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思想史》A卷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全(1)1111

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全(1)1111

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劳动的需要,起源于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生活需要相应的,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言传与身教,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3.原始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与军事训练教育。

4.文字的产生,文字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

5.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有多种传说,如五帝传说时期的成均,有虞氏之学庠等。

6.夏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7.夏代王都所在地有序这种学校,但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8.夏代据说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有学校,据《孟子》,这种地方学校就是校。

9.从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10.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时代的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11.西周时期的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小学和大学教育两个阶段。

12.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乡学。

13.六艺教育起源于夏朝,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14.“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结果是打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15.春秋时期200多年,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而已,一是鲁僖公修泮宫,一是郑国的子产不毁乡校。

16.私学的出现,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17.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

18.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

(完整word版)《中国教育史》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国教育史》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考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论述题(每题10分)1、阐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说明他建立儒家学说的原因?2、阐述孔子关于说明他建立儒家学对后代教育的影响?3、阐述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育内容等言论,评价其对后代教育发展的影响?4、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性善”、“性恶”的阐述有哪些?后代的教育家是如何加以发展的?对古代教育思想有何影响?5、中国古代的官学管理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当时的管理有何特点?封建社会后期又是如何发展的?6、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特点是什么?对现代学校有什么启示?7、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8、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并与现代高考制进行比较?9、试论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10.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是如何演变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答案一、论述题1、(1)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进行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最重要的还在于行为实践。

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与仁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忠与孝。

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

德育原则与方法: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改过迁善(2)背景: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了。

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西周前的井田制被破坏,出现了土地私有,从而使旧贵族分化成新兴的地主阶级,于是他们为了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劳动力)便有了春秋的争霸战争。

而孔子是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他认为春秋的战乱是因为没有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制度(春秋的战乱是因为诸侯国把周天子给灭了,所以孔子觉得是下级触犯了上级,因为下级无视那些等级制度。

)所以他主张恢复周礼。

同时又提出了仁礼中庸等思想,又开创了私学,把他的思想传下去……于是形成了儒家学说。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中国教育史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中国教育史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卷A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天子和诸侯国学中的大学分别称()和()。

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5.注明与下列观点最相关的人物:(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4)“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6.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程邈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7.汉灵帝时设立的()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8.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广文馆、国子学、太学、()、()、()、()。

9.宋元明清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等。

10.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指:()、()、()。

11.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代表。

1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13.()年中国政府派出的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14.()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15.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877年成立的“()”改组成为“中华教育会”。

16.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是《》。

17.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18.1907年,清政府颁布《》和《》,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9.“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提出的教学主张。

20.成立于抗日根据地的(),简称“()”,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

《思想政治教育学》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一、问答题(每题12分,共5题,60分)1.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有哪些?2.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3.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

4.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有哪些?5.试析思想与行为的概念、两者关系、表现形式、转化条件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协调控制律。

三、应用题(每题20分,共20分)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地剖析现时代人的片面发展现象,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的措施。

A卷答案一、问答题(每题12分,共5题,60分)1、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有哪些?(1)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2)德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3)德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4)德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每点各3分)2、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1)历史分析法(2)身心特征分析法(3)系统分析法(或辩证分析法)(每点各4分)3、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

(1)党和国家奋斗目标(2)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3)历史实践的依据(4)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每点各3分)4、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有哪些?(1)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个体的政治社会化(2)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3)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4)培育人的能力,特别是精神生产力(每点各4分)5、试论思想与行为范畴(1)思想和行为的概念(2)两者关系(3)表现形式(4)转化条件(每点各3分)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协调控制律(1)概念(5分)(2)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协调;(3)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相协调;(4)与文化知识教育相协调;(5)理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诸多内容相协调;(6)教育应前后连贯和一致。

(每点各3分)三、应用题(每题20分,共20分)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地剖析现时代人的片面发展现象,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的措施。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9月《中国思想史》网考资料.pdf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9月《中国思想史》网考资料.pdf

单选题1.秦国施政的主要依据学说是()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答案:D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答案:C3.东汉时期,谁的《论衡》对谶纬神学进行了深刻批判()A.郑玄B.桓谭C.王充D.刘歆答案:C4.唐朝时成为朝廷的考试题库,大大的提高了儒经的社会影响力的著作是()A.《五经定本》B.《经典释文》C.《五经正义》D.《公羊正义》答案:C5.禅宗是中国化最典型的佛教宗派,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其中南宗的创立者是()。

