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C.百团大战
D.黄海大战
发动以来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第一快事”的是( A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2.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
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C )
A.台儿庄战役
B.威海卫之战
平型关大捷、台儿 庄战役、百团大战
清政府战败,签订 《辛丑条约》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 国人民取得抗日战 争的胜利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近百年来中国人 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第一次完全胜利
胜败主 要原因
启示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或落 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 战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实行全民族抗 战,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实现民族团结才能 维护民族利益
【针对训练】
1.201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更改为
“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 )
A.九一八事变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
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
要枢纽。”“它”是指( B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解放战争
两个战场的抗战
战役
淞沪 会战
开始 时间
1937年 8月 13日
正 面
台儿庄 战役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国民政府正
宝山姚子青,四行仓库谢晋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面战场
抗
四大会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日 民全
战
八路军,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族 统 一 战 线
民 族 抗 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徐州会战(台儿庄)1938.1—5正面战场最大
1945年4月,延安
1
主要内容
(1)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 2 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
(2)选举产生中央领导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 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
章
央主席。
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 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民主主义的中国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
结果: 丧师失地
中共敌 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 日根据地
人教部编辑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课件(共16张PPT)

现在
国人梦想之路
一个人的梦想往往受 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 约和影响。时代是最 重要的影响因素。不 同年代的人,往往他 们的理想不一样。
五六十年 代
七八十年 代
三四十年 代
Hale Waihona Puke 1、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 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南京条约》签订
2.《马关条约》签订
4.日本签署投降书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辛丑条约》签订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欧洲战场 苏德战场 开始时间 1939年9月1日 结束时间 1945年5月8日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七大
1945年
( 打 一 中 国 历 史 人 物 )
日 本 投 降
国共合作、 全民族抗战
美国对日本 投放原子弹
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分别是“屈原”、“共工”、“毛 遂”、“苏武”、“蒋干”。
蒋介石领 导正面战 场的抗战
苏联出兵中国 东北,摧毁日 本的关东军
毛泽东领 导敌后战 场的抗战
创作了《黄 河大合唱》 鼓舞抗战, 被毛泽东称 为“人民音 乐家”。
发明侯氏制碱 法,打破敌人
对中国碱工业
国人梦想之路
一个人的梦想往往受 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 约和影响。时代是最 重要的影响因素。不 同年代的人,往往他 们的理想不一样。
五六十年 代
七八十年 代
三四十年 代
Hale Waihona Puke 1、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 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南京条约》签订
2.《马关条约》签订
4.日本签署投降书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辛丑条约》签订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欧洲战场 苏德战场 开始时间 1939年9月1日 结束时间 1945年5月8日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七大
1945年
( 打 一 中 国 历 史 人 物 )
日 本 投 降
国共合作、 全民族抗战
美国对日本 投放原子弹
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分别是“屈原”、“共工”、“毛 遂”、“苏武”、“蒋干”。
蒋介石领 导正面战 场的抗战
苏联出兵中国 东北,摧毁日 本的关东军
毛泽东领 导敌后战 场的抗战
创作了《黄 河大合唱》 鼓舞抗战, 被毛泽东称 为“人民音 乐家”。
发明侯氏制碱 法,打破敌人
对中国碱工业
第六单元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全民族坚持抗战
张自忠、左权殉国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 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丰富经 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 中央领导机关;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背景:1944——1945年初,德国在太 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 列胜利 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 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 最后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实现两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正 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
重庆与中国国民党有怎样的“特殊的历史渊源”?
重庆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具有怎样的伟大历史意义?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 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 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坚持全民族抗战 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 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设和平 的中日关系的观点。
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
“在渝期间,吴伯雄一行出席了首届“重庆〃台 湾周”开幕式,并先后参观了西永微电园、某国际 知名企业重庆分中心、渝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 学城、人民大礼堂、渝中半岛夜景以及重庆抗战遗 址博物馆、日月光广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宋 美龄旧居、特殊的历史渊源,蓬勃发展的势头,迷 人的夜景,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5月29日《重庆日报》
请列举你所学过的日本所发动的侵华战争。你能列举 一下日本侵略者所犯的暴行吗?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暴行: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你能说一下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哪些吗?中共领导的敌 后战场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能列举一下敌后战场上一些重 要的军事行动吗?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敌后战场 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军事行动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名师教学PPT课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6
程度型选择题及解题技法
程度型选择题也叫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
的能力。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型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
“决定性”“直接”“第一次”等词语。
(2)题干与备选项之间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1
四、考试演练
•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上的合作探究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2
材料题解题策略: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
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
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 容易忽略的问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3
合作探究1: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通过史料研读,考查中华民族的抗战为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作出的突出贡献
本主题是新疆中考历年重点考查的内容。从近三年新疆中考试题来看,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
。内容上,高频考点集中在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以及结合当前时政热
点问题考查中日关系等方面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3
三、考点复习
•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知识点梳理填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4
对号入座:
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哪些是敌后战场的抗 战?并且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并说出每个战役的特点。
1淞沪会战 2台儿庄战役 3武汉保卫战 4第三次长沙会战
5平型关大捷 6百团大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5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
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 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 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这对统 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 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七大为 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中 国 七 大 代 表 们 步 入 会 场
中 国 七 大 会 场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 是“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 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 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 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庆祝( D)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D.日本无条件投降
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 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 持,也是分不开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人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28张PPT)

