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说明书

拨叉说明书
拨叉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CA6140的工艺规程

姓名:张冉

学号: 20085650611

班级: 08机械5班

指导教师:孙丽媛

2013年4月3日

设计及计算过程 结果

拨叉831002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故不能锻造和冲压。但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优良。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 中心圆孔Ф0.0210

25+。

(2) 22 1.5M ?的螺纹孔垂直于中心孔,其中心与右面的距离为00.344-。

(3) 键槽0.11

16

+与中心孔有0.08的垂直度,深为0.150

8

+。

(4) 半孔0.3060+Φ与中心孔有0.10.2127+-的位置关系,其宽为0.050.1612--与中心孔有0.1

的垂直度。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先加工拨叉中心孔,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1.2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应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1.3确定毛坯

1.3.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不是太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金属型铸造毛坯。

1.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与技术标准实用手册》125页表1-4-7,选用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均为3mm。

1.4工艺规程设计

1.4.1选择定位基准

①粗基准的选择

以零件的下端孔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较大面a面为辅助粗基准。

②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加工后的通孔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下端孔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1.4.2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各种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表1.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号工序内容

工序一粗、钻、扩、铰、精铰Φ25、Φ60孔

工序二粗、精铣Φ60、Φ25孔下端面

工序三粗铣、精铣Φ25孔上端面

工序四粗铣、精铣Φ60孔上端面

工序五切断

工序六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七钻Φ22孔(装配式钻铰锥孔)

工序八攻M22×1.5的螺纹

工序九粗铣半精铣精铣槽所在的断面

工序十粗铣半精铣惊喜16H11的槽

工序十一检查

上面的工序加工不太合理,因为由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都应该先铣平面再加工孔,那样会更能容易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效率不高,但同时钻两个孔,对设备有一定要求。

表1.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号工序内容

工序一粗、精铣Φ25孔上端面

工序二粗、精铣Φ25孔下端面

工序三钻、扩、铰精铰Φ25孔

工序四钻、扩、铰精铰Φ60孔

工序五粗、精铣Φ60孔上端面

工序六粗、精铣Φ60孔下端面

工序七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八钻Φ22孔(装装配时钻铰锥孔)

工序九攻M22*1.5螺纹

工序十粗铣半精铣精铣槽所在的断面

工序十一粗、半精铣惊喜16H11的槽

续表1.2

工序十二切断

工序十三检查

此方案仍有先钻孔再铣平面的不足,所以这个方案仍不是最好的工艺路线,综合考虑以上

各方案的各部族因素,得到以下我的工艺路线。

工序号工序内容

工序一以Φ42外圆为粗基准,粗铣Φ25孔下端面

工序二以Φ25孔上端面为精基准,钻、扩、铰精铰Φ25孔,孔的

精度达到IT7

工序三以Φ25孔为精基准,粗铣Φ60孔上下断面

工序四以Φ25孔为精基准,精铣Φ60孔上下端面,保证端面相对

孔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1

工序五以Φ25孔为精基准,钻、镗、铰Φ60孔,保证孔的精度达

到IT8

工序六以Φ25孔为精基准,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七以Φ25孔为精基准,钻Φ20孔(装配时钻铰锥孔)

工序八以Φ25孔为精基准,钻一个Φ20孔,攻M22*1.5螺纹

工序九以Φ25孔为精基准,铣槽断面

工序十以Φ25孔为精基准,铣16H111的槽保证槽的侧面相对孔

的垂直度误差是0.08

工序十一两件铣断

工序十二检查

此工序是十二步,但是效率大大提高了。工序一盒工序二比起工艺路线方案二快了一倍(实际铣削只有两次,而且刀具不用调整)。多次加工Φ60,Φ25孔是精度要求所致。

1.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①机床的选择

工序1、7、8、11、采用X6022型卧式铣床

工序2、3、4、5、6 采用Z535立式钻床

工序9、10采用T618卧式镗床

②选择夹具

该拨叉的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所以采用专用夹具。

③选择刀具

在铣床上加工的各工序,采用硬质合金铣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在铰孔 ,由于精度不高,可采用硬质合金铰刀。

257

H

④选择量具

加工的孔均采用极限量规。

⑤其他

对垂直度误差采用千分表进行检测,对角度尺寸利用专用夹具保证,其他尺寸采用通用量具即可。

1.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根据前面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

表2.3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及达到的尺寸、经济度、粗糙度

工序

号工序内容

经济精

工序尺寸

表面粗

糙度

工序余量

最小最大

1

粗铣Φ25H7的两

侧面

3 IT11 80 6.3 -0.1 0.1 2

粗铣平下端孔侧

面的工艺凸台

3 IT11 0 6.3 -0.1 0.1 3 钻Φ25H7通孔IT12 22

φ 6.3 -1 1

4 扩Φ25H7通孔

2.

