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规范修编的介绍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引言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是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常运行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温高压的运行条件,火灾的发生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保障设施和人员的安全,设计防火规范成为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设计防火规范的基本要求设备布置与防火分区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的设备布置和防火分区是防火安全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危险程度,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分区,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例如,高温设备应远离易燃物,设备之间的间隔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确保设备燃烧和爆炸的危险不会蔓延到其他区域。

电缆敷设与防火隔离电缆敷设与防火隔离是防止火灾蔓延的关键环节。

对于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内的电缆敷设,应采取合适的敷设方式和防火隔离措施。

例如,电缆隧道应具备防火阻燃性能,电缆桥架应符合防火要求,并且电缆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

现场消防设施和门窗设计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应配备完善的现场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备和消防通道等。

同时,门窗的设计也应考虑到防火安全要求。

例如,应选择具有防火功能的门窗材料,并且门窗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逃生和救援的需要。

设计防火规范的注意事项合理选择材料和设备在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对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应优先选择具备防火阻燃性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避免使用易燃和可燃材料。

此外,对于火灾风险较高的设备,应优先考虑使用具有自动灭火功能或自动报警功能的设备。

定期检测和维护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火设施和措施需要经常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定期检测应包括系统的自检、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火灾演练等。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防火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归属,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

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在设计防火规范时,应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火灾演化分析,了解潜在的火灾风险和防火疏散需求。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设计防火标准》变电站部分修订介绍_电力技术讲座课件PPT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设计防火标准》变电站部分修订介绍_电力技术讲座课件PPT
GB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设计防火标准》
变电站部分修订介绍
1
目录 一、概况 二、变电站章节 三、修订条款、适用范围和主要原则 四、具体修改条款 五、通用设计的修订
2
一、概况 (一)修订过程 (二)修订目的 (三)修订原则 (四)标准的主要变化
3
一、概况 (一)修订过程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标准》GB50229共计有过三个版本:1996 规范--2006规范--2019标准。
20
四、具体修改条款 (二)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21
四、具体修改条款 (二)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11.3.4 屋外单台油量为1000kg 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并符 合本标准第6.7.8 条、第6.7.9 条的规定。 6.7.8 户外单台油量为1000kg 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其 容积宜按设备油量的20 % 设计,并能将事故油排至总事故贮油池。总事故贮 油池的容量应按其接人的油量最大的一台设备确定,并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当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 应设置能容纳相应电气设备全部油量的贮油设施,并 设置油水分离装置。
2011年11月立项,成立了本规范修订编制组。审定了修订大纲。 2013年3月发出征求意见稿,编制组对送审稿初稿进行研讨。 2014年2月,根据公安部的管理规定,在公安部内部网站再次征求意见,收 到132条意见,对其消化、吸收。
2014年12月,公安部消防局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本规范的送 审 稿审查会。
11
一、概况 (四)标准的主要变化
原条文
新条文
备注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改 建和扩建的电厂和变电站: 3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 压 器 容 量 为 5000kVA 及 以 上 的变电站; 500kV以 上 变 电 站 可 参 照 使 用。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文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文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文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安全和防火等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必须遵守严格的防火规范。

下面是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消防设施和设备的规范1.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应设有消防水池或消防水箱,并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枪,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2.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应设置合适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该系统应能及时探测到火灾,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3.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应设置合适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车等。

这些设备应放置在易燃物质存放区、高温区等重要区域,以便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

4.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应设置相应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保持通道畅通无阻。

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设置安全标识,以方便人员迅速找到和使用。

二、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防火规范1.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防火标准,并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在高温和易燃区域,应选用防火材料和防火涂料进行装修。

2.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机电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并配备防火设施。

电线和电缆应采用阻燃材料,并设置良好的电线管路,以防止火灾蔓延。

3.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燃料存储区和油库应符合国家相关防火规定,并设置安全距离。

燃料存储区和油库周围应清理干净,并配备消防设施,如防火墙、防火卷帘门等。

三、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的规范1.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防火培训,并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和模拟火灾,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防火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3.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以便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1. 引言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涉及大量的电气设备以及能源传输及转换,防火安全问题成为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本文档旨在总结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中的防火规范,以提供给工程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参考。

