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课题1空气 (第1课时)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空气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第一部分通过化学史和实验探究使学生得到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注意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真实的科学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知识,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指导。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和日常积累对空气已经有了一些常识性的了解,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学生仅知道这些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整的空气的知识结构。
但由于学生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设计并完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有一定困难,所以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空气的组成课时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课时1 空气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
2.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分析实验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引入】空气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之一,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转动的风车、晃动的树叶和动植物的呼吸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有关空气的知识吧!【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根据对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不同的探究,结合你的知识积累,说一说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总结】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另外根据研究资料可知,空气中还含有氮气和稀有气体等。
【过渡】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但古人很长一段时间都认识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人类对空气的认识及空气组成的探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单元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无固定符号
举例 氧气(O2) 、氮气(N2)
空气、海水
判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哪些属于混 合物?
干净的空气 五氧化二磷 氧化汞 澄清石灰水
冰水混合物
河水
液氧
二氧化碳
典例3 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海水 ②液氧 ③食醋 ④铁 ⑤加碘食盐 ⑥冰水混合 物 ⑦苹果汁饮料。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纯净物和混合物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分析,空气和氧气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空气
氧气
混合物:由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 质混合而成
纯净物:只由 一种物质组成 (可用化学符 号表示)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组成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性质 表示
固定 有化学符号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混合而成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23·衡阳中考)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 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C )还有稀有气体等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b点时氧气的体积分数比c点大时小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九上化学 RJ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会 分析实验现象。
课堂导入
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无法生存, 你知道空气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 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让我们循着前人的足迹开始探究之旅吧!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调查和收集资料,PPT制作要美观,分享时要表达清晰。
-观察日记要真实反映观察结果,文字描述要生动、具体。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实施: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质量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我们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3.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的作用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实施:运用PPT、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成分及其性质。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的特点。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空气组成的知识,理解气体成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至少三种防治措施。
2.实践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收集家庭或学校周边的空气样本,进行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比如PM2.5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源,分析其污染途径和对环境的影响,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同时,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在逐步形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培养其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学习真正服务于生活、社会和可持续发展。
a.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b.如何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
c.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5.结合所学知识,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次关于环保的讨论,了解他们对空气污染和环保的认识,并记录下你们的讨论过程和心得体会。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
2.作业中要求书面报告、实验报告和科普文章,注意文字表述清晰,逻辑性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对空气的概念和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的探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空气中各成分的认识尚不清晰,对空气污染的认识也较为肤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空气的组成、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的防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P29讨论] ❖ (5)实验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
① 不能支持燃烧; ② 不易溶于水; ③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3、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78% 21% 主要成分
空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0.94%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 的组成。
2、初步认识 纯净物和混合 物的概念。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一、空气的组成 ❖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探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拉瓦锡实验现象: 部分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课内训练]
❖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4﹕1 B、1﹕4 C、1﹕5 D、4﹕5
❖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新鲜的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 D、液氧
❖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积差不多减少了1/5。另加热得到的红色粉末,得到的 气体体积与空气体积减少量相等。
❖ 拉瓦锡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其中氧气占空气
体积的1/5。
汞 + 氧气 Hg O2
氧化汞 HgO
氧化汞 HgO
汞 + 氧气 Hg O2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 [实验2—1] 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瓶中先加少量水,为了使 反应后的温度迅速降低,还 能吸收生成的有害的白烟。 ③红磷应足量,使空气中氧 气充分反应。 ④点燃红磷后应立即入瓶塞紧瓶塞。 ⑤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2024年秋季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

探究新知 实验创新
误差小污染少
直观的测出氧气的体积
误差小污染少;直观的测出氧气的体积
巩固提升 实验创新
已知:白磷40℃即可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
(1)实验现象:_白__磷__燃__烧__,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__放__出__大__量__的__热_,活塞先向__右___移动
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 雾是液体小液滴
是生成物不是现象
探究新知 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分析: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内外 形成了压强差,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的,进 入瓶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红磷燃烧消耗O2
瓶内压强变小
水被压入
因为V进水=1/5空气 所以V氧气=1/5空气
然后再逐渐向__左___移动,最后停留在刻度__4___处。 (2)装置优点:__误__差__小__污__染__少_______。
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 压强减小
燃烧放热,导致装置内 气压增大
巩固提升 实验创新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氧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连接; (2)把氧气传感器插入盛有空气的 容器,采集数据; (3)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并在 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了解空气主要由氛气、氧气、稀有气 体和二氧化碳等组成及其体积分数。通过实 验,知道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 测定的实验方法及原理。 3.通过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 探究的乐趣,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 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感受自己 也是创作的天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阅读课本26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出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
加
汞 + 氧气 热
拉瓦锡研究 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氧化汞(红色粉末)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成分的发现
❖最初人们以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证明了其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冷却到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C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 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 就打开弹簧夹
答:(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 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 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空气 的成分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气 体杂质
体积
78%
分数
巧记空气的成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 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 续燃烧。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气焊
氧气的 用途
燃烧
化工生产
宇宙航行
氮气的用途
由于化学性 质不活波
氮气
保护气
液氮冷 冻麻醉
食品防腐
制化工 原料
稀有气体的用途
航标灯
闪光灯Leabharlann 强照 明灯霓虹灯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无色无味,化学 性质很不活泼。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2 1
我们人类每时每 刻都离不开空气, 没有空气就没有 命,也没有生机 勃勃的地球。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气体,所以人们对 空气的认识比晚, 17世纪以前人们一 直认为空气是一种 单一成分的物质, 18世纪才认识到空 气的复杂性。
3
为了搞清楚空气 是由什么组成, 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通过实验研究 了空气的成分, 得出空气是由氧 气和氮气组成。
6、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三、保护空气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 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 质等 自然:火山爆发、地 震、森林火灾 空气污染源 人为
• 来源:煤 石油的燃烧,矿 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 气等
2、三大环境问题
(1)、酸雨:二氧化硫(SO2) ( 2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 ( 3 )、臭氧空洞:氟氯烃
一、空气的组成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78%
氧气 21%
空气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叫做混合物。如空气、泥沙等。混合物 中的各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纯 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五氧化 二磷(P2O5)、氮气(N2)、氧气(O2)
酸 雨 对 建 筑 物 的 腐 蚀
酸 雨 对 森 林 的 破 坏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燃 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 的排放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 利用等。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5、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