0 IT12 0.05

24.7

φ+ 3.2 -0.05 0.05

5 铰Φ25H7通孔

0.

3 IT8 0.021

25

φ+ 1.6 -0.006 0.006

6

粗铣

a、b面粗铣a

3 IT12

0.3

44

-

(距中

心孔)

6.3 -0.1 0.1 粗铣b

36(距中心孔)

7

粗铣Φ60H12孔

的两面2 IT11 130.5

± 6.3 -0.1 0.1

8

精铣Φ60H12孔

的两面1 IT9 0.05

0.16

12-

-

3.2 -0.05 0.05

9 粗镗下端孔

2.

5 IT13 0

0.3

59.7

φ

-

6.3 -0.2 0.2

10 半精镗下端孔

0.

5 IT11 0.3

60

φ+ 3.2 -0.02 0.02 续表2.3

11 粗铣16H11的槽 IT11

140.5±

6.3

-0.1

0.1

12

半精铣16H11的

1 IT10

0.11

16+ 3.2 -0.02 0.02

13 钻Φ20.50的孔 IT13

20.500.5φ±

6.3 -1 1

14 攻22 1.5M ?的

螺纹

15 铣开Φ60H12的

4 IT13 6.3 -0.0

5 0.05

1.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一 以φ42外圆为粗基准,粗铣φ25孔上、下端面

机床:X6022型卧式铣床

刀具: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间距为80),材料:15YT ,D=200mm ,齿数20Z =,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3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3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0.15/f a m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3]表2.4-81,取 2.54/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 2.5460242.68/min 3.14200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 245/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200245

2.56/1000

100060

dn

v m s π??=

=

≈?

进给量f V :0.1520245/6012.25/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12.25/735/min m f f V mm s mm ===

ε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mm a 60=ε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L=42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2

2

10.5()(1~3)

l D D a ε=--+

245/min n r =

v=2.56m / s

f V =12.25mm / s

m f =735mm/min mm a 60=ε

220.5(20020060)(1~3)7.6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j t :121427.62

0.07min 735

j m l l l t f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5工步辅助时间为:1.23min

工序二 以φ25孔上端面为精基准,钻、扩、铰、精铰φ25孔,孔的精度达到IT7

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铰刀为?25mm 标准高速铰刀。 确定铰孔切削用量

定进给量f 根据表28-36, 1.3~2.6f mm =表,按该表注4,进给量取小值。查Z535说明书,取 1.6/f mm r =。

②确定切削速度v 及n 由表28-39,取8.2/min v m =表。由表28-3,得修正系数

0.88Mv k =,0.99p a v k = 2524.7

(/0.125 1.2)2

pR p

a a -=

=根据 故'8.2/min 0.880.997.14/min v m m =??=表

''01000/()n v d π=表10007.14(/min)/(25)91.5/min m mm r π=??= 查Z535说明书,取100/min n r =,实际铰孔速度

3010v d n π-=?325100/min 107.8/min mm r m π-=???=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78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012524.7(1~2)1202 2.0922

r D d l ctgk ctg 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mm l 4~12= 取mm l 3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3j t :378 2.093

0.52min 1.6100

j L t nf ++==≈?

查参考文献[1],表2.5-41工步辅助时间为:1.51min

该工序的加工机动时间的总和是j t : 1.080.540.52 2.14min j t =++=

工序三 以φ25孔为精基准,粗铣φ60孔上、下端面

机床:X6022型卧式铣床

刀具: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间距为14),材料:15YT ,200D mm = ,齿数20Z =,为粗齿铣刀。

mm l 22=

1.6/f mm r =

v=7.8m / s

78l mm =

mm l 32=

200D mm =

因其单边余量:Z=2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2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0.15/f a m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3]表2.4-81,取 2.54/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 2.5460242.68/min 3.14200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 245/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200245

2.56/1000

100060

dn

v m s π??=

=

≈?

