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玻璃器皿基础知识
化学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介绍

化学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介绍在化学实验室中,玻璃器皿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盛放试剂、反应物和产物,承受高温、压力和化学腐蚀等极端条件。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包括烧杯、容量瓶、烘培皿以及分液漏斗等。
首先,我们来介绍烧杯(Beaker)。
烧杯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玻璃器皿之一,通常用来盛放液体或固体试剂。
它的外形呈圆柱形,有着粗短的设计,底部为圆锥形以便于搅拌。
烧杯的优点是易于清洗和操作,而且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学实验中。
容量瓶(Volumetric Flask)是另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
它的外形呈倒梯形,底部较宽,上部较窄,并配有一个长颈。
容量瓶通常用于准确配制溶液。
它具有标有精确体积刻度的瓶颈,以确保配制的溶液体积精确到毫升级别。
因为容量瓶通常需要在配制过程中加入试剂并彻底混合,所以常常需要轻轻晃动容量瓶来保证混合均匀。
烘培皿(Evaporating Dish)是一种用于加热试剂并蒸发溶剂的器皿。
它的外形类似于一个椭圆形碟子,底部较宽且较厚,能够均匀分布和承受高温。
烘培皿通常用于浓缩溶液和分离溶剂。
在使用烘培皿时,务必要注意加热均匀,并且要注意避免烧杯内的溶液溢出。
分液漏斗(Separatory Funnel)是一种用于分离具有不同密度的液体的器皿。
它的外形像一个倒置的锥形瓶,下部有一个细长的管子。
在分液漏斗中,我们将要分离的混合液体放入漏斗中,然后缓慢地打开阀门,使具有较小密度的液体从管子中流出,从而实现液体的分离。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如试管、滴定管、量筒等。
每种器皿都有着特定的用途和设计,以满足不同实验和操作的需求。
总的来说,实验室玻璃器皿在化学技术操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熟悉不同玻璃器皿的用途和特点,合理使用它们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玻璃器皿时要特别谨慎,避免碰撞造成器皿破损和危险情况的发生。
玻璃器皿介绍和清洗方法

玻璃器皿介绍和清洗方法玻璃器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们广泛应用于厨房、实验室、医院等领域。
玻璃器皿的优点是透明、耐高温、不易变形、易于清洗等。
下面将根据玻璃器皿的用途,介绍其种类和清洗方法。
一、厨房玻璃器皿1.餐具:餐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玻璃餐具透明、美观,使用方便。
清洗时,可用洗碗机或手洗,建议使用中性洗涤剂,避免使用硬物刷子刷洗,以免刮伤表面。
2.烹饪器具:玻璃烹饪器具如烤盘、蒸锅等,使用时需注意不要突然加热或急冷,以免玻璃器皿破裂。
清洗时,可用洗碗机或手洗,建议使用中性洗涤剂,避免使用金属刷子刷洗,以免刮伤表面。
二、实验室玻璃器皿1.烧杯:烧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器皿,用于测量液体体积。
使用时,需注意不要超过标线,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清洗时,可用洗涤剂和水混合,用软毛刷轻轻刷洗,避免使用金属刷子刷洗,以免刮伤表面。
2.试管:试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器皿,用于保存、混合、加热液体等。
使用时,需注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以免液体溢出。
清洗时,可用洗涤剂和水混合,用软毛刷轻轻刷洗,避免使用金属刷子刷洗,以免刮伤表面。
三、医院玻璃器皿1.药瓶:药瓶是医院中常用的玻璃器皿,用于存放药品。
使用时,需注意不要超过药瓶容积,以免药品溢出。
清洗时,可用洗涤剂和水混合,用软毛刷轻轻刷洗,避免使用金属刷子刷洗,以免刮伤表面。
2.注射器:注射器是医院中常用的玻璃器皿,用于注射药品。
使用时,需注意不要超过注射器容积,以免药品溢出。
清洗时,可用洗涤剂和水混合,用软毛刷轻轻刷洗,避免使用金属刷子刷洗,以免刮伤表面。
