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本文档收集了3500个精选的高考化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准备高考化学科目。
以下是一些实验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实验内容提要。
1. 酸碱滴定实验: 通过滴定分析法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酸碱滴定实验: 通过滴定分析法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2. 电解质性质实验: 通过电解分解物质来研究电解质的特性和变化。
电解质性质实验: 通过电解分解物质来研究电解质的特性和变化。
3.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4.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研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变化,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消耗。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研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变化,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消耗。
5. 化学平衡实验: 研究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包括影响平衡位置变化的因素。
化学平衡实验: 研究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包括影响平衡位置变化的因素。
6.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以上只是部分实验的简要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请参考相关实验手册和教材。
希望这份实验集对你的高考化学复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实验操作时请遵守安全规范并在指导下进行。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篇一:高中化学试验报告xx中学化学试验报告高x届x班固体酒精的制取指导老师:试验小组成员:试验日期:--一、试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二、试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用法三、试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改变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涵其中,使其具有肯定样子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高二化学试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CHCOONa+HO 17352四、试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五、试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 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匀称。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商量: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平安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简单,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用法。
用法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洁,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四周,阻挡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简单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高中化学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试剂的添加顺序应按照规定顺序添加。
实验操作包括:加水搅拌、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这个实验介绍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检验溶液中Ag+的方法。
3、蒸馏这个实验介绍了蒸馏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如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
4、萃取分液这个实验介绍了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查漏和观察溶液颜色。
同时还介绍了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和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等知识点。
5、电解水这个实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等知识点。
同时还解释了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 丁达尔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Ag+离子被Cl-离子取代,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 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以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例如著名的___-赫维法。
补充:利用半透膜实验可以区分浊液、溶液和胶体。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悬浮物通过。
因此,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浊液和胶体则不能。
4) 电泳:带正电的胶粒会向阴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胶粒则会向阳极移动。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分离胶体中的不同成分。
8、离子反应1) Na2SO4 + KCl → 无明显反应。
2) Na2SO4 + BaCl2 → 生成白色沉淀,表明SO42-离子与Ba2+离子反应生成BaSO4.3) NaOH + HCl → 生成水和氯化钠。
4) CuSO4 + NaOH → 生成蓝色沉淀,表明Cu2+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Cu(OH)2.5) NaOH(酚酞)+ HCl →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OH-离子被H+离子取代。
高中化学73个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73个实验总结导言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感知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理论,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实验技能。
本文总结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73个经典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基本实验操作1.实验室安全和常识2.常用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实验常用试剂的性质和用途4.正确使用天平、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实验器具5.准确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实验操作二、化学反应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2.金属活动性实验3.氧化还原反应实验4.盐的制备及性质实验5.酸、碱、盐的中和反应实验6.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7.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三、物质组成与转化实验1.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装置实验2.溶液的电离实验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实验4.气体的组成和性质实验5.蒸发结晶实验6.混合物分离实验7.化学平衡实验四、物质的性质与性能实验1.离子晶体的性质实验2.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实验3.酸、碱的浓度实验4.酸、碱中金属离子的性质实验5.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实验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实验7.气体的比重和密度实验五、有机化学实验1.醇、醛、酮、酸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性质2.烃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3.醇、醛、酮、酸的实验室鉴别方法4.有机物质的性质与性能实验六、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1.实验设计和控制实验变量方法2.实验中观察、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3.实验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4.设计综合性实验结语通过对高中化学学科中的73个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巩固知识点,培养实验技能。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高中化学实验,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引言: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并培养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实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
