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肉种鸡产蛋中期能量限饲对子代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节长度的影响

对子代 生长发 育有显著影响 ,并且子代在生长过程 中表 现 出补偿 生长作 用。
关 键 词 : 肉种 鸡 ; 能 量 限 饲 ; 肌 节 ; 补 偿 生 长
中图分类号 :¥ 5 .1 8 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 3 92 l ) 6 0 2 — 6 0 5 9 6 (0 2 0 — 0 1 0
E f c fe e g e tit n on g o h p r r n e. e u bo h mia f to n r y r s r i r wt e f ma c s r m ic e c I e co o
i d c s a d s r o e e ln t fo s r g i r i r e er u ig t e n ie n a c m r g h o f p i b o l b e d s d r h e n n er n
me im a ig p idx i g e L e Z A G H iNUS ueg L oghag du lyn er / uL nm i u Li H N u I hpn ,VR ncun , o a , , ,
TAN B , H N a y nS h o o nma S i c sa dT c n l y N r e s gi l rl n- I o Z A G Y n u (c o l f i l ce e n e h oo , ot a t r ut a i A n g h A c u U v ri, abn1 0 3 , ia esy H ri 0 0 Ch ) t 5 n
比 ,5 % 、7 %能 量 组 1日龄 肉鸡 腿 肌 肌 节 长度 显 著 降低 ( Oo ) 0 0 0 . ,7 %、8 %能 量 组 2 5 0 8日龄 肉鸡腿 肌 肌 节 长度 显
饲粮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 粮不 同粗 蛋 白质和 钙水 平对 种公鸡 繁殖 性能 的影响
张 玲 王 志 跃
(. 1 江苏畜牧兽 医职业技术 学院 , 泰州 2 5 0 ; . 2 3 0 2 扬州大学动 物科技学 院 , 州 2 5 0 ) 扬 209
摘
要 :本 试验 旨在研 究饲 粮 不 同粗 蛋 白质 和 钙 水 平 对 种 公 鸡 繁 殖 性 能和 血 液 生 化 指 标 的影
粮 , 组 3个重 复 , 个 重 复 5只 , 殖期 全程 饲 养 。 结 果表 明 :) 蛋 白质 低 钙 组 种 公 鸡 的精 每 每 繁 1低 子 密度 最 大 ( P>0 0 ) 且有 效 精 子数 最 多 , 低 蛋 白质 中钙 组 、 .5 , 与 高蛋 白质 中钙 组 和 高 蛋 白质 高 钙 组 差异 显 著 ( P<0 0 ) 中蛋 白质 高钙 组 种公 鸡 精 液 量 最大 , 著 高于 高蛋 白质 中钙 组 和 高蛋 .5 ; 显
种鸡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种鸡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前言鸡胚的发育和仔鸡孵出后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依赖鸡蛋营养物质的沉积。
因此,种母鸡营养大影响孵出时小鸡的生理状态,包括鸡只大小,活力状况以及免疫状态。
过去十年,实际生产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肉种鸡的表现,主要集中研究改善种鸡繁殖性能,但很少关注种鸡营养改善雏鸡的质量和子代生长性能,尽管这些因素能有效影响家禽业经济增长。
其实,种鸡营养研究需求一直在提升,怎样用最低的饲料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生产和繁殖性能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但其可能改进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查找文献发现,大多数可用的数据已过时,并且过多研究种鸡营养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而对子代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
下文对种鸡营养对子代肉仔鸡机体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综述。
二、母代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的影响1.蛋白和能量表1列出了种鸡大量营养素(蛋白和能量)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相关文献。
从表中很容易看出,蛋白质和能量现有的数据年代过早且时间间隔大,缺乏延续性。
但鸡的遗传进展大大提高,这些旧的数据对现今遗传背景的种鸡并不是很适用。
这些积极的想法要么成为家禽繁殖育种技术的一部分,要么因为遗传或饲养管理问题已经并摒弃。
比如,一些营养调控措施已应用于实际饲粮配方中,比如降低产蛋后期饲粮粗蛋白含量。
表1 种鸡饲粮蛋白和能量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2.矿物元素从表2列出的种鸡矿物元素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文献可看出,种鸡矿物元素营养研究进展缓慢。
较近的两篇文献都是研究种母鸡饲粮添加有机锰、锌和铜对胚胎发育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Virden et al.,2003;Favero et al.,2013)。
而且早期的文献多数针对缺乏症的研究,而不是以饲粮营养调控为目的。
表2 种鸡饲粮矿物元素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3.维生素营养从表3列出的种鸡维生素元素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文献可看出,研究中种鸡饲粮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主要侧重于研究子代出现缺乏症,而没有考虑母代饲粮添加高于推荐水平的维生素对子代的好处等。
微量元素铁、锰及重金属铅的营养概述及研究进展

生 素 那 样 可 以 在 体 内合 成 , 而 只 能 从 环 境 中 摄 取 。 随 着 规 模 化 ,集 约 化 畜 牧 业 的 发 展 .各 种 微 量 元 素 添 加 剂 的 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饲料中添加铁 、 锰 等 微 量元 素 在世 界 各 同较 为 普 遍 ,
各 类 微 量 元 素 在 发 挥 不 同 生 理 功 能 的 同 时 .也 会 带 来 饲 料 安 全 、 食 品 安 全 和 环 境等 方 面 的 问题 。
3 铅 的 研 究 进 展 31 铅 的 生物 学功 能 .