总之,玻璃器皿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使用和清洗玻璃器皿,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常识

实验室几种常用器皿的使用常识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一、容量瓶的使用常识容量瓶常用来把某一数量的浓溶液稀释到一定体积,或将一定量的固体物质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
1 试漏:使用前,应先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密合,为此,可在瓶内装入自来水到标线附近,盖上塞,用手按住塞,倒立容量瓶,观察瓶口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把瓶直立后,转动瓶塞约180度后再倒立试一次。
为使塞子不丢失不搞乱,常用塑料线绳将其栓在瓶颈上。
2 洗涤:先用自来水洗,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
如果较脏时,可用铬酸洗液洗涤,洗涤时将瓶内水尽量倒空,然后倒入铬酸洗液10-20mL,盖上盖,边转动边向瓶口倾斜,至洗液布满全部内壁。
放置数分钟,倒出洗液,用自来水充分洗涤。
再用蒸馏水淋洗后备用。
3转移:若要将固体物质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通常是将固体物质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后,再定量地转移到容量瓶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但不要太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同时直立,使附着在烧杯嘴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中。
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洗3-4次,洗涤液按上述方法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
如果固体溶质是易溶的,而且溶解时又没有很大的热效应发生(例如抗坏血酸),也可将称取的固体溶质小心地通过干净漏斗放入容量瓶中,用水冲洗漏斗并使溶质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如果是浓溶液稀释,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浓缩液,放入容量瓶中,在按下述方法稀释。
4 稀释: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稀释到约3/4体积时,将容量瓶平摇几次(切勿倒转摇动),作初步混匀。
这样又可避免混合后体积的改变。
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近标线1cm时应等待15~30S,然后小心地逐滴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为止。
盖紧塞子。
5摇匀: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右手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将容量瓶倒转并振荡,再倒转过来,仍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15~20次,即可混匀。
化学器材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器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玻璃器皿1. 玻璃烧杯玻璃烧杯是一种常用的量筒式玻璃器皿,一般用于溶液的混合和加热。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烧杯容量为50ml、100ml、250ml、500ml等。
使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和撞击,避免因为烧杯受力失稳而破裂。
2. 玻璃量筒玻璃量筒是一种测量溶液体积的器皿,用于较准确的溶液的配制。
使用时应先清洁玻璃量筒并擦干,然后用胶头滴管或鼻头滴管滴加溶液至刻度处,并使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以使溶液均匀。
