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数据库应用基础(公选)大作业2014-4
2014电大《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考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考考核册答案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选:ABCDBACBB二、判断:√√√√╳√√╳╳√三、填空:(1-36)依赖于、文件管理数据库、文件管理数据库、局部全局、主属性非主属性、多多、1 多、型值、元组属性、关系定义 DBMS、继承封装多态、DBA 数据库设计员应用程序设计员终端用户、外模式与模式模式与内模式、定义/操作/控制自动建立、关系数据结构关系运算关系完整性规则、单值重复、侯选码属性的、主非主、空主码、7 3 2、选择 2、S >< II学生号 (X))、II课程号(X)与C 、X←→Y 决定因素、非平凡完全、学号系主任、 X→Y X→Z 分解性、X 侯选码、2、3、第一不可再分、数据冗余操纵异常、第一 2 、第二二、第三、BC 主属性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考作业参考答案第二次作业解答:一、填空:(1-21)视图基本表、CREATE SCHEMA DROP SCHEMA、列级表级、列级表级、建立修改删除、VALUES SELECT、表建立、按需要安全、不影响直接影响、SELECT FROM WHERE、GROUP BY ORDER BY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数据流图数据字典需求说明书、需求分析ER图、商品销售收款、全局模式外模式、1对1 1对多、设计要求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客房表住宿、娱乐费表催补款表、客房表客房空闲表二、写功能1. 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一种商品的商品代号、分类名、数量和品牌等信息。
2. 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所有商品的不同产地的总数。
3. 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生数。
4. 从教学库中查询出学生号为@S1的学生和学生号为@S2的学生所选修的共同课程的课程号。
5. 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所有已被学生选修的课程。
6. 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最多选修了2门课程(含未选任何课程)的全部学生。
7. 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每个学生的选课的全部情况,并依次按学生号和成绩排序。
武汉理工大学数据库答案汇总

第一章:1.1What is the purpose of a database?数据库的目的The purpose of a database is to help people track(跟踪监测) of things.1.2What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ype of database?最常见的数据库类型The most commonly used type of database is the relational database.1.3Give an example of two related tables other than the example used in this book.Use the STUDENT and GRADE tables in Figure 1-3 as an example pattern(模式) for your tables. Name the tables and columns using the conventions in this book.给一个关联表的例子,参考1-3Answer:1.4For the tables you created in Review Question 1.3, what are the primary keys ofeach table? Do you think that any of these primary keys could be surrogate(代理) keys?每张表的主码?这些主码可以是代理码吗?Query1: StudentNumberQuery2: StudentNumber, RoomNumberYes, both.1.5 Explain how the two tables you provided in Review Question 1.3 are related. Which table contains the foreign key, and what is the foreign key?The primary key of Q1 were added to the Q2 with a primary key of StudentNumber to uniquely identify each row.In Q2 StudentNumber and RoomNumber each now serves as a foreign key.1.6 Show your two tables from Review Question 1.3 without the columns that represent the relationships. Explain how the value of your two tables is diminished(减少) without the relationships.在你的表中去掉代表关系的列,解释没有关系的表的value如何减少?1.7 Define the terms data and information. Explain how the two terms differ.定义术语data和information,解释它俩的不同。
2014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资料及答案new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注意事项(2014春)一、题型说明期末考试包括五种题型,具体分布情况如下:1. 单项选择题:10题,共计20分2. 填空题:10题,共计15分3. 根据已知场景写出SQL语句或关系代数表达式:7题,共计35分注:有2道小题机电与软工专业有所区别。
4. 设计题:1题,共计10分5. 问答题:4题,共计20分注:有1道小题机电与软工专业有所区别。
机电专业的4个小题均为叙述性问答题;软工专业的3个小题中,有3题为叙述性问答题,1题为规范化理论部分应用题。
二、答题注意事项机电与软工专业使用同一套考卷。
在第3大题和第5大题中一共存在15分的题目对两个专业要求不同。
要求不同的题目均已在卷面上明确指出,答题时请看清楚要求。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A)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视图2.(B)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3.数据库中的记录是按照B+树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这一特征在数据库的(C)中定义。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子模式4.在SELECT语句中,(A)关键字可以消除重复值A. DISTINCTB. UNIQUEC. *D. ALL5.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B)。
A.关系模型B. E-R模型C.层次模型D.网状模型6.数据库的概念模型(D)A. 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依赖于DBMSB. 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独立于DBMSC. 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D. 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7.若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m和n,则R×S的属性个数为(C)。
A.mB.nC.m+nD. m×n8.若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m和n,则R∪S的元组个数为(B)。
A.m+nB.小于或等于m+nC.大于mD.大于n9.已知关系R1和R2进行关系运算后得到S,则S是(B)A. 一行记录B. 一个关系C. 一个确定值D. 一个数组10.若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m和n,则R-S的元组个数是(D)。
