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髓性白血病(慢粒)慢性期的治疗选择
治疗慢粒的最好方法

治疗慢粒的最好方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
以下是治疗CML的一些最好的方法:
1. 靶向药物治疗:慢粒的治疗中,首选的药物是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比如伊马替尼(Imatinib)或其他二代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如达沙替尼(Dasatinib)和尼拉替尼(Nilotinib)。
这
些药物能够抑制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使疾病进入长期缓解状态。
2. 干细胞移植:对于一些高危或无法对靶向药物有效控制的慢粒患者,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一个有效治疗选择。
该方法涉及用造血干细胞替换非正常的骨髓细胞,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造血系统。
3. 治疗方案的个体化:治疗慢粒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涉及调整药物剂量、持续监测疾病进展、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和放疗。
4. 长期监测:慢粒治疗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其他监测,以评估疗效和及时发现疾病复发。
5. 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在治疗慢粒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疲劳和压力。
重要的是,对于慢粒患者而言,治疗方案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进行认真监测和跟踪。
及时就医、积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伊马替尼慢粒治疗攻略服用伊马替尼日常生活篇

伊马替尼慢粒治疗攻略之服用伊马替尼日常生活篇慢粒(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我国三大白血病之一,占总白血病患者比例约为13%。
在中国,以格尼可为代表的伊马替尼(全称: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到90%左右,无疑,伊马替尼是治疗慢粒的一线首选方案。
那么,在服用以格尼可为代表的伊马替尼期间都要注意什么呢?服用伊马替尼注意用法用量以格尼可(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为例,它的规格为100mg,使用方便,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慢性期:每日400毫克的格尼可(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一次口服四粒,也可以根据医嘱调整用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加速期或急变期:每日600毫克的格尼可(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一次口服六粒。
如果医生建议每日服用量800mg,可以用每天早晚分2次,各400mg。
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上和晚上)。
如果孩子太小或者不能吞咽胶囊的患者,可以把胶囊打开,把药倒入果汁中送服。
服用伊马替尼要定期做血常规检查服用伊马替尼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来密切监测疗效,随访频率以医嘱为准;伊马替尼会导致血常规中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降低。
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负责携带和运送氧气到全身各部位。
当红细胞水平降低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时,会感觉疲乏无力。
白细胞是机体的防御卫士,能够保护身体免受细菌或病毒感染。
当白细胞水平降低时,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咳嗽、感冒、流感等,并可导致严重的感染。
血小板能够促进破损部位血凝块形成,防止出血。
当血小板水平降低时,出血的风险就会增加。
三项指标对治疗效果及耐受情况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
如果出现血常规异常,通常不需要立即停药,而是咨询医生是否是药物所致,如果轻度偏低,可在服用其他对症药物无缓解后,遵医嘱停药。
出门需要家人陪同不要参加危险的体育活动或锻炼项目,因为用伊马替尼期间可能出现乏力、体力不支的反应,所以出门一定要有家人陪伴。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及相关药物作用进展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及相关药物作用进展程雅馨【摘要】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因基因突变导致的临床耐药病例屡被报道. 而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 ,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虽然对大部分突变型有效,但均对T315I突变反应不佳,这无疑成为CML治疗的最大挑战. 该文就TKI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阐述,并介绍尚在研究中对T315I突变型有效的药物.%Imatinib,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has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about resistance to the drug.Second generation of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 TKIs) ,such as dasat-inib and nilotinib,are effective for several mutations,but do not respond well to T315I mutation,which becam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CML treatment.Here is to elabor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KIs,and introduce possibly effective drugs still under study forT315I mutant.