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含详细解答)
反比例函数(含答案)

例1 已知一次函数2y x 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5k y x+=的图象相交,其中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4,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 依题意,由两个函数解析式得所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为例注意: 解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什么叫y 1与x+1成正比例,y 2与x 2成反比例,即把x+1与x 2看成两个新的变量.典型例题四例 (上海试题,2002)如图,直线221+=x y 分别交x 、y 轴于点A 、C ,P 是该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x PB ⊥轴,B 为垂足,9=ABP S ∆(1)求点P 的坐标;(2)设点R 与点P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 在直线PB 的右侧.作x RT ⊥轴,T 为垂足,当BRT ∆与AOC ∆相似时,求点R 的坐标.那么2-=b BT ,b RT 6=. ①当RTB ∆∽AOC ∆时,CO BT AO RT =,即2==COAOBT RT , ∴226=-b b ,解得3=b 或1-=b (舍去). ∴ 点R 的坐标为()2,3.②RTB ∆∽ COA ∆时,AO BT CO RT =,即21==AO CO BT RT , ∴2126=-b b ,解得131+=b 或131-=b (舍去). ∴点R 的坐标为⎪⎪⎭⎫ ⎝⎛-+2113,131. 综上所述,点R 的坐标为()2,3或⎪⎫⎛-+113,131.y例 B.((解 :(1)设点A 的坐标为(m,n),那么n AB m OB =-=,.∵ AB OB S ABO ⋅=∆21,∴.4,2)(21-==⋅-mn n m 又mk n =,∴4-==mn k .∴ 双曲线:x y 4-=,直线:4+-=x y .(2)解由xy 4-=,4+-=x y 组成的方程组,得2221+=x ,2221-=y ;例 A 、B 求B 两点的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能否等于3.如果能,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B 作x BH ⊥轴于点H . 在OHB ∆Rt 中,.3,31tan BH HO HO BH HOB =∴==∠由勾股定理,得222OB HO BH =+. 又10=OB ,.3,1,0.)10()3(222==∴>=+∴HO BH BH BH BH ∴ 点B (-3,-1).∵ ∴ ∴ (∵ ∴ ∴ 令 ).31(321)(2122m m GA BH DO GA DO BH DO S +-=+=⋅+⋅=由已知,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 0>b ,即03>-mm..03,0>-∴>m m由此得 .30<<m ∴ ).31)(3(21mm S +-=即 ).30(292<<-=m mm S (3)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不能等于3.证明如下:S ∆由得 ∵ ∴ ∴ ∴ 即 则 aa 2121令 .321=-x x 则 .9324)21(2=-⋅-+-aa a a 整理,得 01472=+-a a . ∵ ,012174)4(2<-=⨯⨯--=∆∴ 方程01472=+-a a 无实数根.因此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不能等于3.典型例题八例 在以下各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记号.若这个小题成正比例关系,填(正);若成反比例关系,填(反);若既不成正比例关系又不成反比例关系,填(非).(1)周长为定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2)面积为定值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3)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 ]; (4)圆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 [ ];(5)三角形底边一定时,面积与高的关系 [ ]; (6)三角形面积一定时,底边与高的关系 [ ];(7)三角形面积一定且一条边长一定,另两边的关系 [ ]; (8)在圆中弦长与弦心距的关系 [ ];(9)x 越来越大时,y 越来越小,y 与x 的关系 [ ]; (10)在圆中弧长与此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 [ ].说明: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是一定要弄清出二者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

A. + =0B. · <0C. · >0D. =
4.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P(-1.5,2),则k=________.
5.点P(2m-3,1)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__________.
6.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2)和(-2,3)则m的值为__________.
求:(1)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
(3)△AOB的面积.
7.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已知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m).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A、不小于 m3B、小于 m3C、不小于 m3D、小于 m3
5.如图,A、C是函数 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过A作 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记RtΔAOB的面积为S1,RtΔCOD的面积为S2则()
A.S1>S2B.S1<S2
C.S1=S2D.S1与S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6.关于x的一次函数y=-2x+m和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都经过点A(-2,1).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
【例1】如果函数 的图像是双曲线,且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的值是多少?