使用量筒时要保持垂直,避免出现误差。
3. 玻璃瓶玻璃瓶是一种常用的储存溶液的器皿,常用于盛放酸碱溶液、化学试剂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盖子要盖紧,以避免溶液挥发或外界杂质进入。
4. 玻璃试管玻璃试管是一种较小的玻璃器皿,通常用于较小量的溶液的反应和测试。
使用玻璃试管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或损坏。
二、塑料器皿1. 塑料烧杯塑料烧杯是一种轻便的器皿,常用于一些不需要高温的实验。
使用时应选取适当的规格,并注意不要与腐蚀性物质接触,以避免变形或破损。
2. 塑料量筒塑料量筒是一种较为方便的量筒,适用于一些不需要特别精确的实验。
使用时应注意不要受到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影响。
3. 塑料瓶塑料瓶是一种轻便的储存器皿,常用于储存一些不需特别严格条件的溶液。
使用时要避免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影响,并注意保持盖子盖紧。
4. 塑料试管塑料试管通常用于小规模的实验或测试,使用时要避免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影响,并小心操作,避免试管变形或破损。
三、金属器皿1. 烧杯金属烧杯常用于高温实验,具有耐高温的特点。
使用时要避免过冷或过热引起烧手,并且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损坏。
2. 锅铲锅铲通常用于搅拌和搅拌式加热实验。
使用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器皿和溶液造成损坏,同时要避免烫伤。
3. 镊子镊子通常用于取出小样品或进行操作细致的实验。
使用时要谨慎操作,避免对样品和器皿造成损坏。
四、热源1. 火炉火炉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用热源装备,可用于各种实验的加热。
实验室基础知识

3、吹干 用电吹风,热风或冷风 4、烤干 用酒精灯或红外线灯(只合用硬质玻璃)
详见《水质 样品旳保存和管理技术要求》HJ493-2023
三、量器旳检定
玻璃量器旳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旳标注容量完全相 符,所以,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精密度要 求较高旳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检定。
(三)其他常用玻璃器皿 1、冷凝管 作用:在蒸馏和回流中把蒸汽冷凝成液体。
分类:蛇形、球形、直形、空气冷凝管
注意:使用时冷却水管接下口,出水管接上口,不得接反。
2、干燥器 作用:存储烘干旳样品、试剂、称量瓶等,保存需要防潮旳小型 仪器。
注意:盖口磨砂玻璃平面涂以凡士林,打开盖子时只能推开,不 能揭开。长久不用打不开时,可用热毛巾捂热开之。
2)温度 试剂变质旳速度与温度旳高下有亲密旳关系。必须根据试剂旳性 质选择保存旳环境温度。
(3)光 日光中旳紫外线能使某些试剂变质。一般要求避光旳试剂,可装在 棕色瓶内,属于必须避光旳,在棕色瓶外还要包一层黑纸。
(4)杂质 试剂旳纯度对其变质情况旳影响不容忽视,贮存和取用此类试剂 时应尤其注意预防杂质污染。
2、剧毒试剂如氰化钠(钾)、氧化砷、汞盐等应贮存于保险柜中,并有专人 保管。
3、易挥发试剂应贮放在有通风设备旳房间里
4、易燃易爆试剂应贮存于铁皮柜或砂箱中。
5、影响试剂变质旳原因。
(1)空气 空气中旳氧、二氧化碳、水分、纤维和尘埃都可能使某些试剂变 质。化学试剂必须密封贮于容器内,开启取用后应立即盖严,必要时应 加蜡封。
2、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这种洗液作用缓慢温和,可洗涤有油 污旳器皿。配制措施:取4克高锰酸钾溶于80毫升水中,再加 50%氢氧化钠至100毫升。使用这种洗液后如玻璃器壁沾有褐色 氧化锰,可用盐酸或草酸洗除。碱性高锰酸钾洗液不应在器皿中 长久存留。
实验室玻璃器皿基础知识(一)

实验室玻璃器皿基础知识(一)引言概述:实验室玻璃器皿是化学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玻璃器皿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分类、特点、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正文内容:一、实验室玻璃器皿的分类1.1 容量型器皿:烧杯、量筒、试管等。
1.2 反应型器皿:烧瓶、砂花瓶等。
1.3 精密型器皿:分液漏斗、分液器等。
1.4 加热型器皿:试管、砂花瓶等。
