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2020版

合集下载

成都市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成都市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une,2020Vol.34No.11成都市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周晓俊,岳玉川,吴冬梅,黎涛(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610036)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long ⁃term care service of elderly dementia patients in Chengdu cityZHOU Xiaojun,YUE Yuchuan,WU Dongmei,LI Tao(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Sichuan 610036China )摘要:[目的]构建成都市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及德尔菲法确定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94.59%,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91.89%。

两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0.836。

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Kendall 协调系数分别为0.613,0.318(均P <0.001)。

最终确立的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4项。

[结论]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成科学、可靠,可以为客观评价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效果和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关键词: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德尔菲法;质量标准;老年护理;护理质量Keywordsdementia ;the elderly ;long⁃term care ;Delphi method ;quality standards ;geriatric nursing ;quality of 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11.037失智是指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退化的程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并伴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

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

附件1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评估实施及评估结果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医疗保障部门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民政部门老年人护理补贴发放对象资格认定,以及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评估可参考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失能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人体的某些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正常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或缺失。

2.2长期护理指在持续一段时间内给失能人员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

2.3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依据本标准,对评估对象日常生活活动、认知、感知觉与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丧失程度的分级评估。

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5认知能力个体在认知功能方面的表现,即在时间定向、人物定向、空间定向及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2.6感知觉与沟通能力个体在视力、听力及与他人有效地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3.评估指标3.1 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共3个,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

3.2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共17个(详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10个二级指标,认知能力包括4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包括3个二级指标。

表1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指标4.评估实施4.1评估主体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人员,或其他符合试点地区医保部门相关规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等。

4.2评估对象提出评估申请、符合试点地区医保部门相关规定并通过受理审核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

4.3评估地点按照就近便利原则,现场评估地点安排在评估对象现居住地或其所在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

4.4评估流程主要包括评估申请、受理审核、现场评估、复核与结论、公示与送达等环节。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府函〔2017〕22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府函〔2017〕22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府函〔2017〕22号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7年2月13日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方案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成都市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的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为认真做好试点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委“157”总体思路,培育和发展社会化照护服务市场,建立覆盖全员、多元筹资、保障基本、待遇分级、鼓励居家、适合市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减轻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人员家庭长期照护的事务性及经济负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从2017年7月1日起,利用1—2年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三、参保对象与筹资(一)参保范围。

首先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二)筹资方式。

长期照护保险基金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合并征收,通过个人和单位缴费、财政补助以及社会捐助等方式筹资。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2020版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2020版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评估实施、评估分级、评估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的成人失能综合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3术语和定义[MZ/T039-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MZ/T 039-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MZ/T039-2013,定义2.2]3.2精神状态(mental status)个体在认知功能、行为、情绪等方面的表现。

[MZ/T039-2013,定义2.3]3.3感知觉与沟通(sensory and communication)个体在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MZ/T039-2013,定义2.4]3.4社会参与(social involvement)个体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的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时间/空间定向力、人物定向力、社会交往能力。

[MZ/T039-2013,定义2.5]4评估指标4.1一级指标共3个,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

4.2二级指标共16个,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进行评估,包括10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包括3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包括3个二级指标。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见附录A。

表1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日常生活活大便控制、小便控制、进食、穿衣、修饰、如厕、洗澡、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动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初筛、痴呆分期、精神行为感知觉与社视力、听力、沟通/社交会参与5评估实施5.1评估原则5.1.1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成都市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成都市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成都市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为符合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规律,达到失能人员提高生存质量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市失能经济负担,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价值,特编制此说明。

一、任务来源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016年7月,成都市成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的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为认真做好试点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人社厅发(〔2016〕80)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共同起草《成都市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技术规范》。

二、目的意义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养老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切实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等问题。

成都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第二的西部中心城市,人口基数大,社保、医保负担大,失能人员多,对于长期失能人员来说,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可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失能评定标准,为构建符合市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技术支撑,把好“入门关”,维护失能人员切身利益,守住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基金安全“红线”,确保资格准入公平公正、制度平稳推进。

三、起草过程(一)课题立项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成都市长期失能照护评定标准的研究和文书起草,以目前通行、公认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标准的制定。