铅 是 地 壳 的 组 分 ,普 遍 于 土 壤 、
水 与 空 气 中 。几 十 年 来 ,环 境 中铅 的 来 源 发 生 了 变 化 ,数 量 明 显 增 加 。 肉
食 品 中铅 的 污 染 很 严 重 ,这 对 人 体 的 健 康 带 了 威 胁 。 铅 不 仅 可 以 引 起 饲 养 动 物 生 长 缓 慢 、机 体 产 生 贫 血 、免 疫 功 能 障 碍 、宿 主 抵 抗 力 改 变 、神 经 系
作 者 简介 :任 晓 文 (9 4 ,女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5 向 为 动 物 营 养 与 免 疫 18 一) y
42 口 匝目匿口 21. 012 1
E粮 锰 水 平 提 高 , 各 组 织 含 锰 量 也 明 t
显提高 。
22 锰 的 生 理 功 能 .
限 以 10 r /g为 宜 。 吕 林 等 (0 7 00n k g 2 0) 研 究 表 明 ,锰 水 平 及 锰 源 对 肉 鸡 体 重
其血 浆 中 F e和 Z n浓 度 发 生 变 化 。 姜
俊 芳 等 (0 3 2 0 )试 验 表 明 ,在 肉仔 鸡 口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综合防制措施

26 消毒 、 . 防疫 、 虫和 治疗 驱
定期 用不 同 的消毒 剂对 鸡舍 及场 地进行 彻 底 } . 肖毒 如 火 碱 、 石 灰 、 毒 杀等 ; 免 疫 程 序 对 鸡 群 进 行 预 防 接 生 百 按
种 : 理 使 用驱 虫 药驱 除体 内外 寄生 虫 : 现 病 鸡 及 时隔 合 发
311 坚持 自繁 自养 的原则 .. 建立稳 定 的种猪 群 . 轻易引 种 如必 须 引种 , 不 首先 要 搞清 所引 猪场 的疫情 . 此外 , 应进 行血 清学 检测 , 阴性 还 属 猪方 可引 入 . 坚决 禁止 引入 阳性带 毒猪 。弓 入 后必 须建 立 l
除_ 『上述 原 因外 ,猪群 免疫 和保 健工 作不 够 全面 、 后
21(3 )1 0年第2 第2 1 卷 期
地 鸡场 以往 的疫 病发 生和 流行 情况 . 种前 后 的疫情 和 免 接 疫 检 测也 十分 重要 . 立 自己 的疫 情 档案 . 据此 科 学 地 建 并
蠢 鸯
庭
种鸡 的 健康 情 况对 其 子 代 的正 常 生长 发 育 具有 很 大 的影 响 。其 中 , 媒性 的疫 病 , 蛋 如沙 门氏杆菌 病 、 染性 脑 传 脊髓炎 、 大肠 杆 菌 病 、 染性 支 气管 炎 等对 种 鸡 后代 的影 传 响很 大 . 制这 类蛋媒 性疫 病 的方法 是培 育无 上述 疫病 的 控 鸡群. 即种 群净 化
1 发 病 原 因
药物 的辅助 下逐 渐康 复 . 死亡 率较 低
所 有病 猪均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肺 炎 6 1 ~ 0周龄 的保 育
猪 剖 检 可 见 弥 漫 性 问 质 性 肺 炎 以 及 淋 巴结 的 广 泛 肿 大 . 肺
2021年秋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5.生物的遗传1.有经验的农民在播种前,他一定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来播种。
2.农民播种前挑选饱满的、没有受损的种子,叫选种。
种子饱满,其子叶肥厚或胚乳多,营养物质多,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就健壮。
3.饲养员在留种鸡的时候,要选择体格匀称健壮的鸡做种鸡,以保证产出的鸡蛋合格率高,孵出的小鸡成活率高。
4.农民选种、饲养员挑选种鸡,所遵循的都是生物的遗传性质。
5.一般来讲因为遗传的原因,父母和孩子在脸型、下颌形状、眼睛形状方面有较明显的相似。
6.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父母身上也会具有,这是因为遗传的原因。
7.有无耳垂、下颌中央是否有浅沟是人的外形特征;能否卷舌是人的生理特点;左右利手是人的行为方式。
人类遗传主要有三个方面:外形特征、生理特点、行为方式。
8.人具有遗传性,动物、植物也具有遗传性质。
9.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10.生物的遗传现象不仅表现在外形特征上,还包括生理特点和行为方式。
11.在整个动植物的遗传中,人类的遗传是最复杂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12.人类的哪些特征可能会以遗传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肤色、双眼皮、身高、胖瘦、声音、血型、生育双胞胎、左利手、睡姿、色盲、心脏病等等。
13.遗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会因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条件发生改变。
14.找出下面这三名同学的父母。
依据:父母和孩子在脸型、下颌形状、眼睛形状方面有较明显的遗传特征。
结论:左边女孩与左起第一对父母是一家,中间男孩与右起第一对父母是一家,右边女孩与中间一对父母是一家。
15.为小狗找“家人”依据:动物具有遗传性质,狗妈妈、狗爸爸身上的一些特征遗传到了小狗的身上。
结论:左上第一只是沙皮犬,毛色土黄,毛皮皱皱的,头大眼小,它的“家人”是左下第一只。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比酵母菌物质交换效率低B.乳酸菌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呼吸C.蓝藻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D.肺炎双球菌在线粒体内完成有氧呼吸2.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5%,aa的个体占15%。
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A.70% B.65% C.62.5% D.35%3.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以下不.属于它们共有的特征是()A.需要水的参与,有ATP产生B.需要多种酶的催化C.速率受CO2浓度影响D.全程发生在双层膜结构中4.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子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物种D.上图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胚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餐后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血糖浓度下降B.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D.运动时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6.如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C.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生态农业园为降低污染,提高效益,构建了一个架上结葡萄、地面喂鸡、水下养鱼的立体观光农业产业园。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A. 生物的性状都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B.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 亲代的性状不一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D. 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越多
