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片状增强耐蚀材料

合集下载

耐烧蚀复合材料精简版

耐烧蚀复合材料精简版
耐 点
击 此 处 添
烧 加
正 文 ,
蚀 文
字 是 您
复 思
想 的 提 炼
合 ,
请 言 简
材 意
赅 的 阐
料 述
您 的 观 点 。
一、概述
烧蚀放热是利用表面烧蚀材料在烧蚀过程中的热解放热、热解气 体的质量引射效应以及表面碳层的再辐射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带走大量的热量来保护构件。
烧蚀材料在高热流作用下,由于发生化学、物理状态和结构变化 而吸收热量,材料在贫氧条件下热解生成的多孔碳质残留物具有 良好的隔热性能,且在炽热状态时具有很高的表面红外辐射系数, 可通过辐射作用将大部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延缓热能向内部传 导,保护了构件在工作过程中不至受到热损伤。
树脂基耐烧蚀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多为模 压及布带缠绕,层压及花瓣铺展也有少量 应用,近年来在RTM工艺方面的研究也有很 大的进展,模压工艺多用纤维模压与碎布 模压。布带缠绕由于技术成熟、工艺简单、 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而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四、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上的应用
1
根据喷管在发动机工作期间的受热分析和所用材料 的功能,喷管材料大致可分为四类:
四.碳/碳复合材料
基体材料为气相沉积碳或液体浸渍热解碳,增强材料为碳布、碳毡或碳纤维 多维编织物,该材料具有多种优点:高温条件下强度高;耐含固体颗粒的气 流冲刷;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低等。碳/碳复合材料可用于喷管内型面的 各个部位,且不需要支撑结构,因此可使喷管结构大大简化,实现质轻、高 效率和高可靠性。
碳基烧蚀复合材料
01 主要有碳/碳复合材料,属于升华型烧蚀材 料;
02
陶瓷基烧蚀复合材料
主要有碳/石英烧蚀材料,属于熔化-升华 型烧蚀复合材料。

耐腐蚀材料

耐腐蚀材料

耐腐蚀材料
耐腐蚀材料是指在化学环境中具有较高耐蚀性能的材料。

以下是常见的耐腐蚀材料:
1.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合金材料,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其中,316L不锈钢在大多数强酸、碱和盐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 聚四氟乙烯(Teflon):Teflon是一种具有优异化学稳定性的聚合物材料,能够耐受多种酸、碱和有机溶剂的腐蚀。

3. 钛合金:钛合金是一种轻质且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能够耐受多种腐蚀介质,尤其是酸性介质。

4. 高纯度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高纯度陶瓷材料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极端的化学环境中使用。

5. 耐酸碱玻璃:耐酸碱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能够耐受强酸碱的腐蚀,常用于实验室仪器和化学工业中。

这些材料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抵御腐蚀,因此在化学、制药、石油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第7章陶瓷基复合材料

第7章陶瓷基复合材料
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后,t相可以部分或全部以亚稳定状态存在于室 温,分别称为部分稳定氧化锆(PSZ)或四方相氧化锆多晶体(TZP)。
利用t-ZrO2m-ZrO2的马氏体相变,可以用来增韧陶瓷材料,即 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ZTC)。
ZrO2陶瓷的特点是呈弱酸性或惰性,导热系数小(在100~1000℃ 范围内,导热系数=1.7~2.0W/(mK),其推荐使用温度为2000~2200℃, 主要用于耐火坩埚、炉子和反应堆的绝热材料、金属表面的热障涂层等。
20~40 - -
5、碳化硅陶瓷(SiC, Silicon Carbide)
以SiC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材料。
碳化硅(SiC)变体很多,但作为陶瓷材料的主要有两种晶体结构, 一种是-SiC,属六方晶系;一种是-SiC,属立方晶系,具有半导体特 性。多数碳化硅陶瓷是以-SiC为主晶相。
1、氧化铝陶瓷(Al2O3, alumina)
以氧化铝为主成分的陶瓷材料。氧化铝含量越高,性能越好。按 氧化铝含量可分为75瓷、85瓷、95瓷、99瓷和高纯氧化铝瓷等。
主晶相为-Al2O3,属六方晶系,体积密度为3.9 g/cm3左右,熔点 达2050℃。
氧化铝有多种变体,其中主要有、型。除-Al2O3外,其它均 为不稳定晶型。-Al2O3为低温型,具有FCC结构,在950~1200℃范围 内可转化为-Al2O3,体积收缩约13%。在氧化铝陶瓷制备过程中, 一般先将原料预烧, 使-Al2O3转化为-Al2O3。
基复合材料
❖ 晶片补强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人工晶片和天然片状
材料
❖ 长纤维补强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 ❖ 叠层式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层状复合材料和梯度陶瓷基复
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类型汇总表

