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成分测定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电阻抗测定法、皮质厚度测定方法;2.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1.电阻抗测定法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
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身体所含脂肪越多。
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2.皮脂厚度测定法用皮质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公式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质百分比。
三、实验步骤1.电阻抗测定法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测试步骤:a、测量身高、体重b、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体成分分析仪才c、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骤开始测量d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测试报告。
2.皮质厚度测定法使用仪器:皮脂厚度计测试步骤:a、估算身体密度: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和肩胛角下(1cm 处)的皮脂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质)四、注意事项1.测试之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2.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料,可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3.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
4.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5.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室温环境下测量。
6.皮脂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脂时注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五、实验结果1.电阻抗法体脂肪率为28.3%2.皮质厚度测法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
根据公式:身体密度(女)D=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体脂百分比Fat%=(4.570/D-4.142)*100%可得:Fat=19.47%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1.电阻抗法根据体成分评定报告可得:体脂肪率为28.3%,为标准值;BMI为21.7,在正常值(18.5-23.9)范围内;腹部肥胖为正常,肥胖分布正常;基础代谢1201kcal,总能量代谢为1783kcal;体重控制需减掉0.9kg,脂肪需减掉0.9kg;综合评分为79分。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有哪些?1. 体检与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通过【In Body 】定期人体成分测试可及时了解身体内水分、肌肉、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数值,对慢性病高发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人群)从而减少慢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对于3~18 岁人群通过【InBody 】测出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及体脂肪含量,并采用成长曲线图以百分数形式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身高和体重变化,从而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及时进行营养干预。
3. 肥胖人群通过【InBody 】测出的BMI 、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精确诊断肥胖,判断出隐形肥胖、腹型肥胖以及内脏脂肪型肥胖,降低肥胖漏诊率,并帮助肥胖者健康减重。
4. 中老年人群通过【InBody 】测出骨矿物质含量(BMC )进行评价骨矿物质含量及肌肉量,有助于骨质疏松的初步筛查,及时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
5. 糖尿病人群【InBody 】可节段测量人体肌肉含量,尤其是下肢肌肉量,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很大的相关性。
另外可节段测量体脂肪含量,判断是否存在腹型肥胖,更好地预测糖尿病的发生。
6.肝脏疾病人群通过【InBody 】,可提供相位角或身体细胞量,分析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
另外,可通过细胞外水分比率,评价肝硬化患者的浮肿状态和严重程度。
7.血液透析人群使用【InBody 】可以通过细胞外水分比率了解透析前的水肿情况,从而更准确的制定透析方案。
确认进行血液透析后,人体细胞内外水分是否达到均衡标准。
8.康复、健身人群【InBody 】体成分测试所提供的肌肉量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客观数据确认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在体脂肪减少的同时肌肉量增加的变化。
9、孕期营养监控通过【In Body】测量基础代谢率,进行个体膳食营养分析指导,制定体重控制指导曲线,定期监控体重的增长,并进行科学控制,预防妊娠糖尿病。
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

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体能测评是评估个体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测试项目和标准,可以客观地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为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以及它们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
一、常见的体能测评项目。
1. 体成分测定。
