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等高线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专项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

初中地理 专项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2.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3.如图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A.①鞍部B.②山谷C.③山脊D.④陡崖4.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B.①山谷 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D.①山脊 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5.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B.C.D.6.“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Ⅰ所示。

图Ⅱ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若图Ⅱ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在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中,你认为古长城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8.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B.C.D.9.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进行了第三次测量。

如图为珠穆朗玛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攀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沿山谷方向前进B.测量队从珠穆朗玛峰西坡登山C.一号营地与二号营地相对高度超过400米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10.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1.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12.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其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A.甲——山谷B.乙——山谷C.丙——山脊D.丁——陡崖13.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A.盆地B.山脊C.鞍部D.陡崖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 )A.海拔就越高B.海拔就越低C.地形的坡度就越缓D.地形的坡度就越陡17.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A.①—山脊B.②—山顶C.③—陡崖D.④—山谷18.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二.填空题(共1小题)19.读某区域地形图和该区域开发形成的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的地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可以判定为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数据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可以相交、重叠,但不可以闭合。

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高原。

因此,正确答案为:1.B 2.A 3.B 4.D 5.C 6.B 7.C 8.A 9.A。

11.1)不正确。

2)不确定。

3)不正确。

4)不正确。

5)不确定。

6)不确定。

12.1)A代表山脊,B代表山谷。

2)约为200米,D地气温更高。

3)东北方向,约为1.5千米。

4)因为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可以找到水源和人类活动的迹象,有可能找到安全的地方。

13.需要具体问题才能回答。

1) A点的海拔高度是800米,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50米。

2) B处的地形部位是山峰。

3) C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4) 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③。

因为③所在位置应该是山峰,不可能是河流。

14.(1) 回答图中地形部位名称:C处是山谷,E处是山峰,B-D是山脊。

2) 如果B-D是一条小河,其河水应是向B处流去。

3) 甲、乙的相对高度是50米。

如果我校七年级要进行一次攀援活动应选择E处。

4) 如果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直线距离约是4千米。

15.(1) 量算图中EC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地距离为6千米。

2) A和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山峰和山谷。

3) 图中B点的海拔为500米,等高距为50米。

4) C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5) 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E坡,判断的依据是E坡比D坡更平缓。

16.(1) 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A处;适合漂流的是B处。

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2) 在图中正确的位置标出“鞍部”。

3) 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1:xxxxxxx,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3千米。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巩固练习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巩固练习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巩固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 1.甲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2000米,比乙地低1000米,则()A.甲地海拔1000米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1000米 C.乙地海拔1000米 D.甲地海拔3000米 2.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稀疏 B.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密集 C.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得不一样D.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固定为100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2)登山过程中,队员小林报告自己的位置海拔约380米,且附近有一条小河。

其位置最有可能在图中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看等高线地形图中,下列数字表示地形正确的一组是()A.①陡崖②盆地③山谷④山峰 B.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谷④盆地 C.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脊④盆地 D.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脊④山峰 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东北方向 B.山峰②的海拔大约是350米 C.④处可能发育河流 D.⑥处有利于攀岩运动 6.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12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8分)图12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为、。

(2)甲村在乙村的方向;图中①②③三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观察点。

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4)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

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业,理由是。

参考答案 1.B 2、C 3、A B 4、B 5、D 6、(1)陡崖山谷(2)西北② 1.3 (3)23 (4)旅游乙村附近有温泉等旅游资源(或采矿乙村附近有煤炭资源或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或果树种植乙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果树种植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A. 海拔高B. 坡度陡C. 坡度缓D. 海拔低2.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是( )A. 等高线地形图B. 分层设色地形图C. 地形剖面图D. 政区图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①等高距全图是一致的②等高线是可以相交的③等高线是可以重叠的④等高线是不可以闭合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 )A. 海洋B. 平原C. 冰川D. 高原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可以判定为( )A. 山谷B. 盆地C. 陡崖D. 山脊6.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aB. bC. cD. d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A. 盆地B. 陡崖C. 鞍部D. 山顶8.下列关于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等高线上面标的数据是相对高度B.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 等高线上面也可以不标数据D.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能表示出平原9.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10.有关地图知识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 等高线闭合的地区,数值由内向外变小的为盆地B.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C.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D. 任何地图的上方总是北方二、综合题1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2)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3)B点的海拔是600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小于400米。

()(4)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00米。

()(5)如果C 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C处。

()(6)甲地比较适合建自来水厂。

()12.读图1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初中地理等高线练习题

初中地理等高线练习题

初中地理等高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起伏的一种方式,以下哪项不是等高线的特点?A. 等高线是连续的曲线B. 等高线是闭合的C. 等高线不会交叉D. 等高线可以表示地形的高低变化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什么?A. 地形平坦B. 地形陡峭C. 地形有小丘D. 地形有河流3.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什么?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海拔C. 地形的起伏程度D. 地形的坡向4.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A. 等高距B. 等高差C. 等高线密度D. 等高线间隔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高,四周低的地形是什么?A. 山峰B. 盆地C. 峡谷D. 平原二、填空题6.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____的区域表示地形陡峭。