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为主要实施单位,向成都市医疗保险研究会申请,2016年7月获得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等级评定标准研究》立项。

至此标准着成都市长期失能照护评定标准的起草正式开始。

(二)组建课题组专家队伍为了确保可行性(可操作)、公平性、科学性,我们需要组建一个能够代表各方声音的专家队伍,最终2016年9月,由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老年医学中心牵头开展我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评定标准课题研究。

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照护服务项目及待遇标准(失智)

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照护服务项目及待遇标准(失智)

服16务次频/月次 服12务次频/月次 服8 务次频/月次
2 □ 排泄照护【D】 16 次/月 12 次/月 8 次/月
生3□ 活4□
更衣照护次/月 4 次/月 4 次/月 4 次/月
照5□ 护6□
身体局部清洁 如厕照护
16 次/月 12 次/月 8 次/月 16 次/月 12 次/月 8 次/月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照护服务项目及 待遇标准(失智)
一、基本原则 按照保基本、低起步的要求,重点保障重度失能(失智)人 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护理,根据失 能(失智)程度和服务等级不同,为失能(失智)人员提供可自 主选择的菜单式服务。服务方式以鼓励居家照护为导向,兼顾机 构照护需求,支持个体服务人员照护。坚持专业化、标准化、规 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引导长期照护行业良性发展。 二、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共四大类 24 项,包括生活照护 8 项、安全照护 6 项、非治疗性照护 6 项、功能维护 4 项;其中,把耗时长、难度 大的 7 项服务项目作为 D 类项目(见附件标注【D】的项目)。 三、服务类型 失能(失智)人员监护人可自主选择服务类型,包括:协议 照护服务机构提供机构住院式照护服务、协议照护服务机构提供 上门式居家照护服务、个体服务人员提供亲情式居家照护服务。 四、分级照护标准 根据失能(失智)评定结论,失能(失智)人员享受相应的 分级照护服务。经评定为重度失能(失智)三级、重度失能(失 智)二级、重度失能(失智)一级的参保人员,对应享受照护一 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长期照护服务。具体服务标准如下:
16 次/月 12 次/月 8 次/月
能 23 □ 运动功能维护

16 次/月 12 次/月 8 次/月

24

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照护服务项目和标准(失智)【模板】

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照护服务项目和标准(失智)【模板】

XX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照护服务项目和标准(失智)为有效解决参加我市长期照护保险失智人员的长期照护问题,切实提高照护者照护技能,改善失智人员生活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一、适用对象参加我市长期照护保险,经评定后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的失智人员。

二、一级指标服务项目定义(一)生活照护指帮助因失智人员维持生存及基本生活功能[1]的照护。

本项目操作性定义为:照护者/照护机构为维持失智人员生存及基本生理功能提供的一系列照护措施,包括进食/水、排泄、更衣、全身及局部清洁、如厕、剪指(趾)甲/剃须、整理床单元等8项照护内容。

(二)安全照护指为保护失智人员免于意外伤害的照护[2、3]。

本项目操作性定义为:照护者/照护机构为保护失智人员安全、免于遭受意外伤害提供的一系列照护措施,包括脱抑制行为、游荡/走失行为、攻击行为、跌倒/坠床、噎食的照护及居住环境安全等6项照护内容。

(三)非治疗性照护指为延缓失智人员罹患的慢性病病情发展,并尽可能地维持其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的照护[4],其目标不是为了“治愈”。

本项目操作性定义为:照护者/照护机构为失智人员提供的一系列不以治愈疾病为主要目的照护措施,包括皮肤、睡眠、活动、用药、保护性限制、精神行为问题等6项照护内容。

(四)功能维护- 1 -指帮助延缓失智人员某系统/器官功能衰退的照护[5]。

本项目操作性定义为:照护者/照护机构为维持或提高与失智人员基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而提供的一系列照护措施,包括语言功能、定向力功能、运动功能、感知觉功能的维护等4项照护内容。

