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常规培养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
离园时,幼儿应按照老师的引导,有序地离开教室,不奔跑、不推挤。同时,幼儿应知道等待家长来 接,不跟陌生人走。在交接过程中,老师应与家长进行规范交接,关注细节,确保孩子的安全。例如 ,提醒家长检查孩子的衣物是否穿好、携带的物品是否齐全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3 鼓励幼儿参与晨间活动
鼓励幼儿参与晨间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晨间检查
身体检查
对每个幼儿进行身体检查 ,包括体温、手温、呼吸 、心率等,确保幼儿身体 无异常。
口腔检查
检查幼儿口腔,看是否有 溃疡、炎症等。
皮肤检查
检查幼儿皮肤是否有过敏 、炎症等。
疫苗接种情况
询问家长幼儿疫苗接种情 况,确认是否完成国家规 定的疫苗接种。
和创造性。
发展社交能力
在自由活动中,幼儿之间互相交流 、合作,发展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增强自信心
通过自由活动,幼儿可以自由选择 玩具和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
集体游戏
01
02
03
培养合作意识
集体游戏需要幼儿相互配 合和合作,培养幼儿的合 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规则意识
集体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 要求,通过游戏可以帮助 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和自律 能力。
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集体游戏中,幼儿为了 获得胜利而共同努力,增 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04
午休与午餐
午休管理
午休时间
确保幼儿在中午12点到下 午2点之间进行午休,保证 他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睡前准备
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舒 适的环境,让他们在睡前 放松,可以播放柔和的音 乐或故事。
睡眠姿势
指导幼儿采用正确的睡眠 姿势,避免趴睡或蒙头睡 觉。

幼儿园一日常规要求

幼儿园一日常规要求

幼儿园一日常规要求
一、早餐
1.早餐前孩子要洗手及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2.早餐时间要比平时早上几分钟,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早餐,不要急于求成,增强孩子安全感;
3.早餐要丰富、营养、可口,督促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一定要均衡营养;
4.注意营养均衡,一日三餐要搭配合理,保持孩子体能充沛和良好的健康状态,并培养孩子爱吃营养的习惯;
5.早餐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自己吃,孩子自己吃的时候及时纠正不当的举动,培养孩子吃饭时的礼貌礼仪。

二、活动
1.丰富孩子的课余活动,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以培养兴趣。

2.安排各类活动,既有体育性活动,也有艺术性的道具等,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乐趣;
3.活动安排要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应,幼儿不宜过长而繁杂,否则容易困扰孩子;
4.活动要按照计划有条理地安排,每次活动前要准备乐器、道具等,活动结束后归位,以培养孩子爱惜资源的习惯。

三、休息
1.休息要有规律,一般在午休后,全班安排大半个小时的时间休息,以保持孩子的体能充沛;
2.安排安静的环境,促进孩子安稳休息,午休期间要有完善的监管,确保孩子安全;
3.休息时间要安排休闲活动。

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地方。

然而,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以下是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的具体内容。

二、入园安全教育1. 晨检:每天早晨,幼儿园的老师会对孩子们进行晨检,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2. 消毒洗手: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要排队进行消毒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3. 穿衣安全:教育孩子们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尖锐的衣物,以防发生意外。

4.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确保交通安全。

5. 校园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围墙,注意楼梯、走廊等危险区域,防止跌倒、摔伤。

三、园内安全教育1. 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们不随意捡食地上食物,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消防安全: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教育孩子们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 防拐骗教育:教育孩子们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提高防拐骗能力。

4. 防自然灾害教育:教育孩子们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会自救、互救。

5. 卫生保健教育: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预防疾病传播。

四、离园安全教育1. 离园排队:教育孩子们离园时有序排队,不拥挤、不喧哗,避免发生意外。

2.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过往车辆,确保交通安全。

3. 家庭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汇报自己的行踪,告知家长与朋友一起回家,提高警惕。

4. 家庭防火、防盗教育:教育孩子们在家时注意防火、防盗,不玩火、不接触危险物品。

五、总结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是确保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内容,幼儿园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不仅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正常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为了提高教师对一日常规的重视和管理能力,我们进行了一场全面而深入的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