钢结构防腐施工工艺及材料

钢结构防腐施工工艺及材料

1、面漆产品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引用《JG/T 224-2007》表1 面漆产品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技术指标I型面漆 II型面漆1 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2 施工性涂刷两道无障碍3 漆膜外观正常4 遮盖力(白色或浅色*)/(g/m ²)≤1505 干燥时间/h 表干≤4 实干≤246 细度bµm ≤60(片状颜料除外)7 耐水性 168h无异常8 耐酸性(5%H2S04) 96h无异常 168h无异常9 耐盐水性(3%NaCl) 120h无异常 240h无异常10 耐盐雾性500h不起泡,不脱落1000h不起泡,不脱落11 附着力(划格法)/级≤112 耐弯曲性/mm ≤213 耐冲击性/cm ≥3014 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15 贮存稳定性结皮性/级≥8沉降性/级≥616 耐人工老化性(白色或浅色)500h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粉化≤1级;变色≤2级1000h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粉化≤1级;变色≤2级a 浅色是指以白色涂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色浆后配置成的浅色涂料形成的涂膜所呈现的浅颜色,按GB/T 15608-1995中4.3.2规定明度值为6~9之间(三刺激值中的Y D65≥31.26)b 对多组分产品,细度是指主漆的细度。

c 面漆中含有金属颜料时不测定耐酸性。

2、底漆及中间漆产品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引用《JG/T 224-2007》表2 底漆及中间漆产品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技术指标普通底漆长效型底漆中间漆1 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2 施工性涂刷两道无障碍3 干燥时间/h表干≤4实干≤244 细度bµm ≤70(片状颜料除外)5 耐水性 168h无异常6 附着力(划格法)/级≤17 耐弯曲性/mm ≤28 耐冲击性/cm ≥309 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10贮存稳定性结皮性/级≥811 沉降性/级≥612 耐盐雾性200h不剥落、不出现红锈b1000h不剥落、不出现红锈b-13 面漆适应性商定a 对多组分产品,细度是指主漆的细度b漆膜下面的钢铁表面局部或整体产生红色的氧化铁层的现象。

as7化学成分

as7化学成分

as7化学成分
AS7是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树脂、增强剂和填充剂。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介绍AS7的化学成分。

一、树脂
AS7的树脂部分通常采用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耐热性能。

它具有很高的粘接强度,能够牢固地粘接增强剂和填充剂,形成坚固的复合材料结构。

此外,环氧树脂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和绝缘材料。

二、增强剂
AS7的增强剂主要采用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非常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的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纤维,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

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不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快速传导热量,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温度。

三、填充剂
AS7的填充剂通常采用硅胶。

硅胶是一种由二氧化硅组成的胶状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湿性和吸附性。

硅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复合材料的湿度,提高材料的干燥性。

同时,硅胶还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和杂质,净化环境,增加材料的纯度。

硅胶还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能够增加复合材料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AS7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氧树脂、碳纤维和硅胶。

环氧树脂作为树脂部分,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碳纤维作为增强剂,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轻质的特点;硅胶作为填充剂,具有吸湿、吸附和净化环境的功能。

