系统)是服务于垂直干线和水平区布线的跳接及配线管理的空间,包括配线架(数据、语音、光纤)、机柜、跳线及与的配套材料。

分配线间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管理环节,所有水平线、主干线均端接于此,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根据需要通过跳线对信息端口进行管理。

垂直干线系统是指连接主配线间(或光纤接线盒/箱)与各分配线间垂直的传输介质。

通常包括光缆、大对数电缆等。

垂直主干采用星型结构,从主配线间以点到点的形式铺设到各个楼层分配线间。

主配线间系统(也称设备间系统)是大楼/园区的总配线区,收集来自各分配线间的垂直主干线缆,并与相关网络设备通过跳线或对接实现系统的联网。

是由总配线架、跳线、机柜及相关网络设备组成。

三、需向用户了解的问题1、用户现状(1)项目的名称及类别(新建、扩建或改建)(2)项目所在的地点及周围的环境状况(3)项目的最终用户及与甲方的关系(4)项目的投资规模及预算(5)各楼层的图纸、楼层的长宽高、需要布线的房间数、弱电井位置、强电井位置、分配线间位置、总配线间位置及防雷接地情况。

(6)用户或接洽人对信息化建设的掌握情况,对综合布线的掌握情况2、用户需求(1)网络的建设,内网、外网及其它专网的情况、近远期的需求变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作业指导书、适用范适用于地铁工程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施工。

2、施工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层设置,一由进出同一过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根。

3.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过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盒盖应能防水与防灰。

过线盒和接线盒应能抗压。

3.3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模块接线盒间或金属线槽与金属钢管之间连接时,缆线应用软管保护。

3.4预埋在墙体中的暗管外径不宜超过50mm,板中暗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100mm。

3.5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过线盒。

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宜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3.6预埋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径上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

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7建筑物内光电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要求。

3.8机柜、机架安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机架应排列整齐,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3.9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部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饰完好,铭牌,标记清楚准确。

3.10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3.11各类配线部件安装应完整、就,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应紧固,各部件的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编码:DLTX-04二○○九年八月批准:日期:技术审核:日期:安监审核:日期:项目部审核:日期:编写:日期:目录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1)1.1概况 (1)1.2适用范围 (1)2.编写依据 (2)3.作业流程 (3)1)作业(工序)流程图 (3)2)工序安排 (4)4.作业准备 (5)4.1人员配备 (5)4.2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6)5.作业方法 (7)5.1准备工作: (7)5.8系统测试 (9)6.安健环控制措施 (9)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0)7.1质量标准 (12)附表1 (12)附表2 (13)附表3 (14)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1概况广东电网公司输变电通信配套工程,电力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是针对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而设计的,它可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与通信的要求。

为保证综合布线系统正确安装及安全启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进行,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调试作业内容和程序,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综合布线系统作业指导书,指导广东电网输变电通信配套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电力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检测验收方法以及检测验收结论判定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对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调试作业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电力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1.2适用范围本作业知道书适用于广东电网那个公司110kv—500kv输变电通信配套的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改造、设计、验收、运行工作的技术管理。

序号标准及规范名称颁发机构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O8-47-9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4 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变电电气安装工程)中国南方电网公司5 DL 408-199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6DL 5009.3-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Q/CSG 21003-2008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DL408-1991电力部《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Q/CSG 10004-2004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南方电网调[2003]10号《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调通[2007]18号《南方电网通信网络生产应用接口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南网电网通信网资源编码命名规范》(试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粤电生[1997]181号《广东省电力通信管理规程》粤电《广东电网电力通信系统运维作业规范》(2008版)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优质工程评审办法》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工程质量评分管理办法》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实施细则》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奖惩管理办法》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及启动投产管理规定》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通信机房验收规范》广东电网公司3. 作业流程1) 作业(工序)流程图开始施工图审查,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器材检查管道敷设盒箱预埋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线缆端接系统测试否是否正常分析、查找原因是线缆端接竣工验收、编写竣工资料移交运行单位完成2) 工序安排工序名称工序编号线缆敷设 1设备安装 2线路测试 3系统测试 4竣工验收 54.1 人员配备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器材检查 2 1管道敷设 5 1 1盒箱预埋 2 1线缆敷设 5 1 1设备安装 6 1 1线缆端接 2 1系统调试 3 1竣工验收4.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 电焊机BX1-200-2 台 22 冲击钻GBH2SE 把 23 手电钻6108J1-KD-10A 把 44 切割机ZE1110 把 25测试仪DSP-4300 台 16 光纤测试仪DSP-FTK 台 17 多功能校验仪F718 台 18 手持示波器F190C 台 19 压接钳TLTC-01 把1010 万用表BT-100 台811 兆欧表F1520 台 112 电阻表L-9 台 113 对讲机TK3207 台1014 场强仪DS98 台 115 工具箱及工具个 216 16A, 50m电源盘盘 117 标牌打字机M-300 台 118 便携式计算机台 15.作业方法5.1准备工作:5.1.1准备好表4.2中的工器具及仪器仪表、相关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5.1.2根据本次作业内容和性质确定好参加人员,并组织学习指导书;5.1.3完成开工报审手续、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规定办理好工作票许可手续;5.1.4完成施工方案和施工图汇审;5.1.5检查施工条件,确定机房照明供电、配电设备、地线条件、环境卫生符合施工要求;5.1.6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及相关规范规定。