一、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最基础的一种实验。
实验原理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
一般实验中会用到酸碱指示剂来判断酸碱中和的终点。
做法是将一定容量的酸和碱溶液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然后慢慢滴加碱溶液到酸溶液中,反复搅拌,直到颜色由酸性的红色转变为中性的橙黄色。
二、金属活动性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实验原理是根据金属的电位差来判断它们在溶液中的活动性。
做法是将不同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和反应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例如,铁在盐酸溶液中会产生气泡,而银则不会有明显反应。
三、生成气体实验生成气体实验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
常见的生成气体实验有制备氢气、制备氯气以及制备二氧化碳等。
这些实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和反应方程式来实现。
例如,制备氢气实验可以通过锌和盐酸的反应得到,产生氯气实验可以通过盐酸和硫酸的反应得到。
四、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通过定量滴加酸或碱溶液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的实验。
实验中需要使用一种具有明确颜色变化的指示剂,常见的有酚酞、溴酚蓝等。
滴定实验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通过准确计量滴加的溶液体积和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酸碱的当量比。
五、氧化还原实验氧化还原实验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来进行的。
实验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实验有铜的氧化、锌的还原等。
例如,铜的氧化实验可以通过铜片的加热来实现,铜片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六、溶解度实验溶解度实验是通过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来测定其溶解度的实验。
实验中常用的固体有无机盐、有机物等。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到溶液中,观察其是否溶解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一、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滴定的方式确定酸碱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
实验中通常会用到酸碱指示剂、滴定管和酸碱溶液等试剂和仪器。
二、气体制备实验气体制备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气体。
常见的气体制备实验有制备氧气、制备氢气和制备二氧化碳等。
三、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常见的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法、重量法和体积法等。
四、金属活动性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金属与酸或金属离子溶液的反应,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实验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离子溶液的反应等。
五、氧化还原实验氧化还原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常见的氧化还原实验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过氧化氢的分解等。
六、电解实验电解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电解溶液或熔融物质,观察电解过程和产物。
常见的电解实验有电解水、电解盐溶液等。
七、颜色反应实验颜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颜色反应实验有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反应等。
八、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燃烧过程和产物,研究物质的燃烧性质。
常见的燃烧实验有燃烧金属、燃烧有机物等。
九、酶催化实验酶催化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研究酶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常见的酶催化实验有淀粉酶催化淀粉的降解、脂肪酶催化脂肪的水解等。
十、沉淀反应实验沉淀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生成沉淀,研究物质的反应性质。
常见的沉淀反应实验有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离子与阴离子的反应等。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方程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化学反应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化学现象、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工具。
以下,我们将以主题分类的方式,整理并解析一些高中阶段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涵盖了大量的基础化学反应。
例如: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这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二、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其典型反应方程式如下:1、盐酸NaOH + HCl → NaCl + H2O这是一个中和反应,酸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
三、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种元素从化合物中释放出来,与另一种元素化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例如:1、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在这个反应中,铁从硫酸中置换出氢气。
四、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元素或化合物。
例如:1、碳酸钙受热分解:CaCO3高温CaO + CO2↑在这个反应中,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以上就是高中阶段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理解和掌握这些方程式,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也能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引言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实验内容丰富多样,从基本原理到复杂反应都有涵盖。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观察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下是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全面解析。
二、实验部分1、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如燃烧性、氧化还原性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有机物的性质及其与无机物的区别。
2、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蒸馏、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20个常考实验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1、步骤:(1)计算(2)称量:4.0g(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注意事项:(1)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2) 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
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
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3) 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
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
(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4)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二、Fe(OH)3胶体的制备: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 Fe(OH)3(胶体)+3H+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3、命题角度:配制步骤及对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三、焰色反应:1、步骤:洗—烧—蘸—烧—洗—烧2 、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3 、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4 、Na ,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5 、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 ,可能有K6、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Na ,K 的焰色四、Fe(OH)2的制备:1、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立即转化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
一、《必修一》
