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高考满分作文
2017高考满分作文范文(15篇)

2017高考满分作文范文(15篇)据悉,全国各大省市6月底即将公布高考成绩,在成绩发布之后,真正的2017高考满分作文也会逐一进行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目前确定,不会公布满分作文,之前之前流传的所谓江苏满分作文,其实是假的。
期待之余,一起和教育看看2017年已有的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吧。
特别说明:以下文章只是参考范文,6月22日,官方的满分作文还没公布!1.2017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书生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
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
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录。
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
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
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
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
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行。
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
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
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
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
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
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
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己。
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
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
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
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
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
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
高考语文作文2017安徽

题目:高考语文作文2017安徽那一年,我站在高考的战场上,手中的笔犹如利剑,胸中的激情如烈火。
回首那段岁月,不禁让我想起了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寓意深远的话语,成为了我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的见证。
那年夏天,阳光明媚,万物生长。
我坐在考场里,面对着那张承载着无数希望的试卷,心中波澜起伏。
想起儿时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奔跑,那是我最美的童年记忆。
如今,我即将用文字书写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句名言的深刻理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诗句。
我的家乡,虽没有名山大川,但那一片绿水青山,却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那里,我见证了自然的神奇,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
每当夕阳西下,我都会站在山巅,俯瞰着这片土地,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开始破坏这片绿水青山。
树木被砍伐,河流被污染,昔日的美景不再。
我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
直到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入耳中,我才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守护我们的财富。
在高考作文中,我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家乡的变化。
我写道:“曾经,我站在山顶,望着那片绿色的海洋,心中无比自豪。
而如今,当我再次站在那里,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
我想要呐喊,想要告诉世人,绿水青山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在文中,我还引用了诗人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以此来表达我对家乡绿水青山的信念。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那片被破坏的土地终将重焕生机。
写作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绿水青山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我的笔尖在纸上跳跃,如同溪水潺潺,诉说着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那一刻,我明白了,绿水青山不仅是我们的家园,更是我们精神的寄托。
如今,高考已过去多年,但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它不仅是我青春的回忆,更是我前行的动力。
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让金山银山的理念代代相传。
[高考作文]17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带着感动出发
![[高考作文]17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带着感动出发](https://img.taocdn.com/s3/m/e0ff482458f5f61fb73666fc.png)
[高考作文]17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带着感动出发17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带着感动出发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
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岁月浸染红尘,时间风化记忆。
你们的身影依旧立于高高的精神山冈上。
那么今朝,请允许我。
带着出发,为你们,怆然涕下。
——题记翻开史书,我常常会被那些垂青史册的历史人物所感动。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感动,为自己的行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于是今夕,不如挂一盏明心灯,流一脉思古情,驾一叶之扁舟,带着感动出发,寻找那些感动于心的人们。
)心随苏武(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贝加尔湖畔出发。
)胡茄幽怨,如泣如诉,似九霄鹤唳,若高野鸿哀。
随苏武同去的节杖已经光秃。
寒风再寒,也吹不冷苏武这个汉家男儿的热血。
我们怎能不感动?当同伴卫律、李陵已成叛徒之时,只有苏武断然拒绝匈奴的威逼利诱,站在坚贞与铭记之间,他选择与孤冢相伴,与牧羊为群。
十九年啊!一个只能靠吃毡毛和雪的汉子,倘若没有心中对大汉的坚守,怎能笑看风雪,赏高山雪莲?(苏武,你用汉家男儿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动。
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顺历史渊源而下。
)风追司马(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西汉大牢里出发。
)冷月相照,透过牢房里窗户的栅栏,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
司马迁蜷缩在角落里,心中呐喊,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就动用宫刑?月华如水,抚慰着司马迁受伤的心灵。
是的,或许每个人在经受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压迫后,都会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司马迁没有放弃。
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于是,人们看到了史家之绝唱后坚稳的背影。
(司马迁,你用挫折编成了一支羊毫,抒写了感动的心。
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穿越历史的长河。
)天佑中华(让我们带着感动从5月12日后的中国每一处出发。
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