综合布线任务书和指导书

综合布线任务书和指导书

┊┊┊┊┊┊┊┊┊┊┊┊┊装┊┊┊┊┊订┊┊┊┊┊线┊┊┊┊┊┊┊┊┊┊┊┊┊一任务书1.1设计题目及工程概况设计题目:银行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工程概况:本工程共十四层,功能为办公楼。

1.2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综合布线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总结,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2.使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使用规范、标准及有关设计资料4.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步骤和基本内容,掌握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方法5.在绘制施工图方面得到了初步锻炼1.3设计依据1.《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系列图集-综合布线系统》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1.4设计任务1.研究建筑物的功能2.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类型3.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4.综合布线系统七大子系统的设计5.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及配线设备的选型6.综合布线系统的平面图设计7.综合布线系统的系统图设计1.5完成任务的材料1.设计说明和图例2.综合布线系统的平面图3.综合布线系统的系统图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光盘5.编写设计说明书1.6成绩评定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记分。

┊┊┊┊┊┊┊┊┊┊┊┊┊装┊┊┊┊┊订┊┊┊┊┊线┊┊┊┊┊┊┊┊┊┊┊┊┊二指导书本指导书是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具体工程中的综合布线设计所涉及的原则、要求、依据及设计程序,指导学生参考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并运用有关知识去完成设计任务,以及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做简要说明。

2.1设计原则和要求﹙一﹚设计原则1.可靠性,各类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

2.合理性,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符合现行的行业行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建筑方的经济实力、运行维护及扩充发展等的要求。

3.先进性,杜绝使用落后,淘汰的设备,不使用未经认可的技术,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

4.实用性,考虑降低物耗,保护环境,综合利用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全部为钢管暗敷,采用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

工程内容包括自地上一层到三层的所有楼层网络数据布线、所有信息插座及设备间所有设备的安装,实现数据超五类系统到桌面。

二、作业条件:
1、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
计规定。

2、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

3、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三、材料要求及机具、测试设备:
1、材料要求:
1)对绞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所符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
符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

2)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
产品合格证。

3)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主要机具:螺丝刀、铅笔、钢尺、钳子、钢丝、高凳;
3、测试仪表:网络测试仪
四、工艺流程:
1、器材检验:
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
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
应符合设计规定。

2)线缆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
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相关部分。

2、疏通管路:
1)管道路径无堵塞,预埋到位。

3、线缆敷设:
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位置与设计规范相符。

2)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对绞电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系统应分离布放。

各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

5)线缆布放应有冗余。

在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
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信息插座安装:
1)面板安装应与地面平行且垂直,底边距地300mm。

固定螺丝要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2)模块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3)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4)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设备安装:
1)配线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2)配线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3)机柜表面要保持完损无缺,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

4)机柜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柜背后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安装和施工。

5)安装机柜,配线设备要有良好的保护接地,压接处牢固可靠。

6、线缆终端安装:
1)线缆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2)线缆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3)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4)线缆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5)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6)对绞线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

7)对绞线与模块连接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8)各类跳线线缆和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损,标志齐全。

跳线选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7、系统调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系统调试,包括线缆、信息插座的测试。

各项测试记录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五、成品保护:
1、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及线缆等安装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注
意保持墙面的整洁。

2、使用高凳或搬运物件时,不得损坏或碰撞墙面和门窗等。

3、线缆、信息插座、配线设备、机柜安装完毕后,应急时锁门
并留有专人看守,以防产品被破坏或者发生丢失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