7. 当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时,表示地形为____。

8.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越大,表示地形的____越小。

9.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低,四周高的地形是____。

10.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平直表示地形____。

三、判断题11.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平坦。

()12.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高,四周低的地形是盆地。

()1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递增的方向是海拔升高的方向。

()14.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时,表示地形为山脊。

()1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递减的方向是海拔降低的方向。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和意义。

17. 解释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是什么,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等高距判断地形的坡度。

1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判断地形的类型?19. 描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低,四周高的地形特征。

20. 说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和向海拔低处凸出分别表示什么地形特征。

五、综合应用题21. 根据所给的等高线地形图,计算出A点到B点的相对高度。

七年级上册知识 等高线地图综合题

七年级上册知识 等高线地图综合题

d d
2d=160-120 d=20
真题练习
(2018)24.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某校地理教师组织学生野外考察。下图为 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图中A地地形部位名称是 山谷, 河流BC与CD段相比较流速更快的是 BC,主要原因是_B_C__段__等__高__线__密__集_。,坡陡 (6分) (3)考察小组发现,图中树木分布区的 地形类型是_____山__地_______。(2分)
山地A的实景图
山地A的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 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等高线:地图上,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 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一般考查内容:
1.等高线特点:图上地点海拔、坡度陡缓
2.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地形部位: 山峰、陡崖、鞍部、山脊、山谷
3.陆地常见五种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常用字母d表示
(2020)24.为培养地理实践力,天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去蓟州区府君山研
学旅行。读“
”,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处地形部位名称是 __山__峰_______,地质博物馆所在地 海拔大约是___1_8_0____米。(4分)
(3)研学小组准备选择路线①和② 到达A处,其中比较省力的路线是 _____②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 _路__线__②__等__高__线__稀__疏__,__坡__度__缓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研学小组准备选择路线①和②到达A处,其中比较省力的路线是_____②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路__线__②__等__高__线__稀__疏__,__坡__度__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初中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有答案】

初中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有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练1.下列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峰的是()A.①B.②C.③D.④2.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 )A.甲山峰高于乙山峰B.①处河流较②处河流水流平缓C.①处河流流向东南D.小李村周围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的比例统计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为()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读太湖西山岛等高线示意图,回答4、5题。

4.从地形部位看,图中登山步道位于( )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5.关于西山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沿河修建B.站在甲地一定能看到乙地C.丙、丁两地的相对高差为200米D.西山岛四周高中间低6.如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 ,乙是。

(2)李村位于赵村的方向,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3)①、②路段中,坡度更陡的是公路。

(4)村庄的分布特点是 ,其中海拔最高的村庄。

【生活情境题】我国北方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周末到学校附近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下面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假如在图中某地宿营,一般不能选择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鞍部,地形复杂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位于河谷,山洪威胁大D.位于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8.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山顶的海拔在900m以上B.乙处可能会发育河流C.甲处陡崖相对高度小于100mD.丙处位于山谷,坡度大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B.②处为山脊C.③处比④处坡陡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10.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处开发攀岩项目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C.C处修建观景台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11.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滨州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

初中地理等高线习题

初中地理等高线习题

等高线专题练习1.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分).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的流向。

(2)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小河F的流向。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两山顶之间的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山顶之间的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____方向。

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

(5)若海拔200米处的气温17.4℃,则海拔600米处的气温为_________℃。

2.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10分)分))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B、C、D、F、的流向是(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米。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甲、乙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方向。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到乙比较省力的是 ,判(5)由D到甲与由B到乙比较省力的是断理由是 。

断理由是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分))写出图中各部位的名称:(1)写出图中各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米。

他们的直线距离大约有__________米。

流。

图中河流F的流向是向______________流。

(3)一队攀岩爱好者打算攀爬这里的山崖,选择哪个地方最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分))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小河F的流向。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两山顶之间的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____方向。

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5)若海拔200米处的气温17.4℃,则海拔600米处的气温为_________℃。

2.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10分)
(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B、C、D、F、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

(5)由D到甲与由B到乙比较省力的是,判断理由是。

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写出图中各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米。

他们的直线距离大约有__________米。

图中河流F的流向是向______________流。

(3)一队攀岩爱好者打算攀爬这里的山崖,选择哪个地方最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并用箭头在图中标出流向。

(3)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山顶甲的海拔是米;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图中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

(5)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____米。

(6)图中山坡D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共14分)
(1)图中的等高距是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3)B、C两地的水平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4)比较山坡AD和AE,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10分)
(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B、C、D、F、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

(5)由D到甲与由B到乙比较省力的是,判断理由是。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指出图中A、C两地地理位置:A、C、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两地。

(3)A地位于C地的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ABC都在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