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几何设计交通安全
交安工程技术方案

交安工程技术方案引言概述:交安工程技术方案是指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本文将从道路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设施和交通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交安工程技术方案的内容。
一、道路设计1.1 道路几何设计: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设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1.2 车行道设计:根据交通量和车辆类型,确定车行道数量和宽度,并设置合适的车道标线和交通标志。
1.3 路口设计:合理设置路口的几何形状、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以确保交通流畅和行人安全。
二、交通信号控制2.1 信号灯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特点,合理设置信号灯的位置和配时方案,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2.2 信号控制优化:利用交通流量监测和信号控制算法,对信号配时进行优化,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2.3 信号协调控制:通过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实现不同路口信号的协调配时,提高交通效率和通行能力。
三、智能交通系统3.1 交通监测系统:利用视频监控、车辆检测器等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2 交通信息系统:通过电子信息显示屏、手机APP等方式,向驾驶员和行人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引导交通出行。
3.3 交通管理系统: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路况监测和交通事件处理等功能,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四、交通设施4.1 路面标线和交通标志:合理设置车道标线、交通标志和交通指示牌,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4.2 交通隔离设施:设置合适的交通隔离设施,如护栏、隔离带等,防止车辆碰撞和行人闯入车道。
4.3 交通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交通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交通安全管理5.1 交通安全教育: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5.2 交通事故分析:对交通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潜在危(wei)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交通安全措施。
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TRANSPOWORLD 2012 No.5/6(Mar)138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
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
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
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我们作为勘察设计工作者,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平面设计与交通安全在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常用的线形,其优点是勘测、设计简单,方向明确,距离短捷,但直线单调,对驾驶人员易产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不利于行车安全。
道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论述

道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论述作者:乔颖鑫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一.总体概述1.研究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几年来,铜川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又是城市建设的主干,城市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铜川市、陕西省乃至整个国家在交通方面事故接连不断,国家部委已经将安全问题提到重要地位。
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道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道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
确定道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道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
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道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道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道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道路几何设计对城市交通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确定道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它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
这个就决定了我们在做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首要考虑城市骨架道路的线形几何问题,我们作为勘察设计工作者,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道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遵循城市控制性规划,又要提出城市控制性规划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
浅析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浅析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交通工程是公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项有多种工程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工程,对充分展现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减少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交通工程的设置以沿线地形、地物为基础,以路线几何设计为依据,综合考虑交通工程的设置位置,以提高道路使用功能为目标。
公路立体线形的优劣,对驾驶者而言,就是能提供其安全性、快速性及舒适性的程度。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它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就是如何使之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公路设计工作必须做好公路立体线形的设计,确保道路安全、舒适、和谐。
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由于道路沿线地形、地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交通工程的设计就必须和公路几何设计结合起来,公路几何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通工程的设置,影响道路营运期的安全。
