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合集下载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一、前言大中修是指对已建的国省干线公路进行改造、提升和加固,以满足更高的运输要求和交通安全要求。

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本指南旨在统一编制标准,规范设计工作流程,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和效率。

二、编制依据1.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技术规范:根据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不同部分的技术要求,明确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

2.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相关交通规则和环保要求。

3.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内容1.前期调查设计报告:包括工程项目背景、目标、范围、技术方案、规划布局、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2.勘测设计图纸:包括地貌、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等调查结果的图纸和资料。

3.工程概算:根据勘测设计结果,编制工程概算,包括人工、材料、设备、机械等费用的估算。

4.路线选择和纵断面:根据勘测结果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路线,并绘制纵断面图。

5.路基设计:包括路堤、边坡、排水设施等设计要求和规范。

6.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和流量、功能要求等因素,选取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并进行厚度设计和施工工艺。

7.桥涵设计:根据水流、地质条件等因素,设计桥涵结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荷载计算和施工要求。

8.隧道设计:根据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设计隧道位置、尺寸和施工要求,包括通风、照明等配套设施的设计。

9.设备和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根据工程要求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并明确使用方法和施工要求。

四、编制流程1.前期准备:进行勘测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并制定工作计划。

2.设计方案初稿:根据勘测和调查结果,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包括路线选择、纵断面、路基设计等。

3.设计审查:提交初稿进行审查,进行交流和讨论,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

4.设计方案定稿:根据审查结果,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形成最终设计方案。

5.编制设计文件:根据最终设计方案,编制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工程概算等设计文件。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正式稿)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正式稿)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正文)审签单拟稿编号:内网发布对应收文编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第2次厅办公例会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5年1月30日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以下简称“干线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行为,做好施工图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四川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按照《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管理的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优化等活动。

第三条省交通运输厅主管全省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工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以下简称“厅公路局”)具体负责全省干线公路项目设计变更的监督管理;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厅造价站”)负责全省干线公路项目设计变更的造价监督管理。

各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干线公路项目设计变更的监督管理;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州)造价站”)负责辖区内干线公路项目设计变更的造价监督管理。

项目建设管理法人(以下简称“项目法人”)具体承担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组织、实施和管理,负责建立设计变更动态管理台账,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第四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应当以提高设计质量、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和综合利用资源为目标,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范,有利于确保项目质量、提高功效和完善使用功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川交发〔2018〕40 号
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 为规范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提升干线公路服务水平,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2018 年 12 月 28 日
第二章 养护工程分类
第八条 养护工程按照养护目的和养防养护是指公路整体性能良 好但有轻微病害,为延缓性能过快衰减、延长 使用寿命而预先采取的主动防护工程。
第十条 修复养护是指公路出现明显病
害或部分丧失服务功能,为恢复技术状况而进 行的功能性、结构性修复或定期更换,包括大 修、中修、小修。
第十一条 专项养护是指为恢复、保持或 提升公路服务功能而集中实施的完善增设、加 固改造、拆除重建、灾后恢复等工程。
第十二条 应急养护是指在突发情况下 造成公路损毁、中断、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等,为 较快恢复公路安全通行能力而实施的应急性 抢通、保通、抢修。
第十三条 组织实施各类养护工程所涉 及的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等相关作业,应当依 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 力和资格条件的单位承担。必须实施招投标 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鼓励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技术开展检测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 年 第 01 期 29
部门文件选登
工作。 第十六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
根据检测和评定数据,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和养 护规划,科学设定养护目标,采取“储备一批、安 排一批、实施一批”的方式,合理筛选需要实施 的养护工程,建立项目库。
交通运输厅负责省级项目库的建立和维 护更新。
大修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 进行综合处治,全面恢复原设计标准和使用功 能。主要是对原路全幅加铺基层或对原路面 层、基层进行翻修后,全幅重新铺装面层。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印发稿)精品文档17页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印发稿)精品文档17页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2015年2月目录1 总则 (2)2 目的与要求................................. (4)3 组成与内容................................ . (7)4 设计说明 (8)5 设计图表 (12)6 设计成果的提交 (17)7 路面工作要求 (19)第 1 页1 总则1.1 为规范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文件编制质量,特制订本指南。

本指南所指大修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有技术标准;中修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

1.2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项目,其它大中修公路项目可参照执行。

1.3 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是安排养护工程、控制投资、组织施工、监督检查和交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1.4 公路大中修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精心设计,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合理。

1.5 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必须由具有公路乙级及以上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设计必须在路况检测评价分析基础上进行,从业人员应具有相应从业资格及经验,并对设计质量负责。

科学合理的分段确定设计方案,对有可比性的设计方案应进行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比选论证。