1、粗盐提纯P5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按顺序写出所选试剂添加顺序:
所涉及的实验操作:
2、溶液中SO 2—检验方法P6
溶液中Ag+检验方法P7
3、蒸馏P7-8
所涉及的实验仪器:
注意: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
4、萃取分液P9
操作方法:
注意:查漏(方法:)溶液颜色: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
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
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
5、电解水P13
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 的原因:(2 个)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16
操作:
实验仪器:
误差分析: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P26
(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
(2)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
(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
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
(4)电泳(P28 科学视野)
补充:带正电的胶粒;带负电的胶粒8、离子反应P31-33(现象)
(1)Na2SO4+KCl (3)NaOH+HCl (2)NaSO4+BaCl2 (4)CuSO4+NaOH
(5)NaOH(酚酞)+HCl
9、钠单质的性质P47、P49
(6)Na2CO3+HCl
(1)如何取一小块钠
(2)钠的切割、加热
(3)钠与水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10、铝单质的性质P48
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
11、铁单质与水反应P50
反应方程式:
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
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P55
反应方程式:
注意:放热反应,滴加酚酞(现象)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P56
(1)外观差别
(2)溶于水温度变化
(3)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
(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
(5)与酸反应的现象
14、焰色反应P57
操作方法:
常见焰色:
15、氢氧化铝的性质P58
(1)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2)Al(OH)3加稀盐酸和NaOH 溶液
16、铁的氢氧化物P60
(1)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2)Fe(OH)2的制备
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
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17、Fe3+的检验P61
操作及现象:
化学方程式:
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
(2)
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
FeCl3溶液中加Fe 粉: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
补充:FeCl2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
19、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P62
现象,方程式
20、硅酸的制备P76
Na2SiO3(1:2 或1:3 稀释)+酚酞+稀盐酸,至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21、硅酸盐阻燃(防火材料)P77
小木条获滤纸条分别浸入蒸馏水和硅酸钠溶液中,取出稍沥干后置于酒精灯火焰外焰处。
22、H2在Cl2中的燃烧P83
现象:
23、氯水漂白P84
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分别放入干燥氯气和氯水中。
24、氯离子的检验P86
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25、SO2漂白P90
品红褪色,加热后,解释
26、NO2与水反应P92
如何使其尽可能被水吸收
27、氨气的喷泉实验P97
装置、原理、现象
28、氨气的制取和性质P98-99
制取方法:(1)
(2)
发烟实验:
29、浓硫酸黑面包实验P101
解释:(变黑、发泡、白雾、酸味……)
30、浓硫酸和铜反应P101
化学方程式:
现象:
二、《必修二》
1、钾的性质P6
钾在空气中的燃烧的现象:
钾与水反应的现象:
2、卤素间的置换反应P9
描述颜色:
(1)镁带。
砂纸除去氧化膜,加水,滴酚酞,加热至沸。
现象:
(2)镁带,铝片。
砂纸除去氧化膜,加入稀盐酸。
现象:
(3)Si、P、S、Cl2分别与H2反应
现象:
4、Na 与Cl2反应P21
现象:
5、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P33-34
(1)镁条+稀盐酸(2)Ba(OH)2˙8H2O+NH4Cl(3)NaOH+HCl 6、铜锌原电池P40-41
现象:
7、原电池设计P42
利用提供的原料,设计实验装置: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导线、灯泡等。
8、化学反应速率P48
(1)H2O2、FeCl3催化,在不同温度下观察。
现象:
(2)H2O2,相同温度下分别放入FeCl3溶液和MnO2观察。
现象:
9、铝热反应P89
铝热剂
操作方法:
现象:
10、海水淡化P90
两套装置图的认识。
11、海带提碘P91
灼烧、溶解、过滤、氧化。
检验
三、《选修三》
1、原子光谱P8
发射光谱:谱线背景
吸收光谱:谱线背景
2、物质颜色P41
将下列固体溶于水,颜色与固体相对照
CuSO4CuCl2˙2H2O CuBr2NaCl K2SO4KBr
固体
溶液
3、Cu 的配合物P42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加入乙醇。
化学方程式:
现象:
解释:
4、Fe 的配合物P43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5、晶体的形成P61
(1)硫晶体:
(2)碘晶体:
(3)硫酸铜晶体:
四、《选修四》
1、中和热的测定P5
(1)仪器:大烧杯,小烧杯,隔热材料碎纸,盖板,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2)保温的方法:
(3)NaOH 稍过量的原因:
(4)快速加一次性加入NaOH 溶液,环形搅棒搅动,读取最高温度。
(5)中和热计算方法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P18
(1)气密性检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拉动(或推动)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恢复原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2)测10mL H2所需要时间(秒表)
3、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P20
KMnO4溶液、不同浓度H2C2O4溶液;溶液褪色时间。
化学方程式:
4、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P21
(1)Na2S2O3溶液、H2SO4溶液;不同温度下出现浑浊的时间。
化学方程式:
(2)KI 溶液、H2SO4溶液、淀粉溶液;不同温度下出现蓝色的时间。
化学方程式:
5、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P22-23
(1)H2O2溶液、MnO2;是否使用催化剂;带余烬的小木条是否复燃。
注:通过漏斗添加MnO2。
(2)H2O2溶液、FeCl3溶液、CuSO4溶液;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气泡的快慢。
现象:
(3)KMnO4溶液、H2C2O4溶液、MnSO4固体;是否使用催化剂;溶液褪色时间。
Mn2+的催化作用
(4)淀粉溶液、碘水、H2SO4溶液、唾液;不同催化剂作用下褪色快慢(淀粉水解)。
现象:
6、浓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P26-27
(1)K2Cr2O7溶液、浓H2SO4、NaOH 溶液;H+不同的条件下平衡移动。
化学方程式:
现象:
(2)FeCl3溶液、KSCN 溶液、NaOH;改变Fe3+以及SCN—的浓度影响平衡移动。
化学方程式:
现象:
7、温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P28
NO2、N2O4;冷热水中颜色变化。
化学方程式:
现象:
8、弱电解质的电离P42
分别向醋酸、硼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
现象:
9、pH 的测定P47
(1)pH 计
(2)pH 试纸
操作方法:
广泛pH 试纸的测定范围。
10、酸碱中和滴定P50-51
(1)认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准确度、刻度、查漏、润洗、区分
(2)指示剂选取
酚酞、甲基橙、(其它:KMnO4、淀粉等)
(3)操作步骤: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注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定。
眼睛注视,滴定终点判断方法:(4)误差分析:
11、盐类水解P54
测pH:NaCl、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NH4)2SO4
12、实验探究FeCl3水解的影响因素P57
浓度?酸碱性?设计实验。
13、沉淀的溶解P63
Mg(OH)2、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
现象:
14、沉淀的转化P64
(1)AgNO3溶液、NaCl 溶液、KI 溶液、Na2S 溶液。
现象:
溶解度由大到小:K sp由大到小(2)MgCl2溶液、NaOH 溶液、FeCl3溶液。
现象:
K sp由大到小溶解度由大到小:
15、原电池P71
盐桥的作用:
16、电解池P79
电解CuCl2溶液、石墨电极、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化学方程式:
现象:
17、Fe 的吸氧腐蚀P85
Fe(打磨)、NaCl;具支试管;观察导管中的液面。
18、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P87
Zn、Fe、NaCl 溶液(H+)、K3[Fe(CN)6];电源。
化学方程式: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