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一.基础知识1、氧气可以供给,如潜水、医疗;氧气还可以,如气焊、宇宙飞船。

2、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

3、氮气由于化学性质,因此常用作,如填充食品的包装,制作低温环境。

4、稀有气体包括、、、、、等,其用途有等。

5、氩气和氮气可作保护气是因为。

6、二氧化碳过多造成,二氧化硫形成,氟里昂会破坏。

7、用化学符号表示:汞磷氧气氮气氦气氖气氧化汞五氧化二磷二.巩固练习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是一种纯净物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9.在对某些食品进行包装时充入氮气防腐是由于氮气()A.性质活泼,容易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B.性质不活泼,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易溶于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受潮D.隔绝食品与氧气等物质的接触,防止食品腐败10.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1.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2.电工使用的“试电笔”中充有一种气体,在通电时发出红色的光,此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氖气三、能力提升13.食品包装充入氮气防腐,是由于氮气()A.掩饰包装袋内食品少的缺点B.性质活泼,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受潮D.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防止食品腐败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15.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1空气第二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1空气第二课时

《2.1空气》(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在引领学生观看空气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2、3、4。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明确了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同时通过交流明确了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实验步骤及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学生成功分组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完成读数之前,刘老师设计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含量的演示实验。

二、学情分析这个环节的处理,既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真理的唯一性。

读数结束,交流实验结果,针对有些小组实验数据误差过大,老师提出了问题5,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实验操作,寻找造成实验偏差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操作,梳理实验步骤,达到构建课堂知识的目的,顺利突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这一难点。

三、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探究空气的成分和用途,向学生渗透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思想;通过定量分析法、转化法等学习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介绍和科学思想的渗透符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

【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科学探究与实践】尝试探究空气中气体的组成,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空气组成的探讨培养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六、教学难点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及分析课本中装置可能产生的测定误差的原因。

九、教学反思(一)进一步优化问题的设计,让问题更清晰,更简练,更有价值,更利于引领学生的思维。

(二)加大实验探究的力度,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

比如,本节课的分组实验环节,虽然学生分工明确,但只参与了实验的部分环节,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待改进。

(三)在教学设计上,应做到更细致,更优化。

比如,学习稀有气体时,如果只告诉学生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能结合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相信会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 课 题 1 空 气(2)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 课 题 1    空 气(2)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 空气(2)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重点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教学过程【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四、收集资料分组讨论【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

(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你能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图片说说各成分的用途吗?【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海水C.可口可乐D.清洁的空气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二氧化碳B.液态氧C.冰水混合物D汽水【讨论】教材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五、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

【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组织学生讨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

【出示】讨论题【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六、总结交流巩固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阅读教材资料,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并用照片、漫画、短文等方式记录身边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

板书设计课题 1 空气1.混合物与纯净物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三.空气的保护1.污染物质2.保护空气的措施。

《空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空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空气》第二课时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空气》的第二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课《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一《空气》的第二课时,学习的是有关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及保护空气的一般知识。

本单元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空气组成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以后学习氧气和氮气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简单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危害及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性质的描述,介绍其主要用途;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2)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3)通过分析空气污染原因,知道空气污染的途径及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3)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而空气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受到严重的污染。

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了解空气各成分的用途,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探究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大气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大气环境