11.生育期内的成年女性每月排出1个卵细胞,有时会同时排出2个卵细胞.如果2个卵细胞都成功受精,则会形成“异卵双生”胚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花生种子发育时,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转移到了①内
D. 花生种子萌发时,④首先突破种皮
3.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麦种子和红豆杉种子内最主要的结构都是胚
B. 肥沃 土壤中富含营养物质,可加快种子的萌发过程.
C. 根尖成熟区上方的根毛是由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
D.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筛管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
人 教 版 生 物 八年 级上学 期
期末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说明:本卷共4页,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2)网上流传,“自制酵素”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排毒.因此不少人纷纷效仿在家自制饮用.专家指出,家庭制作酵素前,需要对装原料的容器进行煮沸并保持一段时间,否则很难达到卫生要求.如果喝了受到细菌、霉菌等严重污染的酵素,对人体有害无益.
资料二:(1)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水稻,即BT大米,BT大米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鸡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前言鸡胚的发育和仔鸡孵出后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依赖鸡蛋营养物质的沉积。
因此,种母鸡营养大影响孵出时小鸡的生理状态,包括鸡只大小,活力状况以及免疫状态。
过去十年,实际生产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肉种鸡的表现,主要集中研究改善种鸡繁殖性能,但很少关注种鸡营养改善雏鸡的质量和子代生长性能,尽管这些因素能有效影响家禽业经济增长。
其实,种鸡营养研究需求一直在提升,怎样用最低的饲料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生产和繁殖性能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但其可能改进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查找文献发现,大多数可用的数据已过时,并且过多研究种鸡营养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而对子代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
下文对种鸡营养对子代肉仔鸡机体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综述。
二、母代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的影响1.蛋白和能量表1列出了种鸡大量营养素(蛋白和能量)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相关文献。
从表中很容易看出,蛋白质和能量现有的数据年代过早且时间间隔大,缺乏延续性。
但鸡的遗传进展大大提高,这些旧的数据对现今遗传背景的种鸡并不是很适用。
这些积极的想法要么成为家禽繁殖育种技术的一部分,要么因为遗传或饲养管理问题已经并摒弃。
比如,一些营养调控措施已应用于实际饲粮配方中,比如降低产蛋后期饲粮粗蛋白含量。
表1 种鸡饲粮蛋白和能量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2.矿物元素从表2列出的种鸡矿物元素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文献可看出,种鸡矿物元素营养研究进展缓慢。
较近的两篇文献都是研究种母鸡饲粮添加有机锰、锌和铜对胚胎发育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Virden et al.,2003;Favero et al.,2013)。
而且早期的文献多数针对缺乏症的研究,而不是以饲粮营养调控为目的。
表2 种鸡饲粮矿物元素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3.维生素营养从表3列出的种鸡维生素元素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文献可看出,研究中种鸡饲粮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主要侧重于研究子代出现缺乏症,而没有考虑母代饲粮添加高于推荐水平的维生素对子代的好处等。
有些维生素是明显例外的,比如维生素D3 (Ameenuddin et al., 1986) 及衍生物(Atencio et al., 2005b, c)、维生素E经常表现出毒性作用,但文献年代久远,需进一步验证。
Hossain等(1998)研究指出母代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维生素E不仅有利于提高子代生产性能,而且能提高其免疫能力。
表3 种鸡饲粮维生素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三、小结众所周知,肉种鸡饲粮需慎重考虑相关配方参数,以满足维持生长和繁殖性能的特定需求,将父母代繁殖和生产性能发挥到最大化。
同时,母代种鸡饲粮营养可能极大影响免疫应答能力,特别是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Latshaw, 1991)。
Rebel等(2004)研究发现种鸡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可调节子代肉仔鸡免疫功能,对吸收不良综合症也有良好治疗作用。
但目前多数研究注重肉仔鸡营养研究,即使现有的文献主要针对种鸡营养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而对种鸡营养及种鸡营养对子代影响的研究较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种鸡营养,更好地阐明母代饲粮提高子代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营养需求,将对家禽业健康和效益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参考文献Atencio A, Edwards HMJr, Pesti GM. Effects of vitamin D3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broiler breeder hen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bone abnormalities of the progeny. Poultry Science, 2005, 84:1058-1068 (a).Atencio A, Pesti GM, Edwards HMJr. Twenty-five hydroxycholecalciferol as a cholecalciferol substitute in broiler breeder hen diets and its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and