1927年
1931年
国民党
屠杀剿共
九 一 八 事 变 国共矛盾为主
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陷
中日矛盾为主
西安 事变
合作 抗日
共产党 武装反抗
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实 现
①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十分动荡。处死 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限于纷争四起、群雄 争霸的局面。②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 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 国。③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 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 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 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年的9月18日在我国的许多城市 ,都会纷纷拉响防空警报,来纪念这个特殊的 日子。2014年9月1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九一 八历史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广场上,由抗战老战 士、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大学生、台胞台 商代表约1000人举行了“勿忘九一八撞钟纪念 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 记刘云山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那么九一八 事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想一想:怎么处置蒋介石?
杀蒋?放蒋?囚蒋?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
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 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 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 张和平解决。
结果: 和平解决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 日斗争。 2.了解九一八事变后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华北 危机与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3.掌握西安事变的发生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 4.理解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5.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和抗日救亡运动 的高涨。 6.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责任感,培养 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6单元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共18张PPT)

历史 八年级 上册•R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
台儿庄战役
1.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指 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 共歼敌 l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
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为了阻止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国民政府与日军进行了( B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5
1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B )
A.武汉
B.徐州
C.太原
D.南京
12.(龙东中考)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
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
5.“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 3000 余人。”这次战役发生
在哪一会战期间( C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6.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 D )
A.进攻阶段
B.反攻阶段
C.激战阶段
D.相持阶段ຫໍສະໝຸດ 4第三次长沙会战 7. 1941 年 12 月,日军调集 10 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 长沙 发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主要是( B )
A.日军占领上海、南京
B.日本兵力严重不足,财力物力困难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D.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
8
17.1941 年,日军调集 10 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哪个地方发动第三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
台儿庄战役
1.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指 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 共歼敌 l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
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为了阻止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国民政府与日军进行了( B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5
1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B )
A.武汉
B.徐州
C.太原
D.南京
12.(龙东中考)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
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
5.“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 3000 余人。”这次战役发生
在哪一会战期间( C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6.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 D )
A.进攻阶段
B.反攻阶段
C.激战阶段
D.相持阶段ຫໍສະໝຸດ 4第三次长沙会战 7. 1941 年 12 月,日军调集 10 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 长沙 发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主要是( B )
A.日军占领上海、南京
B.日本兵力严重不足,财力物力困难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D.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
8
17.1941 年,日军调集 10 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哪个地方发动第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7年壮1烈1牺月牲,。淞沪会战结束,是全
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
日军侵略的战役,粉碎了日谢本晋“元率三部个坚
月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守。苏州河北岸四行
仓库阵地,与日军
展开血战,消灭日
宝山保卫战,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 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 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本人 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 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 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 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 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抗 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⑤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 国土。
经过 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
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佟麟阁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 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29军司令部
赵登禹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 辱……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 革裹尸,以死报国。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 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摘自《蒋介石》自述
(4)蒋介石积极发动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时 间:1931年9月18日 地 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 事 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目 的:诬陷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 侵占沈阳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 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 抵抗,力避冲突。吾兄 万勿逞一时之 愤,置 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 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 的前线。晋察冀、晋绥、 晋冀豫、山东、苏南等 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 来。
根据地名称 晋察冀 晋冀鲁豫 晋绥 苏南 江北
创建者 聂荣臻 刘伯承 邓小平 徐向前 贺龙 关向应
陈毅 张云逸
陕甘宁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民 主政治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采用 “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 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 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 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的中间分子各占1/3名额。按此原则 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了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 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 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 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Leabharlann 月7日地点北平卢沟桥
发动者
日本
简单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
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
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
百团大战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 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 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 指挥者 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
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国共第二次合作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 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 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 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 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 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 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西北工 农红军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 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
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
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姚子青率
谢晋元
全营守卫宝山,
与日军苦战3
天,全营官兵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 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 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 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 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 积极影响.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 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 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夜袭战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 根据地(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 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 基地(作用)。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
中方
日本
兵力 1.2万
4000
将领 林彪
板垣征四郎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固守平型关正面的战 斗,决心隐蔽集结于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东北平型关
部队 林彪115师
歼敌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影响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一个 胜利,粉粹了日军 “不可战胜”的神 话。
总指挥:朱 德 八路军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 长 :叶 挺 新四军 副军长 :项 英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 国民政府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 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2日,国 民党公布了此宣言。至此,国共第 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 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结 果:东北军不占而退,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东
1932年,日 本扶植溥仪
三
做傀儡,建 立伪满洲国。
省
沦
亡
溥仪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组织抗日义勇军
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材料三: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 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摘自人教社新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摆 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
意义 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
利的信心。
中央领导同志为百团大战题词
百团大战纪念碑(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
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 府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 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汪精卫一开始便被 恐日情绪所围困。他被 日帝的淫威压倒,只看 到日本的强,却看不到 中国的大和得道多助的 优势,他认为:“须知 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 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 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 幼稚不完善。”
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骋.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副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 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破袭日军交通线
摧毁日伪据点
历时数月,战果辉煌。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皖南事变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皖南事变
1939年周
恩来、叶 挺、陈毅、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粟裕在新
四军皖南
军部
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
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
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
1941年1月,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
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
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
杨靖宇
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 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 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 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 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 “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 英雄!”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军200多人,后奉 命撤出。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13日,日军攻 陷南京,国民 政府迁往重庆, 作为战时陪都。
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变迁: 广州(1925年)—武汉 (1927年)—南京(1927 年4月),1928年宁汉合 流,—重庆(1937年,战 时陪都)—南京(1945— —1949年)
1937年12月13日,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