二、实验室玻璃器皿的特点2.1 耐高温性:玻璃器皿可以耐受高温条件下的加热操作。
2.2 透明度好:玻璃器皿的透明度较高,可以观察反应过程。
2.3 化学稳定性:玻璃器皿对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4 洁净易清洗:玻璃器皿易于清洗,不易残留污染物。
2.5 结构稳固:玻璃器皿的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
三、实验室玻璃器皿的使用注意事项3.1 温度控制:避免过高温度导致器皿破裂。
3.2 酸碱浸泡:避免浸泡在强酸碱中,以免腐蚀器皿。
3.3 受热均匀:加热时应注意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热引起破裂。
3.4 操作轻柔:使用时要轻轻放置,避免碰撞造成损伤。
3.5 储存保养:器皿在储存前应彻底清洗和干燥,避免受潮变质。
四、实验室玻璃器皿的常见使用技巧4.1 溶液的装入和倒出技巧。
4.2 搅拌和混合技巧。
4.3 加热和冷却技巧。
4.4 精确测量技巧。
4.5 清洗和储存技巧。
五、实验室玻璃器皿的安全性考虑5.1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5.2 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5.3 确保实验区域通风良好。
5.4 注意火源安全。
5.5 尽量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物质。
总结:实验室玻璃器皿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较好的耐温性、透明度和化学稳定性。
使用时需要注意温度控制、酸碱浸泡、受热均匀等方面的问题,并掌握一些常见的使用技巧。
同时,安全性也是使用实验室玻璃器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洁及保管

目录
1.常用的玻璃仪器 2.玻璃器皿的洗涤 3.洗液的配制与使用 4.玻璃仪器的干燥 5.玻璃仪器的存放
1.常用的玻璃仪器
1.1容器类 1.2量器类 1.3其他器皿
1.1 容器类
烧杯、锥形瓶、试管、圆底烧瓶、试 剂瓶、滴瓶 等
根据它们能否受热又可区分为
玻璃器皿的洗涤
洗涤干净的标志: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玻璃器皿的洗涤
2.1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含游离碱较多,应在酸溶液内先浸泡 数小时。酸溶液一般用2%的盐酸或洗液浸泡。后用自来水 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三次以上或冲洗一定时间。 新的砂芯玻璃滤器、多空玻板采样瓶等有筛板的玻璃器 皿使用前应在酸溶液内先浸泡数小时后,以2%的盐酸或洗 液边抽滤边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三次以 上或冲洗一定时间。
玻璃器皿的洗涤
2.2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精密玻璃量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量杯、
比色皿等,不能用毛刷刷洗。应先用自来水冲洗,碱性物 质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和、酸性物质可用稀碱溶液中和、 或用碱-乙醇洗液清洗;然后自来水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 三次以上或冲洗一定时间。
注:比色皿是用胶水粘合的,不能浸泡。
4.玻璃仪器的干燥
玻璃器皿的干燥
玻璃器皿应在每次试验完后洗净干燥备用。洗净的器皿不 能用纸或抹布擦干,以免将脏物或纤维留在器壁上面沾污了 器皿。 常用的干燥玻璃器皿方法如下: 1.晾干 不急用的、要求一般干燥的器皿,可置于晾干架 上让其自然干燥。
玻璃器皿的干燥
2.烘干 准确的说玻璃仪器都不能放入烘箱中烘干,能放入
玻璃器皿的洗涤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室玻璃器皿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室玻璃器皿玻璃器皿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们在实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用途。
一、烧杯(Beaker)烧杯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器皿之一,它通常呈圆柱形,底部较宽,口部较窄。
