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一)自考试题 (3)
浙江(全新整理)1月自考中医学基础(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中医学基础(一)试题课程代码:029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2.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3.五官中属五行之“土”的是( )A.目B.舌C.耳D.口4.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由何气所派生( )A.卫气B.元气C.宗气D.营气5.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为( )A.气滞B.气闭C.气脱D.气陷6.“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是( )A.精血同源B.津血同源C.乙癸同源D.津能载气7.“骨之余”是指( )A.齿B.发C.肾D.筋8.“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肺通调水道B.小肠泌别清浊C.小肠受盛化物D.脾运化水液9.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筋B.经脉C.经别D.别络10.造成着痹的主要邪气是( )A.寒邪B.湿邪C.风邪D.热邪11.下列何症不属于实性病理?( )A.壮热B.五心烦热C.二便不通D.痰涎壅盛12.下列何项不是风邪致病的常见症状?( )A.汗出B.恶风C.鼻塞D.烦躁13.下列何病应采用急则治其标?( )A.蛔厥证B.阴虚内热C.脾虚腹泻D.阳虚外寒14.滋阴制阳的治法适用于(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15.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 )A.舌色浅深B.舌质老嫩C.舌苔厚薄D.舌苔润燥16.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 )A.湿温潮热B.阴虚潮热C.阳明潮热D.骨蒸潮热17.寸口脉分候脏腑,肝胆病变反映于( )A.右关部B.左关部C.左尺部D.右尺部18.下列诸症中与里证无关的是( )A.但热不寒B.但寒不热C.恶寒发热D.脉沉而迟19.患者久泄不愈,腹部坠胀,少气倦怠,头晕眼花,舌淡脉弱,证属( )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血两虚证D.血虚证20.患者心烦不寐,面红,口舌生疮,尿黄,舌尖红,证属( )A.痰火扰心B.肝火上炎C.心火亢盛D.小肠实热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学说C. 经络学说D. 气血津液学说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
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藏精B. 主疏泄C. 主运化D. 主统血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
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六腑”?()。
A. 胃B. 胆C. 三焦D. 脑答案:D6.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精D. 主统血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五体”?()。
A. 筋C. 肉D. 骨答案:B8. 中医理论中的“气”主要是指()。
A. 空气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呼吸之气D.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淫”?()。
A. 风B. 寒C. 湿答案:D10.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神明B. 主疏泄C. 主运化D. 主藏精答案:A11.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七情”?()。
A. 喜B. 怒C. 忧D. 惊答案:D12. 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主要是指()。
A. 血液B. 体液C. 尿液D. 汗液答案:B1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八纲”?()。
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答案:D14. 中医认为“肺主气”,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宣发B. 主肃降C. 主藏精D. 主统血答案:A1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九候”?()。
A. 浮B. 沉C. 迟D. 涩答案:D16. 中医理论中的“肝主疏泄”,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藏精C. 主运化D. 主统血答案:B17.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脉”?()。
自学考试 浙江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 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297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五脏所主,脾主A.皮B .肉C .筋 D.骨2.脉的生理功能是A.运行气血㊁传递信息B .消化吸收㊁传递信息C .运行气血㊁传递能量 D.运行气血㊁消化吸收3.肾其华在A.骨B .皮C .发 D.面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李时珍B .张仲景C .王叔和 D.孙思邈5.攻下派的代表人物是A.张从正B .刘完素C .李东垣 D.朱丹溪6.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是A.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气一元论 D.脏象学说7.五行之间的相侮规律是金侮A.水B .火C .木 D.土)页3共(页1第 题试)一(论理础基医中 #279208.为肺之窍,又名明堂的是A.口B .目C .鼻 D.耳9.形体中主司运动㊁具有保护脏器功能的是A.骨B .筋C .皮 D.肉10.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气是A.元气B .营气C .宗气 D.卫气二㊁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 ,错误的涂 ㊂11.脉的生理功能是运行气血㊁传递物质㊂12.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 孙络 ,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 浮络 ㊂13.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全身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㊂14.心与肝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行血的关系㊂15.阳盛则热,阴盛则寒㊂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人之五体为脉㊁筋㊁ ㊁皮肤㊁ ㊂17.筋的生理功能是 ㊁ ㊂18.