【解析】有函数图像为双曲线则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 )即 ( )又在第二,四象限内,则 可以求出, , , 。若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可直接以数的角度比较大小,也可用图像法,还可取特殊值法。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反比例函数练题1.下列函数中,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A。
y = 1/xB。
y = -1/xC。
y = 2/xD。
y = -2/x2.反比例函数y = -(k/ x)(k为常数,k ≠ 0)的图象位于()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3.已知反比例函数y = (k - 2)/x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
k。
2B。
k ≥ 2C。
k ≤ 2D。
k < 24.反比例函数y = k/x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是点N,如果三角形MON 的面积是2,则k的值为()A。
2B。
-2C。
4D。
-45.对于反比例函数y = 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当x。
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
当x <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6.反比例函数y = (2m - 1)x/(m^2 - 2),当x。
0时,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是()A。
±1B。
小于1的实数C。
-1D。
1/27.如图,P1、P2、P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1A1O、P2A2O、P3A3O,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
A。
S1 < S2 < S3B。
S2 < S1 < S3C。
S3 < S1 < S2D。
S1 = S2 = S3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 -2与y = 2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A。
3B。
2C。
1D。
09.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10.如图,直线y = mx与双曲线y = k/(x-2)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M,连结BM,若三角形ABM的面积为2,则k的值是()A。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有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1、直线y=ax (a>0)与双曲线y= 3/x 交于A (x i, y〔)、B (X2, y2)两点,贝U 4x i y2-3x2y i=2、如图1,直线y=kx (k>0)与双曲线y= 2/x交于A, B两点,若A 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i, y i),B (x2, y2),贝U x i y2+x2y i 的值为( )A 、-8B 、4C 、-4D 、0解析:直线Y=KX和双曲线Y=2/X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因此两交点A、B也关于原点对称X2=-Xi, Y2=-Yi双曲线形式可变化为XY=2即双曲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乘积为 2因此XiYi=2XiY2+X2Yi=Xi(-Yi) + (-Xi) Yi=-XiYi-XiYi=-4图i 图2 图3 图4二、反比例函数中“ K”的求法1、如图2,直线l是经过点(i, 0)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Rt△ ABC中直角边AC=4, BC=3将BC边在直线l上滑动,使A, B在函数y=k/x的图象上.那么k的值是( )A、3 B 、6 C 、i2 D 、i5/4解析:BC 在直线X=i 上,设B(i , M),贝U C(i, M-3), .••A(5, M-3), 又A B都在双曲线上,二i*M=5*(M-3) , M=i5/4 即K=i5/4 2、如图3,已知点A、B在双曲线y= k/x (x>0)上,Adx轴于点C, Bdy轴于点D, AC与BD交于点P, P是AC的中点,若△ ABP的面积为3,则k=解析:A(xi,k/xi),B(x2,k/x2)AC:x=xi BD:y=k/x2P(xi,k/x2)k/x2=k/2xi 2xi=x2BP=x2-xi=xiAP=k/xi-k/x2=k/2xiS=xi*k/(2xi)*i/2)=k/4=3 k=i23、如图4,双曲线y= k/x (k > 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A、y=i/xB、y=2/xC、y=3/xD、=6/解析:设E(x0,k/x0)E 是BC中点,二B(x0,2k/x0)B、D两点纵坐标相同,二D(x0/2,2k/x0)BD=x0/2,OC=x0,BC=2k/x0梯形面积=(BD+OC/ BC/2=3k/2=3•,- k=2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x三、反比例函数“ K”与面积的关系1、如图5,已知双曲线y i=1/x(x >0) , y2=4/x(x >0),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且PAlx 轴于点A, PBLy轴于点B, PA PB分别次双曲线y=/x于D C两点,则^ PCD的面积为( ) 图5 图6 图7解析:假设P的坐标为(a,b ),则C (a/4,b), D(a,b/4),PC=3/4*a PD=3/4*bS=1/2*3/4*a*3/4*b因为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所以a*b=4所以S=9/82、如图6,直线l和双曲线y=k/x(k >0)交于A 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过点A、B、P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G D、E,连接OA OB 0P,设AAOC勺面积为S、△ BOD的面积为&、APOE的面积为S3,则( )A S I<S3B 、S I>S2>S3C 、S I=S2>&D 、S=S< S3解析:结合题意可得:AB者S在双曲线y=kx上,则有S1=S2而AB之间,直线在双曲线上方;故S1=SK S3.3、如图7,已知直线y=-x+3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y=k/x交于G D两点,且S3O C=&CO D=S\BOD 贝1J k=。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有答案)

