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含5篇)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含5篇)第一篇: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句式变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按特定要求变换句子的表达形式2.了解各种句式的自身特点及变换时的方法要点过程与方法:1.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句式变换的难易过程逐步增加难度3.通过课堂问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各种的句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各种句式转换变换时要点及关键词的变化2.无论句式怎样变换都必须保持句子的原意不变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变换、引述句和转述句的相互变换。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不同句式的练习题、搜集各种句式变换时的相关要点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扩句和缩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有关句子的知识,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句式变换》。
(板书句式变换)二、进入新课(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板书)1.出示尝试题(1)、我们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2)、这不正是祖**亲对我们的期望吗?(3)、穷兄妹怎能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2.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于简单的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给刚才的句式变换找出规律吗?咱们就以同桌和前后桌为小组赶快找找吧!3.学生重新审视上面的练习题,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并试着找出规律。
4.每组选代表回答各自找出的规律。
小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该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为反问句时,在“是”的前面加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会”及否定词“不”;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句号改为问号。
即:讲卫生难道(怎能)不是一种美德吗(呢)?反问句改陈述句正好相反。
5.再次尝试(1)、这不是小明的钥匙。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第一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句式转换的分类、特征。
2、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述句与转引诉句的转换2、肯定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教学流程:1、把被转换2、肯否转换3、陈反转换4、引转转换教学过程:一、随机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是那个班的。
请你完整的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师:难道你们不是六年级的吗?老师的意思是:我们是六年级的。
孩子们可见,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式转换”(板书句式转换)二、自主探究: A、把字被子句的转换出示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找出施动者:战士们受动者:敌人请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换一下,其他不变。
把字句和被字句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今天你就像大家展示一下的才华吧!请看下一题出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看来太简单了,都没难住大家,那我的使出我的杀手锏了。
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再改成“被”字句:(提醒学生注意读题)1、我写完了作业。
2、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3、小喜鹊在白杨树上搭了窝。
小喜鹊把窝搭在白杨树上。
白杨树上被喜鹊打了窝看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大家都掌握了。
那我们一起去继续探讨下一关:请看这句话: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
反问句是什么?反问句就是问中有答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这又是一个什么句。
陈述句。
其实呀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句式转换:出示B、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同学们老师想提醒大家一点,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所以我们在句型转换时一定要小心哦!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怎么改例如:1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这两句话,来看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句式变换 教案

句式变换教案教案标题:句式变换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句式变换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通过句式变换来丰富句子结构,提高写作表达能力;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句式变换来改写句子,达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句式变换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3. 练习句式变换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2. 提问学生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介绍句式变换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其在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中的重要性;2. 分析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如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陈述句变疑问句等;3. 提供例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式变换的实际应用。
练习活动:1. 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如改变句子的语态、时态等;2.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换改写后的句子,并进行讨论和比较;3.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句式变换,将句子改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巩固评价:1. 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要求他们进行句式变换,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写作中积极运用句式变换。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并分析不同句式的应用;2. 提供更复杂的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白板或黑板;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科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式变换方法和练习内容;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句式变换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句式变换,提高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句式转换的教学设计

句式复习【一】导学设计【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知道反问句与陈述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直述句与转述句的特征。
2.让学生掌握学习反问句与陈述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的方法。
3..找到反问句与陈述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的一般规律。