2014级《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期中综合练习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期中复习题第1 题: (单选题)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_____。
[A]存储问题 [B]共享问题[C]安全问题 [D]保护问题答案: B第2 题: (单选题)下面关于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 [B]二维表一定是关系[C]有的二维表不是关系 [D]同一列只能出自同一个域答案: B第3 题: (单选题)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教师实体和课程实体间的联系是_____。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C]多对一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答案: D P13 实体集间的联系第4 题: (单选题)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是根据_____划分。
[A]记录长度 [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答案: D P14第5 题: (单选题)下述不满足第二范式的关系是_____。
[A]院系(院系代码、院系名称、院系简介、负责人)[B]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院系代码、专业简介)[C]修课成绩(学号、课程代码、成绩、成绩性质)[D]学生及课程(学号、姓名、性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上课周数)答案: D P19第二范式简单判断就是不可再分第6 题: (单选题)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图形是_______。
[A]椭圆形 [B]矩形[C]三角形 [D]菱形答案: D P31实体之间的联系形状第7 题: (单选题)DBMS 提供了_____语言,用于实现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检索等任务。
[A]DML [B]DDL [C]DMCL [D]APL答案:A P6 6个方面的功能第8 题: (单选题)假定有关系模式: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部门号),工资(职工号,基本工资,奖金),级别(职称,对应行政级别),要查找在“财务部”工作的职工的姓名及奖金,将涉及的关系是_____。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误请指正)第1章练习题二:1.A 2.B 3.B 4.C第2章练习题一:1.C 2.D 3.C 4.A(题目中“状态”应更正为“网状”) 5.C6.B7.D8.C9.C 10.A11.A 12.C 13.B 14.C 15A16.D(题目中“为加以”应更正为“不加以”)第3章练习题二:1.C 2.D 3.A 4.A 5.A6.A7.A8.A9.B 10.C11.C 12.D13.B 14.A15.A(13题中“OpenFrom”应更正为“OpenForm”)练习题三:1.ACCESS2000数据库提供了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等五种查询方式。
2.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七大对象。
3.设计视图和窗体视图4.()5.宏是能自动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的统称。
其功能是自动执行某种操作,控制程序流程。
6.报表由报表页眉、页面页眉、主题、页面页脚和报表页脚组成。
(p139)7.报表有纵栏式、表格式、图表报表、标签报表、子报表等类型(page133-138)8.ACCESS2000基本宏操作有53种。
实验题二:1.SELECT 书名,数量,位置AS 存放位置FROM 图书表;2.SELECT 单位,姓名, 借书人表.借书证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FROM 借书人表,借阅表WHERE 借书人表.借书证号=借阅表.借书证号;3.SELECT 出版社名,SUM(数量) AS 总数量FROM 图书表GROUP BY出版社名;4.SELECT 出版社名,书名,SUM(数量) AS 总数量FROM 图书表GROUP BY出版社名,书名;5.UPDA TE 图书表SET 数量=数量+5;第4章练习题三:1.(1)系统规划(2)表的设计和管理(3)根据数据表进行查询的设计和管理(4)窗体的设计和管理(5)报表的设计和管理(6)系统维护与管理。
大学_《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试题及答案《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把合适的选项编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设一个关系A具有a1个属性和a2个元组,关系B具有b1个属性和b2个元组,则关系AB具有( )个元组。
A、 a1+b1B、 a1+b2C、 a2b2D、 a2b12、在一个关系R中,若X能够函数决定关系R中的每个属性,并且X的任何真子集都不能函数决定R中的每个属性,则称X为关系R的一个( )。
A、候选码B、外码C、超码D、属性组3、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X(Y,Z),则也隐含存在XY和XZ,称此为函数依赖的( )规则。
A、传递性B、分解性C、合并性D、增广性4、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CD,CE},该关系只满足第一范式,若要规范化为第二范式,则将被分解为( )个关系。
A、 1B、 2C、 3D、 45、由概念设计进入逻辑设计时,原来的( )联系通常都需要转换成对应的基本表。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6、ACCESS 数据库文件中至少应包含有( )对象。
A、表B、查询C、窗体D、模块7、如果字段内容为声音文件,可将此字段定义为( )类型。
A、文本B、查询向导C、OLE对象D、备注8、下列( )是主键的标志。
A、 B、 C、 D、9、Access中字段的“小数位”属性被用来指定( )型数据的小数部分的位数。
A、货币和数字B、货币和备注C、文本和数字D、数字和备注10、创建数据访问页,将生成一个单独的( )文件,此文件不包括在Access 数据库中。
A、HTB、HTMLC、MDFD、MDT二、是非判断题,根据叙述正确与否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打对号“”或叉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文件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既支持客户的局部应用,又支持客户的全局应用。
数据库大作业(全·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任务书前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点知识模块包括:1)数据库设计、2)用SQL实现建库、建表、查询、更新、和创建视图、3)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设计。
针对这三个应用能力,用一个案例作为背景,布置三次大作业。
在校大学生都能理解“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场合和业务流程。
因此,以图书管理系统作为案例来布置作业,可以降低业务分析难度,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消化与技术应用上。
本文档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系统的需求,第二部分提出E-R模型设计和关系模型设计的任务;第三部分提出在SQL Server中,用SQL语句来建库、建表、查询、更新数据、创建视图的任务;第四部分,根据应用需求、安全需求和数据完整性要求,提出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任务。
每个任务之前,都给出了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学生可以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每个任务是一次大作业。
第一部分案例的需求描述本部分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学生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了解系统的功能要求、运行环境,对系统所需的数据有总体认识,作为三次作业的基础。