体成分测定是评估个体体脂肪、肌肉、骨骼和其他组织比例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体成分测定方法包括皮褶厚度测量、生物阻抗分析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等。
通过体成分测定可以了解个体的肌肉量、脂肪含量和骨骼密度,为制定合理的营养和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2. 心肺功能测试。
心肺功能测试是评估个体心脏和肺部功能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静态肺活量、最大摄氧量(VO2max)和心率恢复时间等。
通过心肺功能测试可以了解个体的氧气摄入能力和心血管适应能力,为制定有氧运动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3. 肌肉力量测试。
肌肉力量测试是评估个体肌肉力量水平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卧推、引体向上和蹲举等。
通过肌肉力量测试可以了解个体不同部位肌肉的力量水平,为制定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4. 灵敏度测试。
灵敏度测试是评估个体神经系统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反应时间测试、平衡能力测试和敏捷性测试等。
通过灵敏度测试可以了解个体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为制定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二、体能测评标准。
1. 体成分测定标准。
根据性别、年龄和运动水平的不同,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和骨骼密度都有相应的标准范围。
一般来说,男性的体脂肪含量应在10-20%之间,女性的体脂肪含量应在20-30%之间,肌肉含量和骨骼密度也有相应的标准范围。
2. 心肺功能测试标准。
静态肺活量、最大摄氧量和心率恢复时间都有相应的标准范围。
一般来说,静态肺活量应在正常范围内,最大摄氧量(VO2max)男性应在45-55ml/kg/min之间,女性应在35-45ml/kg/min之间,心率恢复时间应在3分钟内。
身体成分

实验18 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一、皮褶厚度法(一)目的熟练掌握用皮褶钳测量皮褶厚度的技术,以及推算体脂%、体脂重和瘦体重的方法,分析评价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
(二)原理人体脂肪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常2/3存在于皮下,1/3存在于身体内部、脏器周围,皮下脂肪厚度与体脂总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皮褶厚度的测量不仅可以反映体脂分布情况,也可以从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推算出体脂总量。
但反映全身体脂含量的程度受年龄、性别、总脂肪量及测量部位和技术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同年龄女性皮下脂肪要多于男性;同性别年轻人皮下脂肪要多与老年人。
(三)器材与药品皮褶钳,标尺。
(四)实验步骤1.皮褶厚度卡钳的校验。
测量前应先校验卡钳,将砝码挂于钳口,调整指针至红色标记刻度的15~25mm范围内。
每次测试前将指标调至零点,卡钳压强应保持在10g/mm2,面积为20~40mm2。
2.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身体的右侧测量部位。
躯干测量部位:肩胛下角、胸部、腹部和髂前上脊等;四肢测量部位:肱三头肌和大腿等部位(如图1所示)。
女性常测部位:肱三头肌、髂前上脊和大腿部位的皮褶厚度;男性:胸部、腹部和大腿部位的皮褶厚度。
各测量部位定位如下:①胸部:位于男性腋前线和乳头的斜向联机中点处(如图1-A)。
②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于肩峰与尺骨鹰嘴突联机中点处,垂直捏起皮褶。
③腹部:脐旁1厘米处,垂直捏起皮(如图1-D)。
④髋部:髋脊上方其水平线与腋中线交界处,垂直捏起皮褶。
(如图1-C)⑤大腿部:腹股沟中点与髌骨上缘中点联机的中点,皮褶方向与大腿纵轴平行(如图1-E)。
3.测量时,测试者选准测量点,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皮脂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将卡钳张开,卡在捏起部位下方约lcm处,待指标停稳,立即读数并作记录,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取其均值,任两次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
以mm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记录[1]。
图1 皮褶厚度测定法(依William D. McAdle 2001 Figure 28.11)[1]确切的位置如下:4.将褶厚度(mm) 测量数据带入相应身体密度公式,计算身体密度值,再将身体密度值带入Siri或Brozek预测公式,计算体脂%。
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身体机能的测量和评价。
通过测量身体机能,可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更好地制定健康计划和预防保健方案。
本文将介绍身体机能的测量方法以及常用的评价指标。
身体机能的测量方法1.体成分测量体成分指人体内各种组织和成分的含量,包括脂肪、肌肉、水分等。
常用的体成分测量方法有电阻测量法、X射线吸收法、磁共振成像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精确地测定不同成分在体内的含量,为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提供依据。
2.有氧能力测试有氧能力测试能够评估心肺系统的功能。
通过测量个体在一定强度下的最大氧气摄取量,可以了解其有氧运动能力的程度,进而制定适宜的有氧运动方案。
常见的有氧能力测试包括跑步、骑车、游泳等。
3.肌肉力量测试通过测量个体肌肉的最大收缩力,可以了解其肌肉力量的强弱。
这些测试通常有静态力量测试和动态力量测试两种。
静态力量测试包括卧推、深蹲等,动态力量测试包括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4.灵敏度测试灵敏度测试通常用来测定个体的反应速度和身体控制能力。
这些测试包括倒立、半蹲跳等。
常用的评价指标1.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一个简单而常用的身体机能评价指标。
它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关系来判断体型是否健康。
一般情况下,BMI在18.5到24.9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
2.体脂率体脂率指人体中脂肪的含量。
它比单纯的体重指标更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一般情况下,男性的体脂率应该在6%-24%,女性的体脂率应该在16%-30%之间。
