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

合集下载

宁夏南关清 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 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银川,今天我们要一同参观的是宁夏南关清真大寺。

在正式开始介绍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提到清真寺,您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什么画面呢?也许是庄严的建筑,也许是虔诚的信徒。

而南关清真大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南关清真大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南街,是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清真寺。

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宁夏地区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象征。

当您走近南关清真大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宏伟壮观的建筑外观。

它的整体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寺门高大而庄重,门顶上方刻有精美的伊斯兰经文和图案,让人感受到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进入寺内,宽敞的庭院让人顿感宁静与祥和。

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为整个寺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在庭院的一侧,有一座清澈的水池,其水清澈见底,仿佛在默默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寺庙的主体建筑包括礼拜大殿、邦克楼等。

礼拜大殿是整个清真寺的核心建筑,其内部宽敞明亮,装饰精美。

殿内的天花板上绘有绚丽多彩的图案,墙壁上挂着富有伊斯兰特色的挂毯和书法作品。

地面上铺着柔软的地毯,为信徒们提供了舒适的礼拜环境。

邦克楼则高耸挺立,是召唤信徒们前来礼拜的地方。

每当悠扬的唤礼声从邦克楼中传出,整个社区都能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召唤。

南关清真大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阿文化的精髓。

它既保留了传统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如拱形门窗、尖顶塔楼等,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飞檐斗拱、红墙绿瓦。

这种独特的融合,使得南关清真大寺在众多清真寺中独树一帜。

在宗教活动方面,南关清真大寺每天都会迎来众多信徒前来礼拜。

尤其是在重要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信徒们身着盛装,怀着虔诚的心,共同庆祝节日,祈求平安和幸福。

除了宗教活动,南关清真大寺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它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仁爱精神。

精选宁夏南关清 真大寺导游词

精选宁夏南关清 真大寺导游词

精选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宁夏南关清真大寺,我是今天的导游_____。

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这座宏伟壮观、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清真大寺。

南关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是一座具有典型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它不仅是回族同胞们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宁夏地区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当我们站在寺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雄伟的门楼。

门楼以绿色为主色调,绿色在伊斯兰教中象征着和平与生机。

门楼上精美的图案和线条,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走进大门,我们便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整个清真大寺的布局严谨合理。

寺内分为多个院落,每个院落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

其中,礼拜大殿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建筑。

大殿宽敞明亮,内部装饰简洁而不失庄重。

殿内的地毯柔软舒适,为信徒们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礼拜环境。

大殿的屋顶采用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在阳光的照耀下,屋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壮观。

殿内的墙壁上挂着精美的书法作品和宗教壁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传递着伊斯兰教的教义和精神。

在寺院的一侧,有一个专门的讲经堂。

这里是阿訇们向信徒们讲解伊斯兰教经典和教义的地方。

讲经堂内布置得十分温馨,桌椅摆放整齐,为大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清真大寺的庭院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净化。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

说到伊斯兰教,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回族同胞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着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饮食方面,回族同胞们遵循清真饮食的规定,禁食猪肉、自死物、血液等不洁食物。

他们擅长烹饪各种美味的清真菜肴,如手抓羊肉、油香、馓子等,这些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服饰方面,回族同胞们的传统服饰简洁大方,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的帽子,女子则常戴头巾。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一)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

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

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

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

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

回廊相连,宽敞明亮。

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

月台围绕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局促,节日期间也可供礼拜用,是礼拜殿向室外的延伸。

大殿与月台之间事实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礼拜出人大殿时脱鞋穿鞋的地方。

穿过柱廊进入大殿,宽敞圣洁的大殿一派肃穆的气氛。

殿堂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可容千人礼拜。

大殿中部有四根绿色瓷砖饰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顶。

方柱与穹顶底部衔接的一段圆柱体称鼓座,鼓座上方开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来风,四面进光,清爽明亮。

向外张望,视野开阔,仿佛矗立于宽广舒展的绿色原野。

大殿正面的西墙中间,设置米哈拉布窑(礼拜者面向的地方),装饰庄重而精巧,采用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构成多圆心的复叶形壁龛图案,其上镌刻经文,简洁舒畅。