公路几何设计主要包含: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组合设计以、线形与桥隧的配合设计、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合设计等。
1 平面线形设计我国公路平面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回旋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

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公路几何设计是指对公路纵、横断面和交通流动线等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满足各类车辆的运输需求,保证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的一系列工作。
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交通流量、交通速度、交通安全、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首先,交通流量是公路几何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交通流量是指通过其中一道路断面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量或车辆容量,通常以每小时车辆数(PCU)来表示。
根据设计的不同要求,需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在计算车辆通过速度、车道宽度和道路断面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便确定道路设计的基本参数和要求。
其次,交通速度是公路几何设计的另一个基本依据。
交通速度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速度,它受到道路的几何标准、地理条件、路面状况、交通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而确定道路的最大纵坡和最小曲线半径等参数。
第三,交通安全是公路几何设计的核心依据之一、道路交通安全是保障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安全行驶和交通运输的基本条件。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需要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等要求,合理设置各类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设施,以提供足够的交通安全保障。
此外,公路几何设计还需要考虑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在实现交通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需要合理应用不同的设计措施和技术标准,以使道路工程的投资回报比达到最优。
最后,公路几何设计还需要考虑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占用、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等。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合理选择线路和标准,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进行相应的环评工作。
综上所述,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交通流量、交通速度、交通安全、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公路设计能够满足交通需求和交通安全的要求。
同时,公路几何设计还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纲要

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纲要一、前言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几何设计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的布局、线形、横断面、纵断面等各个方面。
良好的几何设计不仅能确保行车安全,提高交通效率,还能提升道路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本纲要旨在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几何设计提供指导和规范。
二、设计原则1. 安全至上:几何设计首先要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线形设计应避免急弯、陡坡等安全隐患。
2. 功能性原则: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如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道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满足交通流量、车速等要求。
3. 协调性原则:道路几何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如地形、水文、建筑物等。
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5. 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三、设计要素1. 平面几何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线形的选择与组合,应满足行车视距、超车视距等要求。
2. 纵断面几何设计:涉及道路的坡度、坡长、竖曲线等,应考虑排水要求和行车舒适度。
3. 横断面几何设计:包括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侧向净空等,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型确定。
4. 交叉口设计:针对不同道路的交叉口进行合理的渠化设计,提高交通流畅度。
5. 景观设计:结合绿化带、路灯、公交站台等元素,创造优美的道路景观。
四、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明确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流量等基本需求。
2. 现场勘查:详细了解现场地形、地质、环境等条件。
3.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现场勘查结果,制定多个设计方案。
4. 方案评估:从安全、功能、经济、环境等方面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5. 方案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6. 施工图设计:完成最终的施工图设计,准备施工阶段。
7. 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设计变更。
8. 项目验收:完成项目后进行验收,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几何设计是整个交通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安全。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
34 5 -
科
市政 与路桥 I ll l
公路几何设 计与交通安全
李 正 文