1.2 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图1-1:功能需求示意图教师信息管理:用于教师基本资料的增删改查。
图书信息管理:用于图书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分类统计图书册数和价值。
借书登记:记录借书时间、所借图书、借书人、办理人。
还书登记:记录还书时间、所还图书、还书人、办理人。
催还:查询借阅逾期的借书信息,给借书人发电子邮件,给借书人的部门打电话。
2)运行环境要求图1-2:运行环境拓扑图系统采用C/S模式,有两台PC和一台服务器,联成一个局域网。
PC上安装图书管理软件的客户端,服务器上安装DBMS,服务器也可由两台PC中的一台来代替。
第二部分作业1——E-R模型与关系模型设计(满分8分)本部分的任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E-R图设计,然后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任务:1)根据需求描述,绘制E-R图。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习题带答案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A)阶段。
A. 数据库系统B. 文件系统C. 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B)。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3.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A. 数据B. 数据模型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 信息4.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D)。
A.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5.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6.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C)。
A.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B.一组硬件C. 一组系统软件D.既有硬件,也有软件7.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B)。
A. 文件的集合B. 数据的集合C. 命令的集合D. 程序的集合8.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B)。
A. 命令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系统D. 操作系统9. 由计算机硬件、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B)。
A. 文件系统B. 数据库系统C. 软件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10. 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是(B)。
A. 数据库集合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C. 操作系统OSD. 计算机中的存储介质11.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关系是(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应用基础》大作业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基础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姓名佘名高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一、假定一个数据库包括下述信息:
学生的信息:学号、姓名、单位、选修的课程名
课程的信息:课程号、课程名、学时、任课教师号
教师的信息:教师号、姓名、职称、所在单位
单位的信息:单位名、电话
1.上述实体中存在如下联系:
(1)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为多个学生选修
(2)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教师讲授
(3)一个单位可以有多个教师和学生,而一个教师或学生仅属于一个单位2.根据上述情况和假设,试作如下设计:
(1)构造满足需要的E-R图
(2)将E-R图转换为等价的关系模型并指出每个关系的关键字
学生(学号、姓名、单位、选修的课程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任课教师号)
教师(教师号、姓名、职称、单位名)
单位(单位名、电话)
选修(学号、课程号)
讲授(课程号、教师号)
所属1(学号、单位名)
所属2(教师号、单位名)
注:下划线为关键字
3.画出该数据库模式导航图。
二、假定一个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ScoreDB包括下述信息:
学生表Student结构
课程表Course结构
课程表Course数据
学生选课表SC数据
用SQL语言完成如下操作:
1.查询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所修专业。
select Sno,Sname,Sdept from Student;
2.检索年龄在19岁以上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性别。
select Sno,Sname,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 ;
3.查询计算机软件专业男同学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s “计算机软件” ;
4.查询选修了C301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查询结果按成绩降序排序。
select Student.Sno,SC.Grad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ame=”C301” order by SC.Grade desc;
5.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程的情况。
select Student.*,SC.* from Student ,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6.查询所有学生(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和成绩。
select Student.Sname,ame, SC.Grade from Student ,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o;
7.查询所有比“李明”大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and Sage>any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李明”);
8.求选课在3门以上并且成绩及格的学生,并统计平均成绩,按总成绩降序排列。
select Sno,avg(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60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3 order by Sum(Grade) desc;
9.查询选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学生姓名。
select Student.Sname from Student,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o and ame=”计算机网络技术”;
10.查询选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号。
select Student.Sno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o and and SC.Grade>=all(select SC.Grade from SC where ame=”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简述数据库设计中的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