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假设:
二、国际借贷

跨时比较优势
具有当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实际利率较低; 具有未来商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实际利率较高。
相关问题
你认为下列各国中哪个国家的跨时生产可能性会 偏向于当前消费?哪个又会偏向于未来消费? a.像一个如上个世纪的阿根廷或加拿大这样 的国家,直到最近方才敞开大门,接纳了大规 模的移民定居并仍在接收大量移民流入。 b.一个像19世纪末的英国或今日的美国那样 领导世界科技的国家,但随着其他国家的奋力 赶超,这种领导地位日渐没落。
第八章
国际要素流动 International Factor Movements
内容


国际劳动力流动 国际借贷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没有要素流动的单一产品模型
两个国家:本国、外国 两种生产要素:劳动( L )、土地( T ) 一种产品:棉布 两个国家技术水平相同
L1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没有要素流动的单一产品模型
如果:两个国家资源供给不同 – 本国:劳动资源充裕 外国:土地资源充裕 则:本国工人的收入 < 外国工人的收入 本国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外国土地所有 者的收入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开放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开放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
1、劳动力流动导致实际工资率趋同。本国实际 工资上升,外国实际工资下降。 2、劳动力流动后,外国的收益大于本国的损失, 结果增加了世界的总产出。 3、劳动力流动产生收入分配效应,本国工人的 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受损。外国的情况与 本国相反。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扩展分析
从纯经济意义上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非常 相似,它们几乎在一样的条件下发生并产生相 似的结果。然而在现实中它们却不能完全相互 替代。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主要政策措施:



1.贸易政策:基本政策。通过关税和非关税 手段,限制,禁止外国制成品,尤其是消费 品的进口。维持本国新建产业发展空间。 2.外汇政策: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有 限外汇用于急需领域。 必需品:降低进口成本 非必需品:提高成本,限制进口 3.投资政策:实行优惠投资政策。
实施条件:
两种经济战略的原因分析
• 1.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原因 • 1) 国际贸易条件恶化。 • 2) 民族复兴或振兴心理。 • 2.出口导向战略实行的原因 • 1) 外汇紧缺,选择出口导向可以节约外汇。 • 2) 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资本和技术短缺, 内部市场狭小,仅仅依靠国内市场难以有效达到工业 化目的,使这些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开放国门大 规模的招商引资 • 3) 国内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低成本在招商引资中富有吸引力,其产品出口也富有 竞争力。
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发展战略 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 不相同。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8.2.3 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又称内向型经济。采取贸易保
护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以国内生 产的制成品代替进口制成品。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 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 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 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 条件,实现工业化。
主要政策措施
1.贸易政策:自由化。大力促进出口。给出口企业提供 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 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 出口竞争能力。 2.外汇政策:优先提供外汇,外汇留成,出口奖励,本 币对外贬值,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 3.投资政策:对企业减税,提供原材料,土地,基础设 施,其他服务。 4.外资政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先进技术,解决国 内资金、技术匮乏。

08《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08《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End16
(三)关税的消费效应
消费量的下降对消费者的福利有不利的影响。 图 8 - 1 中,征收关税前后消费者剩余分别为三 角形 HGPW 和三角形 HBPt所示,所以,消费者福 利的损失为梯形GBPtPW的面积(a+b+c+d)。 综合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便可得到关税的贸 易效应,即:生产效应 + 消费效应= 贸易效应。 在图8- 1中,征收关税后进口的减少 =Q1Q2- Q3Q4=Q1Q3(生产增加)+Q4Q2(消费减少), 此即为关税的贸易效应。
5/14/2014 9:52:21 PM
End23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2)
2、大国情形
由图 8 - 2 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 财政收入= a-(a+b+c+d)+(c+e)= e -(b+d)。当e>(b+d)时,本国福利 增加;当 e <( b+d )时,本国福利则会 减少。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 福利效应不确定,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 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
5/14/2014 9:52:21 PM
End11
(二)关税的生产效应:图形
P H Pt
生产者剩余增加 生产者剩余
S
A a c
B
PW I O
C b E F d
G
t D
Q1 Q3
Q4
Q2
Q
End12
5/14/2014 9:52:21 PM
图8—1关税的经济效应
关税的生产效应:图形说明
征收关税后,国内市场价格上 升,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的厂商现 在面对较高的价格,从而能够补 偿因产出增加而提高的边际成本, 于是国内生产增加,即为征收关 税的生产效应。