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一、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1、直线y=ax(a>0)与双曲线y= 3/x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4x1y2-3x2y1=2、如图1,直线y=kx(k>0)与双曲线y= 2/x交于A,B两点,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x1y2+x2y1的值为()A、-8B、4C、-4D、0解析:直线Y=KX和双曲线Y=2/X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因此两交点A、B也关于原点对称X2=-X1,Y2=-Y1双曲线形式可变化为XY=2,即双曲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乘积为2因此X1Y1=2X1Y2+X2Y1=X1(-Y1)+(-X1)Y1=-X1Y1-X1Y1=-4图1 图2 图3 图4二、反比例函数中“K”的求法1、如图2,直线l是经过点(1,0)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Rt△ABC中直角边AC=4,BC=3.将BC边在直线l上滑动,使A,B在函数 y=k/x的图象上.那么k的值是()A、3B、6C、12D、 15/4解析:∵BC在直线X=1上,设B(1,M),则C(1,M-3),∴A(5,M-3),又A、B都在双曲线上,∴1*M=5*(M-3),M=15/4 即K=15/42、如图3,已知点A、B在双曲线y= k/x(x>0)上,AC⊥x轴于点C,BD⊥y轴于点D,AC与BD交于点P,P是AC的中点,若△ABP的面积为3,则k=解析:A(x1,k/x1),B(x2,k/x2)AC:x=x1 BD:y=k/x2P(x1,k/x2)k/x2=k/2x1 2x1=x2BP=x2-x1=x1AP=k/x1-k/x2=k/2x1S=x1*k/(2x1)*1/2)=k/4=3 k=123、如图4,双曲线y= k/x(k>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A、y=1/xB、y=2/xC、y=3/xD、=6/解析:设E(x0,k/x0)E是BC中点,∴B(x0,2k/x0)B、D两点纵坐标相同,∴D(x0/2,2k/x0)BD=x0/2,OC=x0,BC=2k/x0梯形面积=(BD+OC)×BC/2=3k/2=3∴k=2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x三、反比例函数“K”与面积的关系1、如图5,已知双曲线 y1=1/x(x>0), y2=4/x(x>0),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且PA⊥x 轴于点A,PB⊥y轴于点B,PA、PB分别次双曲线y1=1/x于D、C两点,则△PCD的面积为()图5 图6 图7解析:假设P的坐标为(a,b),则C(a/4,b), D(a,b/4),PC=3/4*a PD=3/4*bS=1/2*3/4*a*3/4*b因为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所以a*b=4所以S=9/82、如图6,直线l和双曲线 y=k/x(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过点A、B、P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0P,设△AOC的面积为S1、△BOD 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A、S1<S2<S3B、S1>S2>S3C、S1=S2>S3D、S1=S2<S3解析:结合题意可得:AB都在双曲线y=kx上,则有S1=S2;而AB之间,直线在双曲线上方;故S1=S2<S3.3、如图7,已知直线y=-x+3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 y=k/x交于C、D两点,且S△AOC=S△COD=S△BOD,则k= 。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含详细解答)55631

反比例函数难题1、如图,已知△P1OA1,△P2A1A2,△P3A2A3…△P n A n-1A 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P2、P3…P n都在函数y=4x(x>0)的图象上,斜边OA1、A1A2、A2A3…A n-1A n都在x轴上.则点A10的坐标为2、如图1,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E(m,1)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A、E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1)求AB的长;(2)当矩形ABCD是正方形时,将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沿y轴翻折,得到反比例函数y=1kx的图象(如图2),求k1的值;(3)在条件(2)下,直线y=-x上有一长为2动线段MN,作MH、NP都平行y轴交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y=kx于点H、P,问四边形MHPN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若能,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已知反比例函数y=2kx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b ),(a+k ,b+k+2)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两个交点A 、B 的坐标: (3)根据函数图象,求不等式2kx>2x-1的解集; (4)在(2)的条件下,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m(m ≠0)的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x 轴交于C 点,点B 的坐标为(6,n ),线段OA =5,E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s i n ∠AOE =45.