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文学院介绍及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熟悉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具备一定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

以下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介绍。

一、专业概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学类专业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文法、修辞、文化以及中国文学作品。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现代汉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能力,形成具备一定的文论写作能力和批评与研究所需基本工具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课程1. 汉字与词语学:介绍汉字的构造、演变、规律等,培养学生的汉字运用能力和词汇积累能力。

2.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句法、修辞,以及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3. 现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4.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流派特点和作品解读方法。

5.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和文学批评方法。

6. 中国文化与人文素养:介绍中国的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专业特色1. 文学批评与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以及批评理论的应用。

2. 语言运用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流利地运用汉语的能力,具备文学创作和学术写作的基本技巧。

3. 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四、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从事以下职业:1. 文化艺术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等。

2. 媒体与出版:从事编辑、写作、出版等相关工作。

3. 教育机构:高校、中小学的教师、教务管理等。

4. 翻译公司:从事文学、文化领域的翻译工作。

5. 文化传媒企业:涉及文学创作、传媒传播等职业。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的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研究能力以及语言运用与写作能力。

三江学院文学院专业介绍

三江学院文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 学院介绍 ⽂学院设有对外汉语、汉语⾔⽂学、新闻学、新闻学(⼴播电视编导⽅向)等三个本科专业四个本科专业⽅向。

⽂学院以培养应⽤型⽂科⼈才为⽬标,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的结合。

⽂学院的“读写练”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分别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等奖、江苏省优秀课程⼆等奖。

新闻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正经省教育厅推荐申报特⾊专业建设点。

院长介绍 笪佐领教授三江学院副院长,三江学院⽂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

原南京师范⼤学副校长,全国普通⾼校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省⾼职⾼专院校⼈才培养⼯作⽔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专业介绍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 该专业培养能⽤双语传授中国传统⽂化、进⾏对外汉语教学、开展中外⽂化交流和中国⽂化研究的专业⼈才,满⾜各类学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以及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对从事跨⽂化交流等相关⼯作的复合型、应⽤型⼈才的需要,同时也为培养更⾼层次的对外汉语专门⼈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主修课程:基础写作、汉语Ⅰ、汉语Ⅱ、语⾔学概论、⽂艺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Ⅰ、⽂学Ⅱ、⽂学Ⅲ、外国⽂化艺术、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英语写作等。

汉语⾔⽂学专业(本科) 该专业培养学⽣具有较好的英语、计算机应⽤能⼒和较厚实的中国汉语⾔⽂学专业基础,能较切实地把握中国语⾔、⽂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并较好地掌握现代⽂秘和新闻传播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

主修课程:中国古代⽂学、中国现当代⽂学、外国⽂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学概论、⽂艺理论、美学、中国⽂化史、读写练、中国⽂论史专题、西⽅⽂论史专题、中国诗歌史专题、⼩说史专题、散⽂史专题、秘书学和秘书写作、新闻学和新闻写作等。

新闻学专业(本科) 该专业以汉语⾔⽂学为基础,培养学⽣具有良好的英语、计算机、影视技术等应⽤能⼒,能较系统地掌握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可以在报刊、电视台、⼴告公司、社区从事新闻或宣传⼯作,也可以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政府公务或⽂秘⼯作。

扬州大学各校区学院专业分布情况表

扬州大学各校区学院专业分布情况表

扬州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扬州大学现设有27个学院,分别为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商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和公有民办的广陵学院。

共设104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2020年扬州大学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2020年扬州大学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考研参考书目是考研备考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一般由报考院系整理发布以供考生复习备考。

以下是2020年扬州大学考研官方参考书目,考生们要根据书目来选定教材和考研资料:
2020年扬州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2020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与参考书目
2020年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与参考书目
2020年扬州大学法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与参考书目
2020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与参考书目
2020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与参考书目
更多扬州大学各学院考研参考书目请访问鸿知扬大考研网,鸿知扬大考研网是集考研资讯与资料、辅导于一体的服务型网站,提供免费的扬大考研咨询,欢迎广大考生们踊跃提问。

【扬州大学排名】扬州大学特色专业-扬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扬州大学排名】扬州大学特色专业-扬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扬州大学排名】扬州大学特色专业-扬州大学录取分数线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扬州大学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

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

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

扬州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

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900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62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000人。

现设有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和公有民办的广陵学院等27个学院,98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5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级实验区,8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7门国家精品课程。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

全校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7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博、硕士生导师1100多人。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一门培养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具备在中学、高中等阶段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

以下是该专业的一般介绍:专业目标和特点:1.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学生将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化、修辞学、语法学等。

2.教育理论与实践:强调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理论认识,使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3.语言表达和批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能够进行文学创作与评论。

4.文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等方面。

5.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创作水平。

专业课程:1.古代文学:包括古代诗、古代文言文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2.现代文学:包括现代诗、小说、戏剧等内容,使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深入的了解。

3.语法学:学习语言的结构、规律,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4.修辞学:学习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6.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教育实践,设计语文教学方案。

就业方向:1.中学语文教师:毕业生可以选择成为中学语文教师,负责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2.教育机构从业者:也可以在各类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育、培训等工作。

3.文学编辑和写作:有些毕业生选择从事文学编辑、写作等相关职业。

4.研究机构从业者: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从事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成为具有语文素养和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全面的培养。

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培养具有丰富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知识和突出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并为本专业博士授予单位提供优秀生源。

毕业生应具有独立承担教学、科研及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科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

2、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系统的专门知识与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具有独立查找资料、发现和捕捉研究课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和论著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原著。

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较好的处理文字信息。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隶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根据本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特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汉语言史、汉字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等三个方向。

其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见表1。

表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管理。

按规定修满35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但最低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半,延期不得超过五年。

允许分段完成学业,允许休学创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本专业课程学分最低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本学科的主要课程设置与学分见表2。

表2: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与学分五、培养方式1、导师负责制采用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制定个人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完成学位论文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比较好的二本

汉语言文学比较好的二本

汉语言文学比较好的二本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和文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个比较好的二本汉语言文学专业院校:
1. 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文学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其优势学科之一。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拥有多名优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2.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河南省内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重点院系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其传统优势专业。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发展空间。

3.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的王牌院系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其核心专业。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术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发展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仅是一些比较好的二本汉语言文学专业院校的例子,具体选择还需结合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前身是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代词曲学大师任中敏(半塘)先生开创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审定地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秘方向)、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文学院建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扬州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梯队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文学概论》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同时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省级一类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教材《文学理论》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院姚文放教授指导地博士论文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文学院办学历史上,涌现了一批学养深厚、诲人不倦地知名教授,如任中敏、徐沁君、李廷先、蒋逸雪、谭佛雏、王善业、李人鉴、江树峰、孙龙父、顾黄初、曾华鹏等,他们薪火相传、泽被后学,为文学院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文学院地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人,教授余人,副教授人.他们教书育人,砥砺学问,奋力开拓出文学院广阔地学术天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近年来,文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论著余部,具有代表性地获奖成果数十项,其中项成果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港台、日本、越南、韩国学术刊物,曾多次推介我院地重要学术成果和学术带头人地业绩.我院学者与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韩国、越南、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地学者保持经常性地学术交流.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余项,其中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余项部、省级科研项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多年来,文学院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既有蜚声中外地专家学者,又有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地毕飞宇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更有众多奋斗在高等教育和中学教学第一线地辛勤地园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文学院重视本科生地培养,通过实施“新生引航工程”、“英才助推工程”、“师生交融工程”、“优质就业工程”为学生成为杰出人才提供全程全方位地支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