进给量f V :0.1520245/6012.25/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12.25/735/min m f f V mm s mm ===

ε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mm a 60=ε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8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2210.5()(1~3)

l D D a ε=--+220.5(20020060)(1~3)7.6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j t :121827.62

0.125min 735

j m l l l t f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5工步辅助时间为:1.57min

工序四 以φ25孔为精基准,精铣φ60孔上、下端面,保证端面相对孔的垂直度

误差不超过0.1。

机床:X6022型卧式铣床

刀具: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间距为0.05

0.1612--),

材料:15YT ,200D mm = ,齿数Z=25,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0mm 铣削深度p a : 1.0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0.12/f a m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3]表2.4-81,取 3.2/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 3.260305.7/min 3.14200

V n r d π??==≈?,

2p a mm =

245/min n r =

v=2.56m / s

f V = 12.25mm / s

m f =735mm/min mm a 60=ε

82l mm =

1l =7.6mm

mm l 22=

200D mm =

1.0p a mm =

0.12/f a mm Z

= 3.2/V m s =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31 310/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200310 3.24/1000100060

dn

v m s π??=

==? 进给量f V :0.1225310/6015.5/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 15.5/930/min m f f V mm s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8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精铣时1200l D 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2j t :122822002

0.31min 930j m l l l t f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5工步辅助时间为:1.94min

工序五 以φ25孔为精基准,粗镗,半精镗φ60孔,保证孔的精度达到IT8。

机床:卧式镗床618T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5YT 切削深度p a :0.5p a mm =

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mm 200,切削深度为F a =0.5mm 。因此确定进给量0.15/f mm r =

切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3]表2.4-9,取 3.18/190.8/min V m s m == 机床主轴转速n :

010*********.8

1029.9/min 3.1459

V n r d π?=

=≈?,取1000/min n r = 实际切削速度v ,: 3.14591000

3.09/1000

100060

dn

v m s π??=

=

≈?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m f :0.151000150/min m f fn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1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10.5

(2~3)2 2.8730p

r a l mm tgk tg =+=+≈?

刀具切出长度2l :mm l 5~32= 取mm l 42= 行程次数i :1=i 机动时间1j t :12112 2.874

0.126min 150

j m l l l t f ++++=

=≈

310/min n r =

v =3.24 m/s

f V =15.5mm/s

m f =930mm/min

82l mm =

1200l D mm == mm l 22=

0.5p a mm =

0.15/f mm r =

V =190.8m/min

1000/min n r =

v =3.09m/s

m f =150mm/min

12l mm =

1l =2.87.mm

mm l 42=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0.110.1260.236min j t =+= 查参考文献[1],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1.86min

工序六 以φ25孔为精基准,铣螺纹孔端面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床:X52K 。

查参考文献[工艺师手册]表30—34

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15YT ,100D mm = ,齿数8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3mm 所以铣削深度a p :a p =3mm 每齿进给量

f

a :根据参考文献[工艺手册]表2.4—75,取

0.12/f a mm Z

=铣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工艺师手册]表30—34,取 1.33/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V

n d π=

式(4.1)

式中 V —铣削速度; d —刀具直径。 代入式(4.1)得

10001000 1.3360

254/min 3.14100V n r d π??=

=≈?,

按照参考文献[工艺手册]表3.1—74 300/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100300

1.57/1000

100060dn

v m s

π??=

=

≈?

进给量

f

V :

0.128300/60 4.8/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 4.8/288/min

m f f V mm s mm ===

εa :根据参考文献[工艺手册]表2—81,40a mm ε=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3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j t =0.126min

a p =3mm

0.12/f a mm Z

=

1.33/V m s =

300/min n r =

v = 1.57m/s

f V =4.8mm/s

2210.5()(1~3)

l D D a ε=--+ 式(5-20)

220.5(10010032)(1~3)7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l 2=3mm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j t :12132720.14min 288j m l l l t f ++++==≈

工序七 以φ25孔为精基准,钻φ20孔(装配时钻铰锥孔)

机床:Z535立式钻床 刀具:φ20.50直柄短麻花钻 确定钻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2],表28-10可查出0.47~0.57/f mm r =表

,查Z535立式钻床说明书,取0.43/f mm r =。 根据参考文献[2]表28-8,钻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 1.75/f mm r >。由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max 15690F N =(由机床说明书查出),根据参考文献[2],表28-9,允许的进给量" 1.8/f mm r >。 由于所选进给量f 远小于'f 及"f ,故所选f 可用。

确定切削速度v 、轴向力F 、转矩T 及切削功率m P 根据参考文献[2],表28-15,由插入法得

17/min v m =表,4732F N =表 51.69T N M =?表, 1.25m P kW =表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根据参考文献[2],由表28-3,0.88Mv k =,0.75lv k =,故

'17/min 0.880.7511.22(/min)v m m =??=表 ''

010********.22/min

174.3/min 20.5v mm n r d mm

ππ?===?表

查Z535机床说明书,取175/min n r =。实际切削速度为

020.5175/min

11.26/min 10001000

d n mm r v m ππ??==

= 由参考文献[2],表28-5, 1.06MF MT k k ==,故 4732 1.065016()F N N =?=

m f =288mm/min

40a mm ε=

32l mm = l 2=3mm

0.43/f mm r =

51.69 1.0654.8T N m N m =??=? 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m P 为 '/)m MM m P P n n k =表

( 1.25(195/246) 1.06 1.05kW kW =??= 机床有效功率

' 4.50.81 3.65E E m P P kW kW P η==?=>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

020.5d mm =,0.43/f mm r =,175/min n r =,11.22/min v m = 相应地

5016F N =,54.8T N m =?, 1.05m P kW =

切削工时

工序八 以φ25孔为精基准,攻M22×1.5螺纹

机床:Z535立式钻床

刀具:细柄机用丝锥(22 1.5M ?)

