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2 文学作品标题分析共19页文档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首页 返总回目首页录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四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第③段“四娘体形单薄……照 顾孩子,把家里打理得井然有序”可知,四娘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结 合第③段“四娘从未脱离过田土……脸上始终扬着笑容”可知,四娘积 极乐观,从不抱怨生活;结合第⑤段“四娘也刚好忙完田里的事回到家 中……‘你们到背后赛枞山上去安安心心读书,屋里的事不用你们插 手。’”,第⑦段“入夜,四娘依然催促堂哥们到屋里学习……认真地缝 着扣眼”可知,四娘关心家人,不让孩子插手家务,让他们安心学习, 帮四爷缝扣眼;
样题1 样题2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首页 返总回目首页录
3.第⑥段写到“好多次我就‘醉’在这样的环境里”。请说说“我”因何而“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⑤段“我十岁那年的一天夜晚 ……‘你们到背后赛枞山上去安安心心读书,屋里的事不用你们插手。’ 说完又对我说:‘小毛,你也跟哥哥们一起到山上去看看书,晚上到这里 吃了饭再回家。’”可知,“我”暂时不必去做繁重的农活,可以读书学习, 心情自然欢快;结合第⑥段“赛枞山上全是硕大的枞树……堂哥们的读书 声”可知,这里有山、有树、有夕阳,还有傍晚的风、鸟儿的陪伴、堂 哥的读书声,这里的景色美好,自由自在,让“我”的身心感到愉悦和放 松,因而“我”也就“醉”在这样的环境里了。据此理解概括作答即可。
④四娘家住新屋院子,到水田,有一二里路远的垄沟。为了让粮食 收成好些,四娘将一担担牛粪、猪屎等肥料在畚箕里垒了又垒,有时甚 至垒到了畚箕的中央,再运到田里。沉重的担子压得她更加矮小,走在 田埂上,踉踉跄跄,远看似一个小土堆在移动。
样题1 样题2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首页 返总回目首页录
中考复习之文学作品中标题的含义与作用ppt

阅读《温暖一生的假糖》, 说说这个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含义:我给老师吃糖,使老师感受到非人 日子里人世间爱的温暖;老师面对坎坷的 人生态度,给了我生活的勇气。 作用:“假糖”是小说情节的关键物件,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所有情节都围绕此而 展开;文中的“假糖”象征着人与人之间 的关爱,以此为题,可直接揭示小说的主 旨;同时这个题目文学色彩很浓,充满温 馨之感,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回家》标题被改为《幸福的黄手帕》的理由:
阅读《悠长的铃声》, 说说标题的含义有哪些?
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 打铃。 “悠长的铃声”传递的《花都开好了》, 说说这篇散文为何以此为题?
“花都开好了”如同一线串珠,将全文的 事件、情感串起。 揭示主题,以花喻人, 突出人间的真善美。 富于诗意和美感, 更能吸引读者。
作业:
完成08年《田野上的白发》 及09年《蔷薇几度花》两篇 南京市中考题中的相关题目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 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 越有益。──高尔基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 克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表层含义是蜥蜴得水后死而复生;深层含 义指蜥蜴执著勇敢的生存态度以及顽强的 再生能力。
一写出蜥蜴死而复生;二体现作者对蜥蜴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敬佩。 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 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word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知识点分析、考点例析(现代文训练需要少讲精练,重在学生的悟读.)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
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错也是对(刘墉)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上一笔没写好,可以用下一笔去救。
练字的人,不但要会写好,还要懂得救好。
因为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譬如一个人写‘太’字,第二笔写歪,别人认为没办法写好,却见他将最后两笔也改了个角度,结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极了!”父亲还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出巡,到了西湖,灵隐寺的主持求皇帝写幅字,康熙原想题“灵隐寺”,但落笔时不小心,将“灵”字上面的雨(繁体字的“灵”字上面是“雨”字头)写大了,下面纸幅有限,怎么也不能把“灵”字写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却见皇帝气定神闲,大笔一挥,改写为“云林禅寺”(繁体字的“云”字上面也是“雨”字头)。
那幅字至尽仍挂在西湖,大家只觉得笔飞墨舞,是幅好字,有谁会去计较那是写错之后的权宜之计呢!我当时太小,听不懂,直到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漫画家表演--只见台上挂着一大张白纸,漫画家邀观众上去,随便画几笔,然后立刻根据那几笔,改成一幅画。
有些观众存心找麻烦,故意东勾一圈,西画一条,大家这么想,都认为画家会被难倒,却见画家略一思索,就解决了问题。
我开始了解,这世上一般人认为错的事,不见得就是错,有些人不但能将错变为对,而且对的比别人对的还要好。
所以在中学,我试着在作画没有灵感时,把纸折皱,摊在地上看那折痕,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居然能看出许多美丽的山峦和川流。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作品主题与中心的提炼课件(共30页)