2. 防火设计原则在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防火设计原则:2.1 分区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火灾危险性级别,对厂区进行合理的划分,设置相应的隔离带和消防设施,以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

2.2 火灾报警系统应配置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以便及早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2.3 消防通道与逃生通道设置确保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内部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与逃生通道,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灭火设备配置根据实际需要,在关键区域设置合适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灭火器具和固定灭火系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2.5 电气设备布置和防火材料选择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电气设备,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和防火材料的选择来保证设备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3. 火力发电厂防火规范3.1 燃料存储区域•燃料存储区域应设置在距离厂区较远的地方,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燃料堆放区域应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积存物料以防止火源产生。

•灭火器宜配置在近距离的位置,并保证灭火器的有效期。

3.2 锅炉与发电机房•锅炉与发电机房内应设置汽烟分离装置,以防止烟气回流。

•锅炉和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合适数量的烟雾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并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电缆线路与电气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安全间距布置,且使用防火导管进行保护。

3.3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应设置在各主要区域以实现快速响应,并与消防部门或值班人员的中控室相连。

•定期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3.4 废气排放管道•废气排放管道应使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建造,并应设置隔热层防止热点引发火灾。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玻璃等,以保证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

2. 防火分区设计: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进行合理划分,设立防火分区,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3. 火灾报警系统: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火灾报警系统应与其他系统有良好的联动性能,如与灭火系统、通风系统等。

4. 消防设施设置: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喷淋系统等,确保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控制火势。

5. 火灾防护通道设计:设置合适的火灾防护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

6.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采用耐火电缆、防火电缆沟槽等电气设备,防止电气设备自身引发火灾。

7. 定期消防检查: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消防设施良好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设计防火规范,具体的设计防火规范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进行具体
制定。

此外,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在设计防火规范的制定中,还要考虑到工艺流程、设备布局、人员疏散等因素的综合考量。

04 《火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2019版(变电站)修订介绍

04 《火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2019版(变电站)修订介绍
8
11. 2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11.2. 7 主控制楼当每层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400m2时,可设置1个 安全出口;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400m2 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其中1 个安全出口可通向室外楼梯。其他建筑的安全出口设置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按“建规”的要求补充安全出口的规定,与11.2.5条规定建筑物内 房间的疏散门设置的规定不同,这是建筑物的安全出口要求。 11.2.9 地下变电站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 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应 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防烟楼梯间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这条是原规定11.4.5条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设置防烟楼梯间的规定 。为了保证楼梯间抵御火灾的能力,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按“ 建规”的有关地下建筑安全疏散的规定制定的。防烟楼梯间的设 计包括防排烟、应急照明。
11.1.1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
建(构)制楼

二级

继电器室

二级

阀厅

二级
新增
柴油发电机室

二级
新增
空冷器室

有含油 检修备品 设备

仓库
无含油 设备

水处理室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不属于表11.1.1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建规”
4
11.1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 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
11. 1. 2 同一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任一防火分区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 性的房间时,建筑物或防火分区内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 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占本层或本防火 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 ,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 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可 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本条是原条文11.1.1表附注2的修改并单列一条,是根据“建规 ”3.1.2条的规定,对联合(多功能)建筑的火灾类别确定的方法 。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是关键的电力设施,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就会发生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电力供应。

为了解决由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引起的火灾安全隐患,《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应运而生。

本规范的基本原则是,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计应遵循一定的防火规范,以确保在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火灾事故和安全隐患。

规范主要就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火设施、建筑布置、应急处置措施、防火管理制度以及火灾报警特性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首先,规范规定要求在安装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施时,必须尽量采用防火材料,如防火混凝土、不燃性建筑材料、耐高温的陶瓷等,使它们更加抗火。

此外,规范还要求在建筑中禁止安装有火灾危险的设备,并安排进行定期的消防装备检查。

其次,规范要求应急情况下,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应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参与救援抢险行动,以及对消防设备及应急供水、供电、通讯等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此外,还要定期就消防系统的检修、保养及消防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讨论,以确保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最后,规范要求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火灾报警系统应配备足够的报警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火灾处置系统,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发生情况,及时启动有效的防火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造成的损失。