进给量f :由于其螺距mm p 5.1=,因此进给量r mm f /5.1=

切削速度V :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105,取

min /88.8/148.0m s m V ==

机床主轴转速n :010*******.88

128.55/min 3.1422

V n r d π?=

=≈?,取130/min n r =

丝锥回转转速0n :取130/min n n r = 实际切削速度V ':0 3.1422130

0.15/1000

100060

d n

V m s π??'=

=

≈?

被切削层长度l :3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1 4.5l 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02=l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j t :1212032 4.532 4.5

0.37min 1.5130 1.5130

j l l l l l l t fn fn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1工步辅助时间为:1.33min

工序九 φ25孔为精基准,粗铣 半精铣 精铣槽所在的端面

1. 选择机床刀具

选择立式铣床X52硬质合金钢Yab 端铣刀

60

=p a

175/min n r =

v=11.26m/min

130/min n r =

130/min n n r =

V '=0.15m/s

32l mm =

1 4.5l mm =

2. 切削用量

查2表5 f=0.14~0.24mm/r

T=180min 取f=0.15mm/r v=1.84m/min n=7.32r/min min

/44.6m V f =

3. 计算工时

s 19.444.62431=+==

nf L t m 半精铣

04s .444.62422=+==

nf L t m

23s .8t t T m2m1m =+=

工序十 以φ25孔为精基准,粗铣 半精铣 精铣16H11的槽

(1)粗铣

机床:X52型立式铣床 刀具:错齿三面刃铣刀 切削深度p a :7p a mm =

根据参考文献查[1]表4.4-8有:

刀具的直径D=80mm ,刀具的齿数 Z=14,刀具的宽度L=14mm 。 查[2]表2.4-76得:

进给量0.06/f a mm z =,根据参考文献[3]表3032-查得切削速度24/min V m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24

95.54/min 3.1480

V n r d π?=

=≈?, 按照参考文献[2]表3.1-74取95/min n r = 实际切削速度v : 3.148095

0.4/1000

100060

Dn

v m s π??=

=

≈?

进给量f V :0.061495/60 1.33/f f V a Zn mm s ==??= 机床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

1.33/79.8/min m f f V mm s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90l mm =

02=l

f=0.15mm/r v=1.84m/min n=7.32/min

min /44.6m V f = T m =8.23s

7p a mm =

0.06/f a mm z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0.5(1~2)l D =+ =42mm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j t :12190422

1.68min 79.8

j m l l l t f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5工步辅助时间为:1.92min (2)半精铣

机床:X52型立式铣床 刀具:错齿三面刃铣刀

刀具直径D=80,齿数Z=14,宽度L=16。 切削深度p a :1p a mm =

根据参考文献[2]表2.476-查得:进给量0.12/f a mm z =,根据参考文献[3]表3032-查得切削速度23/min V m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2391.56/min 3.148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取95/min n r = 实际切削速度v : 3.148095

0.4/1000

100060

Dn

v m s π??=

=

≈?

进给量f V :0.121495/60 2.66/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 2.66/159.6/min m f f V mm s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90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0.5(1~2)l D =+ =42mm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j t :12190422

0.84min 159.6j m l l l t f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5工步辅助时间为:1.41min

本工序机动时间12 1.680.84 2.52min j j j t t t =+=+=

24/min V m =

95/min n r =

v =0.4m/s

f V =1.33mm/s

m f =79.8mm/mi n

90l mm =

1l =42mm mm l 22=

1p a mm =

0.12/f a mm z =

23/min V m =

95/min n r =

v =0.4m/s

工序十一 切断

机床:X6022型卧式铣床 刀具:中齿锯片铣刀

刀具直径D=80mm ,齿数Z=32,宽度L=4mm 。 切削深度p a :12p a mm =

根据参考文献[2]表2.476-查得:进给量0.06/f a mm z =,根据参考文献[3]表3032-查得切削速度20/min V m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2079.62/min 3.148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取80/min n r =

实际切削速度v : 3.148080

0.33/1000100060

Dn

v m s π??=

=≈? 进给量f V :0.063280/60 2.56/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 2.56/153.6/min m f f V mm s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8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0.5(1~2)l D =+ =41mm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j t :12182412

