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基因工程概述
高二年级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导语】既然⼈⽣的幕布已经拉开,就必须要⽤⼼的演出;既然脚步已经跨出,风⾬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望播在那⾥,就必须要坚持到胜利的谢幕……⾼⼆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章,希望可以帮到你! 【⼀】 ⼀、基因⼯程的概念 基因⼯程是指按照⼈们的愿望,进⾏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们需要的新的⽣物类型和⽣物产品。
基因⼯程是在DNA分⼦⽔平上进⾏设计和施⼯的,⼜叫做DNA重组技术。
⼆、基因⼯程的原理及技术原理: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程的基本⼯具 1.“分⼦⼿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的DN*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酯键连接起来;⽽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段的末端,形成磷酸⼆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段的末端,形成磷酸⼆酯键。
3.“分⼦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段插⼊。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的载体是质粒: 它是⼀种*露的、结构简单的、独⽴于细菌染⾊体之外,并具有⾃我复制能⼒的双链环状DNA分⼦。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步:⽬的基因的获取 1.⽬的基因是指:编码蛋⽩质的结构基因。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6)基因可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经重组的基因一般来说是能传代的
3.2 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
与宏观的工程一样,基因工程 的操作也需要经过“切”、“接”、 “检查”等过程,只是各种操作的工 具不同,被操作的对象是肉眼难以直 接观察的核酸分子。
基 因 工 程 的 操 作 过 程
3.1 基因工程的概念 3.2 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
3.1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也就是DNA重组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把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 剪切、拼接、重组,形成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 入宿主细胞中得以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 基因产物。
• 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具有遗传功能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 (2)基因是可切割的:大多数基因彼此之间存在着间隔序列 (3)基因是可以转移的:基因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转移,或在染色体DNA上移动
(4)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普遍认为,一种多肽就有一种相应的基因 (5)遗传密码是通用的:一系列三联密码子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有生物中都
三基因工程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1基因工程的概念32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3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也就是dna重组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形成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中得以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及主要内容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1一、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原理:基因重组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 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基因的运载体(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四、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1.1、1.2)一、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一、基因工程的三大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是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三、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反向对称,重复排列。
四、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切割外源DNA,保护细菌细胞。
五、为什么限制酶不剪切原核生物自身的DNA分子?原核生物本身不含相应特异性序列;对DNA分子进行甲基化修饰。
六、两种常见的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源自大肠杆菌,只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提取自T4噬菌体,两种末端均可连接,连接平末端效率低。
七、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相同点:都是蛋白质;都能生成3'磷酸二酯键。
不同:前者在两个片段之间形成3'磷酸二酯键,后者只能将单个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片段上;前者不需要模版,后者需要。
八、载体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一到多个限制酶切点;对受体细胞无害;导入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和表达;有某些标记基因;分子大小合适。
九、质粒: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十、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十一、三类载体: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十二、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说法一: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体(鸟枪法、反转录法)、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说法二:从基因文库中获取(鸟枪法、反转录法)、利用PCR技术合成、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十三、基因库:一个物种中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个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基因组文库:含有某种生物全部基因的基因文库;部分基因文库:只含有一种生物部分基因的基因文库;cDNA文库: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框架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框架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基因工程概念: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本原理:让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稳定且高效的表达。
理论基础: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核心:构建重组DNA分子(一)基本工具(技术基础)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原核生物中无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或其已被修饰)(2)功能:识别和切割DNA分子内一小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偶数碱基对回文序列)特异性表现:识别特定片段、切割该片段中的特定位点、形成一种末端Cf —G↓GATCC— & —↓GATC—(3)结果:DNA片段末端形成末端碱基互补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2.DNA连接酶(1)功能:连接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形成重组DNA分子Cf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逐个添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之后,需模板DNA,连接磷酸二酯键3.载体(1)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基本不影响受体细胞正常生命活动②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必须在所需标记基因外),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含有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往往需要根据需求改造天然载体。
(2)功能:①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内——载体选质粒的原因:具有环状结构,能够携带目的基因②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和转录/表达(3)质粒(最常用的载体)一种能够自主复制,在细菌(或酵母菌)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存在的双链环状DNA分子(4)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应用1.动植物基因、细胞工程:优点①所需时间短②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缺陷(对应传统缺点)2.基因工程药物:首次是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然后胰岛素(E.coli产酶原)、干扰素等干扰素:我国第一个基因重组新药。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知识点与学习技巧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知识点与学习技巧生物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知识点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讲解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讲解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和背景介绍基因工程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遗传物质进行人为的操纵和调控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基因的克隆、转移、修饰等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解开生命奥秘、改良农作物品质、治疗疾病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基因工程的重要概念1.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体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基因:指导生物体一种特定的遗传特征的DNA片段。
3. 重组DNA技术:通过人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序列。
三、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1. 基因的克隆:通过在体外将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然后将该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中,实现基因的复制和扩增。
2. 限制性内切酶:通过识别和切割DNA链的特定序列,实现对DNA片段的剪切,为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
3. DNA连接酶:通过连接DNA链断裂的两端,将DNA片段与载体DNA连接起来。
4. 转基因技术:将异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中,使其具有外源基因所赋予的特征或功能。
5.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直接编辑生物体的基因序列,实现对基因的精确修饰。
四、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通过转基因技术向农作物中导入抗虫、耐旱等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抗病虫害作物的培育:通过转基因技术向作物中导入抗病虫害的基因,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3. 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生产能够有效控制害虫和病原菌的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五、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基因诊断技术: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序列,确定其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2. 基因治疗:将缺陷基因替换或修复为正常基因,治疗一些遗传病。