第八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八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WTO前身:GATT八轮谈判
年份
1947 1949 1951 1956 19601961 19641967 19731979 19861994
地点/名称
日内瓦 安纳西 托奎 日内瓦 日内瓦(狄龙回合) 日内瓦(肯尼迪回合) 日内瓦(东京回合) 日内瓦(乌拉圭回合) 关税 关税 关税 关税 关税
涉及议题
WTO的基本原则
• 关税减让原则 “关税减让”一直是多边国际谈判的主 要议题。关税减让谈判一般在产品主要供 应者与主要进口者之间进行,其他国家也 可参加。双边的减让谈判结果,其他成员 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可不经谈判而适 用
WTO的基本原则
• 透明度原则 要求各成员将有效实施的有关管理对外 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 判决等迅速加以公布,以使其他成员政府 和贸易经营者加以熟悉;各成员政府之间 或政府机构之间签署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 的现行协定和条约也应加以公布;各成员 应在其境内统一、公正和合理地实施各项 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等
具体谈判议题分歧大
• 农业谈判 •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 • “新加坡议题”:投资、竞争政策、贸易便利 化和政府采购透明度等,以欧盟、日本为代表 的发达成员主张立即启动相关谈判;而印度、 马来西亚、肯尼亚、中国等发展中成员则认为, 在其中许多内容上,发展中成员尚未做好谈判 准备,因此不同意启动谈判,而主张对有关问 题予以澄清。
WTO 部长会议:新一轮谈判
• • • • • • • • 新加坡:1996年12月9日-13日 日内瓦:1998年5月18日-20日 西雅图: 1999年11月30日-12月3日 多哈: 2001年11月9日-13日 坎昆:2003年9月10日-14日 香港:2005年12月13日—18日 日内瓦:2009年11月30-12月2日 日内瓦:2011年12月15-17日,俄罗斯加入WTO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八章

到Q的面积减去P与Q的乘积。
如果价格是P2,需求量是D2 , 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图上标有a
的那块面积;如果价格降至P1,
需求量上升至D1 ,那么消费者 剩余会增加,等于面积a加上增 加的面积b。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在一次销 售中实际得到的价格与愿意接 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如果价格是P,对应的供给量为S, 那么生产者剩余就是P与S的乘 积减去供给曲线下方直到S的面 积。 如果价格是P1,相应的供给量 就是S1 ,生产者剩余为面积c 如果价格涨至P2 ,供给量上升 到S2 ,那么生产者剩余也会增 加,其值等于面积c加上增加的 面积d
(export supply curve)。

这两条曲线都是以原来各国的需求曲线和供
给曲线为基础推导而来的。
供给和需求

推导本国进口需求曲线 本国的进口需求就是本国消费者的需求量超过本国生
产者的供给量的那一部分
供给和需求

在价格P1,本国的进口需求量为D1 – S1


如果价格上升为P2,本国进口需求量下降为D2 – S2
本国对每单 位进口商品 征收t 元
该商品在两国的 价格差小于t 元 时无贸易
由于P>PW,国内商 品市场需求与供给 之间的差额缩小, 进口需求减少 由于P* <PW,国外 商品市场供给与需 求之间的差额缩小, 出口供给减少
本国市场: 商品供不应求, 商品P
外国市场: 商品供大于应 求,商品P*
当P与P*之间 的价差至少等 于t时,两国 开始贸易
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衡量保护的程度

假设汽车制造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阶段:零部件生产制造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7
Methods of import-license importdistribution
Import-license auction The government gets (almost all of) area c, in the form of auction revenues. Fixed favoritism In this case the importers lucky enough to receive the import licenses will get area c. Resource-using application With resource-using procedures, some or all of area c is turned into a loss to society by wasting productive resources.
CHAPTER 8
NONTARIFF BARRIERS TO IMPORTS AND PUSHING EXPORTS
Import quotas
The import quota specifies that only a certain physical amount of the good will be allowed into the country during the time period, usually one year.
VERs is a barrier in which the importing country government coerces the foreign exporting country to agree “voluntarily” to restrict its exports to this country. The export restraint usually requires that foreign exporting firms act like a cartel, restricting sales and raising prices.