( 黑龙江农 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摘 要 : 交通安全研究是 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 细阐述 了公路 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 系。 公路 详 关键词 : 公路 ; 几何设计 ; 交通 安全 桥面宽度与路基宽度不—致时, 不小于行车速度( kd 计 ) 6 以 n a 的 倍为宜 ; 向曲 有利于安全行驶。 反 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 以米计) 以不小于行车速度 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 1 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 1 近几年来 , 随着公路建设 的发展 , 公路交通 ( mh ) 2 以k /计 的 倍为宜。在实际 十 要充分 生变化时 , 中, 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面的桥墩、 桥台 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交通部 利用地形 , 尽量采用直线 , 特别在平原地区, 不能 过近 , 侧向余宽不够时 , 都会引起驾驶员心理作用 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 过多的人为改变直线线形 , 但也要注意适当引入 发生变化, 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 因此 , 在设计 对此类问题要高度重视。 ‘ ‘ 安全、 环保、 、 舒适 和谐” 的没}理令。 卜 交通部副部 曲线, 以便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 , 一般直线最大长 过程中, OV △ ) 其中 V为设计行车速度 , V为 A 5平纵横组合设计与交通安全 长冯正霖强调, 在交通发展的 新理念上 , 勘察设计 度为 2 ( + V , 平纵线形的组合 , 对视觉诱导起重要作用 , 工作必须做到“ 六个坚持 , 六个树立”第—个即是 通常在直线段 的实际行驶速度与设计行车速度的 , 在视觉 b墨 自 背 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 “ 坚持以人为本 , 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 差值, , —般取 △ = 5- kra V 1-0 r 。 2 d 在平纵线形设计中, 要避免竖曲线 问题 已 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 因此 , 在大力发 曲 线线形要适合地形的变化, 并能圆滑的将 发的主要原因。 展交通事业的同时 , 必须将“ 安全意识” 引人道路 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圆曲线的曲 与回 曲线重合, 旋 特别是凹形竖曲线与平面上两 的设计中, 通过完善的道路没计, 来有效地控制交 率半径尽可能大些, 一般避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反向回旋线的拐点重合; 避免竖曲 线顶部有急弯 , 通安全, 减少交通事故, 减少经济损失 。 缓和曲线通常采用回 旋线 。 对于 十 车速较高的 以免驾驶员靠近顶部来不及判断, 从而造成速度 l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 - ̄缓和曲线时 , ;t ft 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宜采 过高引发交通事故。 在平曲 线的组合中, 尽量避免 . m¥ , 4 或少采用反伺曲线、 断背曲线和复曲 线。 公路几 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 、 纵 用 0 5 /3并相应增加缓和曲线的长度。 看起来扭曲的路段,破坏了线形的一致性 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 , 还 在较小半径弯道上 , 应该设置超高, 超高不 美国工程师认为线形—致, 是公路设计中一条最 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 确定公路 n 舸线形时, 在 能太小, 也不能太大 , 应该根据弯道半径 以 及道路 ( 。 视觉不舒服 , 对线 考虑地形 、 、 地物 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 等级、 所在地区的寒冷积雪程度 、 地形状况等综合 重要的原则)造成驾驶员心理、 对超高、 加宽值的计算, 必须有足够的满足 , 形变化不适应 , 使视觉诱导紊乱, 往往是行驶 E 危 时,要充分利用公路 几 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 考虑。 线形组合 , 从施工、 、 养护 经济、 交通运行等角度出 超高、 加宽不足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险的路段。 特别是行车速度较高时, 公路粗线条的 发, 保证平面 、 纵断面、 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 线形 曲 线转角对公路交通安全也 有影响。 大量资 轮廓成了驾驶员判断方向的重要因素 ,因此特别 小偏角曲线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急弯错 应该注意线形的配合与视觉效果。 的好坏 , 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如 料统计 , 果公路线形不合理, l 贝A降低公路通行能力, J 造成 觉 , 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 在公路设计中合理确 6视距 t 交通安全 与 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 而且更不能容忍的 定路线转角十分重要。 视距是驾驶员在公路上能够清楚看到前方 是会诱发大大小小、 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3纵面设计与 交通安全 道路某处的距离, 是公路几 舸设计的重要因素。 足 提高通行能力将起到 合理、 优质的公路设计 , 可以提供清晰醍 目 纵面线形应注意纵 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 够的视距对保证行车安全 , —设计车速路段保 重要作用。 在行驶过程中, 路况信息要有足够的时 的行车方向, 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 能够符 曲线两类。道路原则上按在同 纵向坡度和别 的线 间来处理, 就要选择足够的行驶距离来完成。 在视 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公路设计中, 持同一行驶状态来进行设计, 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 ( 主要包括 形因素不同, 受车辆和行驶性能的影响较大。 爬坡 距设计过程中,反应时间的取值要大于所有驾驶 公路几何线形 、 路面设计、 安全设施 、 构造物位置 能力明显不同的车辆混在一起,不采用适当纵向 员的正常平均值, 特别在复杂情况下 , 如交叉 口、 车道变化处、 交通标志等设施处 , 在 及形状设计 ) , 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 坡度和在路段设置爬坡车道 ,就会成为道路通行 立交匝道处 、 起到先决的作用 , 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 向并 能力低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取反应时间时 , 应增加判断时间,该值应大于 . 5S 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 目 几乎都已经随选 纵向坡度的标准值, 要在经济容许范围内按 2 。 美国事故率与行车视距的关系调查统计表 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 , 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 尽可能较少的降低车辆速度的原则来确定。在连 车速越来越快 , 不安全, 因此必须控制 明, 事故率随视距的增加而降低。 设计中应该注意 置、安全没 施等 几 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 续下坡时 , 会车视距、 错车视距 、 超车视距的设计 了。 坡长。 高速公路、 —级公路应对纵坡长度受限路段 停车视距、 与计算。 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 采用平均坡度法进行验算。 行车安全 、 然环境等因素, 自 既要坚持地形选线、 般 , 曲线段事故率要 比水平段高 , 凸 小半 结束语 地质选线, 更要做到安全选线 ; 既要充分考虑公路 径凸曲线往往成为事故 的 因。竖曲线频繁变换 诱 公路交通安全研究是—个涉及多因素的动 设施的 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 ,又要消除公路事故 会影响行车视距, 严重降低公路安全陛。 在夜间 没 态系统工程, 大量交通事故表明, 整个交通系统中 凹曲线必须考虑视距问 。 