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与辅导6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我们要向雷锋同志那样乐于助人B、胡须很打眼,好像墨写的隶体“一”字。
C、我的鼻子一酸,像要哭出来。
D、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像板栗.甜果等都驰名全国。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徒劳无获夺眶而出精疲力竭B、萎缩不前耀武扬威姗姗来迟忧心仲仲C、疲惫不堪鲁莽大胆语无伦次踉踉跄跄D、步履蹒跚白雪皑皑海市蜃楼闷闷不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B、1960年的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C、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队员王连满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以便留给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D、“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这些景物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拽出来(zhuài) 毋宁(wú)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然(sǒng)B、威尔逊(xùn) 贮藏(zhù) 怏怏不乐(yàng) 广阔无垠(yín)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宿(lòu) 寒风凛冽(liè)D、告罄(qìng) 厄运(è) 吞噬(shì) 羸弱(léi)【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记叙了登山队员们突击珠峰峰顶的全过程。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与辅导5

武行德①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
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②人者。
尝有村童,负菜入城。
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
去城近,尼辄先入。
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
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敝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
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
”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
行德闻之,喜田:“吾知之矣。
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
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
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
注:①武行德:人名②中:中伤,陷害。
(1)下列句中的“以”与“裹以白绢帕子”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俱以假山显C.何不试之以足D.以实奇(2)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当时一些坏人之所以用私盐来陷害人,是希望获得国家给予的重赏。
B.守门的官吏对村童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了几斤私盐,表明了他们对工作的负责。
C.武行德通过一块熏香手帕,断定村童必定是受了冤屈,并通过审问确定了真凶。
D.武行德明察秋毫,秉公断案,使得官吏畏服,京师为之肃然。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去.城近去:②遂系.之以诣府系:③敝.衣百结敝:④冀.幸以求赏也冀:(4)翻译下列句子①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
译:②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
译: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与辅导5命题人:陈晓东审核人:凌雷班级姓名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贿抵法,与帝王徇奢欲②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
’亦犹是也。
”上曰:“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③免为人所笑也!”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止威。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课后辅导练习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选出与例句中加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以为妙绝( )A、群响毕绝B、络绎不绝C、绝处逢生D、千古绝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请选出对杜甫《春望》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B、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京中有善口技者(好的)B、妇抚儿乳(喂奶)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断)D、两股战战(屁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
译文: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竟不可得。
译文:到底找到没有。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湮于沙上湮:埋没。
B、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啮沙为坎穴啮:侵蚀,冲刷。
C、阅十余岁阅:经过,过了。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设帐:设置帐篷。
D、尔辈不能究物理究:推究。
据理臆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特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舞送别的喜悦之情。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六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梦萦敦厚烙印摇蓝B、狂澜险峻滋长宛转C、浩荡屏嶂发源连环D、体魄挈机爱抚绽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qìn)上阕(jué)惟余(只剩下)B、莽莽(mǎnɡ)妖娆(ráo)莽莽(无边无际)C、折腰(zhé)稍逊(xùn)略输(稍差)D、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音、形和词语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 )A、田圃(fǔ):田地。
丝缕(lǚ):丝线。
凝成(níng)竞争(jìng)B、妖娆(ráo):娇艳美好。
祈愿(qí):请求,希望。
襁褓(qiǎng):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禁锢(gù):束缚,强力限制。
C、耸立(sǒng):高高地直立。
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街衢(qú):宽阔的街道。
衢,大路。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D、蓑衣(suō)颤抖(chàn)留滞(dài):滞留,停留不流通。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诗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与琼瑶文中“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这句话意思相近的一句( )A、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B、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C、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D、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B、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C、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D、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炮制B、打炮C、鞭炮D、炮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对概括性的句子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概括了假山的艺术特点,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性,概括了这一段的内容。
)B、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点明了园林角落布置如画的特点,概括本段内容。
)C、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概括了门窗在设计和雕镂方面的艺术特点,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D、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概括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的特点,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B、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