精㊁气㊁ ㊁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㊂19.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 ,主要有 ㊂20.气的病变具体表现为气虚㊁气陷㊁气滞㊁气逆㊁ ㊁ ㊂21.医学是研究 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 范畴㊂22.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 的性质和 的学说㊂23.六腑是胆㊁胃㊁ ㊁ ㊁膀胱㊁三焦的总称㊂24.经又称 ,有 之意㊂25.七情是指喜㊁怒㊁ ㊁ ㊁悲㊁恐㊁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㊂四㊁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气陷)页3共(页2第 题试)一(论理础基医中 #2792027.阴阳对立28.病机29.内风30.复发五㊁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㊂32.简述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㊂34.列出十二经脉之间的相互表里关系㊂35.简述养生的基本原则㊂)页3共(页3第 题试)一(论理础基医中 #27920。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试题及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试题及答案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A.阴阳对峙限制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均衡D.阴阳互相转变E.阴阳偏盛偏衰2.与血液运转关系亲密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3.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相关()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4.五脏之中,与饮食品的消化汲取关系亲密的有()A.心B.肝C.脾D.肺E.肾5.“气为血之帅”,详细表现为()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6.气的生理功能有:()7.六淫致病的共同特色是:(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色是()D.相兼性)E.转变性A.黏滞B.呆滞C.收引D.趋下E.重浊惹起疾病的常有原由是:()A.六淫B.七情C.疠气D.药邪E.医过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色是:()A.轻扬开泄B.善行数变C.主动D.易耗气伤津E.为百病之长11.以下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色()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一气一病,症状相像D.转变性E.地域性12.正气是指:()A.人体的机能活动B.抗邪能力C.驱邪出门的能力D.痊愈能力E.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13..疾病复发的诱因是:()A.复感新邪B.食复C.劳复D药复E.伏邪14.虚证临床可见到:()A.五心烦热B.脉实有力C.久病耗费精气D.畏寒肢冷E.食积不化15.实证临床可见到:()A.二便不通B.脉实有力C.瘀血内阻D.心悸气粗E.水湿泛滥16.“因人制宜”主要依据病人的什么不一样特色来考虑治疗用药: ()A.饮食偏嗜B.性别C.劳逸损害D.年纪E.体质17.因“时制宜”原则是指:()A.夏天慎用温热B.冬天慎用寒凉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秋天外感宜辛温发散E.冬天宜食热性食品18.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含:()A.辨证求因B.因时制宜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审因论治19.以下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A.治病求本B.急则治其标C.调摄精神D.增强锻炼E先安未受邪之地20.病重“失神”表现为()A.饮食不入,泄泻不只B.骨枯肉脱、形羸色败C.卒然神昏,手撤遗尿D.神昏谵语,循依摸床E.两目昏暗、瞳神呆板21.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A.五色鲜亮B.夏天稍黄C.红黄隐约D.明润委婉E.秋天稍白22.红绛舌,常有于:()A.里实热证B.阴虚火旺证C.气虚血瘀证D.痰瘀内阻证E.食滞气郁证23.望舌时应注意:()A.光芒B.染苔C.伸舌姿势D.年纪体质E.天赋24.腻苔主病为:()A.湿浊B.痰饮C.食积D.胃气虚E.邪热有余25.痛证可见以下何脉?()A.弦脉B.紧脉C.缓脉D.代脉E.迟脉参照答案ABCD2.ABCD3.ABCDE4.BC5.ABC6.ABCDE7.ABCDE8. BCDABCDE20.ABCDE21.CD22.AB23.ABCDE24.ABC25.ABD。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试题及答案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偏盛偏衰2.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 )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3. 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 )A. 肺B. 脾C. 肾D. 三焦E. 膀胱4. 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5.“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6. 气的生理功能有: ( )A.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 .气化作用7 .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A .外感性B.季节性C .地区性D .相兼性E.转化性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黏滞B.凝滞C.收引D.趋下E.重浊9. 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 ( )A .六淫B .七情C .疠气D .药邪E .医过10.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轻扬开泄B.善行数变C .主动D.易耗气伤津E .为百病之长11. 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12. 正气是指: ( )A .人体的机能活动B .抗邪能力C .驱邪外出的能力D. 康复能力E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13 .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A .复感新邪B.食复C .劳复D 药复E .伏邪14. 虚证临床可见到: ( )A .五心烦热B .脉实有力C .久病消耗精气D .畏寒肢冷E .食积不化15 . 实证临床可见到: ( )A .二便不通B .脉实有力C .瘀血内阻D .心悸气粗E .水湿泛滥16. “因人制宜”主要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 )A .饮食偏嗜B.性别C.劳逸损伤D.年龄E .