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课件总论共52页文档
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本科PPT演示文稿

Human Parasitology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李晓霞
基 本简介
个人简 介 教研室简介
课程简介
概况
个人简介
❖李晓霞:山东烟台.招远人, 博士,副教授,主要 研究方向为病原生物学。
❖ 在该领域共发表科技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 包括SCI 2篇,一级学报3篇,其他均为核心期刊。
寄生虫
---其中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
(parasite)
物则为寄生虫。
寄生关系的演化
自由生活
free liviing
共同生活
symbiosis
互利共生 共栖关系 寄生关系
❖ 1、形态改变
❖ 2、生理功能的变化 ❖ 3、侵袭力的变化
(了解)
❖ 4、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
❖ 5、基因变异
再现寄生虫病
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一、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称为共生 (symbiosis),按利害分为:
1、共栖(commensalism) + + 2、互利共生(mutualism)+ + 3、寄生(parasitism): + -
寄生物(parasite)? 宿主(host)?
血吸虫 2亿
50-100万
淋巴丝虫 1.28亿
盘尾丝虫 8500万
锥虫病 1800万(美洲锥虫)
利什曼病 1200万
二、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种类多(229种); 2、我国旧五大寄生虫病(1956年):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黑热 病)、钩虫病。 3、肠道寄生虫感染仍然十分严重; 4、组织内寄生虫病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也是常见和 多发病种;
《人体寄生虫》课件

目录
• 人体寄生虫概述 • 常见人体寄生虫介绍 • 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与症状 • 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 • 人体寄生虫的流行与控制
01
人体寄生虫概述
人体寄生虫的定义
01
02
03
人体寄生虫
指在人体内寄生的寄生虫 ,通过吸取人体的营养物 质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寄生关系
寄生虫与人体之间建立的 互利共生关系,寄生虫从 人体获取营养,而人体可 能因此遭受疾病。
寄生虫的生存环境
寄生虫通常在人体内特定 的器官或组织中生存和繁 殖,如肠道、肝脏等。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
内寄生虫
寄生于人体肠道、内脏器 官等内部的寄生虫,如蛔 虫、钩虫等。
外寄生虫
寄生于人体表面的寄生虫 ,如虱子、跳蚤等。
某些寄生虫可能侵入神 经系统,导致头痛、癫
痫等症状。
02
常见人体寄生虫介绍
蛔虫
感染途径
预防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
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和不洁食品。
症状
腹痛、腹泻、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
钩虫
感染途径
通过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感染。
症状
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
利用DNA或RNA检测技术,如聚合 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寄 生虫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污 染水源。
饮食卫生
避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和饮用 未经消毒的水。
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定 期进行消毒和灭虫。
健康教育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
银行(WB)/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倡
议要求防治的十大类热带病,寄生虫
病就占有七类。
1. 全球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
(1975~1995 WHO对六大热带病的统计)
疾
疟
病
疾
感染人数
4~4.9亿 2亿 2.5亿 120万 240万
年死亡数
220~250万 50~100万
贫 血
营养状况极差
(12岁)
疟 疾 患 者
先天性弓形虫病
弓形虫引起的畸胎
黑 热 病
黑 热 病
皮肤型黑热病
内脏型黑热病
人疥螨引起的疥疮
疥疮
4. 寄生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食源性寄生虫病
•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 药物抗性株的出现
• 输入性寄生虫病 • 大规模水利建设 • 全球气候的变化
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医学蠕虫
( Medical Helminths )
蠕虫的定义:
蠕虫
借身体肌肉的伸缩而作蠕形运动
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蝇 蚊 白蛉
蚤
蜱
三、寄生虫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 预防医学
药理学、微生物学
病理学、寄生虫学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
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
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
医学原虫
(Protozoa)
医学蠕虫
(Helminths)
医学节肢动物
(Arthropod)
吸虫
( Trematoda )
绦虫
《人体寄生虫》课件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超声、CT等 影像学手段观察寄生虫 在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临床表现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寄 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
诊断。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治疗, 以避免寄生虫对人体的进一步
损害。
足量用药
确保药物剂量充足,以保证治 疗效果。
联合用药
防治人体寄生虫的重要性
保护个体健康
防治寄生虫感染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保护个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防治寄生虫感染可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和 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公共卫生
防治寄生虫感染可以降低寄生虫病的传播风 险,有利于社会公共卫生。
科学研究价值
研究人体寄生虫的防治方法和机制,有助于 推动寄生虫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钩虫
症状
钩虫感染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体重下降、疲劳和贫血等。
传播途径
钩虫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污染的 土壤或水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钩虫感染的关键是避免接触可 能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同时注意个 人卫生,如勤洗手、不赤脚行走等 。
鞭虫
症状
鞭虫感染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传播途径
鞭虫主要通过人体摄入污染的食 物和水传播。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机械性损伤、 化学性刺激和免疫反应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机械性损伤是指寄生虫在人体内移动过程中对器官或组织 的损伤,如蛔虫在肠道内移动可能会引起肠道出血或炎症 。化学性刺激是指寄生虫产生的代谢产物或分泌物质对人 体的刺激,如钩虫分泌的毒素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免疫反应是指寄生虫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可能会引起 人体过敏反应或导致免疫系统疾病。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方式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人体内繁殖,导致人体感染 营养吸收:寄生虫吸收人体营养,导致人体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寄生虫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器官损伤: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如肝脏、肠道等
人体寄生虫引起的人体组织病理变化
寄生虫感染:引起人体组织炎症、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代谢产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排泄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寄生部位: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感染症状:寄生虫感染人 体后可能会引起发热、腹 痛、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体 检等可以预防寄生虫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
皮肤:如疥螨、虱子等
血液: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呼吸道:如肺吸虫、血吸虫 等
消化道:如蛔虫、鞭虫、钩 虫等
生殖系统:如滴虫、阴道毛 滴虫等
病原学检查:寄生虫卵、虫 体等
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细 胞因子检测等
基因诊断:PCR、基因测序 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
添加项标题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
添加项标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血清学检查等
添加项标题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等
添加项标题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寄 生部位
第三章
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的概念
感染途径:寄生虫通过皮 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 径进入人体
寄生部位:寄生虫在人体 内寄生的部位包括肠道、 肝脏、肺等
感染方式:寄生虫可以通 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空气传播等方式感染人体
《人体寄生虫学整理》PPT课件