题 公路属于基础设施 , 是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 多发点和安全隐患; 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 有照明的公路 , 措施 , 从根本上解决行车 安全问题, 尤其是对长陡 4横断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良 好的道路几何线形 , 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 , 清晰 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 重视。 公路的路面横向分布即路幅宽的布置方式 易懂的交通标志, 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等都能为 总之 , 在公路几何设计等各种方案中 要将安 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 车行道 、 路缘带、 路 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 行车条件。 都应根据使用 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多 全放在首位 , 采取—切有效措施 , 为公路使用者提 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状和尺寸, 交通量大小、 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 数交通事故并非一定是几何设计不当造成 的, 但 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 切实提高公路交通 功能、 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求 进行合理设计, 做到连续性和—致眭。 交通事故 科学完善的交通安全设计特别是加强 r 设计等 l 何 2 平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数的相对值与车行道宽度有直接关系, —般随车 内容是减少交通事故 、 减轻旅客生命财产损失有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常用的线形 , 行道宽度的变窄而增加 , 但如果车行道过宽 , 易形 效的手段。为了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水 因此, 一般车行道的 平,必须在道路的规划设计各个阶段诸女公路几 I 1 其优点是勘测、 设计简单 , 方向明确, 距离短捷 , 但 豌—个车道两列车并行行驶, 5- m之间。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 何设计等方面重视安全因素, 4 0 从而使道路i 计有 殳 直线单调 , 对驾驶 ^ 、 员易产生乏味感 , 降低集中 宽度控制在 3 -. 达到安全性 、 舒适性 、 力, 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选用直线线形时, 一定要 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 高 效地控制未来事故的发生 , 十分慎重。 我国 规定最小直线长 度为 : 设计速度 速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 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当
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的道路几何设计原则

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的道路几何设计原则道路是现代城市和乡村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路工程设计服务而言,道路几何设计原则是确保道路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的关键。
在道路的几何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设计速度、地形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各种要素。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的道路几何设计原则,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一、水平几何设计原则水平几何设计是指道路中的水平线形,包括改道车道、行车道和转弯区等。
在水平几何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1. 设计速度原则设计速度是指道路设计时所考虑的车辆通过道路的预计速度。
在进行水平几何设计时,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来确定不同转弯半径的要求,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平稳地行驶。
2. 转弯半径原则转弯半径是指道路中转弯区的最小曲线半径。
在进行转弯半径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半径和速度,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过弯道。
较小的转弯半径会导致车辆转弯时需要减速,从而影响交通的流畅性。
3. 弯道半径原则弯道半径是指道路中弯道的最小曲线半径。
在设计弯道时,需要根据弯道的设计速度和车辆的侧向加速度来确定弯道半径,以确保车辆能够在弯道上保持稳定和安全。
4. 超高原则超高是指道路中相对于自然地面的高度。
在进行超高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净高和侧向加速度等因素,以确保车辆在通过高架桥、立交桥等地方时不会发生撞击或侧翻事故。
二、纵向几何设计原则纵向几何设计是指道路中的纵向线形,包括纵坡、坡度和坡顶等。
在纵向几何设计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 纵坡原则纵坡是指道路在纵向上的变化率,用来调整道路的高度差。
在进行纵坡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速度、车辆类型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确保车辆在上下坡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坡度原则坡度是指道路的纵向坡度,用来调整道路的倾斜程度。
在设计坡度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能力等因素,以确保车辆在上下坡时能够保持稳定。
3. 坡顶原则坡顶是指道路上的平坦区段,在连续的上坡和下坡之间设置,用于缓冲车辆在上下坡之间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和道路线形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同时以满足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等要求,使道路曲线与地形和车辆的行驶轨迹达到完美的组合。
关键词:交通安全、几何设计、视距
1、概论
1.1 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的目光越来越关注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然而,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即不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驾驶员的驾驶技能、不断改进车辆的结构性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改善道路状况和环境条件、不断加强交通管理和交通执法等措施,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一个可以容忍限度以下,从而满足公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
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1.2道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合理、优质的道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