体质17. “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 )A .夏季慎用温热B.冬季慎用寒凉C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 .秋季外感宜辛温发散E .冬季宜食热性食物18 .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 )A .辨证求因B. 因时制宜C .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 .审因论治19. 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 )A .治病求本B.急则治其标C .调摄精神D .加强锻炼E 先安未受邪之地20. 病重“失神”表现为( )A.饮食不入,泄泻不止B.骨枯肉脱、形羸色败C.卒然神昏,手撤遗尿D.神昏谵语,循依摸床E.两目晦暗、瞳神呆滞21. 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 )A.五色鲜明B.夏季稍黄C.红黄隐隐D.明润含蓄E.秋季稍白22. 红绛舌,常见于:( )A.里实热证B.阴虚火旺证C.气虚血瘀证D.痰瘀内阻证E.食滞气郁证23. 望舌时应注意:( )A.光线B.染苔C.伸舌姿势D.年龄体质E.禀赋24.腻苔主病为:( )A.湿浊B.痰饮C.食积D.胃气虚E.邪热有余25.痛证可见下列何脉? ( )A.弦脉B.紧脉C.缓脉D.代脉E.迟脉参考答案1. ABCD 2 .ABCD 3. ABCDE 4 .BC5. ABC 6 .ABCDE 7. ABCDE8. BCD9. ABCDE 10.ABCE 11.ABC 12.ABCDE13.ABCD 14.ACD 15.ABCE 16.BDE17.ABCE 18.CD 19.CDE 20 .ABCDE21. CD 22. AB 23 .ABCDE 24. ABC25. ABD。
中医学基础答案及试题

中医学基础答案及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
a. 阴阳学说b. 脏腑学说c. 经络学说d. 医案学说2. 以下哪个不是中医的四诊法之一()。
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3. “气”的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下列哪项是“气”的分类()。
a. 六淫b. 八纲c. 五脏d. 经络4. 中医药学中,以下哪个方剂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剂()。
a. 半夏泻心汤b. 麻黄汤c. 四逆散d. 通脉四逆汤5.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精、气、津液等物质是通过()而相互转化的。
a. 阴阳转化b. 脏腑调和c. 经络相通d. 五行相生相克二、判断题1. 中医学强调“治未病”,注重疾病的预防。
()2.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 中医的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4. 中医药学中,方剂指的是将多种草药进行组合而成的治疗方案。
()5. 中医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都需要制定独特的治疗方案。
()三、简答题1. 中医的四诊法包括哪些内容?分别是如何进行的?2. 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哪些?请简要描述每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3. 中医药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简述各种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论述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实践题请结合实际案例,描述一位患者的四诊情况,并据此给出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处方。
六、综合题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详细论述“感冒”这一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治方法。
以上是中医学基础的答案及试题,希望对你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其精髓。
祝你学习进步!。
中医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经络学说D. 三焦学说2.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是()。
A.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B. 望诊、闻诊、问诊、摸诊C. 望诊、听诊、问诊、切诊D. 触诊、听诊、问诊、切诊3. 下列哪个是中医四诊合参的基本要素()。
A. 舌诊B. 脉诊C. 气诊D. 面诊4. 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 祛邪、补虚、调气B. 祛邪、补虚、利水C. 祛邪、疏风、透疹D. 祛湿、理气、行血5. 下列哪个是中医问诊的重要内容()。
A. 主诉B. 就诊目的C. 发病时间D. 诊断结果6. 中医中,常用的量表评估方法包括()。
A. 体态平衡B. 问诊法C. 望诊法D. 面诊法7. 下列哪个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
A. 药物治疗B. 手术治疗C. 放射治疗D. 营养治疗8. 中医的治疗方法强调的是()。
A. 预防为主B. 对症治疗C. 快速治疗D. 手术治疗9. 中医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
A. 饮食调理B. 运动锻炼C. 药物治疗D. 手术治疗10. 中医按摩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 推拿、拔罐、刮痧B. 推拿、针灸、拔火罐C. 针灸、刮痧、拔火罐D. 推拿、针灸、刮痧、拔火罐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中医重视病因的诊疗,强调治疗原则的灵活性。
()2.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摸诊四个方面。
()3. 中医药治疗是以药物为主要手段,不包括其他治疗方法。
()4. 中医养生方法强调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因人而异的调养。
()5. 中医推拿疗法主要是通过按摩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什么是中医阴阳学说?其对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是什么?2. 中医的脉诊是如何进行的?脉诊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判断指标?3. 中医的面诊是如何进行的?面诊可以反映哪些方面的病情?4. 中医的推拿疗法主要有哪些手法?推拿疗法对哪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四、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要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学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中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b) 西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c) 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d) 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答案:c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哪个重要学科?a) 医学基础学科b) 医学临床学科c) 医学实用学科d) 医学预防学科答案:b3.