1.6 设计必须贯彻“安全、耐久、节约、环保、和谐”的设计理念。

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重视环境保护,使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

1.7 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1.8 工程定额的采用和预算编制按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编制,预算文件的编制应由取得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造价资格证书的人员负责。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有效控制项目变更风险,确保设计变更对于项目顺利进行的影响最小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计变更是指在已批复的项目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对设计方案的一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调整。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中的设计变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项目阶段、设计过程和实施阶段的变更。

第四条设计变更应当秉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优质工程”的原则,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同时尽量减少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第二章变更管理程序第五条项目建设单位在发现设计方案需要变更时,应当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设计变更。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编制设计变更申请报告,明确变更内容、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变更前后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

第七条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应当经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并报送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省级批准单位备案。

第八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并根据变更的影响程度确定变更的批复权限。

第九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审核通过设计变更申请后,应当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发放设计变更批复文件。

第十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根据设计变更批复文件进行相应修改,并重新编制变更后的设计方案文件。

第十一条变更后的设计方案文件应当经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并报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已备案的设计变更进行监管和检查,确保变更的实施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三条如变更设计方案需要重大改动,影响工程进度或者造成较大的成本增加时,项目建设单位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重新评估项目可行性,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第三章变更管理要求第十四条设计变更应当合理、充分、精确,变更内容和目的明确。

第十五条设计变更应当尽量减少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影响,变更后的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

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发布《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的通知-

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发布《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的通知-

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发布《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发布《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的通知成都、德阳、眉山、乐山市交通局(委),厅公路局、厅运管局、厅公路设计院、厅交通设计院、厅大件公路管理处:根据省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大件运输通道方案研究报告》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四川省特殊超限货物公路、水路运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办函[2006]226号)要求,厅组织省大件公路管理处、厅公路设计院制定了《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经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德阳至乐山大件公路的改扩建(含部分新建)工程应严格按此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二○○九年七月十六日附件: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满足我省重大装备运输需求,规范我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特殊超限货物公路、水路运输管理办法(试行)》(川办函[2006]226号)文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大件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第三条四川省大件公路应设计为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

大件公路除满足本规定的技术指标外,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

第四条对于大件公路改扩建工程,利用原有结构物,可执行原设计规范;新建结构物,应执行现行规范。

第五条本规定按照运输最大单体质量1000t的货物制定相关技术指标。

第二章线形指标第六条路线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可采用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50m。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最新】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最新】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正文)审签单拟稿编号:内网发布对应收文编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第2次厅办公例会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5年1月30日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强化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全省统一规划的高速公路之外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新、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干线公路项目”)。

其它干线公路项目新、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公路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全省公路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负责全省公路建设行业管理。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以下简称“厅公路局”)协助厅拟定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并监督执行;具体负责监督、指导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以下简称“厅质监局”)负责干线公路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指导。

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厅造价站”)负责干线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的行业管理。

各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监督管理工作。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市(州)质监站”)负责对辖区内干线公路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州)造价站”)负责辖区内干线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

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

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

四川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满足我省重大装备运输需求,规范我省大件公路设计技术指标,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特殊超限货物公路、水路运输管理办法(试行)》(川办函[2006]226号)文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大件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第三条四川省大件公路应设计为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

大件公路除满足本规定的技术指标外,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

第四条对于大件公路改扩建工程,利用原有结构物,可执行原设计规范;新建结构物,应执行现行规范。

第五条本规定按照运输最大单体质量1000t的货物制定相关技术指标。

第二章线形指标第六条路线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可采用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50m。

第七条路线竖曲线最小半径450m,竖曲线最小长度35m。

第八条路线纵坡不应大于3%。

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采用4%。

第九条行车最小净空高度9.0m,跨越公路的通讯、电力等管线应另加安全高度。

第十条路面宽度:1.路线直线段及平曲线半径R≥300m时,路面宽度≥8.0m,行车扫空宽度12.0m;2.路线平曲线半径300m>R≥150m时,路面宽度≥10.0m,行车扫空宽度12.0~14.0m;3.路线平曲线半径R=100m时,路面宽度11.0m,行车扫空宽度14.5m;4.路线平曲线半径R=50m时,路面宽度14.0m,行车扫空宽度15.0m。

第三章设计荷载第十一条大件公路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对单体质量不大于290t的货物,采用尼古拉/水工窄系列2纵列车型验算;对单体质量不大于740t的货物,采用水工/天捷宽系列3纵列车型验算;对单体质量不大于1000t的货物采用尼古拉/水工窄系列4纵列车型验算。