这些化学成分的组合使得AS7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alsi7mg材料标准

alsi7mg材料标准

标题:ALSI7MG材料标准一、引言ALSI7MG材料是一种常用的铝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ALSI7MG材料的标准,以便广大工程师和制造商参考。

二、材料组成与制备1. 材料组成ALSI7MG材料主要由铝(AL)、硅(SI)、镁(MG)等元素组成。

其中,铝的含量在90%以上,硅的含量在6.5%-7.5%之间,镁的含量在0.2%-0.6%之间。

此外,还包含少量的铜(Cu)、锰(Mn)、锌(Zn)等元素。

2. 制备方法ALSI7MG材料的制备主要采用熔炼与铸造工艺。

具体步骤包括原料预处理、熔炼、浇铸、固化等。

制备过程中需控制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三、物理性能测试标准1. 密度测试ALSI7MG材料的密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在2.6-2.8g/cm³之间。

2. 硬度测试使用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对ALSI7MG材料进行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

硬度值应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3. 抗拉强度测试ALSI7MG材料的抗拉强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在200-250MPa之间。

四、化学成分测试标准1. 成分分析对ALSI7MG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包括铝、硅、镁等元素的含量。

各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 不纯物质含量ALSI7MG材料中不应含有过多的不纯物质,如铁、铜、锰等。

其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材料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五、表面状态要求1. 表面光洁度ALSI7MG材料的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划痕和凹凸不平的现象。

光洁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满足后续加工和使用的要求。

2. 表面清洁度ALSI7MG材料的表面应无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应进行适当的清洗和处理,以确保表面的整洁和无污染。

六、耐腐蚀性能要求1. 腐蚀试验对ALSI7MG材料进行腐蚀试验,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

镍七氮化学成分

镍七氮化学成分

镍七氮化学成分镍七氮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由镍和氮元素组成。

它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镍七氮的化学成分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镍七氮的化学成分。

镍七氮的化学式为Ni7N,其中镍原子的数目为7个,氮原子的数目为1个。

镍七氮的分子量为569.28克/摩尔。

它是一种固体物质,具有金属的光泽和导电性。

镍七氮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其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电导性,因此在电子器件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其次,镍七氮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因此被用于制造耐腐蚀材料。

此外,镍七氮还具有良好的磁性,可以用于制造磁性材料和磁存储介质。

在电子领域,镍七氮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电池、电路板和电子元件。

它的高导电性和良好的热导性使其成为电子器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另外,镍七氮的耐腐蚀性使其成为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

在材料科学领域,镍七氮被用于制造耐腐蚀材料和高强度材料。

其耐腐蚀性使其成为化学工业中的重要材料,能够抵抗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同时,镍七氮的高强度和硬度使其成为制造航空航天器件、汽车零部件和工具的理想选择。

在磁性材料领域,镍七氮的磁性使其成为制造磁性材料和磁存储介质的重要原料。

它可以用于制造磁盘、磁带和磁性存储器件,为信息存储和传输提供支持。

镍七氮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它在电子、材料和磁性材料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镍七氮的化学成分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应用和潜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镍七氮的基本知识,并引发对其更深入研究的兴趣。

3cr17ni7mo2n材料标准

3cr17ni7mo2n材料标准

3Cr17Ni7Mo2N材料标准1. 引言3Cr17Ni7Mo2N是一种不锈钢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了相应的材料标准,本文将对3Cr17Ni7Mo2N材料标准进行介绍。

2. 3Cr17Ni7Mo2N材料概述3Cr17Ni7Mo2N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由Cr、Ni、Mo等元素组成。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

在高温条件下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抵御酸、碱、盐等化学介质的侵蚀。

3. 3Cr17Ni7Mo2N材料标准3Cr17Ni7Mo2N材料标准是对该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技术要求等进行规范的文件。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3Cr17Ni7Mo2N材料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化学成分3Cr17Ni7Mo2N材料的化学成分是确保其耐蚀性和强度的关键因素。