D、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打比方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D、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轩榭(xuān xiè)倘若(tǎng)屋檐(yán)B、嶙峋(lín xún)重峦叠嶂(zhàng)鉴赏(jiàn)C、镂空(lòu)蔷薇(sè)对称(chēng)D、斟酌(zhēn zhuó)庸俗(yōng)映衬(yìng)【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选词填空。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足迹瞬间诱人B、幽寂萋萋伫立C、涉足伫立焚烧D、优寂瞬间足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欺骗(qī)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B.瞬息(shùn) 怀恋(liàn) 涉足(shè) 丛林(cónɡ)C.岔开(chà) 伫立(chù) 足迹(jì) 征途(tú)D.茸茸(rónɡ) 污染(wū) 流逝(shì) 践踏(jiàn)A、欺骗(qī)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B、瞬息(shùn) 怀恋(liàn) 涉足(shè) 丛林(cónɡ)C、岔开(chà) 伫立(chù) 足迹(jì) 征途(tú)D、茸茸(rónɡ) 污染(wū) 流逝(shì) 践踏(jiàn)【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出淤泥而不染
①染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予
陶后鲜有闻
③闻
待到山花烂漫时
④待
""
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
【答案】:
【解析】:
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①舟。易于即腰笏^②,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③,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④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A、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二篇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加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联系B、关系C、化学系D、系鞋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面加划线字注音、解释不全对的一项( )A、人迹罕至(hǎ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B、拗过去(ǎo用力弯曲)敛在盒里(liǎn收)C、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D、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阅读下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段段意正确表述的是,这段文字表现了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也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
A、百草园自然景物丰富多彩B、百草园的生活五光十色C、百草园的动植物五彩缤纷D、百草园中有趣的植物,动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句子在使用标点符号过程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A、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B、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C、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覆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才好。
D、一定是他!不会错。
一定是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蝉蜕(duì)抽屉(tì)讪笑(shàn)伫立(zhù)B、环谒(yè)倜傥(tì)夹袄(jiā)木屐(jī)C、尴尬(gà)日扳(bān)莱畦(qí)哭号(háo)D、嫉妒(jí)涉足(shè)泯然(mǐn)攒聚(cuán)【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秕谷(bǐ)确凿(zuò)蝉蜕(tuì)木屐(jī)B、缠络(lào)掸子(dǎn)嫉妒(jì)迸出(bèng)C、菜畦(qí)讪笑(shàn)骊歌(lí)徘徊(huí)D、泯灭(mǐn)花圃(pǔ)星宿(xiù)伫立(zh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查字典有误的是( )组A、字:觅应查部首: 笔画:4应查音序字母:M音节:mìB、字:凿应查部首:业笔画:7应查音序字母:Z音节:zàoC、字:鼎应查部首:目笔画:7应查音序字母:D音节:dǐngD、字:罕应查部首: 笔画:3应查音序字母:H音节:hǎn【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种句式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前边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说“单是”后边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十三岁①,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②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①后十三岁:指齐国围魏救起的桂陵之战以后的第十三年。
②趣:通“趋”,追逐。
③白:露出白色。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救援韩国,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谋略,避实就虚,率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抽庞涓釜底之薪,逼庞涓回师。
B.孙膑令齐师“减灶”,制造齐兵胆怯的假象,坚定了庞涓的悍勇骄纵纵敌之心,正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的具体运用。
C.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于因为过于自信而导致兵败,最后拔剑自刎。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深知庞涓为人,也深知其用兵,将计就计,一步步把庞涓诱入马陵道,逼得庞涓拔剑自刎。
马陵之役,孙膑一战成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②士卒亡.者过半矣亡:
③孙子度.其行度:④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
3、翻译下列句子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
(2)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太子申以归。
译: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与辅导6
命题人:陈晓东审核人:凌雷班级姓名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尝学于曾子,事.鲁君。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
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遂事曾子。
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攘苴不能过也。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年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
文候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人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事.鲁君事:(2)鲁人或.恶吴起曰或:
(3)啮臂而盟.曰盟:(4)谢.吴起谢:
3、翻译下列句子
(1)鲁卒以为将。
译:
(2)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译:
七年级(下)夜辅导材料(11)
1.C 2.①遭受失败,这里是使动用法②逃跑③估计④约定
3.(l)善于用兵的人依据作战的形势往有利的方面引导。
(2))齐军于是乘胜将庞涓的军队彻底打败,俘虏了太子申回国。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
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
(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
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
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
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于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七年级(下)夜辅导材料(12)
1.D 2.(1)侍奉,为……做事(2)有人(3)发誓(4)辞退
3.(l)鲁君终于任命他做将军。
(2)(鲁国是小国,(现在)却有战胜强国的名声,那
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
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
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
他年轻的时候,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
鲁君怀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谋求将军的职位。
鲁国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
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