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高考作文与中学作文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高考作文是对中学作文教学效果的考察,另一方面它也指导制约着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篇1面对人类一往无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向纵深之处隐匿而去。
我们,或许早该意识到,是时候了,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
美国有一首流传已久的诗:“在田纳西放一只坛子,原野上的一切将绕此重新展开。
”这,无疑是将人的影响置於了世界的中心。
人,在所向披靡的征途中为自己加上了无上的尊冕。
的确,天地有大美,壮阔无垠,可天地又是如此的脆弱,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注定会成为人们想要承担却又无法承担的重任。
对此,我们可以做的并不很多,只有在一开始便小心翼翼,不误闯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
对自然环境保有一定的距离,实在也是出於一种对人自身的保护。
自然脆弱,人实则更为脆弱。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无往不胜的,而作为个体,又何其渺小。
试想,当我们大呼“山登绝顶我为峰”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对於高山的畏惧与不安。
而面对后退的蝴蝶以及逝去的美丽,我们追随的脚步里又还凝聚着多少无奈与担忧。
我相信频发的灾难是自然备受重压后愤怒的呐喊。
人会不会有一天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
”那样的人类会不会感到万分的孤独与惶恐?其实,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其关键在於不互相侵扰,不事征服。
古人也寻幽探险,也流连於“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但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虔诚而小心。
他们只是竹杖草鞋,手攀足踏,也适可而止。
我以为,这样的探险,才是真正触摸了自然的心跳,却不将其惊扰的方式。
如此,既将人的环境诗化,也使万物自然的环境留得一份清静。
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环境所赠予的天光云影,花柳水月,却切不可去探求、征辟自然的禁地。
2017年安徽高考作文

2017年安徽高考作文今年的安徽高考已经结束了,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对于我们这些考生来说,这个时刻代表着一段漫长的备考期的结束,也代表着即将面临新的挑战。
无论成绩怎样,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
回顾这段备考期,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最初,我对高考的压力感到无比沉重。
每天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刷题仿佛成了生活的全部。
但是渐渐地,我开始理解了高考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对自己整个高中学习成果的检验。
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学得很辛苦,但收获并不明显。
有时候我会在一道题上卡住,抓不到关键点,感到沮丧。
但我没有放弃,我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
除了知识的积累,我还学会了更多关于自律和时间管理的技巧。
我意识到,高效率的学习远比盲目地撞书本要来得重要。
通过合理地划分时间,我可以更好地利用每一分钟,更加专注地学习。
不仅如此,我也学会了克服压力,调节情绪。
毕竟,高考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很难避免会有一些紧张和焦虑。
然而,我懂得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跑步、读书、与朋友聊天,这些都是我调节压力和放松心情的有效方法。
现在,安徽高考已经结束,我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和喜悦。
无论成绩如何,我都会接受并珍惜它。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更多,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成长为更加自信坚强的人。
未来,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崎岖,我都会坚定地走下去。
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期待着接下来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2017年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八篇】

2017年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八篇】导读:本文2017年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八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篇一:科技中国,大美中华】广大的外国青年你们好!鉴于中国日益发展,获得了你们的不断关注,今天我将分享有关中国的两个方面——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的内容,与你们谈谈我心中的的科技中国,我梦想中的大美中华。
聊及共享单车,想必广大外国留学生应该不陌生。
中国的企业对这一项有利于民心的工程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完成了中国政府部门都难以实施的一项任务,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麻烦,并不比国外相对宽阔的道路,楼下随处可见的“小黄”、“小橙”、“小蓝”实则解决中国人出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同时,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从汽车回归到单车,并且采用“共享”的形式,用科技改善生活,服务人类,也是人心所向,时代所趋。
“共享单车”的中国,我只需打开手机,轻轻一扫,便可骑着单车在街道上行驶,方便快捷。
我感觉风冲激身体的舒适,细闻风中夹杂的花草香,无比享受。
生活在这样的中国,我没有单车却可以“共享”单车,感受共享所带来的美好,感慨能生于今日之中国。
说完共享单车,当然还不得不继续谈及移动支付。
当今社会,购物消费早是十分常见的行为。
而随着电子支付的逐渐发展,用纸币支付因所带来的不便捷而不断走向落没,这时新科技下产生的移动支付便因其十分的便捷而日趋强势。
安徽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

安徽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导读:本文安徽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的魅力在于努力的奋斗,在于你用汗水浇灌了自己的前途,在于你战斗每分每秒。
高考网考后为您首发“安徽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并为您附上答案解析,一旦高考真题及答案发布,将在此表页的头条显示,请记住按ctrl+F5进行刷新。
过去,提起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城、京剧、功夫和大熊猫……仿佛泱泱中国只和传统与继承有关,而无关乎创新与发展。
放眼今日中国,“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共享经济乘着时代的快车向未来飞速前进,微信支付宝强势登陆美国。
如今的中国,于坚守中嬗变,于传承中突破。
中国,正以开放共享之姿,拥抱世界。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遥想丝路神奇,今朝砥砺前行。
丝绸之路,唯美的名字背后承载了一部辉煌的世界文明交流史。
2100多年前,中国的张骞率先走出了一条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由中国发起倡议,“一带一路”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强音,进而转化为国际共识。
今日的中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一带一路”无疑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势回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秉承平等交融,实现开放共赢。
中国的对外关系准则是无论国家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相待。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在谱写的《怀念中国》歌曲中唱到:“您是一个大国,毫无自私傲慢,待人谦虚有礼,不论大小,平等相待……”中国,以平等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友好交融,以开放的姿态与兄弟联邦实现共赢。
当前世界依然处处存在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和资源共享密不可分,各国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中国以水之包容,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也为他人做活水之源。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倡导共享经济,收获时代强音。
安徽高考2017语文作文