标准中规定了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范围和最大允许偏差,以及控制杂质元素的含量,确保材料具有稳定的组织和性能。

3.2 力学性能3Cr17Ni7Mo2N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等指标。

标准规定了材料在不同状态(退火、冷加工、热处理等)下的力学性能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3.3 金相组织金相组织是指材料在显微镜下的晶粒结构和相分布情况。

标准规定了3Cr17Ni7Mo2N材料的金相组织要求,包括晶粒尺寸、晶界清晰度、析出相等。

并规定了金相试样的制备、腐蚀试验、观察方法等。

3.4 技术要求3Cr17Ni7Mo2N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对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规范的文件。

包括熔炼工艺、热处理工艺、成材工艺、表面质量、尺寸允许偏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

4. 3Cr17Ni7Mo2N材料标准的应用3Cr17Ni7Mo2N材料标准是生产、销售、采购和使用该材料的依据,适用于制造和使用3Cr17Ni7Mo2N材料的相关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片状铜金粉
片状铜金粉实质上是铜锌合金粉,铜金粉有较好的装饰 性。
7.2.3 金属氧化物片状粉体
片状金属氧化物粉体是通过人工手段合成制备的片状粉 体,人工合成云母、片状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 化钛等。它在厚度方向达到了纳米级,而在径向为微米 级,径厚比大,兼顾纳米和微米粉末的双重功效。 1.片状氧化铁 片状氧化铁是刚玉结构,即α-Al2O3类型结构,形状为正 六边形的片状单晶体,由于其片状结构类似云母,故称 云母氧化铁,云母氧化铁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味,耐 高温,抗紫外线,有良好抗粉化、防锈、耐碱性、耐盐 雾、耐候性等优良性能。人工合成的云母氧化铁因纯度 高,粒度分布均匀,光亮感与立体感强,结晶面平滑无 损。
化学成分 SiO2 Fe2O3 Na2O Al2O3 指标 % 0.04 0.04 0.07 99.80 物理性质 表观空隙率 吸水率 松装比重 α- Al2O3 指标 5% 2% 3.5%-3.6% >99
7.3 玻璃鳞片耐蚀材料
1.玻璃鳞片的优点
抗扩散渗透和间歇性强腐蚀介质的能力优;力学性能好,防腐蚀的覆 盖层只需要二维的拉、弯力学强度,且在二维的所有方向上都是各向 同性的;在第三维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也很好。
全锌(%) 金属锌(%) 铅(%) 铁(%) 镉(%)
≥98.5 ≥98 ≥96 ≥94 ≤0.15 ≤0.2 ≤0.05 ≤0.10 ≤0.10 ≤0.10
3.片状铝粉 片状铝粉是以金属铝制成的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粉末,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颜料之一。径与厚比例大约为 (40∶1)~(100∶1),铝粉颜料具有“双色效应” 和“金属闪光效应” ,有一定装饰性。
2.片状锌粉 片状锌粉主要应用于配制各种水溶性无机盐涂料、有机 防腐涂料以及富锌底漆。
物理指标
型号 1 2 厚度(μm) 0.15~0.4 0.1~0.3 平均粒径(μm) 15~25 6~15 径厚比 50~70 60~80 水平遮盖率cm2/g 6000 8000 外观 银灰 灰
化学指标
规 格 1 2 化学成分%