0.81min 153.6

j m l l l t f ++++=

=≈ 查参考文献[1],表2.5-45工步辅助时间为:1.59min

工序十二 检查

1.6本章小结

本章节主要从零件的结构和外型入手分析,从而得出设计毛坯的依据。再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出零件加工的毛坯。在工艺规程的制定上,将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选取一个最佳方案来。在计算每一步的切削用量时,先选用刀具和机床,再查阅资料找出进给量,由它算出机床所需的转速,翻阅机床手册选

一个最接近它的一值。算切削速度、机动时间等。

参考文献

f V =2.66mm/s

m f =159.mm/mi n

90l mm =

1l =42mm mm l 22=

t j =2.52min

12p a mm =

0.06/f a mm z =

20/min V m =

80/min n r =

v =0.33m/s

f V =2.56mm/s

m f =153.6mm/m

in

82l mm = 1

l =41mm

mm l 22=

1.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艾兴、肖诗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年

2.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4年

3.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

4.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一汽制造厂职工大学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年

5.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10月

6.机械制造工艺学,郭宗连、秦宝荣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年

1j

t=0.81min

831002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工序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全部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设计拨叉(CA6140车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以及加工装备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一、参考资料 (1)、设计工作量: 1、分析零件技术要求,绘制零件图、毛坯图; 2、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 3、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及一个主要零件 的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2)、主要参考资料: 1、段明扬主编,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实训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益明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艾兴等编,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等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5、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6、段明扬主编,现代制造工艺设计方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华楚生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9、赵家齐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目录 一、参考资料 (2) 二、设计内容 (3) 三、零件分析 (3)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四、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的形状 (4)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三)制订工艺路线 (6) (四)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设计、绘制 毛坯图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2) 六、夹具的设计 (30)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30) (二)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1) (三)定位误差分析 (31) (四)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1) 七、设计感言 (32) 二、设计内容 设计题目:设计拨叉(CA6140车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拨叉(CA6140车床)的拨叉零件图、拨叉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零件图见附件。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说明书三

第一节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 拨叉的用途 (1) 1.2 拨叉的技术要求 (1) 1.3 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2)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2) 第二节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 2.1 选择毛胚 (2) 2.2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 2.2.1 公差等级 (3) 2.2.2 公差带的位置 (3) 2.2.3 机械加工余量 (3) 2.2.4 铸件分模线形状 (3) 2.2.5 零件表面粗糙度 (3) 2.3 绘制拨叉铸造毛坯简图 (4) 第三节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1.1 精基准的选择 (5) 3.1.2 粗基准的选择 (5) 3.2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5)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6)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6) 3.5.1 机械加工工序 (6) 3.5.2 辅助工序 (6) 3.6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6.1 机床设备的选用 (7) 3.6.2 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7 确定工艺路线 (7) 第四节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 4.1 确定切削用量 (8) 4.1.1 工序十三铣32×32面 (8) 4.1.2 工序十二粗铣、精铣操纵槽 (8) 4.1.3 工序五扩、铰Φ25mm孔 (9) 4.2 时间定额的计算 (9) 4.2.1 基本时间t m的计算 (9) 4.2.2 辅助时间t f的计算 (10) 4.2.3 其他时间的计算 (10) 4.2.4 单件时间定额t dj的计算 (10) 第五节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0) 5.1 确定工序十三定位元件 (10) 5.2 确定工序十三对刀装置 (10) 5.3 确定工序十三加紧机构 (10) 5.4 夹具体简图 (11) 参考文献 (12)

CA6140拨叉831005的工艺及铣8槽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中批量生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中批量生产) 内容 1.零件图一张 2.毛坯图一张3.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 4.结构设计装配图一张 5.结构设计零件图一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前言 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尤其是教务处老师,我系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 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见附图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为18+0.0120mm的槽尺 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 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 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 度。所以,宽度为18+0.0120mm的槽和滑 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的主要技术条件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0.230mm的六齿方花键孔、?22+0.280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到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的平面。 2.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8+0.030 mm的槽和18+0.120mm的槽 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确定毛坯及其尺寸 1、零件生产类型 中量批生产。 2、毛坯的材料及制造方法 零件材料HT200、考虑到此零件的工作过程中并有变载荷和冲击性载荷,因此选用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由于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而且零件的尺寸并不很大,故可采取模锻成型。 3、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查表确定各表面机械加工总余量,确定毛坯尺寸,及偏差,填写下表 1 / 10