烧杯广泛应用于溶解、混合和加热实验物质的过程中。
其较宽的底部设计有利于稳定烧杯的位置,较窄的口部则有助于减少液体的挥发。
二、量筒(Graduated Cylinder)量筒是一种用来测量和移取液体的玻璃器皿。
它的特点是较长且细长的形状,便于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
量筒上通常标有刻度线,可以直观地读取液体的体积。
在化学实验中,量筒经常用于配制溶液或精确地测量液体的体积。
三、试管(Test Tube)试管是一种长而细的玻璃管,底部略呈圆锥形。
它具有较小的容积,适用于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和反应观察。
试管常用于加热溶液、反应物的混合和保存微量试剂等实验操作。
四、漏斗(Funnel)漏斗是一种带有锥形底部和长颈的器皿。
它通常用于将液体从一个容器转移至另一个容器中,同时可以过滤杂质。
漏斗的底部设有小孔,可以控制液体的流动速度。
在实验中,漏斗经常用于过滤固体、分液和转移溶液。
五、烧瓶(Flask)烧瓶是一种具有圆底或扁底的玻璃容器,通常带有长颈。
烧瓶常用于溶解、加热和反应实验中。
由于其独特的设计,烧瓶可以更加均匀地加热液体,同时长颈可以防止液体外溢。
六、试剂瓶(Reagent Bottle)试剂瓶是用来盛放试剂的容器,通常由玻璃制成。
试剂瓶的瓶塞常带有橡胶塞,可以防止试剂外泄和氧化。
试剂瓶上通常标有标签,可以方便地识别试剂的名称、浓度和保存日期。
七、滴定管(Burette)滴定管是一种用来进行滴定实验的器皿,它具有长颈和细长的形状。
滴定管的底部设有活塞和滴定阀门,可以精确地控制滴定液的滴加速度。
通过滴定管测量待测溶液和滴定溶液的滴加体积,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滴)液漏斗的使用
① 清洁干燥的分(滴)液漏斗,首先用乳 胶套固定好活塞栓子(如需涂凡士林则事 先涂好。凡士林的涂布方法是:将活塞栓 子取下,用食指蘸取少许凡士林,分别向 栓子小孔两端的玻璃柱上各涂薄薄的一圈, 宽度为玻璃柱长的1/3左右,不得过宽。将 栓子插入活塞套内,稍稍压紧,旋转3~5 周,使凡士林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然 后取下顶塞,将一长玻璃棒垂直插入,轻 轻接触分(滴)液漏斗内壁,沿玻璃棒缓 缓倾入溶液。
容量瓶的使用
清洗干燥:按前述的清洗、干燥方法进行。 如所配溶液为水溶液(或少量水的混入对 溶液无影响的非水溶液),则无需干燥。 干燥后的瓶与瓶塞用乳胶套连好,瓶塞不 得在不同的容量瓶之间混用。容量瓶不得 用来贮存试剂。 倾入溶液:用适当大小的烧杯和适量的溶 剂,将溶质彻底溶解,用粗细、长短合适 的玻璃棒逼住容量瓶瓶颈内壁,沿玻璃棒 缓缓倾入,然后用溶剂反复冲洗烧杯及玻 璃棒4~7次。
玻璃量器的使用
吸量管:非干燥的吸量管,预先用欲取液体润洗2~3次。 吸取液体时,以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吸量管刻度线上方较 方便处(以保持手指操作灵活为度),将管尖插入到液体 最底部,再轻轻向上稍稍提起至距容器底部约0.5cm。左 手握吸球,以拇指压出吸球内空气后,将吸球尖部接压在 吸量管口,慢慢放松拇指,将液体吸入管内至刻度线上方 约1cm处,移开吸球,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将管尖 处贴靠在盛液体器皿的内壁上,提高吸量管至管口高于液 面,略微放松食指,使管内液面平稳下降至起始刻度线, 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取出吸量管,用吸水性良好的纸张 (如滤纸)将吸量管外壁的液体吸干,插入受器中,管尖 靠在受器内壁上,使吸量管与海平面垂直,倾斜受器,使 其内壁与吸量管约呈15°夹角。松开食指,让管内液体自 然沿受器壁流下。 对吸量管尖部滞留液体,依不同吸量管的相应要求进行处 理。按下表规定处理:
常见漏斗的种类
普通漏斗(短颈漏斗) 分析漏斗(长颈漏斗) 布式漏斗
分液漏斗
滴液漏斗
普通漏斗
即短颈漏斗,用于普通过滤。规范的短颈 漏斗,漏斗斗身为夹角60°的空心圆锥体; 斗颈为长度等于或稍长于斗身高度,直径 3~5mm的空心圆柱体,下口处磨成45°角 的斜面。 普通漏斗的使用方法见下页:
· 吸量管: 移液管(A)、刻度吸管(A,B) · 滴定管: 酸式和碱式(一级、二级)
量入式
容量瓶(一级、二级)
玻璃量器的洗涤
新玻璃量器的洗涤
新玻璃器皿,因在加工过程中会残留少 量的碱性物质,宜用少量稀酸荡涤冲洗, 然后用中性洗涤剂(洗衣粉、洗洁净均 可)水浸泡20min以上,再用抹布擦洗。 彻底洗净后,用常水将洗涤剂冲洗至无 泡沫,再冲洗3~5次。最后,用蒸馏水 冲洗3~5次(如为色谱用玻璃器皿,还 要用双蒸水冲洗3~5次)。