三、二级指标服务项目标准(一)进食/水照护指为满足失智人员生理需求提供的进食、饮水照护。

1.照护目标(1)确保为失智人员提供适当的食物和水分,保持营养健康,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2)将用餐变成让失智人员感受到愉悦和享受的活动,促进其健康和快乐,提高其生活品质;(3)进食/水过程中无意外发生。

2.照护标准(1)准备:①安排每日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以及餐桌位置用餐,以带给失智人员稳定而安全的感觉;①提供营养、温度、性状适宜的食物,用餐环境光线要充足,使失智人员能更好地看清食物,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①餐桌的布置要尽量简单,只放置吃饭需要的餐具,不要放置花瓶、装饰品、调味瓶、多余的餐具等不必要的物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1•【字号】成府发〔2020〕16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社会保险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为巩固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照护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立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建立完善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照护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照护服务产业发展,助推我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其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

坚持保障基本。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坚持制度可持续。

长期照护保险基金坚持以收定支、适度积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坚持分步实施。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基金运行情况,逐步扩大制度覆盖面和保障范围,提升保障水平。

三、工作目标建立完善个人、社会、政府三方分担的筹资机制,公平准入、规范服务的标准体系,待遇适度、可持续的支付政策,着力构建覆盖全民、经办高效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照护服务品质,保障失能参保人员基本照护权益,促进照护服务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评估实施、评估分级、评估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的成人失能综合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
3术语和定义
[MZ/T039-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MZ/T 039-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MZ/T039-2013,定义2.2]
3.2
精神状态(mental status)
个体在认知功能、行为、情绪等方面的表现。

[MZ/T039-2013,定义2.3]
3.3
感知觉与沟通(sensory and communication)
个体在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MZ/T039-2013,定义2.4]
3.4
社会参与(social involvement)
个体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的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时间/空间定向力、人物定向力、社会交往能力。

[MZ/T039-2013,定义2.5]
4评估指标
4.1一级指标共3个,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

4.2二级指标共16个,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进行评估,包括10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包括3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包括3个二级指标。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见附录A。

表1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日常生活活
大便控制、小便控制、进食、穿衣、修饰、如厕、洗澡、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动能力
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初筛、痴呆分期、精神行为
感知觉与社
视力、听力、沟通/社交
会参与
5评估实施
5.1评估原则
5.1.1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评估员通过评估工具和方法采集信息,对老年人健康功能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地点以方便申请人为主。

5.1.2客观、公正。

评估员对申请人在评估过程中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

5.2评估提供方
5.2.1评估机构应获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评估人员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5.2.2评估人员应为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对申请人进行评估。

5.3评估方法
5.3.1自评初筛法:又称自评法,申请人通过填写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量表对自己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见附录B;同时如实填写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等级评估申请表,见附录C。

5.3.2他评法:评估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医疗护理问题,见附录D。

具体评估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评估法:a)直接观察法:由评估人员直接观察申请人完成各项活动的状况。

评估人员通过直接观察申请人各项活动的实际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估。

评估地点可以在申请人实际生活环境中,也可以在评估训练室内,评估训练室的设计应尽量接近申请人实际生活环境,设置有卧室、浴室、厕所、厨房及家具、家用电器、餐具、炊具等;
b)间接评估法:向申请人或其代理人、朋友等了解情况,用来评估其功能状态。

如果申请人不能回答问题(如体力虚弱、认知障碍等)可请代理人或护理人员回答。

5.4评估阶段
2
5.4.1首次评估:申请人在接受长期照护保险服务前,相关部门将根据申请人失能自我评估结果,对达到一定失能程度者,进行首次评估。

5.4.2复核评估:对评估有异议者进行复核评估。

原则上由评估专家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在评估员评估内容基础上增加成人失能评估量表,见附录E。

5.4.3持续评估:接受长期照护保险服务后,若无特殊变化,原则上每12个月评估一次。

5.4.4即时评估: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即时评估。

6评估分级
6.1成人失能一级指标等级划分
6.1.1通过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0个二级指标的评估得出等级,等级划分见表2。

表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级划分
分级名称分级标准
能力完好总分为100分
总分为65~95分
总分为45~60分
总分≤40分
6.1.2通过对精神状态3个二级指标的评估得出等级,等级划分见表3。