7.1.2 片状增强力学原理 1.片状材料的增强原理
片状材料的排列平行于表面的排列,宽大的鳞片的具有
应力分散作用。因此,作为板式材料来说,鳞片的增强 效果要远好于纤维增强,因为鳞片能保证二维方向上的
排布在宏观上是均匀的,是平面各向同性材料,而玻璃
布最多只能保证经纬向均匀; 而且片状材料具有比纤维更高的堆砌体积份数及更小的
触变剂:厚涂层时使用。 偶联剂:降低表面能;提高粘合强度,最重要。 增塑剂:降低粘度和提高韧性。 增粘剂:提高粘合强度,降低粘度。 溶剂:越少越好;挥发速度快则更要少、多时慢为好
7.2 片状增强材料品种
片状增强体从材料组成有无机、金属鳞片, 从制造上天然、人工制造和在复合工艺过程中自
身生长出来的三种类型。天然片状增强体的典型
7.2.2 金属鳞片
片状金属粉体主要有片状不锈钢、铝粉、铜金粉、银粉、 锌粉和铅粉等。片状金属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显著的屏蔽 效应、较强的反射光线的能力以及优良的导电性能。 片状金属粉体制造工艺步骤:金属熔炼→喷雾制粉→球磨 制片→粉片分级→过滤干燥→表面抛光→产品包装。
1.不锈钢鳞片 不锈钢鳞片是用316L不锈钢经熔化、脱氧、雾化后再研磨、 筛分而成。 为近似圆形的薄片,周边开裂不完整。其直径<100μm, 厚度<0.5μm。 耐蚀性好,强度高,径厚比大,配套树脂选择范围广,涂 料储存时易沉淀,立面施工要求高,平面施工性能好。不 锈钢鳞片是诸多鳞片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品种。
Na2O+K2O 9~13% ≤0.8 12±1
ZnO 1~6% -
FeO3
4.2±0.5 3.53
>0.4
耐化学性能
腐蚀环境 酸类 盐酸、草酸、硫酸、硝酸 25℃ 优 93℃ 优
碱类
盐类 气体 有机物类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铵
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钠 干(湿)氯气、干(湿)二氧化碳 丙酮、甲、乙醇、苯胺、四氯化碳
Le fm df 2 s
Le/df称为临界长径 比。σfm表示纤维的 轴向屈服应力;τs 表示基体-纤维界面 的剪切屈服应力。 纤维通过界面沿纤维轴向的剪 应力传递载荷,会受到比基体 中更大的拉应力; 最大纤维应力发生在纤维长度 的中点处;
7.1.4 片状填充材料耐介质腐蚀原理
阳极 光线 渗透液 渗透液
玻璃鳞片的理化指标
项目 厚度 指标 3~10μm 项目 片径(目) 指标 6 ~500
比重
巴氏硬度 抗弯强度(Mpa) 冲击强度(Nm/cm2)
2.52g/cm3
57 79.47 0.35
孔隙率( % )
抗拉强度( MPa ) 抗压强度( MPa ) 线膨胀系数( K -1 )
1.502
25 12.35 1.15×10-6
3.强度预测
l c rr 1 1
mm
式中:下标c表示复合材料,m表示基体,r表示薄片;υ 表示体积分数;ωi和ω分别表示薄片的临界等效直径和 等效直径;β为与薄片的种类、含量、取向、分布有关 的系数;σm表示断裂时基体的强度。
7.1.3 短纤维增强力学原理 纤维的临界长度
7.1.4 片状填充材料耐介质腐蚀原理
1.对介质的扩散渗透的阻隔
2.对影响基体树脂老化的阻隔
3.提高耐应力腐蚀能力 4.牺牲阳极保护 5.发挥了鳞片的耐蚀性
腐蚀产物
热氧腐蚀坑
ΔT
玻璃鳞片
树脂基体
7.1.5 复合组成要求 1.填料 片状增强材料主要有鳞片石墨、滑石粉、云母粉、云母 氧化铁、玻璃鳞片、不锈钢鳞片、有色金属及其氧化物 鳞片等,其中目前最大量使用的是玻璃鳞片。 鳞片的尺寸 :边长为a方型鳞片需要满足τrma≤σrmδ。 鳞片的形状 :理想的为长与宽尺度相近的薄片 。不规则 加入量 :大于10% 、小于45% 鳞片的厚度:小 颗粒填充填料 :细粉、短纤维
成份 白云母 金云母 SiO2 44~50 38~45 Al2O3 20~33 10~17 MgO 1.3~2 21~29 Fe2O3 2~ 6 K2O 9~11 7~10 Na2O 0.95~1.8 H2O 0.13 0.3~4.5