1.尼古拉/水工窄系列2纵列车型验算荷载验算车型由牵引车+牵引车+2纵列20轴线平板车组成;车货总重4560kN,其中:牵引车(两台奔驰4160型)重960kN、SCDJ-01,其运行规格为:最大单轴线荷载:180kN;最小轴距:1.55m;最小横向轮宽:3.0m;轴线数:20轴;纵列数:2纵列;平板车长度:31.00m;车组总长度(含牵引车):54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2015年2月目录1 总则 (3)2 目的与要求 (5)3 组成与内容 (8)4 设计说明书 (9)5 设计图表 (13)6 设计成果的提交 (18)1 总则1.1为规范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文件编制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所指大修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有技术标准;中修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

1.2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普通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大中修工程),其他公路大中修项目可参照执行。

1.3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是安排养护工程计划、控制投资、组织施工监、监督检查和交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1.4大中修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精心设计,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合理。

1.5大中修工程设计必须由具有公路乙级及以上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对设计质量负责。

设计必须在路况检测评价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段确定设计方案,对有可比性的设计方案应进行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比较论证。

1.6设计必须贯彻“安全、耐久、节约、环保、和谐”的设计理念,应遵循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的原则,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重视环境保护,使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

1.7大中修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1.8工程定额的采用和预算编制按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编制,预算文件应由取得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造价资格证书的人员编制。

1.9大中修设计必须提出施工组织计划,对施工安全和保通方案提出具体要求。

2 目的与要求2.1大中修工程设计应在对原有公路进行全面调查、检测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测设合同的要求,科学合理拟定设计原则,确定设计方案和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审批的要求,适应施工的需要。

2.2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应:1 实测公路现状后,拟合路线平、纵面线形,确定路线具体位置。

2 确定路基超高方式和加宽类别。

3 调查、检测原路路基病害,评定技术状况,确定路基病害整治、补强设计方案,确定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类型及尺寸。

4 调查、检测原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确定结构类型及尺寸。

5 调查、检测原路路面的使用状况和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分段确定路面补强或改建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尺寸。

6 调查、检测桥梁和涵洞的使用状况和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确定需要新增、改建或加固的各类大中小桥、涵洞等的位置、孔数及跨径、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

7 调查、检测隧道的使用状况和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确定需要进行改建或加固的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形式和尺寸。

8 调查、完善原路线交叉设计。

9 调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含养护设施),评价其现状,确定增设和改善的方案,以及各种设施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10 提出施工组织计划,对施工安全和保通方案提出具体要求。

11 调查落实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距。

12 确定环境保护设施的位置、类型及数量、绘制必要的布置图和设计图。

13 编制施工图预算,提出人工数量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规格及数量。

2.3中修工程施工图设计应:1调查、检测原路路基病害,评定技术状况,确定路基病害整治、补强设计方案,确定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类型及尺寸。

2调查、检测原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确定结构类型及尺寸。

3调查、检测原路路面的使用状况和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分段确定路面补强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尺寸。

4调查、检测桥梁和涵洞的使用状况和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确定需要进行中修的各类大中小桥、涵洞等的位置、孔数及跨径、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

5调查隧道的使用状况和病害状况,评定技术状况,确定需要进行维修的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形式和尺寸。

6调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评价其现状,确定增设和改善的方案,以及各种设施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7提出施工组织计划,对施工安全和保通方案提出具体要求。

8调查落实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距。

9确定环境保护设施的位置、类型及数量、绘制必要的布置图和设计图。

10编制施工图预算,提出人工数量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规格及数量。

2.4施工设计文件的设计说明书应包含比较方案及相关图表资料。

3 组成与内容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由下列十三篇组成。

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第四篇路面第五篇桥梁、涵洞第六篇隧道第七篇路线交叉第八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九篇环境保护第十篇其他工程第十一篇筑路材料第十二篇施工组织计划第十三篇施工图预算附件基础资料4 设计说明书4.1项目地理位置图,示处路线在区域路网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城镇等的概略位置。

4.2概述设计文件必须阐述和提供:路线在本辖区范围内的路程及本次公路大中修工程长度、起止桩号、原路修建历程、技术等级、路基路面宽度、路幅布置、原路面结构及厚度、最近一次改扩建或大中修情况、主要病害,交通量及组成、桥隧等结构物技术状况、原设计荷载标准。

1 简述任务依据、测设经过。

2 原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3 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性评价。

(1)原有公路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历史和现状(包括必要的检测及评定结果);路线、路基、路面现状;原有公路构造物基本情况,现有交通量及轴载组成等。

(2)与原设计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4.3公路大中修设计的原则及要点。

4.4路线原路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超标路段及分布、安保工程设防等级及安全保障措施设计情况。

4.5路基1 原路路基宽度及路幅划分情况,路基横断面布置。

2 路基病害类型、分布及原因分析。

3 路基病害修复处置方案拟定、必选,确定处治工程方案。

4 路基的压实度及顶面弯沉要求。

5 施工注意事项路基病害修复工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

4.6路面1 原路面技术设计、路面结构厚度、类型及材料组成,路面维修养护历史。

2 原有路面技术状况调查、检测、试验及评定,交通量调查及预测,主要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3 设计原则和设计使用年限。