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道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道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道路几何设计对道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道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道路的线形最终是以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线形映入驾驶员眼帘的。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所选定的实际行驶速度,是由他对三维立体线形的判断做出的。
道路的立体线形除必须满足驾驶动力学要求的最小值外,还应满足驾驶员视觉心理方面连续、舒适的要求,反映道路线形好坏的关键是速度的连续性,它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
通过对多起交通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道路线形几何要素的不合理以及各种不良的线形组合,均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在道路几何设计等各种方案中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2、平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常用的线形,其优点是勘测、设计简单,方向明确,距离短捷,但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一旦有突显信息出
现,就会因措手不及而肇事。
另外,驾驶员在长直路段爱开快车,致使车辆进入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速度仍较高,若遇到弯道超高不足,往往导致倾覆或其它类型的交通事故。
在实际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直线,特别在平原地区,不能过多的人为改变直线线形,但也要注意适当引入曲线,以便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
曲线线形要适合地形的变化,并能圆滑的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圆曲线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些,一般避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缓和曲线通常采用回旋线,对于设计车速较高的道路,在计算缓和曲线时,应相应增加缓和曲线的长度。
在较小半径弯道上,应该设置超高,超高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应该根据弯道半径以及道路等级、所在地区的寒冷积雪程度、地形状况等综合考虑。
对超高、加宽值的计算,必须有足够的满足,超高、加宽不足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曲线转角对道路交通安全也有影响。
大量资料统计,小偏角曲线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急弯错觉,不利于行车安全。
因此,在道路设计中合理确定路线转角十分重要。
3、纵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纵面线形应注意纵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类型。
道路原则上按在同一设计车速路段保持同一行驶状态来进行设计,纵向坡度和别的线形因素不同,受车辆和行驶性能的影响较大。
爬坡能力明显不同的车辆混在一起,不采用适当纵向坡度和在路段设置爬坡车
道,就会成为道路通行能力低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调查表明,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道路上,发生于坡道部分的交通事故较高。
分析坡道上交通事故率高的原因,主要是下坡时,驾驶员为节油常采取熄火滑行的操作方法,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应急措施,这样的事故案例不少。
车辆下长坡时,由于重力作用,行驶速度过高,需要的制动距离过长,频繁使用制动致使制动产生热衰减,遇有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停车;车辆上坡行驶时,由于超越停放或后备功率较小的低速行驶,使得车辆所造成的坡道事故也较多。
另外,竖曲线的不合理利用也可造成较多的交通事故。
一般,凸曲线段事故率要比水平段高,小半径凸曲线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
竖曲线频繁变换会影响行车视距,严重降低道路安全性。
在夜间没有照明的道路,凹曲线必须考虑视距问题。
4、横断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道路的路面横向分布即路幅宽的布置方式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状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
交通事故数的相对值与车行道宽度有直接关系,一般随车行道宽度的变窄而增加,但如果车行道过宽,易形成一个车道两列车并行行驶,因此,一般车行道的宽度控制在3.5~4.0m之间。
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速道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
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并诱导驾驶员,有利于安全行驶。
桥面宽度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面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引起驾驶员心理作用发生变化,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此类问题要高度重视。
5、平纵横组合设计与交通安全
平纵线形的组合,对视觉诱导起重要作用,在视觉上违背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在平纵线形设计中,要避免竖曲线与回旋曲线重合,特别是凹形竖曲线与平面上两反向回旋线的拐点重合;避免竖曲线顶部有急弯,以免驾驶员靠近顶部来不及判断,从而造成速度过高引发交通事故。
在平曲线的组合中,尽量避免或少采用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和复曲线。
看起来扭曲的路段,破坏了线形的一致性,造成驾驶员心理、视觉不舒服,对线形变化不适应,使视觉诱导紊乱,往往是行驶上危险的路段。
特别是行车速度较高时,道路粗线条的轮廓成了驾驶员判断方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特别注意线形的配合与视觉效果。
6、视距设计与交通安全
视距是驾驶员在道路上能够清楚看到前方道路某处的距离,是道路几何设计的重要因素。
足够的视距对保证行车安全,提高通行
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在行驶过程中,要使路况信息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就要选择足够的行驶距离来完成。
在视距设计过程中,反应时间的取值要大于所有驾驶员的正常平均值,特别在复杂情况下,如交叉口、立交匝道处、车道变化处、交通标志等设施处,在取反应时间时,应增加判断时间,该值应大于2.5秒。
美国事故率与行车视距的关系调查统计表明,事故率随视距的增加而降低。
设计中应该注意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的设计与计算。
7、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大量交通事故表明,整个交通系统中道路属于基础设施,是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
良好的道路几何线形,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等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
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交通事故并非一定是几何设计不当造成的,但科学完善的交通安全设计特别是加强几何设计等内容是减少交通事故、减轻旅客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的手段。
为了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水平,必须在道路的规划设计各个阶段,诸如道路几何设计等方面重视安全因素,从而使道路设计有效地控制未来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