云母的性能
项目 弹性模量 MPa 白云母 1476~2093 金云母 1394~1874 项目 抗剪强度 MPa 白云母 210~296 金云母 82~135
2.片状氧化铝 片状氧化铝是刚玉结构,即α-Al2O3类型结构,晶相稳 定、硬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提高高分子材料产品的耐 磨性能尤为显著。具有耐酸碱性,耐高温,硬度高,熔 点高,导热性高和电阻率高等很多优良的性能;另外还 具有其它片状粉体所不具备的良好的耐热性和高的机械 强度。
片状α-Al2O3的质量要求
7.1.5 复合组成要求 2.树脂基体 片状增强材料的树脂可以采用各种规格的热固性树脂, 例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 及呋喃树脂等。 抗介质腐蚀和抗渗透的能力 ; 低挥发性溶剂含量; 基体粘结剂与填料及基层面材的粘结强度 ;
7.1.5 复合组成要求 3.助剂选择
消泡剂:施工时控制质量。
7 片状增强耐蚀材料பைடு நூலகம்
7.1片状增强复合材料基础
7.2片状增强材料品种
7.3玻璃鳞片耐蚀材料 7.4金属鳞片防腐蚀材料 7.5片状填充耐蚀材料的施工
7.1 片状增强复合材料基础
片状填料是以二维形式存在于树脂基体中,相对于基础面 平行层叠,因此整个复合材料是一个二维向均匀、第三维 向异性的材料,片的排列结构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成型工 艺,是通过刮涂或压延使片状填充料取向,完成排列,填 料的径厚比(小片平均直径与厚度之比值)越高,填充片 的数量就越高,可制得高耐蚀、高刚性增强塑料。 片状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由4个因素决定:组分的 性质;组分的含量;结构与界面,其中,组分的重要性质 有模量、尺寸、形状等。
膨胀系数,所以,采用片状增强具有显著的技术与经济
意义。
2.弹性模量
Ec 1 r Em 1 r
( Er / Em ) 1 ( Er / Em )
式中:Ec,Er和Em分别是复合材料,填充物和聚合物基体的弹性 模量;υr是填充物的体积分数;ζ是取决于填充物几何形态和加载 方向的形状参数。对于盘形的片状填料,当计算纵向弹性模量时, ζ=2L/t。其中,L是片状填料在此方向的长度,即片径;t是片的厚 度。
代表是云母、石墨,人工制造的片状增强体有玻 璃、铝、铜、不锈钢等。鳞片是一种触变有性的
填料,十分容易形成厚浆型的涂料。
7.2.1 无机片状增强材料 1.玻璃鳞片 鳞片玻璃是厚度一般在2~20μm,片径0.1~3.2mm的 无规则形状的玻璃碎片,因其形状酷似闪闪发光的鱼鳞 而得名。 玻璃鳞片按厚度和片径来确定用途,厚度小于6μm、片 径在0.2~0.4mm范围的常用于配制喷涂涂料;厚度在 6~20μm、片径在0.4~0.63mm范围的常用于配制手工 刷涂涂料;厚度在20~40μm、片径在0.63~0.2mm范 围的常用于配制手工刮涂胶泥。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耐酸失重率:(80℃,24h)
序号 介质 质量损失率(%) 序号 介质 质量损失率(%)
1
2 3
30% H2SO4
10%HCl 10%HNO3
1.25
1.65 1.54
4
5 6
20%HCl
10% H2SO4 10%H2CO3
1.60
1.30 1.30
2.云母鳞片 云母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的天然矿物,耐酸、耐碱;电 绝缘性和绝热性、耐压性佳;折射率高,耐候性好;分 解温度高(>850℃),耐热性好。白云母的化学式为 KAl2(AlSi3O10)(OH)2,金云母KMg3(AlSi3O10)(F,OH)2, 普通云母还含少量Ti、Cr、Mn、Fe和F、S、P等。 云母的化学组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