3.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强度最高的情况下摄取氧气的最大值。
它能够反映心肺功能的强弱。
一般来说,VO2max越高,说明个体的心肺功能越强。
4.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指个体在最大力量下的表现。
静态力量测试和动态力量测试都是有效的肌肉力量评价方法。
5.灵敏度通过灵敏度测试,可以分析个体身体控制和反应速度的能力。
这些测试包括半蹲跳、倒立等。
身体机能的测量和评价是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有效方法。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第四节 平衡机能的测量
• 人体内调节平衡感觉的是内耳的三 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所组成的 位觉器官。身体平衡能力取决于身 体对来自前庭分析器、肌肉、肌腱、 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对 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 对完成动作非常重要。 • 分: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
一、静态平衡能力
• 1、单足及单足前脚掌支撑测验 • 2、鹤立测验 • 3、平衡木测验(衡木、纵木)
头顶点 鼻根点 口裂点 下颌点 胸上点 肩峰点 胸中点 乳头点 胸下点 桡骨点 脐点
• • • • • • • • • • • •
颈点(7隆椎) 喉结节点 髂嵴点 髂前上棘点 大转子点 指尖点 膑中点 腓骨头点 内踝点 外踝点 跟点 趾尖点
• 眉间点:眉毛间的隆起部 在正中失状面上最向前突 出的点
• 耳屏点:
二、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
• (一)受试者注意事项 • 1、测量时,除头部和坐高,一律取站位 • 2、男:短裤,赤脚;女:上背心下短裤赤 脚。耳眼水平位 • 3、排便排尿
(二)测试者注意事项
• • • • • • • • 1、一般测量右侧肢体 2、测量仪器保持清洁、要矫正 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 4、仪器读数,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 的上的标度部分,不可斜视 5、注意方法,减少误差。 6、单位:围度——cm;皮质厚度——mm;体 重——kg 7、误差:长度:0.5cm;围度:0.2cm 体重:0.1kg
一、局部姿势测量
• • • • • • (一)躯干部 1、脊柱前后弯曲测量 足跟、骶骨、背部靠测杆 耳屏、肩峰、大转子一条线。 1、正常:腰曲:2~3cm 2、驼背:头前探,耳屏在肩峰和大转子之间,腰 曲小于2~3cm—— • 3、鞍背:腰曲过大,超过5cm,背及臀后突,耳、 肩峰落在大转子前 • 4=直背缺乏生理屈曲
人体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人体成分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人体成分测定的操作技能,分析人体成分测定的结果,为健康评估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人体成分测定是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来测定人体内水分、脂肪、肌肉等成分的含量。
BIA利用人体组织对交流电的阻抗差异,通过测量人体电阻抗值,结合人体参数(如体重、身高)计算出人体成分。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人体成分分析仪2. 电子秤3. 皮尺4. 计算器5.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对象某健康志愿者,性别:男,年龄:25岁,体重:70kg,身高:175cm。
五、实验步骤1. 测量志愿者体重、身高和腰围、臀围等人体参数。
2. 将志愿者置于人体成分分析仪上,按操作步骤进行测量。
3.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体重、脂肪含量、肌肉含量、水分含量等。
4. 分析测量结果,评估志愿者的健康状况。
六、实验结果1. 体重:70kg2. 脂肪含量:15.2%3. 肌肉含量:59.4%4. 水分含量:75.4%七、结果分析1. 脂肪含量:该志愿者的脂肪含量为15.2%,处于正常范围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男性正常脂肪含量范围为8%-20%,因此该志愿者的脂肪含量处于健康水平。
2. 肌肉含量:该志愿者的肌肉含量为59.4%,处于正常范围内。
根据WHO的标准,男性正常肌肉含量范围为35%-65%,因此该志愿者的肌肉含量处于健康水平。
3. 水分含量:该志愿者的水分含量为75.4%,处于正常范围内。
根据WHO的标准,人体水分含量范围为50%-70%,因此该志愿者的水分含量处于健康水平。
八、实验讨论1. 人体成分测定结果对评估志愿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定人体成分,可以了解志愿者的脂肪、肌肉和水分含量,从而判断其健康状况。
2. 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为健康评估和营养干预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在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时,应注意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如保持志愿者空腹、避免剧烈运动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人体身体成分测定

人体身体成分测定实验目的掌握皮褶厚度测定法,并用以推测人体身体成分。
实验原理身体成分分为体脂重和瘦体重,其中体脂重是指人体内的脂肪重量,瘦体重包括体内所有的非脂肪组织,如骨骼、水、肌肉、结缔组织和牙齿等。
目前,体脂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间接测定法很多,其中以皮褶厚度测定法和水下秤重法较为实用,前者有快速,简便和易行的特点。
以皮褶厚度求得体密度,然后带入Siri预测公式计算体脂%,求出体脂重和瘦体重。
实验器材皮脂厚度计实验步骤1.仪器校正(1)校正皮脂厚度计指针刻度:合上钳口,看指针是否停在“0”位,如果不在“0”位,可用手轻轻转动刻度盘,使指针对准“0”位。
(2)校正压强:指针校至“0”位后,再检查钳口压强是否合乎要求。
检查方法如图1所示。
左手持皮脂厚度计使之呈水平位置,在皮脂厚度计的下侧臂顶段小孔中挂上重200g的砝码,使下测臂基部与顶端的接点处于同一直线上,观察圆盘内指针的偏离情况。
若指针处在15~25mm范围内,表明两接点间的压力符合 10g/mm2的要求,若指针超过25mm,表明接点压力不足,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增加压力至15~25mm。
反之,若指针不到15mm,表明压力过高,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校正指针至规定的范围内。
指针允许有±5mm的误差。