【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6页(P313-318)【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315I;Aurora激酶抑制剂;AP24534【作者】程雅馨【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液科,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以Ph(费城)染色体为特征,即位于第9号染色体q34的ABL易位至第22号染色体q11上的断裂丛集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1],传统的CML治疗方案包括白消安、羟基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干扰素和阿糖胞苷。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之慢粒治疗常见问答篇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之慢粒治疗常见问答篇以格尼可为代表的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下文简称慢粒)的首选药物,本期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将带大家深入了解下关于慢粒治疗的几个常见问答。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常见问答1: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治疗什么疾病?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是治疗慢粒的一线药物,慢粒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
这种疾病的最显著特点是机体的造血系统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并且这种不成熟的白细胞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症状。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常见问答2:慢粒分哪些阶段?慢粒进展缓慢,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慢粒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其中,大约有90%病人是慢性期的慢粒,每年约有3%至4%慢性期病人会发展为急变期。
以格尼可为代表的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可治疗各期的慢粒,且比进口的格列卫价格低很多,已经上市就得到了国内慢粒患者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常见问答3:慢粒的发生率有多少?慢粒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癌症的比例约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人群中大约每10万有1至2个人患有该病。
以格尼可为代表的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治疗慢粒疗效明确,价格优势明显。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常见问答4:慢粒患者以哪类人群为主?慢粒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慢粒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阳性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95%的病人表现为费城染色体阳性。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粒讲堂常见问答5:慢粒有哪些症状?慢粒进展比较缓慢,早期可以没有明显,一般有轻度乏力、头晕,但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疾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造成癌细胞浸润器官,容易出现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
慢粒常见症状的有: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明显;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考试重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持续性、进行性白细胞增高,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脾大※特征: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一、临床表现最典型和突出的症状:进行性脾肿大或巨脾。
二、临床分期——分3期1.慢性期:原始细胞<10%。
2.加速期:发热,脾大,药物失效,嗜碱性粒细胞>20%,原始细胞>10%。
3.急变期:外周血中原始细胞>30%,骨髓中原始细胞>20%,跟急性接近。
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显著升高典型:白细胞升高的同时嗜酸、嗜碱性粒细胞↑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慢性期:<10%急变期:>20%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减低或阴性(阳性再障)4.Ph染色体阳性t(9;22)(q34;q11),或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诊断慢粒。
鉴别诊断(一)分子靶向治疗首选甲磺酸伊马替尼。
(二)化学治疗1.羟基脲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2.α-干扰素(INF-α)(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有效的方法。
45岁以下病人有HLA相合同胞供髓者慢性期缓解后尽早进行。
加速期、急变期或第二次缓解期疗效差。
考点汇集1.化疗首选:甲磺酸伊马替尼2.α-干扰素:次之3.羟基脲:TKI和IFN-α均不耐受4.骨髓移植——根治男,25岁。
乏力、消瘦、腹胀2个月。
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1cm,脾肋下8cm。
化验:Hb 138g/L,WBC 96×109/L,Plt 385×109/L。
分子生物学检查可见bcr/abl 融合基因。
1.该患者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2.该患者应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是A.t(9;22)B.t(8;21)C.t(9;11)D.inv(16)E.t(5;17)『正确答案』A3.该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是A.口服伊马替尼B.DA方案化疗C.口服苯丁酸氮芥D.脾切除E.VLDP方案化疗『正确答案』A。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成分】本品活性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
【性状】本品为深黄色至棕黄色双凸的薄膜衣片。