情景素材 3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各成分的体积占比是多少?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阅读教材第33页,归纳氧气的用途 1. 氧气(O2)的用途
供给呼吸 用途
支持燃烧 (助燃性)
【学以致用】
小斌同学暑假去西藏研学期间,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 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B) A. 氢气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2.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 食品包装时常充人氧气以防腐 C. 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空气的用 途和保护
混合物和纯净物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 自 然资源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2.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SO2)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2) 臭氧(O3)
【注意】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3.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注意】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课题1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大气环境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了解氧气的用途。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知道空气是一种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
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社会责任。
情景素材 1 薯片在包装的时候要充入氮气,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情景素材 2
【学以致用】
某地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有害气体 C.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D. 报告中没有 CO2 ,因为 CO2 不是空气污染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5.(5分)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 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C ) A.露天焚烧垃圾 B.燃煤火力发电 C.骑共享单车上班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6.(5分)(青岛中考)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7.(10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 某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_可__吸__入__颗__粒__物__(T__S_P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冬__季__。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 冬季天气较冷,取暖所用煤的量增大 (答一点即可)。 (3)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使用清洁燃料或大量植树造林 (答一点即可)。 (4)在空气的成分中,能制造化肥并可以作保护气的是_氮__气___;能供给 人类呼吸的是_氧__气_;虽然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但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的含量上升造成了___温__室__效__应__(_或__全__球__气__候__变__暖__)_______。
8.(10分)小丽和小红对商店中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产生了兴趣,蛋 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
个小“枕头”。她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
地保鲜、保质。袋内充的是什么气体?小红猜想是氮气,小丽猜想是二氧化
碳气体。
(1)请你帮她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用__注__射__器__抽__取__袋__内__气__体__通__入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中__,__观__察__现_。象 (2)如果小丽的猜想正确,现象是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有: ①_无__毒__;②_不__与__食__物__反__应____;③__廉__价__、__易__得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什么样的 性质?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4.阅读课本 P29-30,讨论以下问题 (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备 注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三、保护空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 P30 有关保护空气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30 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 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阅读课本 P28-29,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 常生活经验,讨论以下问题: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燃烧?
C.只②,③和④
2.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 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备 注
(2)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分别是由哪些污染物造成的?
(3)你认为应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四、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拓展阅读】课本 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电光源、闪光 灯、霓虹灯等
作保护气
制冷以及 医疗等
新知探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空气。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愈发严重。
新知探究
空气污染
化石燃料(煤,石油, 天然气等)的燃烧是空 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新知探究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污染物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等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氮气的用途:用于磁悬浮列车、 化工原料、食品充氮防腐等
稀有气体的用途:用于飞艇、闪 光灯、液氮冷冻机、霓虹灯等
空气是一 种宝贵的 资源
保护 空气
污染物 影响 防治措施
课堂达标
1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是 ( B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细颗粒物(PM2.5)
(2020· 南京期中)
第二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了解有关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
【重点】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难点】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用途 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
新知探究
结合生活经验总结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
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稳定
用途
化工原料 (制氮肥) 作保护气
作制冷剂
新知探究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氦 He 氖 Ne 氩 Ar 氪 Kr 氙 Xe
新知探究
氦 He 氖 Ne 氩 Ar 氪 Kr 氙 Xe
性质
无色步加强绿化,增设
(3园)防林治广空场气污建染筑可工以地采常取洒的水有,效不措允施许有建__筑__工__地__的__车__辆__带__泥__土__上__路_____
____________、
(举两例)。
(枣庄中考)
新知导入
供我们进行呼吸!
结合生活经验,你知道氧气的哪些 性质和用途?
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的用途之一:供给呼吸
潜水
医疗急救
动植物呼吸
太空作业
新知探究
氧气的用途之二:支持燃烧
炼钢
支持燃烧
气焊
气割
新知探究
结合生活经验总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
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不能燃烧 能支持燃烧
方法点拨: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用途。联想气体的性 质,对应记忆其用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新知探究
典例2 将空气中的气体与其对应的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空气中的气体
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用作保护气 供给动植物呼吸 光合作用的原料 作电光源
课堂小结
氧气的用途:动植物呼 吸、炼钢、气焊等
课堂达标
3 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B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解析:燃煤火力发电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发展燃煤火 力发电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2019·河北中考)
课堂达标
4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 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课堂达标
2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氧气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 作燃料;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反应。
(2019·抚顺中考)
新知探究
空气质量日报
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 别” 等。
新知探究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称PM10 ,又称飘尘)、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PM2.5)和臭 氧等。


可吸入颗
指数 季节
粒物
春季
92
夏季
77
秋季
93
冬季
98
二氧化氮
42 34 47 69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级别
45
二级
38
二级
56
二级
60
二级
(枣庄中考)
课堂达标
4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可__吸__入__颗__粒__物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冬__季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冬季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新知探究
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 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 平衡。
空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 洞。
新知探究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检测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植树造林 ……
工厂要注意消烟除尘 处理废气
冬天集中供暖代替家庭炉灶
控制汽车数量 改进发动机
大量植树造林
让我们一起把天空变蓝!
新知探究
让我们一起把天空变蓝
新知探究
典例1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使灯泡经久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