整个大殿的墙面用穆斯林喜爱的绿色涂饰,与汉白玉券柱深浅对比,浓淡映衬,给人以典雅、舒适、和谐、明洁之感。

作为银川城区的一个回民聚居的地区--南关,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15年,解放后于1953年扩建修葺,成为一个大殿63间、占地20余亩的大寺,其规模居当时银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动乱年代被当作四旧涤荡了。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南门外的南关清真大寺。

今天,我将作为您的导游,带您浏览这一寺庙的历史和文化。

南关清真大寺是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一座历史悠久、庄严宏伟的伊斯兰教寺庙。

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历经多代修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规模壮观、布局合理的样貌。

一、建筑风格南关清真大寺占地面积74亩,由门厅、礼拜殿、教育楼、铺子、住宅等组成。

其中,礼拜殿是大寺庙的主体建筑,由中央主殿、左右配殿、后殿组成,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

主殿高18米,面积达1300平方米,庭院面积约3400平方米。

殿内供奉着清真寺的标志物——昭君墓,是清真寺的象征之一。

南关清真大寺的建筑风格独具一格,充满了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殿内布置简朴、典雅,充满着宗教的神秘和庄重感。

建筑整体呈方形,寺的四周被墙围绕。

墙体由砖造而成,高约5米,墙壁中间有大约4.5米的穹顶,穹顶上面有一排加强型的墙缝,墙顶上一排檐口、一排钩檐、一排水槽,让整个寺庙衔接自然、结构稳定。

二、历史传承南关清真大寺建成于明朝永乐年间,传承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历史文化。

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南关清真大寺成为了宁夏地区的礼拜中心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回族学者来此钻研文化,创办了清真学校和图书馆,不断推进着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伊斯兰文化宗教文化是南关清真大寺不可或缺的元素,开讲堂、开学校、举办活动,是寺庙积极传承和发扬的伊斯兰文化。

在这里与回族族群的重要节日,如节前的斋戒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都是非常隆重而庄严的,吸引了众多信教群众的参与和游客的观赏。

四、游览指南南关清真大寺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1:00-5:30开放。

游客可以在游览前拜访工作人员,听取西北回族文化讲解和宗教导游,了解到更多关于伊斯兰文化的知识。

结束语南关清真大寺是宁夏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合多种民族文化的体现。

宁夏导游词2020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_0198文档

宁夏导游词2020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_0198文档

2020宁夏导游词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_0198文档EDUCATION WORD宁夏导游词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_0198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南关清真寺建成的历史有好几百年,由于战争等原因,多次遭到破坏。

1949年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不断修复。

1981年,宁夏地区的广大穆斯林群众热情募资,重建了这座具有阿拉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

南关清真寺是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该寺位于银川市南关南环东路。

明末清初始建于南门外,1920xx年迁至城区,1953年经过扩建,成为一座拥有大殿63间、面积1200多平方米,南北配房41间,占地为20多亩的建筑群,其规模居于当时银川市区7座清真寺之首。

原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殿堂门窗皆为红松木,雕刻工艺精细,惜于“文革”中遭拆毁。

1981年重建,改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20xx年南关清真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葺,维修工程耗资700多万元,历时1年多,对清真寺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这座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对中外游客开放。

该寺由回族建筑设计师姚复兴主持设计。

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

礼拜大殿位于上层,沿着弧形阶梯拾级而上,是二层平台,平台与大殿之间有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

大殿呈正方形,边长各21米,窑殿用汉白玉做成圆心复叶型壁龛形式,上刻《古兰经》。

大殿中部有4根绿色瓷砖贴面的方柱。

大殿顶部为一大穹顶,直径为9.5米,四角各为一小穹顶。

大小穹顶通体全绿,顶部均有宝瓶装饰,其中大穹顶上的新月距面22米。

大穹顶底部与殿内的方柱之间为圆柱形的鼓座,开设有24扇天窗,加上大殿内南北两侧各开6扇大窗,增加了殿内之光照亮度。

精选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精选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精选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

该寺位于宁夏银川市南郊区南门外,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旧疆派的发源地。

首先,游客们可以先看到寺庙的大门,这是一座高大的城楼式建筑,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南关清真大寺”四个大字,寓意着这座寺庙的权威与威严。