一、培训的重要性幼儿园一日常规涵盖了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包括入园晨检、晨间活动、早操、进餐、午睡、游戏活动、离园等。

良好的一日常规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熟悉和掌握一日常规的要求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和职业满意度。

二、一日常规的具体内容1、入园晨检教师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迎接幼儿和家长,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个人卫生和携带物品。

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向老师和同伴问好,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

2、晨间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如玩具、图书、拼图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活动。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友好合作。

3、早操带领幼儿做好早操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服装、排好队伍等。

动作规范、有力地带领幼儿做操,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4、进餐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进餐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正确使用餐具、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

关注幼儿的饮食情况,鼓励幼儿独立进餐,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5、午睡做好午睡室的准备工作,如调节室温、整理床铺等。

帮助幼儿脱衣、盖被,巡视幼儿的午睡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玩伴,教师要适时介入指导,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7、离园组织幼儿整理好个人物品,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

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进步和不足。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PPT课件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PPT课件

睡眠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
1.只要开始的时候要求 幼儿进入午睡室就保持 安静,以后孩子都能进 入寝室就会形成条件反 射,保持安静。
2.保持寝室安静,自己在 床铺前有序穿脱衣裤、 鞋袜。整理好自己的衣 物等,放在指定位置。
3.安静入睡,睡姿正确, 不玩物品,不和别人讲 话,不影响别人。起床 时,在教师的帮助下穿 好衣服、鞋袜。
在幼儿方面做到
5.户外幼儿园活动玩大型玩 具时,不推不济,幼儿互相监督, 拿器械时互相帮助.保证幼儿 安。
6.知道不能碰电插座等电器, 玩剪刀时注意安全,知道正确 的使用剪刀。
7. 知道不把纸团、扣子等塞 到耳、鼻里,也不能把异物放 到嘴里。
第四部分
日常需要给孩子的教育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4. 大小便能基本自理,有困难的能及时跟 老师说出大小便的要求。
盥洗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
5. 盥洗时不把水洒在地上,能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6.给孩子的水杯做记号,用自己的水杯按时喝水。 将水杯放在固定位置(标记) 7.自己接水排队不拥挤,喝水的地方常会造成拥挤, 以至打翻水杯,我们要组织幼儿有秩序的排队喝水。 8.不浪费水。
2、对每个孩子的仪表进行检查,特别是穿反鞋情况杜 绝发生。仪表检查顺序:头发、面部、脖子、上衣扣、 手、裤子、鞋子。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
3、进行离园前的谈话活动,内容包括当日教学活动内 容、有趣的瞬间、当日表现最好或最勇敢的宝宝、一日 进餐的名称、第二天要准备的学习用品等等。
离园活动
对教师的要求 :
常规好不好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 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幼儿园活动的质量。
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一部分。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总结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总结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学校教育的地方,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一日常规可以培养孩子自律、规律生活,培养好的习惯,提升幼儿全面的素质。

幼儿园应该制定科学的一日常规。

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应该包括一整天的日程安排,包括起床时间、吃饭时间、午休时间、游戏时间、学习时间等。

这样有规律的一日常规有助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该建立良好的环境。

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一日常规的重要条件。

环境包括空气、光线、温度、安静等。

在良好的环境下,孩子更容易接受规则和纪律,更容易建立好的习惯。

老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师应该做好示范,让孩子看到老师的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

老师还可以用游戏、歌唱、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一日常规的重要因素。

家长应该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园里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与园方共同协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家长在家里也可以给孩子制定一日计划,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

幼儿园应该制定科学的一日常规,建立良好的环境,老师应该做好示范,家长也是培养的重要因素。

只有幼儿园、老师、家长共同协作,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一日常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文章2000字】第二篇示例: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孩子良好一日常规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孩子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遵守规矩和纪律等重要品质。

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良好一日常规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日常规划,让孩子们了解每天的活动安排。

早上到幼儿园后,先进行晨间操和早读,然后是早餐时间。

接着,进行课堂学习和游戏活动,然后是午餐时间和午休。

下午进行户外活动或美术课等,最后进行收拾和回家准备。

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

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

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1、早上①规定时间完成洗漱、穿衣等自理;②早餐饭后完成操场活动;③由老师统一带领,按照教室分班上课;④课后开展易于实施又充满乐趣的课外活动,例如运动、游戏、欢乐轮滑等。