通过完善的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可以有效的降低火灾的发生风险,使两类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确保电力供应不受到影响。

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本规范,不断更新和完善防火设施,努力改善防火管理制度,确保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本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本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本设计防火规范本对于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本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具体解释。

一、火力发电厂设计防火规范本1.建筑设计方面(1)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符合防火要求,如使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材料。

(2)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防止火势扩散。

(3)建筑物内部的防火隔离区域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降低火势传播的风险。

(4)建筑物的消防通道和消防器材的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障消防救援的有效性。

2.电气系统设计方面(1)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要求,如设置电气设备的防火分隔间和防火屏障。

(2)电气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以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3)电缆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如设置敷设桥架和保护管等,以提高电缆的防火性能。

3.消防系统设计方面(1)建筑物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如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提高火灾发现和扑灭的速度和效果。

(2)消防水源和消防水泵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消防水源的充足和消防水泵的正常运行。

4.操作管理方面(1)要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灭火器材的配备、消防演习的进行等,以提高组织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2)要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火灾危害和防护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3)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巡检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二、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本1.建筑设计方面(1)变电设备的布置应合理,不得堆放易燃物品,如避免在变电所内存放稻草、木材等易燃材料。

(2)变电所内通道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人员疏散的通畅。

(3)设备间距和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防止火势扩散。

2.电气系统设计方面(1)变电设备应符合防火要求,如选择抗火性能好的设备。

(2)电气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以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3)电缆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如设置敷设桥架和保护管等,以提高电缆的防火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保护条件下
60米
91米
按照《NFPA 》规定电厂是属于的特殊使用性质的普 通和低密度危险等级的工业建筑考虑;人员密度小且大 部分区域堆放机械或设备,火灾危险性低。
具体内容(安全疏散)
• 集中控制楼最远疏散距离维持50米不变。
集控楼是生产运行人员集中的地方,标准比厂房有所 提高。
具体内容(防火分隔和防火保护)
• 2.明确输煤栈桥维护结构采用不燃烧材料
当栈桥、转运站等运煤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 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其钢结构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其 围护结构的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
具体内容(防火分隔和防火保护)
• 3.室内贮煤场的钢结构构建防火隔离措施
(1)堆煤表面距离钢结构构件大于3m或有隔离措施时,钢 结构构件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2)堆煤表面距离钢结构构件小于3m时,此范围内钢结构 的承重构件应有防火保护措施,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具体内容(安全疏散)
• 空冷平台的疏散要求
每座空冷平台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2个。安全出口可采 用室外敞开式钢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0.8m,楼梯坡度 不应大于45°,楼梯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lm。 (露天塔架结构,平时运行人员少)