(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2)求△AOC 的面积.(1)过A 点作AD⊥x 轴于点D ,∵sin ∠AOE = 45,OA =5,∴在Rt△ADO 中,∵sin∠AOE=AD AO =AD 5= 45, ∴AD=4,DO =OA2-DA2=3,又点A 在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为(-3,4),将A 的坐标为(-3,4)代入y = m x ,得4=m -3∴m=-12,∴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12x 的图象上,∴n=-126=-2,点B 的坐标为(6,-2), ∵一次函数y =kx +b(k≠0)的图象过A 、B 两点,∴⎩⎨⎧-3k +b=4,6k +b =-2,∴⎩⎨⎧k =-23, b =2∴ 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3x +2.(2)在y =-23x +2中,令y =0,即-23x +2=0,∴x=3,∴点C 的坐标是(3,0),∴OC =3, 又DA=4, ∴S△AOC=12×OC×AD=12×3×4=6,所以△AOC 的面积为6.练习1.已知Rt△ABC 的斜边A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点C (1,3)在反比例函数y = k x的图象上,且sin∠BAC = 35.(1)求k 的值和边AC 的长; (2)求点B 的坐标.(1)把C (1,3)代入y = kx得k =3设斜边AB 上的高为CD ,则sin∠BAC =CD AC =35∵C (1,3) ∴CD=3,∴AC=5(2)分两种情况,当点B 在点A 右侧时,如图1有:AD=52-32=4,AO=4-1=3 ∵△ACD ∽ABC ∴AC 2=AD ·AB ∴AB=AC 2AD =254∴OB=AB -AO=254-3=134 图1此时B 点坐标为(134,0)图2 当点B 在点A 左侧时,如图2 此时AO=4+1=5 OB= AB -AO=254-5=54此时B 点坐标为(-54,0)所以点B 的坐标为(134,0)或(-54,0).1.如图,矩形ABOD 的顶点A 是函数与函数在第二象限的交点,轴于B ,轴于D ,且矩形ABOD 的面积为3.(1)求两函数的解析式.(2)求两函数的交点A 、C 的坐标. (3)若点P 是y 轴上一动点,且,求点P 的坐标.解:(1)由图象知k<0,由结论及已知条件得-k=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O xyB A CD(2)由,解得,∴点A、C的坐标分别为(,3),(3,)(3)设点P的坐标为(0,m)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M(0,2)∵∴∣PM∣=,即∣m-2∣=,∴或,∴点P的坐标为(0,)或(0,)1.如图,已知,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轴的交点的坐标及三角形的面积.解:(1)在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点在上经过,,解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是直线与轴的交点当时,点1.(1)探究新知如图1,已知△ABC与△ABD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结论应用:①如图2,点M,N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过点M作ME⊥y轴,过点N作NF⊥x轴,垂足分别为E,F.试证明:MN∥EF.②若①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N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判断MN与EF是否平行。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测试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填空题1.一般的,形如 y=k/x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2.写出下列各题中所要求的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类别。
1) 商场推出分期付款购电脑活动,每台电脑元,首付4000元,以后每月付y元,x个月全部付清,则y=(8000+)/x,是反比例函数。
2) 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使用天数y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 y=1000/x,是反比例函数。
3) 设三角形的底边、对应高、面积分别为a、h、S。
当a=10时,S与h的关系式为 S=10h/2,是正比例函数;当S=18时,a与h的关系式为 h=36/a,是反比例函数。
4) 某工人承包运输粮食的总数是w吨,每天运x吨,共运了y天,则 y=w/x,是反比例函数。
3.下列各函数 y=1/(k2+1)、y=x/(x5+x12)、y=14-3x、y=2x和y=3x-1 中,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①y=1/(k2+1)、② y=x/(x5+x12)、③ y=2x。
4.若函数 y=m/(x-1) (m是常数) 是反比例函数,则 m=1,解析式为 y=1/(x-1)。
5.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m,则 y=1000/x。
二、选择题6.已知函数 y=3x/(kx+1),当x=1时,y=-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y=3x/(3k+1)。
(解析:由 y=-3=3/(3k+1) 可得 k=-1/3,代入原式得 y=3x/(3x-1)。