表3精神状态等级划分
分级名称分级标准
能力完好认知功能=2分
轻度缺损认知功能=1分
中度缺损认知功能=0分且痴呆分期+精神行为>10分
重度缺损认知功能=0分且痴呆分期+精神行为≤10分
6.1.3通过对感知觉与社会参与3个二级指标的评估得出等级,等级划分见表4。

表4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级划分
分级名称分级标准
能力完好总分为9分
轻度缺损总分为5~8分
中度缺损总分为1~4分
重度缺损总分为0分
6.2成人失能综合评估等级划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3个一级指标的分级将成人失能划分为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一级失能、中度二级失能、中度三级失能、重度一级失能、重度二级失能、重度三级失能共计8个等级,等级划分标准见表5。

表5成人失能综合评估等级划分
分级名称分级标准
能力完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好,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表能力完好、轻度缺损、中度缺损或重度缺损
轻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表轻度受损,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能力完好、轻度缺损、中度缺损或重度缺损
中度失能中度一级失
能(中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
度缺损
精神状态能力完好、轻度缺损、中度缺损、重度缺损,感知觉与
社会参与表能力完好、轻度缺损;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表能力完好、
轻度缺损、中度缺损、重度缺损,精神状态能力完好、轻度缺损
中度二级失能(中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
度缺损
精神状态重度缺损且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表中度缺损;精神状态中
度缺损且感知觉与社会参与重度缺损;精神状态中度缺损且感知
觉与社会参与中度缺损
中度三级失能(中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
度缺损
精神状态重度缺损且感知觉与社会参与重度缺损
重度失能重度一级失
能(重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
度缺损
精神状态能力完好、轻度缺损、中度缺损、重度缺损且感知觉与
社会参与能力完好、轻度缺损;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能力完好、轻
度缺损、中度缺损、重度缺损且认知与精神状态能力完好、轻度
缺损
重度二级失能(重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
度缺损
精神状态重度缺损且感知觉与社会参与中度缺损;精神状态中度
缺损且感知觉与社会参与重度缺损;精神状态中度缺损且感知觉
与社会参与中度缺损
重度三级失能(重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
度缺损
精神状态重度缺损且感知觉与社会参与重度缺损
7评估报告
经过综合评估,应出具评估报告,见附录F。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量表
A.1成人失能综合评估量表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见表A.1、表A.2、表A.3。

A.2表A.2的12~16条不单独计分,仅用于与表A.1、表A.3相应条目复核对照,各表对应统计分见表A.4,当两次评分不一致时,以高分为准。

表A.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编号条目评分
1大便0=失禁5=偶尔失禁(每周<1次),
或需要他人提示
10=能控制
2小便0=失禁5=偶尔失禁(每天<1次,
但每周>1次),或需要他
人提示
10=能控制
3进食0=需极大帮助或完
全依赖他人,或有
留置营养管5=需部分帮助(夹菜、盛
饭等)
10=可独立进食
4穿衣0=需极大帮助或完
全依赖他人5=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
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
物、系扣/鞋带、拉拉链)
10=自理(系开纽扣、拉链、
穿鞋等)
5修饰0=需帮助5=独立洗脸、梳头、刷牙、
剃须
6如厕(包括去厕所、解开衣裤、擦净、整
理衣裤、冲水)0=需极大帮助或完
全依赖他人
5=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
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
水或整理衣裤等)
10=可独立完成
7洗澡0=洗澡过程中需他
人帮助5=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
己独立完成
8移动(床←→椅)0=完全依赖,不能
坐5=需大量帮助(2人),
能坐
10=需少量帮助(1人搀扶
或使用拐杖)
15=自理
9活动(在病房及其周围,不包括走远路)0=完全依赖他人5=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他
人搀扶(≥2人),或坐
在轮椅上自行活动
10=需1人帮助步行(体力
或语言指导;也可适当使
用辅助工具)
15=独自
步行
10上楼梯0=不能,或需极大
帮助或完全依赖他
人5=需部分帮助(需扶着楼
梯、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
等)
10=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
上下10-15个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