具体内容(建筑构造)
• 配电间及变压器室等房间室内疏散门修改为两个 不同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增加可操作性) • 汽机房侧墙外变压器较近时,外墙的防火要求(增 加可操作性)
具体内容(分类和耐火等级)
2.氨区建筑物的分类: (1)尿素制备及储存间:丙类二级
(2)氨区控制室: 丁类二级
3.输煤综合楼按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确定: 输煤综合楼等性质的辅助生产建筑,人员相对集 中,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执行
具体内容(防火分区)
• 防火分区 1.室内贮煤场(圆形煤场、封闭条形煤场) 2.室内输煤卸煤装置室地上部分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修编的介绍
火电厂防火规范修编的目的
• 原防范于2006年编制,2007年实行,到目前已 经执行了五年;按建设部计划要求,对其进行 修编。 • 目前国内百万机组已经成为主力机型,为了适 应国内电力建设的发展,增加完善相关内容。 • 在原规范执行期间,各设计单位、电厂提出了 很多宝贵的建议和解决在实际执行规范时出现 的问题。
修编的主要内容
• 调整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百万机组) • 对术语一章的补充 • 对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分类、耐火等级及防火 分区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 对电厂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进行了修订完善 • 变电站的有关内容由华东院进行修编
具体内容(分类和耐火等级)
• 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1.增加空冷平台的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空冷平台高层露天塔架构筑物,根据工艺性质 ,火灾危险性很小,可燃物少的特点,确定为 戊类。)
具体内容(安全疏散)
• 主厂房(除控制楼)最远疏散距离不应大于75米 原规范为50米(考虑到百万机组及借鉴参考 NFPA标准)
百万机组汽机房长度
灵武 两台机组 长度 216.4米 海门 ~229米 北仑 211.5米 宁海 211.5米
NFPA疏散距离及电厂性质
到出口的最大距离 一般使用性质的 工业建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76米 条件下 特殊使用性质的 工业建筑 122米
• 输煤栈桥和空冷平台下方的建筑物,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外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 2,屋面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 3,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 不燃烧体防火挑檐。
输煤栈桥和空冷平台往往采用钢结构,如果下方布 置其他建筑物时,一旦发生火灾会对上面的栈桥和空冷 平台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和影响全厂的生产运行,故对 其下方建筑物的外墙、屋面和外墙开孔提出防火要求提 出要求。
室内贮煤场建筑型式较多,室内圆形贮煤场、封闭煤 场等等,虽然规模形式不同,规模较大,但考虑贮煤的特 点,煤场的火灾基本都是自燃比较普遍,发生煤燃烧火灾 现象时,不论封闭煤场规模大小,空间较大,可以判断不 会对人员安全疏散置产生很大影响;即使产生有毒气体和 烟雾,量小,组织好通风,也不会对人员安全构成很大影 响的,因此安全出口的设置不应少于2个是可以满足人员 安全疏散要求的。
室内储煤场和屋内卸煤装置室内面积较大,已无法 做防火墙分隔,考虑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故防火分区 面积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确定。
具体内容(防火分隔和防火保护)
• 防火分隔和防火保护 1.发电机主油箱及油管路建议优先采用封闭的防 火隔离措施并结合有效的灭火措施
NFPA的标准推荐采取主动的保护措施(一致的),但工艺布 置的不同封闭有困难时,可采取对周边钢结构构件外包敷不燃材 料、涂刷防火涂料等防(具体1,是 汽轮发电机主油箱外缘水平 5m范围内的钢梁、钢柱采取防火隔热措施进行全保护,其耐火极 限不应小于1h。2,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或主油箱对应的运转层 楼板开孔时主油箱上方楼面开孔水平外缘5m范围所对应的屋面钢 结构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 油管路采用外包敷金属套管,所以对油管路周围的钢结构未做 特殊要求。
• 碎煤机室、转运站的疏散楼梯标准提高到封闭楼 梯间,但梯段可为钢楼梯。
碎煤机室和转运站层高较高,层数可达4、5层,敞开 楼梯在火灾时具有拔风抽烟作用,会使烟气很快通过敞开 楼梯向上扩散蔓延,给安全疏散造成威胁,因此,根据火 灾危险性类别,规定了设置封闭楼梯间,楼梯可采用净宽 不小于0.8m、坡度不应大于45°的钢楼梯。
• 在此向在前一阶段修编过程中提出宝贵建议的同 事表示感谢; •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将发布征 求意见稿,同时欢迎大家提出建议使规范更能服 务于我们的设计。
谢谢大家! 请提出宝贵意见!

最小(视线)隔离距离(无防火墙)
变压器油量
–表5.1.4.3室外油绝缘变压器的隔离标准 –
加仑)


–英尺–来自米–<500

<1,890

见5.2.4.2
– –
500–5000 >5000
– –
1,890–18,925 >18,925
– –
25 50
– –
7.6 15
NFPA 850 图 示
具体内容(建筑构造)
(结合了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煤场的自燃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即使 自燃现象,如果出现火焰,其高度一般不会大于3.0m,因此不会威胁 到钢结构构件的结构安全;像室内圆形贮煤建筑,混凝土墙体结构上 部悬挑混凝土平台的结构型式特点自身阻挡了火焰威胁到上部钢结构 ,已经形成了可靠的防火隔离措施)
• 室内贮煤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