图1 皮脂厚度计较正2.测量方法:受试者应着装背心,短裤,自然站立,暴露测试部位。
测试者选准测量点,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皮褶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将卡钳张开,卡在捏起部位下方约1厘米处,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做记录。
测量三次取中间值或取其中两次相同的值,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
以毫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记录。
3.测量部位:一般测量右侧,常测部位有以下几处:(1)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于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垂直捏起皮褶。
皮褶走向与肱骨平行(图2)。
(2)肩胛部:在右肩胛骨下角的下方约lcm处,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o角(图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类型: 创新型实验
单
位: 华南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 崔丽萍副教授 梁健高级实验师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 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四种技术方法:电阻抗测定法、 皮褶厚度测定法、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 (WHR)测定法。 • 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 电阻抗测定法
• 肥胖程度:<85%瘦;85%~95%稍瘦;95%~115% 正常 • 115%~125%稍胖;>125%肥胖
根据体脂%划分的普通成人的成分等级
2. 皮褶厚度测定 • 计算和分析测试结果。 3. 体重指数(BMI) • 计算和分析测试结果,参考标准: BMI大于 23(kg/m2)和25(kg/m2)分别定为超重和肥胖。 4. 腰臀比(WHR)测定 • 计算和分析测试结果,男性WHR正常值≤0.92, 女性WHR正常值≤0.81
(3)计算体脂百分比 • 将身体密度估算结果带入Brozek预测公式: 体脂(%)=[(4.570/身体密度)-4.142] X 100
(4)分析结果
3. 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测定法 • 使用仪器:身高体重仪、软尺; • 测量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值,代入公式: BMI = 体重(kg)/身高(m2 ) 4. WHR • 使用仪器:软尺; • 测量方法:测量腰围和臀围值(cm),带入公式: WHR = 腰围/臀围
• 5. 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 6. 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 室温环境下测量。 • 7. 皮褶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褶时注 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 8. 腰臀比测试时注意软尺的松紧度尽量保持一致。
六、实验结果评价
1. 电阻抗测定 • 讲解和分析测试报告个案。 • 肥胖判定指标: • 体脂百分比:男子正常值为10%-20%,女性正常 值为18%-28%;男子体脂百分比超过20%,女子体 脂百分比超过28%,可视为肥胖。
Hale Waihona Puke 3. 体重指数(BMI) • BMI:体重(kg)/身高(m2)
4. 腰臀比(WHR)测定法 • WHR:腰围和臀围的比值
三、实验步骤
1. 电阻抗测定法 • 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 • 测试步骤: (1)测量身高(cm)、体重 (kg); (2)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 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 体成分分析仪; (3)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 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 骤开始测量; (4)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 测试报告。
• 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 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 身体所含脂肪越多。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 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 成分。
2. 皮褶厚度测定法 • 用皮褶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 密度带入Siri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脂百分比。
• 小结:
• 测试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 基础健康状况评价、运动处方依据及效果判断、 运动员降体重检测、肥胖人群减肥效果判断、患 者体重控制监测。
• 作业
• 以报告的形式分析自己的测试结果以及,评定自 己的体成分状况。
2. 皮褶厚度测定法 • 使用仪器:皮褶厚度计 • 测试步骤: (1)估算身体密度: • 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肌腹)和肩胛角下 (1cm处)的皮褶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 • 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 • 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
• x =肩胛角下+上臂皮脂(mm)
四、实验分组和安排
1. 实验分组 • 分4组,每组3-5人。
2. 实验安排 • 每组先分别学习一种测试方法,之后各组交换测 试方法。
、
五、实验注意事项
• 1. 测试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 2. 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 料,可以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 3. 测试前3-4小时内不蒸桑拿或者做剧烈的体力活动。 测试前24小时内不饮酒或者含酒精的饮料。 • 4. 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