三、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右端面,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的粗基准。 (2)精度基准的选择:为保证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重合,以零件的A面为精基准。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宽为8的槽两侧面,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为Ra1.6,加工方法选择为:粗铣、半精铣、精铣; 宽为18的槽两侧面,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3.2,加工方法选择为:一次行程、二次行程、; 宽为6的花键槽两侧面,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为Ra3.2,加工方法选择为:粗铣、半精铣; 直径为25的花键圆面,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1.6,加工方法选择为:粗铣、半精铣、精铣; 直径为22的内孔面,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Ra6.3,加工方法选择为:粗扩、一次扩孔; 到花键中心线为27mm的平面,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3.2,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 3、制定工艺路线 工艺阶段的划分,如 工序Ⅰ:(详细工序内容,包括定位基准) 工序Ⅱ: (1)以Ф40mm圆柱面为粗基准。选用C3163-1转塔式六角车床及三爪卡盘夹具。粗、精车端面,钻、扩花键底孔、倒两端15°倒角; (2)拉花键。以右端面为基准; (3)铣削槽左端面,以花键的中心线及右端面为基准。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4)铣削8+0.03 mm的槽。以花键的中心线及右端面为基准。选用X62W卧式铣 床加专用夹具; 四、工序设计 1、选择加工机床: ①工序Ⅰ:(选择依据,零件形状、大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等) 3 / 10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30机械工艺设计——拨叉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 小头孔0.0210 22+-Φ以及与此孔相通的8Φ的锥孔、8M 螺纹孔 2. 大头半圆孔55Φ 3. 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 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Q=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m=1.0件/台, 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取3%和0.5%.代入公式(1-1)得 N=5000件/年?1件/台?(1+3%)?(1+0.5%)=5152.5件/年 拔叉重量为 1.0kg,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本说明书中除特殊说明外,其余查表均由此指导教程查得)表1-3知,拔叉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拔叉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 确定毛坯 1 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由表2-1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12级。 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由表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G 级,并查24页表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者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说明书

2、设计具体内容 2.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而下方的φ55mm 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需要加工的表面: a.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 b.小头孔0.021 22+-Φmm 以及与此孔相通的8Φmm 的锥孔、8M 螺纹孔; c.大头半圆孔55Φmm ; 2)位置要求: 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大孔的上下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2.3、 工艺规程设计 2. 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已知零件的质量是1.0Kg/个,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工序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3.2、基面的选择

推荐-拨叉8317 工艺设计说明书 精品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题目 设计“CA604拨叉831007”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 第 1 章零件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零件为CA6140车床的拨叉831007。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而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1.2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查阅有关手册资料,应用所学机械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装备的相关知识,设计出零件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制成工艺流程卡片,并写出工艺设计的说明书。 具体内容如下: 1、零件图(如图1-1) 1张 2、毛坯图(如图1-2)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份 4、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图1-1 拨叉831007零件图

图1-2 毛坯图 1.3 主要加工面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3.1需要加工的表面

1 圆柱Ф40的上下端面、孔Ф60的上下端面; 2 孔Ф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Ф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 大头半圆孔Ф60mm。 1.3.2位置要求 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1.4 确定定位基准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4.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22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形块支承这两个φ40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1.4.2 精基准的选择

车床CA6104拨叉(0407)设计说明书

GUANGXI UNIVERSITY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0407)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工艺装备(年产量4000件) 设计者 指导老师 教研室 2011年07月06日

GUANGXI UNIVERSITY 广西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0407)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4000件) 内容:1、零件图1份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份 3、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1份 4、夹具零件图1份 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院系、专业班级名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2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院长

GUANGXI UNIVERSITY 车床CA6140拨叉零件(0407)零件图

GUANGXI UNIVERSITY 目录 序言 (3) 一、设计题目 (3) 二、生产类型 (3) 三、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3) 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四、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4) 五、工艺规程设计 (4) 1、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制订工艺路线 (6)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8)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六、夹具设计 (32) 七、参考文献 (35) 八、总结 (36)

GUANGXI UNIVERSITY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设计题目: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机床夹具。 二、生产类型为 该零件年产量为4000件,属于中批量生产。 三、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直径接近φ55mm的传动轴上的拨叉。主要作用一是传递扭矩,使车床获得运行的动力;二是当车床需要变速时,可经过拨叉变换需要工作的齿轮从而改变了传动路线,零件上的φ55的孔,使拨叉拨动齿轮从而得到所需传动路线,而与φ22mm孔相配合的拨叉轴通过M8的螺纹孔和两个锥销孔φ8传递扭矩。