【适应症】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 + 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 ALL)的儿童患者。
用于治疗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 ALL)的成人患者。
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和/或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
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基因重排的成年患者。
用于治疗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SM),无D816V c-Kit 基因突变或未知c-Kit 基因突变的成人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复发的或发生转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用于Kit(CD117)阳性GIST 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
极低及低复发风险的患者不应该接受该辅助治疗。
【规格】0.1 g;0.4g【用法用量】治疗应由对恶性肿瘤患者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甲磺酸伊马替尼应在进餐时服用,并饮一大杯水,以使胃肠道紊乱的风险降到最小。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每次400 mg 或600 mg,以及日服用量800 mg 即400 mg 剂量每天2 次(在早上及晚上)。
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
不能吞咽药片的患者(包括儿童),可以将药片分散于不含气体的水或苹果汁中(100 mg 片约用50 ml,400 mg 约用200 ml)。
应搅拌混悬液,一旦药片崩解完全应立即服用。
只要患者持续受益,本品治疗应持续进行。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由体细胞染色体易位引起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近年来,CML的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编写了《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版),对CML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1.诊断:根据骨髓和外周血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可以确诊CML。
2.分子遗传学检测:白血病干细胞具有BCR-ABL1融合基因,通过定量RT-PCR可以检测到这一融合基因的存在。
3.分子遗传学监测:通过定量RT-PCR可以监测BCR-ABL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4. 初诊治疗:对于慢性期CML患者,推荐使用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imatinib)进行治疗,剂量为400mg/d。
对于加速期和急变期CML患者,推荐使用更强效的TKI,如诺拉替尼(nilotinib)或达沙替尼(dasatinib)等。
5.治疗监测:在开始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BCR-ABL1转录水平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BCR-ABL1的转录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未达到1%IEs或更低水平,应调整治疗方案。
6.治疗失败和耐药:如果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后,BCR-ABL1的转录水平始终较高,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白血病克隆突变,表明治疗失败或耐药。
对于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第二代或第三代TKI进行治疗。
7.移植治疗:对于年龄较轻、患病时间较短、治疗效果差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骨髓移植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8.临床试验:对于治疗失败或耐药的患者,可以考虑参与相关的临床试验,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以上是《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要点。
这些指南的出台将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起到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C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慢粒的分期及治疗(1)

(二)、CML的治疗
• (二)CML进展期治疗 • 1.加速期治疗: 参照患者既往治疗史、基 础疾病以及BCR-ABL激酶区突变情况选择适 合的TKI,病情回复至慢性期者,可继续TKI 治疗,如果患者有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者 来源,可考虑行allo-HSCT。存在T315I突变 或第二代TKI不敏感突变的患者应及早行 allo-HSCT。有条件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的单位 可行第二代TKI的选择 • 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第二代TKI为尼洛替尼 以及达沙替尼,二者对不同分期CML患者治 疗效果相似,但二者具有显著不同的药代 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二 者的选择可参照如下原则:
(二)、CML的治疗
• 1.应综合考虑患者病史、合并症、合并用 药、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说明书并结合 BCR-ABL激酶区突变类型选择。 2.参照 BCR-ABL激酶区突变类型:目前以下7种类 型突变对于达沙替尼或尼洛替尼选择具有 较为明确的指导意义。 ①T315I:二者均耐 药,有条件者可进入临床试验,或选择恰 当的治疗方案; ②F317L/V/I/C、V299L、 T315A:采用尼洛替尼治疗更易获得临床疗 效; ③Y253H、E255K/V、F359C/V/I:采用
(二)、CML的治疗
• ①TKI耐药、不耐受且不适合allo- HSCT的 CML慢性期患者; • ②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应用TKI治疗的或无法 坚持长期使用TKI的慢性期患者
(二)、CML的治疗
• (2)allo-HSCT:在TKI治疗时代,allo-HSCT 作为二线TKI治疗失败后三线的治疗选择, 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
(一)CML的诊断分期