2、午餐①在午餐期间控制噪音;②让小朋友亇自由玩耍,老师指导吃饭的要求、吃饭的礼仪;③促进小朋友学会自己正常的进食行为;④保证每个小朋友均可得到良好的课余休息环境。

3、午睡①按照定时、定量睡眠;②准备床上用品,安排安静休息;③提供舒适安全、安静轻微的睡眠环境;④帮助和指导小朋友学会正确的睡眠方式,培养安静睡眠的习惯;⑤让小朋友在午睡后可以放松身心,精神抖擞,恢复活力,进行更好的学习活动;4、下午①室外活动,比如周末去郊游、室外运动;②开展有益身心、可以提高小朋友体质的活动、工作水平等;③鼓励小朋友以正确的态度掌握正确的知识;④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培养小朋友的爱国精神、学习热情;⑤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小朋友的课余生活。

5、放学①小朋友们参加完放学活动后,回到家里休息;②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学校安排适当的午餐休息;③老师讲解新的内容、安排活动的艺术形式,鼓励小朋友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④在放学前,老师要正确辅导小朋友,让小朋友学会安全的步行和交通技能;⑤老师要照着小朋友回家,小朋友安全回到家后向老师道别。

一日常规的培养而小朋友在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中,根据时间安排可分为:早上、午餐、午睡、下午、和放学五大部分。

1、早上①规定时间完成洗漱、穿衣等自理,小朋友们要及早完成自己的饮食、洗漱等自理工作,让自己保持清洁整洁的外表;②在早餐饭后,小朋友们要到操场上进行活动,此时此刻正是发挥小朋友在肢体运动等方面的才能;③按照教室安排上课,老师会带领小朋友们按照班级分班上课,进行一定的认识活动、练习题等,帮助小朋友习得更多的新知识;④在上课之后,开展趣味性强、易于实施的各种课外活动,如踢足球、游泳、打篮球、跳绳、欢乐轮滑等,让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乐趣。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精选)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精选)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一、晨间准备1.1早抵校:每天早晨7:30,教师准时到达学校,确保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1.2教室环境整理:首要任务是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桌椅摆放规范,课件准备妥当。

1.3检查教学用具:仔细检查学生桌椅、玩具和其他教学用具,确保安全卫生。

二、晨间活动2.1早操活动:8:00进行早操,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活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2清晨问候:用温馨的问候语迎接每一位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3自由活动:提供一段时间的自由活动,鼓励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主动性。

三、晨间教学3.1早读时间:8:30进行早读时间,通过亲子阅读或教师指导,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3.2晨间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专题教学,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注重启发思维。

3.3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四、午餐与午休4.1午餐时间:11:30安排午餐时间,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和自助餐习惯。

4.2午休准备:12:30安排午休准备,确保环境安静,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午休环境。

五、午休后活动5.1活动计划:1:30开始下午活动,制定丰富多彩的活动计划,包括艺术、手工、体育等多个方面。

5.2小组互动: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5.3个别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

六、室外活动6.1室外游戏:3:00进行室外游戏时间,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运动能力。

6.2观察与引导: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引导,确保安全。

6.3教学总结:在室外活动结束后,进行简短的教学总结,强化幼儿对活动内容的记忆。

七、日常整理与家长沟通7.1教室整理:4:30进行教室整理,确保环境整洁有序。

7.2家长沟通:5:00与家长进行日常沟通,介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提供有效建议。

八、离园准备8.1收拾教具:5:30整理并存放教学用具,确保教室整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一日常规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

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需要多长时间,时间和效率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方面。

不同的幼儿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了一日常规制度。

一日常规规定了幼儿在园的具体活动,也提出了常规要求。

幼儿园工作中,执行一日常规就是为了让教师和幼儿形成时间和效率意识,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坚持“一日常规”的要求会不会和新《纲要》的精神产生矛盾呢?我不这样认为。

新《纲要》重视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尊重他们的主体性,但也强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极等待,也考虑到了幼儿教育当中的时间和效率问题。