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症状辨析、舌象判断、脉象观察b) 病因辨析、舌象判断、脉象观察c) 病因辨析、症状辨析、脉象观察d) 病因辨析、症状辨析、舌象判断、脉象观察答案:d4. 中医学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调和、气血调畅、痰湿祛除b) 寒热调和、气血调畅、湿热祛除c) 阴阳调和、气血调畅、湿热祛除d) 阴阳调和、痰湿祛除、寒热调和答案:a5. 中草药的特点是什么?a) 味道苦、气味大、副作用小b) 味道甘、气味小、副作用大c) 味道苦、气味大、副作用大d) 味道甘、气味小、副作用小答案:c二. 判断题1.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实证为主导。
答案:错误2.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
答案:正确3.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五脏学、六腑学等。
答案:正确4. 中医药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答案:正确5. 中医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答案:错误三. 填空题1.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经络学、五脏学、六腑学2. 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辨证施治、以草药为主、个体化治疗3. 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人体的________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答案:经络四. 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答: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阴阳学、五脏学、六腑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中医学基础(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
题1分,共20分)
1.下列何项属阳消阴长( )。
A.由春及夏
B.由冬及春
C.由秋及冬
D.由冷变热
2.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3.大怒导致咳血是( )。
A.木克金
B.木乘金
C.木侮金
D.金侮木
4.五脏六腑之华盖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5.下列何项不属“肾气不固”( )。
A.滑精
B.脱肛
C.遗尿
D.大便滑脱
6.“孤府”是指( )。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7.血液生成与哪个脏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脾
D.肺
8.手足同名阳经的相交处是( )。
A.手部
B.足部
C.头部
D.胸腹部
9.《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 )。
A.病温
B.病暑
C.阴暑
D.阳暑
10.六淫七情中具有收引闭合特性的是( )。
A.湿惊
B.寒思
C.寒惊
D.湿思
11.瘀血致病的特点是( )。
A.疼痛肿块
B.紫绀出血
C.舌质紫暗
D.以上都是
12.外感热病热盛伤津属( )。
A.真实假虚证
B.因实转虚证
C.虚中夹实证
D.实中夹虚证
13.下列何项不属治则( )。
A.三因制宜
B.以热治热
C.调整阴阳
D.扶正祛邪
14.瘀血崩漏应该运用( )。
A.先补后攻
B.先攻后补
C.攻补兼施
D.健脾摄血
15.不寐的病位在:( )。
A.心
B.肝
C.脾
D.肺
16.虚脉的形象是:( )。
A.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B.沉细而软,应指无力
C.极细极软,似有似无
D.脉体加线,软弱无力
17.阳盛格阴是:( )。
A.表寒里热证
B.热证转寒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18.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形体消瘦
B.形寒肢冷
C.冷汗淋漓
D.脉细舌净
19.经常眩晕,神疲乏力,胁痛如刺而拒按,舌淡嫩有瘀斑,脉涩无力,拟诊为:( )。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血虚挟瘀
D.气血两虚
20.口干、尿少、便干、咯痰粘稠且量少难出,此属:( )。
A.风热犯肺
B.痰热阻肺
C.肺阴亏损
D.燥邪伤肺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医学整体观包括哪两个内容( )。
A.天人合一
B.天人相应
C.形神相合
D.人是有机整体
E.人禀天地之气生
2.事物组成阴阳,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A.相互对立
B.相互影响
C.相互关联
D.同类性质
E.相互类同
3.属心之体、窍是( )。
A.筋
B.脉
C.口
D.唇
E.舌
4.宗气不足主要病变的脏腑是( )。
A.心
B.肺
C.肝胆
D.脾胃
E.肾
5.在足小趾端相交接的经脉是( )。
A.肾经
B.肝经
C.脾经
D.胃经
E.膀胱经
6.气的哪两种病变可形成瘀血( )。
A.气虚
B.气闭
C.气脱
D.气滞
E.气陷
7.治疗阴损及阳的治则与治法是( )。
A.虚则补之
B.阴阳并补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E.阴病治阳
8.右手关部可候( )。
A.脾
B.胃
C.肝
D.胆
E.肾
9.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 )。
A.热证
B.阴虚证
C.虚热证
D.阳亢证
E.湿热证
10.痰湿阻肺证的辨证要点以( )。
A.咽痛
B.咳嗽
C.胸闷
D.痰多
E.咯血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亡血家不可发汗”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
3.“_______”是古人诊察宗气盛衰的部位。
4.六淫中易伤人体阴液的邪是_______,易伤人体阳气的邪是_______。
5.塞因塞用可用于_______,_______等病证。
6.气病的实证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类。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辨证论治
2.脾主升清
3.十五别络
4.内伤七情
5.治病求本
6.真脏脉
7.表证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简述元气的组成与分布。
2.如何理解“湿性重浊”?
3.何谓水肿?
六、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试述肝藏血的生理意义。
2.何谓阳偏盛?试述其病机特点及形成原因。
3.试述寒热错杂证候的特点。
百度文库:专注、专心、专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