3. 基因药物研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嵌合蛋白、抗体药物等,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等疾病。
六、基因工程的伦理与风险1. 伦理问题:涉及个体隐私、生物多样性、人类尊严等,需要科学家和决策者谨慎权衡利弊。
高二生物中的遗传与基因工程

高二生物中的遗传与基因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在高二生物课程中的重要性引言:高二生物是学习生命科学中关键的一年,其中遗传与基因工程是该学科内容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通过研究和理解遗传与基因工程的知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及其他生物体身上发现的巨大奥秘,并应用于医药、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高二生物中遗传与基因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并阐述其在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
一、遗传概述1. 遗传原理- 孟德尔定律:介绍了基本遗传原则,即隐性和显性特征之间按比例分离。
- 确定杂交种子双亲类型:菜豆试验说明动植物杂交育种。
2. 基本概念- 基因:DNA上的功能单位,控制个体外观和内部特点。
- 染色体: DNA链绕缠到组合而成,它承载着大量的基因信息。
3. 继承规律- 代际间选择规律: 分三对抗之间的选择,即领先性、隐伏性和共显性。
- 染色体排序规律:展示了染色体成对配对的方式,并说明每个基因是如何在这些过程中分离并重新组合。
二、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1. 遗传疾病- 单基因遗传疾病: 如囊肿纤维化、克奈茨费尔德综合征等。
- 多基因遗传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2. 基因突变及其影响:- 突变种类:点突变(碱基替代)、插入和缺失突变等。
- 突变后果:可能导致功能蛋白质异常或导致正确蛋白质不能制造,进而引发异常生理现象。
三、农业与遗传工程1. 杂交育种技术- 种植物杂交: 通过不同品种间授粉使新品系得到较好特点以提高产量或品质。
- 动物和家禽杂交: 工艺为目标群体选出五谷杂交四類足少年者, 目摜杂交出的因全或两倍鳏一胞间平均事有明显优势。
2. 基因改造农作物- 转基因技术: 引入外源基因以增强植物抗病性、耐虫性以及适应不良气候条件。
- 优势与争议:转基因食品在效果和安全性上有利,但也引发了对环境友好性和食用安全的争议。
四、医药领域与遗传工程1. 基于个体DNA分析的精准医学- 个体化治疗: 根据个人遗传信息设计相应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基因工程概述【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工程的概念(A)2、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历程(A)3、说出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因工具的作用(A)4、简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B)【基础梳理】一、基因工程的概念是指在体外通过人工“剪切”和“拼接”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人类所需的基因产物的技术。
(1)操作环境:生物体外(2)操作对象:基因(3)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4)基本过程:剪切→拼接→导入→表达(5)结果: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二、基因工程的工具及作用(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分子手术刀”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特点:具有专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②切割特定序列中的特定位点。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例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二)DNA连接酶“分子针线”1、分类: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2、作用: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疑难解析】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1)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2)区别:E.coI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使黏性末端之间连接;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较低。
2、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的比较(三) 载体“分子运输车”1、载体的作用:载体是基因运输工具,在基因操作过程中,使用载体有两个目的:一是用它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送到宿主细胞中去;二是利用它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2、载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2)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3)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进行筛选。
3、载体的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最早应用最常应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细菌细胞中的一种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一) 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获取)1、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种:(1)从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如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用人工的方法合成。
★获得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可采取直接分离,获取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一般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 DNA解链为单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形式扩增(二) 制备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重组DNA分子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标记基因。
★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2、方法: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接。
(三) 转化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基因枪介导转化技术(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技术(花粉管通道法)。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2+处理法。
例2、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和。
(2)切割和连接DNA分子所使用的酶分别是和。
(3)运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一般选用病毒或,后者的形状成。
(4)由于重组DNA分子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频率,所以在转化后通常需要进行操作。
(5)将人胰岛素基因分别导入大肠杆菌与酵母菌,从两者中生产的胰岛素在功能和序列上是相同的。
(四) 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受体细胞并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的检测(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RNA分子杂交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提示:①DNA分子杂交技术首先提取受体细胞中的DNA,然后高温解成单链,再与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杂交;②抗原-抗体杂交所用到的抗体是用表达出的蛋白质注射动物进行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并提取出而来的2、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四、基因工程的意义:能够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即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基础检测】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B. 基因工程技术是唯一能冲破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生物新类型的方法C.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基因的运载体D. 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需要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来实现产业化2.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四个必要的条件是()A. 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体细胞B. 重组DNA、RNA聚合酶、内切酶、连接酶C. 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D. 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3. 两个核酸片段在适宜条件下,经X酶的作用,发生了如下变化,则X酶是()A.DNA连接酶B.EcoR I酶C.DNA聚合酶D.限制酶4. 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ttindIII和B硝辨的识别序列。
它们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A.BamH I和BglⅡ B.BamHI和HindⅢC.BamHⅠ和EcoR I D.EcoR I和Hind Ⅲ5.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A. 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C.T与A之间的键 D. 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6.将单个脱氧核昔酸连接到脱氧核昔酸链上的酶是()A. DNA连接酶B. DNA酶C. DNA解旋酶D. DNA聚合酶7. 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A. 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B. 目的基因片断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D. 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8.(多选)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并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D.环状的DNA分子9.(多选)下列哪些可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A.大肠杆菌 B.质粒 C.动物病毒 D.线粒体10.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
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1)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处,DNA连接酶作用于处。
(填“a”或“b”)(2)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法。
(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技术。
该技术的核心是和。
(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②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直接分离得到的③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④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C.DNA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D.DNA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3.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 解旋酶B. DNA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
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 B.4 C.9 D.125.农杆菌转化法转移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A.Ti质粒上 B.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C.T-DNA D.农杆菌的拟核6.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
已知细菌B细胞内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或基因枪法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 的细菌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7.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8.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