• 1.诊断标准:典型的临床表现,合并Ph染 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即可确 定诊断。 • 2. 诊断分期:慢性期 加速期 急变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L的流行病学概况
1 2 3 4 5 6 7 全球年发病率在1.6-2/10万,我国年发病率0.36/10万
85%患者确诊时处于慢性期 中位生存时间5-6年 CML患者需要长期接受IM治疗,10年生存率可 达85%-90% 发病中位年龄范围:45~55岁 无地域和种族差异;男女比例为1.3:1 CML占所有成人白血病15%~20%
减少器官损伤 减轻毒性
持续深层分子学反应 免疫介导的MRD清除
适用于合并一些 疾病的老年患者
适用于对TKI耐受性 较差的虚弱患者
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在保证生 存结局的前提下可进一步以 TFR作为治疗目标
小 结
目前NCCN指南和ELN指南推荐伊马替尼、尼洛替尼、
达沙替尼作为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的1类推荐药物
CML 发病机制:费城染色体
90%~95%的 CML患者存在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 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 9q34)和22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22q11)相互易位 所致; t(9,22)(q34 q11) → bcr/abl融合基因 → 编码持续活化的酪氨酸激酶→完成一 列信号传导→白细胞增殖→CML
时无明确的长期生存获益。
评分高危者服用达沙替尼或尼洛替尼更能获益。
治疗方案选择要点总结:
一代TKI
二代T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移植 临床试验
中高危;
强烈停药意愿; 服用一代3月时BCRABL>10% 预后评分低危; 高龄; 合并症多 尼洛替尼 达沙替尼 新诊断的儿童 和青少年; 慢性期TKI治疗 失败; 加速期急变期 T315I耐药;
根据疾病的危险程度和分期,中低危或慢性期的患者首
选伊马替尼;
高危或进展期和加速期的患者选择2代TKI药物 根据治疗目标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6
关注大病慢病患者 提供药品公益援助 希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官网: 微信公众号:红心相通 微博:红心相通公益基金 电话:4009199591
根据预后评分和停药需求选择TKI
高
初 始 预 后 分 层 低
二代TKI 伊马替尼
二代TKI 伊马替尼
二代TKI 二代TKI 二代TKI
高
伊马替尼
低
伊马替尼
无治疗生存需求
达沙替尼(DASISION study)及尼洛替尼(ENSETnd study)60个月随访数据显示与伊马替 尼相比,两者更易获得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缓解,且进展至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比例低,但暂
EURO 1998
年龄 脾脏 原始细胞 血小板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IFN 生存
EUTOS 2011
脾脏 嗜碱性粒细胞 伊马替尼 CCyR
Baccarani M. et al Blood. 2013 Aug 8;122(6):872-84
EUTOS长期生存(ELTS)评分预测患者生存
EUTOS Long-Term Survival(ELTS)评分预测患者CML相关死亡;参数包括年龄, 性别,脾脏,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嗜酸、嗜碱细胞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髓性白血病 慢性期的治疗选择
2017.03.23
主要内容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概述 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的治疗选择
第一部分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概述
CML 概述
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是以费城染
色体为特征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异常的骨髓恶性增殖性疾病。
依据Sokal评分,20%CML患者评为高危,而根据ELTS评分,仅12%患者评为高危 6年CML相关累计死亡率 (n=3325,中位随访6.1年)
低危
Sokal ELTS
中危
4% 6%
高危
8% 13%
3% 2%
Sokal高危但ELTS非高危与两评分系统均高危患者6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89% vs 81%, p=0.030)
Druker BJ,et al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 2007.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2;Kalmanti L,et al Leukemia, 2015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
确诊CML 诊断 Ph+ 和或Bcr/Abl+
ELTS低危但Sokal非低危患者与两评分系统均低危患者6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 vs 95%,p>0.05)
TKI治疗CML时代,ELTS相较于Sokal评分更适用于作为CML患者长期生存预后评分系统
Pfirrmann M. et al. ASH 2015 Abstract 595
CML-CP患者TKI一线治疗选择原则:
第二部分 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的治疗选择
2016年NCCN 对CML-CP诊治推荐
CML-CP患者一线治疗: 1. TKI: 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达沙替尼 2. 造血干细胞移植 3. 临床试验
根据患者疾病分期和危险度
Sokal 1984
年龄 脾脏 参数 原始细胞 血小板 治疗 终点 化疗 生存
糖尿病 肝脏疾病
慢性肺部 疾病
CML的治疗目标
正常寿命 Hughes, CML 正常生活质量 无需治疗的缓解 Timothy education. 2013 ASH
Normal Life Span
Normal Quality of Life Treatment-free Remission
延缓疾病进展 减少器官损伤
痛、贫血加重、出血 WBC 和脾(治疗 无效) 原始细胞:10%~19% 嗜碱细胞 ≥20% 与治疗无关的持续血 小板或 克隆性演变
无症状 * 原始细胞≥20% * 外周血中原粒+早幼 粒细胞≥30% * 骨髓中原粒+早幼粒 细胞≥50% * 髓外浸润
5~6年
6~9月
3~6月
WHO分期标准
CML 疾病分期与症状
慢性期 (CP)
•乏力、腹胀、低热 •巨脾 • WBC>30×109/L(中 、晚幼粒细胞为主) •嗜酸、嗜碱粒细胞 •原始细胞<10% • Ph或BCR/ABL(+) • RBC:正常或轻度 • PLT:正常或
加速期 (AP)
发热、骨关节肌肉疼
急变期 (BC)
* 临床表现与AP同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