在坚持“一日常规”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1、严格与灵活。

一日常规所规定的是教师和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里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的,是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幼儿园工作的实际制订出来的。

其中所提出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严格执行的。

在而操作中,有许多的具体情况,需要灵活处理。

比如集体活动的时间问题,活动与活动之间过渡时的具体内容。

2、主导与主体。

幼儿的一日活动都要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即使是活动区活动、自由活动,教师也不能坐在一边,置身幼儿的活动之外,应当积极地观察幼儿的活动,适时指导,开展随机教育。

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充分展示、自由表达、深刻体验,独立操作。

幼儿教育也要讲时间、讲效率,而坚持“一日常规”就是时间和效率管理。

晨间接待一、开饭要求:1、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

2、餐前1)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

3)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

3、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

二、进餐要求:1、饭菜进班后,主班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

3、幼儿进餐时,教师不能坐着,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

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

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4、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

5、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馒头包子要分在托盘内,,不要放在桌子上。

6、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7、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

三、餐后要求:1、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如散步等),活动确保15分钟左右。

2、保育员教师擦干净桌子;地面先扫后拖,幼儿进入厕所小便、盥洗、午睡,晚班教师协助主班教师做好配班工作。

洗手一、幼儿集中洗手时,盥洗室一定要有教师,三大职责如下:1、防止幼儿意外事故发生。

2、帮助幼儿提裤、卷袖。

3、督促幼儿正确洗手、擦手。

4、在盥洗室的教师必须等最后一位幼儿洗完手后方可离开。

二、幼儿洗手时间:1、饭前便后。

2、户外活动。

3、传染病期间,应加强洗手次数。

三、洗手步骤如下:1、卷起袖子,难卷的幼儿教师帮助卷袖子。

2、流水肥皂洗手,从手指到手腕,双手必须搓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3、洗完手后,双手在池内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擦手时,用毛巾将手心手背擦干。

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困难幼儿拉下袖子。

四、保育教师随时清洗整理肥皂袋。

教育活动1、按时进行活动,活动内容按计划进行。

2、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

3、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

4、课堂气氛活跃。

户外活动1、所有幼儿组织在视野之内,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不能坐着或与别班教师闲聊。

2、户外活动,有组织,由内容,保障安全。

午睡1、幼儿午睡时,须脱外衣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

2、值班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午睡的护理。

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教师不允许睡、靠、坐在幼儿床上,更不允许用孩子的寝具。

3、对于体弱多汗的幼儿要加强午睡护理。

4、午睡室睡前睡后开窗通风。

5、在规定时间内起床,不拖拉。

学习整理床铺。

(中、大班)饮水1、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保育教师应提供幼儿随时饮水的条件。

保温桶应始终有适宜温度的开水。

2、随时关注班级饮水桶内水量和水温,保证幼儿随时饮用水,每次消毒前,应将机动的杯子取出供幼儿随时饮用水。

离园1、饭后组织幼儿离园活动,活动有组织、有内容。

2、严格使用接送卡。

3、高度负责,把每一位幼儿安全交给家长,不准出现幼儿自己离园、离班被陌生人接走的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并请陌生人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后,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慎重对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儿离园。

4、理园前,关好门窗,检查电阀门开关。

幼儿园班级一日常规建设与良好习惯培养的策略是什么?所谓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

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

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保证的润滑剂,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对于班级和幼儿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常规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渐渐地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长为遵守常规的小小文明人。

几年来,就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有以下几种方式策略一:情境暗示,建立常规实践告诉了我,常规的建立要科学、合理,不能由成人包办,应尊重幼儿个性发展,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和被尊重的感觉。

因此,在建立常规时,我运用了情境的暗示,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乐于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间接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1、营造心理情境杜威曾经说过:“这个人所处的整个情境决定对个人行为的控制”。

幼儿情感依恋强烈,这就更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心理情境,以便让他们自觉地在心中建立一定的规则意识。

如:在玩具柜上摆放着幼儿亲手种植的花草、种子,亲手饲养的小鱼、蜗牛等小动物,暗示着小朋友在活动时说话要轻声,大声的说话会惊扰了身边这些花草和动物朋友;桌上铺上布艺桌巾、放置花束,墙面上布置着幼儿的作品……营造出宁静、温馨的氛围,暗示幼儿在这样的氛围里走路不冲跑;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轻声细语,不用高调的声音呵斥幼儿,蹲下来与幼儿平等的交流,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知心的朋友。