拨叉设计说明书DO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设计者 指导教师

前言 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 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 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拨叉的铣床夹具。在此次课程设计 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 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一.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 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 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 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 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 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拨叉(见附图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为18+0.0120mm的槽尺 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 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 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 度。所以,宽度为18+0.0120mm的槽和滑 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副变速拨叉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前言……………………………………………………………………………… 二、零件图的分析…………………………………………………………………… 1、生产类型………………………………………………………………………… 2、零件的作用……………………………………………………………………… 3、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1、Φ24mm右端面……………………………………………………………… 4.2、Φ14mm的孔………………………………………………………………… 4.3、14H13的槽…………………………………………………………………… 5、确定切削用量…………………………………………………………………… φ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5.1、确定工序1:铣削24 φ孔的切削用量…………………… 5.2、确定工序2:钻、扩、铰、及精铰14 5.3、确定工序6:铣削14H13的槽的切削用量………………………………… 四、夹具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3、定位误差分析……………………………………………………………… 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CA6140拨叉831002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

16H11mm 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 的端 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 16H11mm 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0.08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 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 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 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 取φ25021.00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 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

831005拨叉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83100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 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层次 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2) 1.1零件的作用 (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3零件的尺寸图 (3) 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2.1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3) 2.1.1选择毛坯 (3) 2.1.2确定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及尺寸确定 (3) 2.1.3绘制毛坯简图 (4) 2.2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2.1粗基准的选择 (4) 2.2.2精基准的选择 (4) 2.3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4) 2.4加工阶段的划分 (5) 2.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5) 2.6制定工艺路线 (5) 3.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7) 4.夹具设计 (13) 4.1夹具体设计前言 (13) 4. 2 问题的提出 (14) 4.3夹具体设计及计算 (14) 4.4夹具装配图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CA6140车床拨叉(831005)机械加工工艺规 程设计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这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831005)拨叉,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以及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拨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机床拨叉;基准;工艺路线;工序;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拨叉(831005)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生产纲领:中批生产 内容:1.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 3.工序卡片一份 4.毛坯图一张 5.零件图一张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目的 (4) 二、零件的分析 (4)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5) (二)基准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四、设计心得及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通过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于一体(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一. 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 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1812 .000+mm 和83.000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 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 以,宽度为1812.000+mm 和83.000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2、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23.000+mm 的六齿花键孔、?228 .200+mm 花键底孔两 端的2X150到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拨叉设计说明书 ---第一组

拨叉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拨叉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级:15机械一 学号: 姓名:第一组 指导老师: 起讫日期

目录 摘要III 第一节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0 一、拨叉的用途0 二、拨叉的技术要求0 三、审查拨叉的工艺性0 第二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1 一、选择毛坯 1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1 三、绘制传动轴锻造毛坯简图2 第三节拟定拨叉工艺路线2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2 1、粗基准的选择2 2、精基准的选择2 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3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3 四、工序顺序的安排3 五、确定工艺路线3 第四节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4 一、机床设备的选用4 二、工艺装备的选用4 第五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5 一、铣左端面的确定5 二、钻φ22的孔确定5 三、拉花键的确定5 四、铣角尺面的确定5 五、M8螺纹孔的确定6 六、18H11槽的确定6 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6 一、切削用量的计算6 1、左端面6 2. 花键底孔8 3.拉花键10 4.角尺面11 螺纹孔12 槽13 二、时间定额的计算15 第七节心得体会16 第八节参考文献17 第九节附录17 1、零件-毛坯图纸各一张17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17 3、机械加工工序的工序卡片1套 17

摘要 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持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2、经济上的合理性; 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拨叉工艺设计说明书

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类型工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拨叉第三道工序的机床夹具设计 姓名匡延良 院系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完成日期2015.03.22 指导教师徐锐良、吴静波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 1.1 零件的作用 (1)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3生产类型 (1) 2 工艺规程设计 (1)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2.2基准的选择 (1) 2.3制定工艺路线 (2)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2) 2.5确立铣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3) 3夹具设计 (4) 3.1 零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4) 3.2 零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4) 3.3 夹具的操作简要说明 (4)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6)

1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所给的是拨叉,它位于发动机变速机构上,起到换挡作用。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依据零件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分述如下: 1 φ22mm孔。 2 φ22mm孔。 3 叉头φ15mm圆台面 4 叉子左右两平面 5 叉子侧面对φ22D4轴线的垂直度在尺寸86内不大于0.1 6 φ22mm孔轴线在水平方向上与叉子中心距69±1mm,φ22mm孔和φ22mm孔在其轴线方向上距28±1mm。 1.3生产类型 大批量,通用机床,专用夹具。 2 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考虑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所常受到交变及冲击载荷,材料应选精铸ZG45,保证零件工作可靠,也可提高生产率。毛坯公差参考GB/T12362-2003钢制模锻件公差及加工余量。 2.2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拨叉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CA6140的工艺规程 姓名:张冉 学号: 20085650611 班级: 08机械5班 指导教师:孙丽媛 2013年4月3日