general health of the progeny. Poultry Science, 2005, 84:1277-1285 (b).Atencio A, Edwards HMJr, Pesti GM. Effects of the level of cholecalciferol supplementation of broiler breeder hen diet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bone abnormalities of the progeny fed diets containing various level of calcium or 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Poultry Science, 2005, 84:1593-1603 (c).Berry WD, Hess JB, Lien RJ, Roland DA. Egg 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hatchability of breeder hens receiving dietary phytas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 2003, 12:264-270.Brake J, Ort JF, Carter TA, Campbell WR. Effect of the insect growth regulator CGA-72662 (Larvadex®) on broiler breeder production, hatchability and subsequent chick performance. Poultry Science, 1984, 63:910-916.Decuypere E, Michels H. Incubation temperature as a management tool: a review.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nal, 1992, 48:28-38.Kidd MT. A treatise on chicken dam nutrition that impacts on progeny.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nal, 2003, 59:475-494.Kidd MT, McDaniel CD, Peebles ED, Barber SJ, Corzo A, Branton SL,Woodworth JC. Breeder hen dietary L-carnitine affects progeny carcass traits.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05, 46:97-103.Haq A, Bailey CA, Chinnah AD. Effect of beta-carotene, canthaxantin, lutein and vitamin E on neonatal immunity of chicks when supplemented in the broiler breeder diets. Poultry Science, 1996, 75:1092-1097.Hossain SM, Barreto SL, Bertechini A, Rios AM, Silva CG. Influence of dietary vitamin E level on egg production of broiler breeders, and on the growth and immune response of progen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ogeny from eggs injected with vitamin E.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73:307-317.Latshaw JD. Nutrition-mechanisms of immuno-suppression.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 1991,30:111-120.Management Manual. 2005. Ross Breeders, Ross 308.McCracken RJ, Van Rhijn JA, Kennedy DG. Transfer of nitrofuran residues from parent broiler breeder chickens to broiler progeny.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05, 46:287-29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4.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9th rev.Peebles ED, Doyle SM, Pansky T, Gerard PD, Latour MA, Boyle CR, Smith TW. Effects of breeder age and dietary fat on subsequent broiler performance (2. Slaughter yield). Poultry Science, 1999, 78:512-515.Peebles ED, Zumwalt CD, Gerard P.D, Latour MA, Smith TW. Market age live weight, carcass yield and liver characteristics of broiler offspring from breeder hens fed diets differing in fat and energy contents. Poultry Science, 2002; 81:23-29.Qureshi MA, Brake J, Hamilton PB, Hagler Jr WM, Neisheim S. Dietary exposure of broiler breeders to aflatoxin results in immune dysfunction in progeny chicks. Poultry Science, 1998, 77:812-819.Rebel JMJ, Van Dam JTP, Zekarias B, Balk FRM, Post J, Flores M, Ter Huurne A. Vitamin and trace mineral content in feed of breeders and their progeny: effects of growth, feed conversion and severity of malabsorption syndrome of broilers.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04, 45:201-209.Spratt RS, Leeson S. Effect of protein and energy intake of broiler breeder hens on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en offspring. Poultry Science, 1987, 66:1489-1494.Virden WS, Yeatman JB, Barber SJ, Zumwalt CD, Ward TL, Johnson AB, Kidd MT. Hen mineral nutrition impacts progeny liveability. Journal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 2003, 12:4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