)7.已知 y 与 x 成反比例,当 x=3 时,y=4,那么 y=3 时,x 的值等于 4/3.三、解答题8.已知 y 与 x 成反比例,当 x=2 时,y=3.1)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y=k/x,代入已知条件得k=6,因此函数关系式为 y=6/x。
反比例函数经典大题(有详细答案)

反比例函数1. 如图,函数b x k y +=11的图象与函数xk y 22=(0>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已知A 点坐标为(2,1),C 点坐标为(0,3).(1)求函数1y 的表达式和B 点的坐标;(2)观察图象,比较当0>x 时,1y 与2y 的大小.2、如图,正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0)k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 点,过A 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已知OAM ∆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 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 与点A 不重合),且B 点的横坐标为1,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A PB +最小.3、若反比例函数x ky =与一次函数42-=x y 的图象都经过点A (a ,2) (1)求反比例函数x ky =的解析式;(2) 当反比例函数xky =的值大于一次函数42-=x y 的值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BOCxyO Mx A(第5题)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A (2,m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且△AOB 的面积为 .(1)求k 和m 的值;(2)点C (x ,y )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求当1≤x ≤3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5、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已知A (0,4),B (-3,0)。
⑴求点D 的坐标;⑵求经过点C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6、如图,一次函数3y 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x>0)的图象交于点P ,PA ⊥x 轴于点A ,PB ⊥y 轴于点B ,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C 、点D ,且S △DBP =27,12OC CA =。
(1)求点D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3)根据图象写出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kxk B O A21xyA O PBC D7、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交反比例函数42my x-=(x>0)图象于点A 、B ,交x 轴于点C .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点A 的坐标是(2,-4),且13BC AB =,求m 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写出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8、如图,正比例函数11y k x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相交于A 、B 点,已知点A 的坐标为(4,n ),BD ⊥x 轴于点D ,且S △BDO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例函数难题
1、如图,已知△P1OA1,△P2A1A2,△P3A2A3…△P n A n-1A 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P
2、P3…P n都在函数
y=4
x
(x>0)的图象上,斜边OA1、A1A2、A2A3…A n-1A n都在x轴上.则点A10的坐标为
2、如图1,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E(m,1)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A、E在反比例函
数y=k
x
的图象上.
(1)求AB的长;
(2)当矩形ABCD是正方形时,将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沿y轴翻折,得到反比例函数y= 1
k
x
的图象(如
图2),求k1的值;
(3)在条件(2)下,直线y=-x上有一长为2动线段MN,作MH、NP都平行y轴交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
k
x
于点H、P,问四边形MHPN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若能,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2k
x
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b ),(a+k ,b+k+2)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两个交点A 、B 的坐标: (3)根据函数图象,求不等式
2k
x
>2x-1的解集; (4)在(2)的条件下,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
x
m
(m ≠0)的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x 轴交于C 点,点B 的坐标为(6,n ),线段OA =5,E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s i n ∠AOE =4
5.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2)求△AOC 的面积.