设计及计算过程 结果 拨叉831002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故不能锻造和冲压。但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优良。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 中心圆孔Ф0.0210 25+。 (2) 22 1.5M ?的螺纹孔垂直于中心孔,其中心与右面的距离为00.344-。 (3) 键槽0.11 16 +与中心孔有0.08的垂直度,深为0.150 8 +。 (4) 半孔0.3060+Φ与中心孔有0.10.2127+-的位置关系,其宽为0.050.1612--与中心孔有0.1 的垂直度。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先加工拨叉中心孔,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1.2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应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1.3确定毛坯 1.3.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不是太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金属型铸造毛坯。 1.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拨叉工艺设计说明书

拨叉工艺设计说明 书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题目 设计” CA604拨叉831007”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 第 1 章零件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零件为CA6140车床的拨叉831007。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 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

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而下方的? 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经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1.2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 查阅有关手册资料, 应用所 学机械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装备的相关知识, 设计出零件合理的加 工工艺过程, 制成工艺流程卡片, 并写出工艺设计的说明书。 具体内容如下: 1 、 零件图(如图1-1)1张 2、毛坯图(如图1-2) 1 张 3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份

2 4、课程设计说明书 I 口咔白 图1-1拨叉831007零件图

1.3主要加工面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 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 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 -V ------ 1 丿 W55 了〉 ------ ■ i r 1 S 图1-2毛坯图

1.3.1 需要加工的表面 1圆柱①40的上下端面、孔①60的上下端面; 2孔①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①8mm t勺锥孔、M 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①60mm 1.3.2 位置要求 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 能够粗加工拨叉底面, 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 而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 而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1.4 确定定位基准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能够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 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 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4.1 粗基准的选择

杠杆拨叉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拨叉杠杆”零件的机械设计加工的工艺规 2、钻铰2- $ 10H7孔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拨叉零件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拨叉杠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第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去毛刺锐边 2、材料为QT200 3、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三、设计容: 1、零件图分析:(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条件分析); (2)、绘制零件图(UG绘图)。 2、毛坯选择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 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的确定 6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全部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 (1) 、编写工艺文件设计说明书:(2)、编写工艺 规程: 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图分析; 2、定位方案确定; 3、定位误差计算;4 、夹具总装图绘制; 四设计任务(工作量):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 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流程卡片、全部工序卡片、全套工序附

图); 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4、夹具装配图一(A0图纸);零件图一(A3图纸);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拨叉是一个重要的零件,拨叉是用来转换机器运转速率的零件,在传递力矩的过程中其 要承受很强的冲击力。和其他工件碰撞的面是零件的主要面,也是零件中有加工难度的曲面。1.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外形不复杂、尺寸不大,加工那个圆弧面可用成型铳刀进行加工,其余表面用精铳就能满足,孔用摇臂钻就可以,螺纹用丝锥攻丝、,底面是精度要求最高的 面,必须要用刮刀刮削才能进行加工. 拨叉底面要求很高,必须用刮削。 孔用钻摇钻钻后,用铰刀铰孔就能达到要求。 螺纹用丝锥就可以,但零件技术要求高,考虑加工精度用攻丝。 1.3技术条件分析: a)零件中外形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很难加工, 两个0 10的孔必须要满足同轴拨叉底面的精度要求很高,粗糙度为1.6精度很高M6的螺纹必须和相交的孔垂直 b).螺纹用丝锥攻丝,精度高 2. 毛坯的确定 毛坯的形状和尺寸越接近成品零件,即毛坯精度越高,则零件的机械加工劳动量越少,材料消耗越少,可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但是毛坯制造费用会提高,在确定毛坯时,应根据机械加工和毛坯制造两方面考虑。 分析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 V 工件=n r2h=3.14*452*27+392 * n * (29+5) + (23.28/2 ) 2 =205229.92口帛

拨叉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 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12 月19 日~2011 年12 月25 日 目录清单 序号材料名称资料数量备注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3 课程设计图纸 2 4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 5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090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1 年12 月19 日至2011 年12 月25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拨叉材料HT200;铸造圆角R2~3;拨叉头高50mm,外圆φ40mm,内孔φ25mm; 拨叉脚内表面R25,外表面R35;凸台高25mm;凸台半径10,凸台孔径φ8,孔深15mm 中心距93.75mm。 二、设计基本内容: 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每个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 (3)设计说明书一份。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1.12.19-2011.12.20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零件分析,画零件图2011.12.21-2011.12.22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011.12.23-2011.12.25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2011.12.25交课程设计并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徐学林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下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