2.阅读《荠菜花》(2022年台州卷),思考:文章结尾意蕴丰富 ,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6分)
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要求: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小组讨论修改完善答案。最 后对比参考示例,分析失分点。
第一层次:仅写出“我”急于回老家的心情,思维单一肤浅。 (1~2分) 示例一:这句话写出了“我”急于赶回老家的心情。(着眼于文 字表象)
首先,通过分析题干,明确答题方向。不要在没有理解 问题的时候就盲目下笔,造成答案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
其次,在确定答题的方向后,即可开始解题。我们不能 在找到一个方面的论据时就草率地得出答案,要时刻谨记从 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找到多个解题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 路结合起来思考,梳理出其中的联系。
最后,梳理联系是拔高的关键点,在找到各论据之间的 联系时,就可以根据各论据之间的共性对其进行抽象概括, 从而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进而达到思维 的跨越。
9.读完本文,也许你会联 12.揣摩下面语句,联系全文,12.文章以“我将等待”
想到这些词语:青春活力、 探究小说的主题。
结尾,“我”能等来我
理解尊重、梦想追求…… ①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 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
请结合小说内容,围绕一 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 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两个词语谈谈你对主题的 说明其中有一袋是饼条字。 (4分)
文学类作品主题与中心的提炼 阅读题复习
第1课时 散文中心的提炼
一、导入新课:回顾真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年份 2022年杭州卷 2021年杭州卷
文章篇目及 《夏天奔跑的声 《粮食》
分值
音》
(4题,16分)
(5题,21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一、专题详解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一).人物形象型1.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环境、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做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怎么样,表现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揭示了什么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或者主张,主意等含义,也指主要的旨意;中心意思的含义。
)。
(二).环境描写型1.题型:(1)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2.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暗示或者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了(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开展做了铺垫,推动了……的情节发展。
(三).故事情节型1.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1)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文物服务,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2)情节作用:①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下文,点明题义;⑤线索作用。
(3)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反映了……内容,突出了……性格,点名了……主旨。
(四).概括主题内容型1.题型:(1)找出体现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谈一谈你的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专题12 小说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

2024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全国通用)小说阅读(十二)几乎每套试题的阅读题材料均来自课外,且多选自《小小说》类刊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
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90%是简答,选择题、填空题极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题量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5分左右,有的省市高达20分以上,预计近年年中考小说阅读命题将呈现如下情形:1.选文将进一步突出“三性”(即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亲情友谊、团结互助、友爱和谐、道德修养、教育成长为主题,采用铺叙、对比、对话以及突变式手法创作的的现当代名家名作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佳作将是命题的首选2.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解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3.命题形式仍以主观性简答题为主,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进一步淡出,但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
同时进一步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观照自我、提升道德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4.题量设置将保持在5-6个上,分值在20分左右。
考点一:文本赏析【考向 1 选材特点】①选材真实:选取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具有真情实感。
②选材典型/切题:围绕中心选取事例,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针对性。
③选材新颖:选取的材料具有时代气息/视角独特。
④选材多角度:从几个方面来叙述,全面性。
【考向 2 语言品析】(1) 遣词造句方面:长短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增强语言气势(2)语言风格方面:①典雅而有韵味、含蓄凝练②清新雅洁、灵活生动活泼、③幽默风趣④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考向 3 人称作用】(1) 第一人称:①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课件

——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篇
常考题型1——分析文章标题含义
目 常考题型2——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录 常考题型3——拟写标题
常考题型1——分析文章标题含义
(1)设题形式
• 探究作者以“xx”作为标题的理由。 • 文章题目中“xx”有哪些含义? • 请联系全文,理解文章标题的内涵。 • 试分析标题“xx”的含义。 • 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XX》?请说出理由
常考题型3——拟写标题
(1)设题形式
➢ 请为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 下面两个标题中,那个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 有人想把标题改为“xx”,你认为好不好? ➢ .........
(2)解题技巧
• 首先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是选择标题,还是拟写标题?是否有内容、 字数要求?
• 其次确定拟写标题的角度。
⑦ 【主旨】意味深长,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松树的风格》
⑧【主旨】揭示(或暗示)文章的情感主旨。 例如:《秋天的怀念》,文章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怀念之情。
⑨【主旨】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
(3)各类标题作用归纳总结
① 以人物为题的作用: 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② 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 铺陈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随堂演练2
阅读鲁彦《故乡的杨梅》,思考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 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 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 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中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中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标题含义与作用教学目标:1、掌握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和含义的答题模式;2、能结合文本内容,把解题技巧运用于实际文题中。
3、能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掌握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和含义的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能结合文本内容,把解题技巧运用于实际文题中。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标题好,文一半”。
近几年,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也成为考场宠儿。
二、分析归纳标题一般性作用。
1、请学生谈谈学过的文章里,对哪些标题印象深刻,并说说理由。
2、结合表格归纳标题的一般性作用:(标题能让人印象深刻,说明了它存在的价值。
)●串联情节,是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或重要情节。
●点明(暗示)主旨,深化主题。
○运用修辞,生动突出。
○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结合定义归纳)三、引导归纳标题含义的答题模式1、引导学生观察《羚羊木雕》《集中营的课堂》《一朵一朵的阳光》这三个标题,思考:文章的写作目的和这三个标题内容的联系是什么?2、结合表格归纳:作者借“羚羊木雕”、“集中营的课堂”“阳光”这些物象来表现人物形象或寄托感情。
所以,一些文章标题表面上是文章里的重要内容或物象,更有深一层的含义,指/比喻/象征了人物的精神、感情/文章主旨。
也就是“一语双关”。
四、引导学生掌握答题要点及步骤1、结合《集中营的课堂》,引导学生注意答题不要只生搬硬套,要紧紧贴合文本答题。
2、阅读《皱皮苹果》,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请在文中找出并划出你答题的依据。
皱皮苹果刘心武从郊区书房回到城里的家,总会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邮件,我的习惯是先看熟悉者的,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这是否有些个“嫌贫爱富”?但“金玉其外”的诱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拒绝的,尽管往往会发现“败絮其中”,也只好一叹了之。
有的来函,信封寒酸,字迹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镇某村,由作协或编辑部贴条转来,根据近年来的经验,这样的信函,多半是附上他写的并不成熟的习作,希望我能往报刊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