4 比选并确定推荐路面结构组合,对大修路面结构进行验算,并提出各结构层的交工验收弯沉值。

5 材料组成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

6 拌合站数量、位置、设置要求。

4.7桥涵1 原设计标准原设计技术标准,包括荷载标准,桥涵宽度,设计洪水频率等。

2 桥涵病害调查、检测及技术状况评定结论,分析病害产生原因,确定桥梁利用方式。

3 桥涵维修加固设计要点。

4维修加固方案比选及推荐,明确主要材料的技术参数。

5 施工工艺、要求、交通组织及注意事项。

4.8隧道1 隧道分布情况及设计技术标准等。

2 隧道结构现状及检测主要结论,并分析病害产生原因。

3 隧道机电及附属设施现状及评价结论。

4 隧道利用方案。

5 隧道维修设计说明。

6 施工工艺、要求、交通组织及注意事项。

4.9路线交叉数量、形式、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4.10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含养护设施)1 设置现状及适应性分析。

2 新增、利用及改善情况。

3 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工程措施。

4.11筑路材料1 沿线筑路材料种类、技术指标、储量、供应量、运输条件及运距。

2 主要材料分布情况,有关才采购、运输等情况。

4.12环境保护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资源循环利用情况说明。

4.13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队原有公路通行的影响,交通组织设计原则及内容。

4.14施工图预算编制依据及结果。

4.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4.16附件以下资料应作为设计文件附件一并报送咨询审查单位和审批单位:1 测设合同、有关部门的批文以及协议、纪要等复印件。

2 桥梁和隧道检测报告及资料3 原路面的试验、检测资料。

4 建筑材料抽样试验资料。

5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资料。

5 设计图表5.1路线1 路线平面图。

示出地形或地物,路线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及坐标网格和指北图示,示出涵洞、桥梁、隧道、路线交叉(标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中心桩号、尺寸及结构类型等,列出平曲线要素表。

2 大修工程路线纵断面图。

示出网格线、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位置。

桥梁按桥型、孔数及孔径标绘,注明桥名、结构类型、中心桩号、设计水位;跨线桥示出交叉方式;隧道按长度、高度标绘、注明名称;涵洞通道按桩号及底高绘出,注明孔数及孔径、结构类型、水准点(位置、编号、高程)及断链等。

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视地形起伏情况可采用1:200、1:400或1:500,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长及坡度、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超高、桩号。

3 安全设施(1)交通标志布置图。

(2)安全设施工程汇总表。

(3)沿线标志、标线平面布置图。

(4)标志设置一览表。

(5)标线设置一览表。

(6)突起路标(路钮)设置一览表。

(7)护栏设置一览表。

(8)隔离栅设置一览表。

(9)轮廓标设置一览表。

(11)防落物网设置一览表。

(12)诱导标志设置一览表。

(13)标志板面布置图。

(14)单柱式标志一般构造图。

(15)双柱式标志一般构造图。

(16)单悬臂标志一般构造图。

(17)双悬臂标志一般构造图。

(18)门架式标志一般构造图。

(19)互通标志布设图。

(20)服务区(停车区)标志布设图。

(21)收费广场标志布设图。

(22)主线标线及导向箭头设计图。

(23)振荡标线设计图。

(24)减速标线设计图。

(25)出、入口标线设计图。

(26)突起路标一般布置图。

(27)互通立交区标线设计图。

(28)平面交叉口导流标线设计图。

(29)路侧波形梁护栏一般构造图。

(30)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结构设计图。

(31)护栏立柱及附件一般构造图。

(32)活动护栏一般构造图。

(33)分合流护栏一般布置图。

(34)混凝土护栏一般构造图。

(35)防眩板一般构造图。

(36)防撞设施构造图。

(37)减速垄设计图。

(38)焊接网隔离栅一般构造图。

(39)焊接网隔离栅安装设计图。

(40)刺铁丝隔离栅一般构造图。

(41)刺铁丝隔离栅安装设计图。

(42)防落物网一般构造图。

(43)轮廓标一般构造图。

(44)栏式轮廓标设计图。

(45)界碑、百米牌及锥形路标一般构造图。

(46)里程牌一般构造图。

(47)养护服务设施。

5.2路基设计图表1 大修工程路基设计表,列出平曲线要素、纵坡(坡高、坡长、变坡点桩号及高程)、竖曲线要素、桩号、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路基宽度(原宽、加宽、加宽后总宽)、缓和长度、超高值(左、右)、路基边缘与设计高之差(左、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