水感染
感染方式
饮用被寄生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河水、井水等。
常见寄生虫
如血吸虫、姜片虫等。
接触感染
感染方式
通过接触患者或携带者的体液、分泌物等而感染。
常见寄生虫
如阴道毛滴虫、阿米巴原虫等。
空气感染
感染方式:吸入被寄生虫污染的空气,如尘螨等。 常见寄生虫:如尘螨等。
昆虫媒介感染
感染方式
通过昆虫叮咬或接触昆虫而感染。
03
全球范围内的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研究进展。
未来研究方向
1 2
拓展寄生虫种类的研究
加强对未知或少为人知的寄生虫种类的研究,了 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流行情况。
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研究
深入研究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为预防和 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寄生虫病防治方法的创新研究
节肢动物类寄生虫
疥螨
寄生于人体皮肤表面,可引起疥疮, 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红肿等。
阴虱
寄生于人体生殖器区域,可引起阴虱 病,主要症状为生殖器瘙痒、红肿等 。
03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 途径与症状
食物感染
感染方式
食用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鱼类、蔬菜等。
常见寄生虫
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旋毛虫等。
寄生于小肠,可引起姜片虫病,主 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 。
绦虫类寄生虫
猪带绦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猪带绦虫病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 等。
牛带绦虫
微小膜壳绦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微小膜壳绦 虫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体重 下降等。
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牛带绦虫病 ,主要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
《人体寄生虫学讲》课件

定义:人体寄生 虫学是研究人体 寄生虫的生物学、 生态学、病理学 和防治学的一门
学科。
研究对象:人体寄 生虫学主要研究人 体寄生虫的种类、 生活史、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生态分 布、流行病学、防
治方法等。
寄生虫种类: 人体寄生虫包 括原生动物、 蠕虫、节肢动
物等。
寄生虫危害:人 体寄生虫可引起 多种疾病,如疟 疾、血吸虫病、
蛔虫病等。
寄生虫种类:包括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等 寄生部位:肠道、肝脏、肺、血液等 传播途径:食物、水、土壤、接触等 危害:引起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等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出 现各种症状, 如发热、腹痛、
腹泻等。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营 养不良,影响
生长发育。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免 疫功能下降, 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巴管等
形态特征:单细胞原生动物,呈 椭圆形或圆形
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 殖两个阶段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致病性:引起疟疾,症状包括发 热、寒战、出汗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
传播途径:通 过食物、水、 土壤等途径传
播
感染人群:儿 童、老年人、 免疫力低下者
等易感人群
流行地区:热 带、亚热带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2 人 体 寄 生 虫 学 概 述
常见人体寄生虫的 03 生 物 学 特 性
人体寄生虫病的流 04 行 病 学 和 防 治
人体寄生虫病的临 05 床 表 现 和 诊 断
人体寄生虫病的预 06 防 和 治 疗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汇报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一、教学内容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包括寄生的定义、寄生的类型及寄生虫的分类。
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介绍各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及其繁殖方式。
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包括寄生虫的适应性、共生现象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4. 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介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诊断方法、防治原则及药物选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寄生虫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与宿主的关系。
2. 了解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寄生虫感染患者的病例,引起学生对寄生虫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介绍寄生的定义、寄生的类型及寄生虫的分类。
(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讲解各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及其繁殖方式。
(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分析寄生虫的适应性、共生现象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寄生虫诊断与防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寄生虫学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4. 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2) 描述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3) 分析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4) 列举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2. 答案:(1) 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外,依赖宿主生存,对宿主造成损害的一类生物。
(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包括感染期、繁殖期和成熟期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