A.神秀B.慧能C.玄奘D.鉴真答案:B6.“五行”思想有明确记载的文献是()A.《周易》B.《诗经》C.《春秋》D.《尚书》答案:D7.有王安石创立,在北宋改革及其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学派是()A.濂学B.蜀学C.心学D.新学答案:D8.认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相胜‘还相用”的唐代思想家是()A.韩愈B.柳宗元C.李翱D.刘禹锡答案:D9.周灭商后,周王朝长治久安的关键()A.治民以刑B.愚民政策C.尊神敬鬼D.治民以德答案:D10.什么事件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持不同政见的人的一次镇压()A.修筑长城B.销毁兵器C.焚书坑儒D.迁徙富豪答案:C11.与《国粹学报》无关的是()A.刘师培B.黄节C.章太炎D.邓实答案:C12.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基础上为西汉王朝提供“治国安民”政略的第一人是()A.贾谊B.陆贾C.晁错D.李斯答案:B13.《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作者是()A.王学文B.李一氓C.郭沫若D.陶希圣答案:C14.同盟会纲领中与三民主义的“民生”相对应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答案:D15.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是()A.《左传》B.《春秋》C.《尚书》D.《周易》答案:D1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D17.郑观应的主张不包括()A.以“道”、“器”关系说明旧学与新学的关系B.健全基层组织和舆论监督机制,制定文化政策等C.主张变革内政,抵御侵略D.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裁撤厘金,收回海关权,保护关税等答案:B18.洋务时期,最早阐发中体西用观念的是()A.张之洞B.刘坤一C.冯桂芬D.曾国藩答案:C19.墨子的主要学说包括()等。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含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含答案解析)

1.(2016年教育学统考)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

(A)庠(B)成均(C)序(D)泮宫2.(2014年教育学311)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

(A)福建船政学堂(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C)北洋大学(D)南洋公学3.(2012年教育学统考)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

(A)“博爱互助”(B)“谋生济人”(C)“敬业乐群”(D)“爱国崇实”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4.(2017年天津大学、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苏湖教法。

5.(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壬戌学制。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6.(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简述学记的教学思想以及历史地位。

7.(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简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8.(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632)简述明朝书院兴起的原因。

9.(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评述梁肩超的教育思想及特点。

10.(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1.(2016年教育学统考)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

(A)庠(B)成均(C)序(D)泮宫【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原始社会:五帝时期的乐教机构——成均。

2.(2014年教育学311)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

(A)福建船政学堂(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C)北洋大学(D)南洋公学【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

在沈葆祯的苦心孤诣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中坚。

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本题选A。

3.(2012年教育学统考)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

中国教育史习题(真已含答案)

中国教育史习题(真已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

2.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2 分),其内涵是指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教育的普及(2 分)。

4.《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1 分),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2 分),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 分)。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

7.稷下学官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因设在齐国稷下而名。

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对我国文化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8.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中国教育史》试题

《中国教育史》试题

《中国教育思想史》试题(2002级)A卷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黄炎培把( )当作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

2、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家学派的特色是比较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文化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士阶层崛起和( )等新变化。

4、“重文教,抑武事”是( )代所采取的主要文教政策。

5、民国初年所颁布的教育宗旨彻底否定了()的绝对权威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6、近代教育史上,魏源首次提出要“向西方学习”,他的基本主张是( )。

7、王安石所创立的“三舍法”是试图把( )的职能统归于学校。

8、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建设”的办法是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用( )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

9、元朝所首创的一种极为普及的农村学校教育形式是( )。

10、1922年所颁布的壬戌学制由于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影响,因此在中等以上的学校普遍实行(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1、封建官学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①太学的创建②私学的创建③国学的创建④学宫的创建12、东汉时期所创设的我国最早的艺术学院是()①宫邸学②鸿都门学③总明观④四门学13、孔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排除了( )①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②法律方面的内容③军事方面的内容④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14、在先秦时期,富有“既述且作”创造性精神的教育家是(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子15、《大学》中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八条目”中的基本环节是(①诚意②正心③修身④治国16、在教育内容方面主张“博通古今众流百家”的是教育家()①荀子②王充③颜元④魏源17、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在学制中确立女子教育地位的是()①壬寅学制②癸卯学制③壬子——癸丑学制④壬戌学制18、在培养目标上,特别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家是 ( )①韩愈②朱熹③王守仁④颜元19、《学记》中所概括的“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 ( )①因材施教②启发诱导③解蔽救偏④藏息相辅2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是()①湘江学校②黄埔军校③抗日军政大学④红军大学三、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将错误处标注出来,加以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秋《中国教育思想史》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杜威在论述教学时提出一个基本的原则,即“____________”。

2、蒙台梭利在论述儿童心理发展时提出了“________”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在环境的交互影响的过程中,感受能力得到加强的各个阶段。

3、1808年,拿破仑创立____________,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机关。

4、夸美纽斯所著的《_______________》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5、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体系基础的教育家。

6、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

7、北宋的三次兴学依次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__________。

8、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____________。

9、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它是《________》。

10、20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一度盛行的两种实用主义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和道尔顿制。

11、宋代科举中将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另行开场考试,考官与考题也另行安排。

这被称为“________”。

12、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____________完成其道德。


13、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的“三、百、千”指的是《三字经》、《____________》、《千字文》。

14、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奏请在福州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

15、19世纪20年代,美国掀起了_______________运动,成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端。

16、昆体良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____________。

17、拜占庭帝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学府是________________。

18、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教师”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19、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20、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三纲领八条目”
2、孟都亚学校
3、庚款兴学
4、“西南联合大学”
5、巴黎大学
6、“快乐之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下空8行)
1、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2、德国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4、简述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5、简述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1922年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