通过这样的心理情境暗示,帮助幼儿建立活动规则,使幼儿在班级的活动中有序、自如,形成一个温馨、和谐、自主的班级氛围。

2、借助教育活动情境借助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情境,这将有利于幼儿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的建立。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情境是丰富多彩的,有儿歌、故事、音乐、游戏等等。

如:为了让孩子有序地归放玩具和解决只丢不拣的现象,我自编了“玩具回家”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每一种积木都有自己的家,它们不喜欢住在别人家里,爸爸妈妈找不到宝宝会着急。

让幼儿练习几次后,小朋友都能把相同的积木归放在一起,见到地上的积木会捡起来说“我送积木娃娃回家”。

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把常规管理内容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从故事中来理解常规的内容,既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规管理时,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和他们一起诵读。

如:在幼儿进餐的时候,“小椅子,拉拉近,小小手,护饭碗,小调羹,舀一勺,低下头,张开嘴,大老虎,啊呜啊呜来吃饭”;在穿脱衣服时小鞋子,儿歌“出洞子,小裤子,乘电梯,小衣服,吱扭吱扭上房子”,使幼儿一下子掌握了脱衣步骤。

有了琅琅上口的儿歌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常规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运用音乐的教育情境建立规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暗示方法。

如:用轻柔的音乐暗示小朋友要静定情绪,安静地准备上课了;又如:区域活动结束时,先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暗示幼儿可以整理材料,当音乐换到欢快时,暗示幼儿材料就要整理结束。

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区,暗示幼儿回到座位好好休息等。

利用播放音乐的方式,让幼儿随着音乐轻柔或是欢快情境完成自己的任务,由于音乐的渲染力很强,可以避免教师过多的言语指挥,使得幼儿能够较快地稳定情绪,进入到集体活动或学习活动中来。

策略二:环境图标暗示,理解常规1、墙(地)面图标暗示常规。

幼儿的规则形成往往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因而,运用具体形象的墙上图示暗示,将常规体现在墙(地)面上,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常规,并提醒大家遵守。

如,为了引导刚入园小班幼儿午睡时小鞋子如何摆放,我就事先剪了一对对“小脚丫”,把它们一一贴在每一张小床的右下角,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摆放鞋子这一规则;还有饮水机前贴的一对对“小脚丫”和来回的箭头,又解决了幼儿自主喝水时的排队问题;我在楼梯口画上箭号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娃娃家里,形象可爱的“全家福”挂饰不仅帮助幼儿分配角色,而且规定了参加游戏的人数……;在图书区设计一个小嘴巴上竖着一个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干扰别人;鞋架上贴一个两只卡通鞋子在一起的图标,意思是整齐摆放;盥洗室内贴上禁止水龙头滴水和规范洗手流程图,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这些图标稚趣可爱,容易理解,幼儿很乐意去遵守。

可见,让环境开口说话,比强加给的常规幼儿更易接受,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

2、材料图标暗示规则。

幼儿年纪小,自制力差,易遗忘,我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规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方便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领、提示。

如:我用相机拍下游戏的材料,并将照片贴在玩具架(框)上,提醒幼儿玩完并能迅速收拾好材料放回它的“家”,避免了材料的乱扔乱放,幼儿懂得了游戏材料要分类放和用完放回原处的规则。

区域游戏中,为了告知幼儿几人可以同时使用游戏材料,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做了点卡和小人相结合的图标,表示玩这份游戏材料的人数。

在玩具框上贴上幼儿设计的各种笑脸娃娃图标,暗示同伴间要友好相处,游戏时不争吵。

在游戏材料上增添手心手背、猜拳游戏等示意图标,暗示着幼儿在发生人员拥挤时可使用的处理方法。

这些直观形象的图标帮助了幼儿理解常规,更好地遵守常规。

策略三:角色暗示,养成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角色暗示的方法对于帮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是最好的实现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

1、选举“值日生”,共同遵守常规。

2、设置“小小监督员”,形成良好成规。

3、设立“小组长”职务,促进常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