4.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在语气上的区别,直述句与转述句在人称、指示代词等方面的变化。
情感目标:通过复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实践能力,提升概括能力。
能独立、正确地进行句式的转换。
【导学重点】1.引导学生知道句子转换的常见类型、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句子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概括能力。
【导学难点】1.让学生明白句式转换的分类、特征。
2.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尤其是直述句与转述句互换时,要强调指示代词、趋向动词及非陈述句改写的方法。
【导学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语法知识,比如扩句、缩句、修改病句、按要求改写句子等,今天我们整理复习按要求改写句子,掌握句式互换的方法。
【板书课题】二、回顾旧知、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1.出示句子,比较这组句子的句式、意思、标点和语气有何相同点、不同点?(1)例:你做错了事就应该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难道你做错了事不应该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吗?请大家齐读这个句子,把这个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该怎么改?方法是什么?例: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改为反问句)抽生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改的?说说方法?2.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同桌讨论: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了什么?师生归纳步骤方法:(1)读,读懂句子的意思;(2)改:找出句中的肯定词或否定词,把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把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把句号改为问号;(3)加:加上反问词、疑问词;(4)查,读一读,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意思是否不变。
英语句式变换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英语句式变换方法,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对英语句式的敏感度,提高对英语语言结构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句式变换。
二、教学内容1. 英语句式变换的种类及特点2. 常见的英语句式变换方法3. 句式变换在英语表达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英语句式变换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句式,激发他们对句式变换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英语句式变换的种类及特点- 举例说明常见的英语句式变换,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 分析各种句式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在英语表达中的作用。
2)常见的英语句式变换方法- 变换句子的语序:主谓宾、主系表等。
- 变换句子结构:合并、分解、倒装等。
- 变换句子成分:省略、替代、转换等。
3)句式变换在英语表达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句式变换在实际表达中的运用。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句式变换。
3. 实践环节1)句式变换练习- 提供一些原句,让学生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句式变换方法。
2)写作练习- 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运用句式变换进行写作。
- 引导学生注意句式变换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句式变换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句式变换练习:检查学生完成句式变换练习的情况,了解他们对句式变换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句式变换的能力,关注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对句式变换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在实际表达中灵活运用。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初中变换句式教案

教案:初中变换句式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如主动句变被动句、肯定句变否定句、陈述句变反问句等。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为写作和口语表达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几种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及其用法。
2. 句式变换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句式变换的必要性。
例如:“我昨天去了公园。
”可以变换为:“昨天,我去公园了。
”2. 讲解句式变换方法:(1)主动句变被动句:将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同时将动词变为被动形式。
例如:“我写了作业。
”变为:“作业被我写了。
”(2)肯定句变否定句:在肯定句中加入否定词,如“不、没、无、非”等。
例如:“他喜欢足球。
”变为:“他不喜欢足球。
”(3)陈述句变反问句:将陈述句的语序调整为疑问句语序,同时改变语气。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变为:“今天天气很好吗?”3. 练习句式变换:让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句式变换方法,对给定的句子进行变换。
例如:组1:将“她吃了苹果。
”变为被动句。
组2:将“小明会游泳。
”变为否定句。
组3:将“这个玩具很贵。
”变为反问句。
4. 句式变换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句式变换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的实际应用,如广告语、作文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句式变换方法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语境和语气。
四、课后作业:1. 总结几种句式变换方法,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2. 练习句式变换,将下面的句子进行变换:(1)我们去了海边。
(2)这道题目很难。
(3)她喜欢看小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句式变换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句式变换的能力。
3.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巩固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运用句式变换的能力,为提高英语水平奠定基础。
高考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及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及课件“句式变换”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要求变换各类句式,掌握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2、力求在习作中巧妙运用各种句式【教学重点】1、了解各种句式特点。
2、理清、选用变换句式类型。
【教学难点】1.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
(特别是长短句互换,句子重组。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句式、表达语言的能力。
【复习思路】掌握变换句式的思路、方法,利用习题巩固练习。
【课时计划】:5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句式种类长句短句互换一、句式的分类: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角度的划分,有不同的称说,例如:从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的次序看:常式句、变式句(各种倒置句等称为变式句)。
从句子的表达性质看:肯定句和否定句。
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
长句:句子成分复杂,枝叶多的句子。
短句:成分简单,枝叶少的句子。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二、考试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关于句式变换的考查,题目一般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长句短句互换:短句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简洁明快。