题目:安徽高考2017语文作文那一年,我站在高考的战场上,手中的笔犹如利剑,胸中的激情如烈火。
面对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这场考试,不仅是对我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我心灵的洗礼。
那是一个普通的夏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教室的窗台上,斑驳的光影映照在我的试卷上。
作文题目是关于“时光里的等待”。
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飘回到那些充满诗意的时光。
曾几何时,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故乡的小巷,耳边响起“青石板街,雨滴台阶,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诗句。
那些岁月,我在等待成长,等待梦想的实现。
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对着窗外的星空,许下心愿:“愿岁月静好,时光不负。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体会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记得有一次,我因成绩不理想而沮丧,独自坐在校园的操场上。
那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跑道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我望着天空,心中默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句诗让我明白了,人生总会有起起落落,关键是要勇敢面对。
在等待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坚持。
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给了我无尽的勇气,让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高考来临。
面对这场人生的重要战役,我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
但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将全力以赴。
正如那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即使身处困境,我也要勇往直前。
站在高考的考场上,我握紧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感悟。
那些诗词、名言名句,仿佛化作一股力量,注入我的血液,让我信心满满。
我知道,这场考试不仅是对我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我心灵的磨砺。
回首过去,那些时光里的等待,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更加成熟的人。
展望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勇攀人生的高峰。
正如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只要勇敢追梦,总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安徽高考2017语文作文,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安徽高考满分作文:穿过你的世界、我的中国中国,是发展的中国,是美丽的中国,是筑梦的中国,我们的中国梦正在实现。
不必说中国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广袤的沙漠,最冰寒的湿地,也不必说隐匿着无数的珍稀生物的最神秘的原始森林,最广阔的草原以及富饶的热带海洋世界,单是长城,就会让你叹为观止。
长城,地球上最宏大的建筑物,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5000多公里,遥远的古代,即使飓风般的游牧民族骑兵,也无法逾越这道人工屏障,文明的演进,王朝的安定,竟全都仰仗这巨大的城墙。
朋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你的中国旅程可以选择从中国东北一路向西,穿越草原、沙漠、戈壁,曾经的秘密,今天的故事,都在这数千公里的行程中。
“黄河之水天上来”,从青藏高原雪山冰川融化而来的涓涓细流,流过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百转千回于群山万壑之中,终于到达了黄土高原。
虽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但“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能长出草”,拯救黄河,开发大西北,我国西北人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卓绝奋斗,把“天路”变成坦途,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开垦出美好生活的无垠绿洲。
这里草场茂密,牛羊肥壮,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如今在我国西北“一川碎石大如斗”的戈壁滩上,也建设起了庞大的绿洲生态系统。
黄河流域,山川秀美,物阜民丰,黄河三角洲已经崛起。
日月山下,青海湖边,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好一幅五彩画卷。
西部,不再是苍凉的代名词。
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丝路向更深更远处延伸。
古老的一带一路,人们互通有无,不仅有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商品销往沿线国家,也有香料、珍珠玛瑙金银玉器、汗血宝马、西红柿玉米棉花、阿拉伯数字等传入中国。
人们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也传播着文明。
今年5月,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其目的就是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上,中国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因为合作共赢,因为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不只是一种资源共享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重构人类与社会的思维形态,在中国,它已然乘上互联网的东风,优雅前行。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它聚焦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公共自行车从“两点一线”解放出来,便捷你我。
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你乘着高铁在中国各大城市间自由往来,出站即是到家,你和目的地零距离。
“中国式过马路”曾一度为世人所诟病,雾霾和空气污染也依然存在,但法律保护阳光,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美丽乡村处处可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洋溢人文情怀的字眼出现在历来“公报式”的中央重要会议报道中,给我们这个时代注入了一种特别的温度。
朋友,你可以从空中、从海上、从陆地而来,条条道路通中国。
来到中国,大家即为朋友,拥你入怀!
古老的中国,神秘;今日的中国,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