进入大门后,便能看到寺庙主体建筑——大雄宝殿。

这座
建筑是中国伊斯兰教寺庙建筑的最高代表,为木结构,屋檐优雅轻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标志性建筑。

大雄宝殿内部气势宏大,空间开阔,可容纳1200人集会
礼拜。

殿内供奉的是唐朝伟大的文化名人—毕昇的清真阁,是该寺的一大特色。

游客朋友们在这儿可感受到伊斯兰教固有
的气氛,感受到其不一样的宗教文化。

除了大雄宝殿,南关清真大寺还有其他建筑,如伊斯兰教徒诵经的宣礼楼、教派礼堂、斋堂、宿舍楼和包括青蒿、檀香草等在内的园林等。

每一栋建筑的独特之处都能为游客们的
旅行增添各不相同的色彩,也能让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家园的历史与现状。

最后,宁夏南关清真大寺还已经被中国政府划为中国四大宗教胜地之一,全国名胜古迹保护单位。

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文化,并将这一“宿昔之国”的独特风俗文化深植于心底。

总之,在宁夏南关清真大寺,游客有机会走近中国穆斯林世界,了解中国和伊斯兰教固有的文化,感受历史与宗教的交汇与交融,旅程必将留下深刻印象。

介绍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庄严肃穆的伊斯兰教寺庙,也是宁夏回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认识这座宏伟的清真寺。

南关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南关大街,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清真大寺的主体建筑群由中心大殿、西、东、南四座宫殿和后殿组成,占地面积达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是典型的回族建筑风格。

作为一座典型的清真寺,南关清真大寺对回族民间信仰、文化及信仰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进入清真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大殿,大殿屋顶呈瓦楞状,紫色底色上点缀着金边,碑文悬挂在正中央,表明着兀良哈(老南关)清真大寺的历史和重要性。

大殿两侧连接着四座宫殿和后殿,形成一个完美的建筑群。

四座宫殿和后殿布局各异,覆盖着上百座阿拉伯字的南北走向的屋顶,展现了浓郁的回族建筑文化风格。

寺内壁画、雕刻、绘制图案等装饰艺术品无不体现伊斯兰教的独特魅力,让人们凝神静思,感叹宗教所带来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清真大寺作为宁夏回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

每年,它都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瞻仰。

在回族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时,清真寺也会吸引众多的信徒前来朝拜,此时整个清真寺都会洋溢着喜庆和祥和的气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清真大寺游览结束后,您还可以前往附近的回民街品尝地道的回族美食,感受银川回族自治区特有的风情。

总之,南关清真大寺是宁夏回族文化的瑰宝。

作为游客,我们应该尊重信仰,尊重文化遗产,体验文化魅力,感受宁夏回族的独特风情。

除了建筑风格和宗教氛围,南关清真大寺还有其他值得一提的特色。

首先,它是宁夏南关区内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之一,也是宁夏回族民间信仰和文化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

南关清真大寺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战乱和火灾的摧残,但它始终顽强地挺过来,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

其次,清真大寺内部的布局可以说是非常严谨和规矩。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范文3篇银川南关清真大寺是一座具有波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重建于1981年,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北街和南熏东街交汇处西北角,是银川市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范文1: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

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

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

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

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

回廊相连,宽敞明亮。

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

月台围绕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局促,节日期间也可供礼拜用,是礼拜殿向室外的延伸。

大殿与月台之间事实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礼拜出人大殿时脱鞋穿鞋的地方。

穿过柱廊进入大殿,1 / 4宽敞圣洁的大殿一派肃穆的气氛。

殿堂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可容千人礼拜。

大殿中部有四根绿色瓷砖饰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顶。

方柱与穹顶底部衔接的一段圆柱体称鼓座,鼓座上方开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来风,四面进光,清爽明亮。

向外张望,视野开阔,仿佛矗立于宽广舒展的绿色原野。

大殿正面的西墙中间,设置"米哈拉布"窑(礼拜者面向的地方),装饰庄重而精巧,采用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构成多圆心的复叶形壁龛图案,其上镌刻经文,简洁舒畅。

整个大殿的墙面用穆斯林喜爱的绿色涂饰,与汉白玉券柱深浅对比,浓淡映衬,给人以典雅、舒适、和谐、明洁之感。

作为银川城区最大的一个回民聚居的地区--南关,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20xx年,解放后于1953年扩建修葺,成为一个大殿63间、占地20余亩的大寺,其规模居当时银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动乱年代被当作"四旧"涤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
南关清真寺是中国北方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位于银川老城。