长句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细致严密。
(2)重组句子: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打乱句子结构,改变陈述对象,重造新句。
高考常见题型:变换语序式重组和强调局部式重组。
(3)整句散句互换: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
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
(一)长句变短句1、【例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可以改变顺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长句转换短句的能力。
方法:先找出句子主干“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短句,注意句子的前后连贯。
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以选用和变换句式为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学会选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意思。
2. 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句式。
3. 提高思维敏捷度,加强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选用和变换句式,是英语写作技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选用适当的句式,能够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变换句式,能够避免文章内容单调重复,增强阅读体验。
因此,本节课将全面介绍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技巧以及实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 通过一个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意思,如何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3. 引入选用和变换句式的知识点,说出其重要性。
二、讲解1. 选用句式的方法:多读、多记、多用。
2. 句式的选择原则:简练、明确、自然、精美。
3. 句式的分类和应用: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独立主格句等。
4. 变换句式的方法:颠倒主谓语序、加强修辞、使用同位语、使用省略等。
5. 句式的变换在语法上的改变(如从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等)。
三、示范1. 案例分析:例如针对一篇英语文章,讲解如何通过变换句式来提升文章的魅力。
2. 互动答题环节:让学生尝试应用知识点进行答题。
四、合作与分享1. 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写作中运用过的句式和变换句式的方法。
2. 工作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小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今天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平时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点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选用和变换句式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按特定要求变换句子的表达形式
2.了解各种句式的自身特点及变换时的方法要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句式变换的难易过程逐步增加难度
3.通过课堂问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各种的句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各种句式转换变换时要点及关键词的变化
2.无论句式怎样变换都必须保持句子的原意不变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变换、引述句和转述句的相互变换。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不同句式的练习题、搜集各种句式变换时的相关要点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扩句和缩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有关句子的知识,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句式变换》。
(板书句式变换)
二、进入新课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板书)
1.出示尝试题
(1)、我们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2)、这不正是祖国母亲对我们的期望吗?
(3)、穷兄妹怎能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2.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于简单的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给刚才的句式变换找出规律吗?咱们就以同桌和前后桌为小组赶快找找吧!
3.学生重新审视上面的练习题,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并试着找出规律。
4.每组选代表回答各自找出的规律。
小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该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为反问句时,在“是”的前面加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会”及否定词“不”;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句号改为问号。
即:讲卫生难道(怎能)不是一种美德吗(呢)?反问句改陈述句正好相反。
5.再次尝试
(1)、这不是小明的钥匙。
(2)、鲸不是鱼类。
(3)、……
强调:.通过这次的练习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加否定词的因此我们又发现: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原句中若有“不”等否定词,改写是要先去掉。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板书)
1.出示尝试题
(1)、他不是个坏学生。
(改肯定句)
(2)、我们下定决心非登上山顶不可。
(改肯定句)
(3)、我们不得不绕道而行。
(改肯定句)
(4)、书店里的书很多。
(改否定句)
(5)、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双从否定句)
(6)、我们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改双从否定句)
学习方法同上
小结:1.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时,首先在句中的恰当位置加入“不”“没有”“否”“非”等否定词,然后将否定词后的词语改为它的反义词,
有时还要增减个别字词,但必须保证原句的意思不变。
改肯定句时正好相反。
2.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时,应现在恰当位置加入“不能不,不得不,不可不,没有……不,非……不,无……不”等双重否定词,在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如不通顺可作必要改动,但句意不能改变。
(三)、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板书)
1.出示尝试题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
(2)、李明转身对妈妈说:“我放学去老师家写作业。
”
(3)、祖父告诉我,读书不能贪多。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
3.当学生掌握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后,学生自主出题目,找其他同学回答。
以此来巩固学生对该句式变换的掌握程度。
最后得出结论:要正确转换这种句式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①改变句中的有关代词,如“我”变为“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
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改动相应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三、回顾总结
师: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句式变换,除了我们总结的各种句式变换时的自身特点外,还有一条重要的规律是适合所有的句式变换的,你们是否发现了呢?再次简略复习各种句式,最后得出(板书):无论哪种句式的变换,都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课后尝试练习
(1)、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的请你帮我的忙。
”
(2)、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你不服气?”
(3)、小夜莺对敌人说,这里有很多种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