(1)过A 点作AD ⊥x 轴于点D ,∵sin ∠AOE = 4
5,OA =5, ∴在Rt △ADO 中,∵sin ∠AOE =AD AO =AD 5= 4
5,
∴AD =4,DO =OA2-DA2=3,又点A 在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为(-3,4),
将A 的坐标为(-3,4)代入y = m x ,得4=m -3∴m =-12,∴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
x ,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12x 的图象上,∴n =-12
6=-2,点B 的坐标为(6,-2),
∵一次函数y =kx +b(k≠0)的图象过A 、B 两点,∴⎩⎨⎧-3k +b=4, 6k +b =-2
,∴⎩⎨⎧k =-23, b =2
{
∴ 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
3x +2.
(2)在y =-23x +2中,令y =0,即-2
3x +2=0,∴x=3,
∴点C 的坐标是(3,0),∴OC =3, 又DA=4, ∴S △AOC =12×OC×AD =1
2×3×4=6,所以△AOC 的面积为6.
练习1.已知Rt △ABC 的斜边A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点C (1,3)在反比例函数y = k
x 的图象上,且sin ∠BAC = 3
5.
(1)求k 的值和边AC 的长; (2)求点B 的坐标.
(1)把C (1,3)代入y = k
x 得k =3
设斜边AB 上的高为CD ,则sin ∠BAC =CD AC =3
5 ∵C (1,3) ∴CD=3,∴AC=5
(2)分两种情况,当点B 在点A 右侧时,如图1有:AD=52-32=4,AO=4-1=3
'
∵△ACD ∽ABC ∴AC 2=AD ·AB ∴AB=AC 2AD =254
∴OB=AB -AO=254-3=13
4 图1 此时B 点坐标为(13
4,0)
图2
当点B 在点A 左侧时,如图2 此时AO=4+1=5 OB= AB -AO=254-5=54 此时B 点坐标为(-5
4,0)
所以点B 的坐标为(134,0)或(-5
4,0).
1.如图,矩形ABOD 的顶点A 是函数
与函数在第二象限的交点,轴于B ,
轴于D ,且矩形ABOD 的面积为3.
…
(1)求两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两函数的交点A 、C 的坐标. (3)若点P 是y 轴上一动点,且,
求点P 的坐标.
解:(1)由图象知k<0,由结论及已知条件得
O x
y B :
C
D
-k=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由,解得,
∴点A、C的坐标分别为(,3),(3,)
(3)设点P的坐标为(0,m)
《
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M(0,2)
∵
∴∣PM∣=,即∣m-2∣=,∴或,
∴点P的坐标为(0,)或(0,)
1.如图,已知,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与轴的交点的坐标及三角形的面积.
解:(1)在上.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在上
【
经过,,
解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是直线与轴的交点当时,点
1.(1)探究新知
如图1,已知△ABC与△ABD的面积相等,
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结论应用:
①如图2,点M,N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
过点M作ME⊥y轴,过点N作NF⊥x轴,垂足分别为E,F.
试证明:MN∥EF.
:
②若①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N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判断MN 与EF是否平行。
解:(1)证明:分别过点C,D,作CG⊥AB,DH⊥AB,
垂足为G,H,则∠CGA=∠DHB=90°.
∴CG∥DH.
∵△ABC与△ABD的面积相等,
∴CG=DH.
∴四边形CGHD为平行四边形
∴AB∥CD
?
(2)①证明:连结MF,NE.
利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知
∴S△EFM=S△EF N
由(1)中的结论可知:MN∥EF.
②如图所示,MN∥EF.
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
(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当四边形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由点A(3,2)在两函数图象上,可求得
k=6,a=,正比例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
(2)0<x<3
(3)设D点坐标为(3,t),则M点坐标为(
由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得3+6+3=3t 解得t=4
故点M为(D点为(3,4)
从而M点为BD中点,BM=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