它在宁夏回族人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

下面是收集的宁夏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南关清真大寺位于银川市城区东南角,南关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较为久远。

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银川南关外“拱北”亭,规模较小。

1916年将寺址迁入南关内,建成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大寺。

60年代寺院在动乱中被毁殆尽。

1981年广大穆斯林募资在今址重建。

重建的南关清真大寺主殿建筑高26米,坐西朝东,寺院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主殿为圆形拱顶两层,上层是大殿、阳台,方形大礼拜殿可容纳1300多人做礼拜。

下层有宽敞的沐浴室、小礼拜殿、女礼拜殿、阿拉伯语学校、阿訇卧室、办公室、会客室等,皆以回廊相连。

楼顶正中耸立着一大四小的绿色穹隆装饰,大的居于中央,直径9米,顶端高悬新月,小的直径3米,分布在楼顶四角,远眺,绿色圆顶闪闪发光,十分壮丽。

主楼前有通向上层的阶梯,两侧种植花圃。

殿前中部为一座直径15米的喷水池,四周花木扶疏,两边各建有30米高的“宣礼塔”。

寺院内还种植了许多珍贵的松柏和各种树木、花卉。

整个建筑布局严整,结构紧凑,规模宏伟。

南关清真大寺以其别具一格、典雅庄重的特点,以及浓郁的 * 建筑艺术风格,成为自治区重点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观之一。

近年来,有9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领导、使者、友人来访。

许多海外穆斯林亦到此参观做礼拜。

该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2870平方米。

全寺分为内外两院,外院较为宽敞,穆斯林重大节日常聚于此处会礼。

寺门前有长9米、高6米的照壁,为“月藏松柏”砖雕图案。

与照壁形成对照的是3个转砌券门,镌刻有阿拉伯文砖雕和花卉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中门—“清真寺”3个大字,左右两个券门分别书写有“忍心”、“忍耐”门额。

券门上部原有四角攒尖顶的3层邦克楼一座,民国时期曾遭龙卷风破坏,后改建为2层。

从券门入内沿阶而上,内院高台有礼拜大殿,座西朝东,视野开阔,殿前南北讲堂各5间,与大殿形成三合院式布局。

大殿由两座歇山顶和一个卷棚顶勾连搭,面阔5间,进深9间,内有20余根明柱支撑,木板铺地,墙壁装饰有文书法。

大殿宽敞,可以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

殿外装饰精致,翘檐斗拱,庄重朴素。

同心清真大寺不仅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 * 文物建筑。

1936年,西征时,曾经发动当地群众在此召开各界 * ,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

1958年,同心清真大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 * 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

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

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

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

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

回廊相连,宽敞明亮。

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

月台围绕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局促,节日期间也可供礼拜用,是礼
拜殿向室外的延伸。

大殿与月台之间事实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礼拜出人大殿时脱鞋穿鞋的地方。

穿过柱廊进入大殿,宽敞圣洁的大殿一派肃穆的气氛。

殿堂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可容千人礼拜。

大殿中部有四根绿色瓷砖饰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顶。

方柱与穹顶底部衔接的一段圆柱体称鼓座,鼓座上方开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来风,四面进光,清爽明亮。

向外张望,视野开阔,仿佛矗立于宽广舒展的绿色原野。

大殿正面的西墙中间,设置"米哈拉布"窑(礼拜者面向的地方),装饰庄重而精巧,采用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构成多圆心的复叶形壁龛图案,其上镌刻经文,简洁舒畅。

整个大殿的墙面用穆斯林喜爱的绿色涂饰,与汉白玉券柱深浅对比,浓淡映衬,给人以典雅、舒适、和谐、明洁之感。

作为银川城区最大的一个回民聚居的地区南关,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15年,解放后于1953年扩建修葺,成为一个大殿63间、占地20余亩的大寺,其规模居当时银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动乱年代被当作"四旧"涤荡了。

十一届 * 后南关寺得以重建。

这座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从设计、施工到竣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

设计之巧,建造之快,质量之好,实属罕见。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