分(滴)液漏斗
分(滴)液漏斗主要 用于萃取。 滴液漏斗往往用于要 求精度高的定量分析时的 样品处理。
分(滴)液漏斗的使用
检漏:向清洁干燥的分(滴)液漏斗中注 入适量的水或其它溶剂,轻轻转动活塞栓 子2~3周,然后关闭活塞,静置观察有否 泄漏。完全无泄漏者最为理想;稍有泄漏 者,可用于允许涂布凡士林的实验分析。 清洗干燥:清洗方式无特殊要求。干燥时 如需要烘干,必须将活塞栓子取下,烘干 温度不得超过110℃(但不提倡烘干)。 使用时:
容量瓶的使用
定容:向容量瓶内加入溶剂至约瓶容量的 3/4,振摇混匀(严禁颠倒混匀)。混匀时 不得用整个手掌固定容量瓶瓶身,可用手 指指尖进行固定。放置约1min后,小心缓 慢地添加溶剂至刻度。盖好瓶塞,颠倒、 振摇混合20次以上。最后,将溶液移入大 小合适的试剂瓶内。 量筒(杯):在对量取的溶液体积不要求 很准确时使用。
分(滴)液漏斗的使用
② 一手固定好活塞,另一手固定好顶塞, 使分(滴)液漏斗稍稍倾斜,然后按实验 要求振摇。 ③ 固定好分(滴)液漏斗,静置至两相分 层良好。 ④ 缓缓放出其中的一相,并依实验要求按 上述方法完成萃取。
其它漏斗
长颈漏斗
用于重量分析 用于抽滤,上垫双层 滤纸
布式漏斗
滴定管
普通漏斗使用方法
造水柱的目的有二:一是加速过滤;二是避免产 生气泡而破坏某些物质(如蛋白质)的活性。造 水柱的方法是向漏斗内一次倾入蒸馏水(或待滤 溶液)至距滤纸边缘约10mm处,让其自然沉降, 在斗颈内形成水柱。若难于自然形成,可用手指 堵住斗颈出口帮助造水柱,然后用蒸馏水对斗颈 出口进行彻底的清洗。 将斗颈斜面长边紧贴于滤液受器内壁上,玻璃棒 垂直与3层滤纸侧的中部轻轻接触,缓缓沿玻璃棒 向漏斗内倾入待滤溶液。注意不要将沉淀搅起, 先倾入上清液,最后倾入含沉淀的待滤溶液(特 殊情况例外)。 如无需收集全部滤液,以滤液总量的中段1/3为最 理想。
普通漏斗使用方法
将滤纸沿直径对折,再沿与该直径垂直的 半径对折。注意不要折成死褶。滤纸的半 径应比漏斗体的边长短5~10mm。 将对折好的滤纸分开,一面1层,一面3层。 将3层一面的游离角撕下约10mm大小,放 入漏斗内,3层一面放在漏斗斗颈斜面短边 一侧使滤纸与漏斗内壁紧密接触,然后压 紧折处。 湿法过滤时,先用蒸馏水将滤纸湿透, “造水柱”后倾入待滤溶液;干法过滤时, 直接倾入待滤溶液,弃去至少1/4待滤溶液 体积的初滤液。
玻璃量器的干燥和保存
干燥:以倒扣、倾斜架放等方式自然干
燥,或者吹风干燥(不提倡)。严禁加 热烘干。
保存:短期存放时,用干净的牛皮纸或
滤纸包严器皿开口处。长期存放时,要 将整个器皿包严。具塞量器具,要垫好 一条双层滤纸,然后盖好塞子。最后, 将处理好的器皿放于干燥、清洁、无尘、 不易碰撞之处。
碘
特别是碘量分析。 使用时注意,放置等待反应进行完 全时,必须在瓶口处用少量蒸馏水 密封,以防碘的升华及空气混入。
铬酸洗液的配制
理化分析实验室,最常用的洗液是
铬酸洗液。铬酸洗液的配制方法有 几种。在此仅介绍使用最广泛的一 种方法。 小心加热100ml工业用浓硫酸,同 时缓慢加入5g工业用重铬酸钾粉末。 边加边搅拌,至重铬酸钾全部溶解 后,冷却备用。
常用玻璃器皿的分类
量器:吸液管、量筒、滴定管、容量瓶
容器:试剂瓶、试管、离心管、培养皿
烧器:烧杯、烧瓶、坩锅、试管 滤器:漏斗、玻璃滤芯 换热器:冷凝管 蒸馏器:多为成套的器具
挥发器:表面皿
研磨器:乳钵
其它:玻璃珠、玻璃棒、玻璃管
玻璃量器的分类
量出式 吸量管、滴定管、量筒(杯)
旧玻璃量器洗涤
旧的玻璃器皿,免去稀酸荡涤 冲洗,其它同新玻璃器皿洗涤。在 旧器皿附着顽固的污物时,视污物 的种类选用不同的洗液进行泡洗, 然后用常水冲净洗液,再用蒸馏水 冲洗。
严重注意!
所有的玻璃量器,均不得 用“去污粉”、“毛刷”、 “钢丝球”等任何可能损 伤玻璃表面的物品对内表 面进行清洗。
滴定管分为“常量滴定管”、“(半)微 量滴定管”、“自动滴定管”三大类。最 常用的是常量滴定管,有25ml、50ml、 100ml三种规格,分为酸式和碱式滴定管两 种,每种又有白色(实为无色)和茶色两 种形式。 滴定管属于不定量的量出式玻璃量器。其 洗涤等项与其它玻璃量器相同。 使用方面,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要首先检 漏。 在使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注意只能用手 挤压玻璃珠的外上1/2部分。
容量瓶的使用
初步清洗:将新购入的容量瓶用常水进行 大体的清洁,洗去明显的赃物后晾干。 检漏:向初步清洗、晾干后的容量瓶内装 入适量的常水,盖紧瓶塞。用吸水性强的 纸将瓶外壁、特别是瓶口处及瓶塞暴露的 表面擦干。倒转容量瓶,用手指或手心顶 住瓶塞,振摇并颠倒20次以上。翻转容量 瓶,观察有无漏水现象。然后拔起瓶塞, 旋转约90°角后,盖好瓶塞,重复上述过 程。有渗漏现象者禁用。若实验要求的精 度很高,则每次旋转约45°角进行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