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之家国篇2(中华古韵,大家之作)
古文之家——精选推荐

古⽂之家诗菊-郑⾕(唐代)对照翻译拼⾳版繁体版王孙莫把⽐蓬蒿,九⽇枝枝近鬓⽑。
露湿秋⾹满池岸,由来不羡⽡松⾼。
...七律·答友⼈-⽑泽东(现代)对照翻译拼⾳版繁体版九嶷⼭上⽩云飞,帝⼦乘风下翠微。
斑⽵⼀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尽朝晖。
...三绝句-杜甫(唐代)拼⾳版繁体版楸树馨⾹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风吹尽,可忍醒时⾬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今已后知⼈意,⼀⽇须来⼀百回。
⽆数春笋满林⽣,柴门密...酬⼈⾬后玩⽵-薛涛(唐代)拼⾳版繁体版南天春⾬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能⾃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题画⽵-郑燮(清代)拼⾳版繁体版四⼗年来画⽵枝,⽇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时是熟时。
...潍县署中画⽵呈年伯包⼤丞括-郑燮(清代)对照翻译拼⾳版繁体版衙斋卧听萧萧⽵,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吾曹州县吏,⼀枝⼀叶总关情。
...⽵-李建勋(唐代)拼⾳版繁体版琼节⾼吹宿凤枝,风流交我⽴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
...斑⽵-元稹(唐代)拼⾳版繁体版⼀枝斑⽵渡湘沅,万⾥⾏⼈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送啼痕。
...题李次云窗⽵-⽩居易(唐代)对照翻译拼⾳版繁体版不⽤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看。
...庭⽵-刘禹锡(唐代)拼⾳版繁体版露涤铅粉节,风摇青⽟枝。
依依似君⼦,⽆地不相宜。
...幽兰-崔涂(唐代)拼⾳版繁体版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君⼦佩,未是国⾹衰。
⽩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古风·三⼗⼋-李⽩(唐代)拼⾳版繁体版孤兰⽣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秋⽉。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清风孤兰⽣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秋⽉。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中国传统优秀诗文

中国传统优秀诗文中国传统优秀诗文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优秀诗文: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有许多描绘民间生活的诗篇,如《关雎》、《蒹葭》等。
2.《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诗歌集,包括《离骚》、《九歌》、《天问》等作品。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3.《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氏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19首。
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誉为“古诗之冠”。
4.《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人创作的300首诗歌选集,包括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著名诗人的作品。
唐诗以其丰富的题材、优美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5.《宋词三百首》:是宋代词人创作的300首词选集,包括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众多著名词人的作品。
宋词以其优美的音韵、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词坛的瑰宝。
6.《元曲选》:是元代戏曲家创作的一组戏曲选集,包括了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等众多著名戏曲家的作品。
元曲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作。
7.《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父子编选的一部古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先秦至明代的许多优秀散文作品。
古文观止以其优美的文辞、深刻的思想和广泛的题材,成为中国古典散文的经典之作。
8.《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描绘、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诗文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这些作品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文化传统诗词文章

中华文化传统诗词文章1. 《静夜思》- 唐·李白- 出处:《李太白集》- 意思: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低头,深深思念远方的故乡。
-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抒情主人公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
前两句写主人公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全诗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2.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出处:《白氏长庆集》- 意思: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 赏析: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3.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出处:《易安居士文集》- 意思: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着,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出处:《东坡乐府笺》- 意思: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国学经典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古诗文100篇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鸢。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南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宋叶绍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中国最美的10篇古文

迄今为止,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在漫长的历史中,先贤们用汉字组成美妙的文章,至今读来,依然唇角含香,韵味无穷。
今天分享10篇最美的古文,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作为中国人,我觉得一生一定要读一次呢。
1《兰亭集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背景】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与会者将诗作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评价】《兰亭集序》其文情致高旷,笔情绝俗,读来,如亲临盛会。
【名家点评】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古诗源》十四卷大全集卷一古逸、卷二三四汉诗

《古诗源》十四卷大全集卷一古逸、卷二三四汉诗《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选编的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诗选集,全书共十四卷,录诗七百余首,因其内容丰富,篇幅适当,笺释简明,遂为近代以业流行的古诗读本。
沈德潜(一六七三——一七六九),字确士,号归愚,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是清代前期的诗人,乾隆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除本书外,还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
卷一古逸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尧戒战战栗栗,日谨一日。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八伯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帝载歌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善,莫不咸听。
[上鼓下长]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禹玉牒辞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夏后铸鼎繇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商铭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
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盥盘铭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带铭水灭修容,慎戒必恭。
恭则寿。
杖铭恶乎危?于忿懥。
恶乎失道?于嗜欲。
恶乎相忘?于富贵。
衣铭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
笔铭豪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矛铭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
余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
书车自致者急,载人者缓。
取欲无度,自致而反。
书户出畏之,入惧之。
书履行必履正,无怀侥幸。
书砚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中国风古诗

中国风古诗《静夜思》诗题:《静夜思》作者:李白(唐)诗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清明》诗题:《清明》作者:杜牧(唐)诗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唐)诗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诗题:《元日》作者:王安石(宋)诗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题:《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唐)诗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宋)诗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满江红·怒发冲冠》诗题:《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宋)诗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声声慢·寻寻觅觅》诗题:《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李清照(宋)诗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中华经典古诗词(附赏析)

中华经典古诗词(附赏析)1、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
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
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