(国际经济学课件)Chapter08The-Instruments--of-Trade-policy

(国际经济学课件)Chapter08The-Instruments--of-Trade-policy

(ⅱ) Measuring the Costs and the Benefit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will be based on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Large country case---Two large countries trading with each other Small country case---A small country trading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某国海关对进口男式开司米羊绒衫(每磅价格在18 美元以上 者)征收混合税,每磅征收0.375 美元的从量税,加征从价 税15.5% 。该批货物总量10 万磅,每磅价格28 美元,试计 算该批货物的从量税、从价税及混合税额(计税货币单位均 为美元)。
从量税额为:100000*0.375=37500美元 从价税额为:2800000*15.5%=434000美元 混合税额为:37500+434000=471500美元
2023/11/16 bicycle.
Compound tariffs A compound duty (tariff) is a combination of an ad valorem and a specific tariff.
Specific tariffs PT= t + PW
Ad valorem tariffs
货品名称 整只冻鸡
啤酒 石油原油 幻灯片用未曝光彩色摄影胶卷 未曝光的窄长彩色胶卷 其他未曝光窄长彩色胶卷 未曝光的中宽彩色胶卷 其他未曝光中宽彩色胶卷
最惠国税率 1.6元/千克
3元/升 0
179元/平方米 16元/平方米 145元/平方米 16元/平方米 145元/平方米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第8章贸易壁垒关税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第8章贸易壁垒关税
由于关税,消费者为50单位X支付 OGHZ=100,这导致消费者剩余从 ARB=122.5减少到GRH=62.5,或减少了 AGHB=60,因此国家2的进口关税使得消 费者剩余减少了。
在右图中,由于关税带来的租金或生产者 剩余的增加表示为AGJC=15。
原因是,由于自由贸易时Px=1,国内生产 者生产10X,获得收入OACV=10,征收关 税后Px=2,他们生产20X,获得收入 OGJU=40。
尽管贸易壁垒从国家福利的角度总是被认 为是合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只有那 些受益于贸易壁垒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团才 会极力赞成它们。
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壁垒是关税 (tariff)。
关税是对通过一国国境的贸易商品征收的 税收。
进口关税是对进口商品课征的税收;
出口关税是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国际经济学
第8章贸易壁垒:关税
学习目的
描述关税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识别关税对小国及大国的成本和收益 描述最优关税和报复关税 理解关税结构的含义和重要性
8.1 引言
虽然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产出最大化并对 所有国家都有利,但是现实当中所有国家 都会给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增设一些限制 条件。
较低的关税。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国内生产和增加 就业。
例如,一国可能对进口羊毛免税但却对毛 料的进口征税,以刺激国内毛料的生产和 增加国内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保护率大于名义关税 率。
国内增加值等于最终商品价格减去为了生 产这种商品投入的进口生产要素的成本。
名义关税率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而有效 保护率对生产者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了
日本
5.5 1.0 0.6 2.5 0.8 5.5 9.2 11.2 0.0 0.2 0.0 1.2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第四节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6/13/2020 7:06:57 AM 1
本章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类:
一类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认为在某种情形下,贸 易保护可提高本国现在或未来的福利,如最佳关税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等;
福利增加;当e<(b+d)时,本国福利则会减少。 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 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 效应之和。
6/13/2020 7:06:57 AM 6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决 定于对该产品出口到的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时,该 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反之,厂商对 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图形
P
S
Pt PW
a
A
B
b
E
c F
d
G
Pw′
e HI
t D
O
Q1 Q3
Q4
Q2
Q
6/13/2020 7:06:57 AM
图8—2 关税的贸易条件(大国)
5
大国情形 由图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 -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
+(c+e)= e-(b+d)。当e>(b+d)时,本国
1、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李斯特认为,只应 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该保护农业。工业中, 保护的重点又是那些重要工业部门,对于较为 次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 用的复杂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低保护政策。
关税可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关税有 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实施贸易保护可获 得更多的利益,这是最佳关税论的核心思想。
适用对象:大国?小国?
在大国情形下,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国 外出口商共同承担的,双方承担的程度取决于出 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和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 性。
6/13/2020 7:06:57 AM 4
另一类则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出发,把贸易政策的 制定解释为利益集团院外活动的结果,通常这类观点 称为贸易政策或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6/13/2020 7:06:57 AM 2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一、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二、最佳关税 三、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利润
6/13/2020 7:06:57 AM 3
一、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二、最佳关税
(一)最佳关税率的概念
最优关税率(Optimum Tariff Rate),是这样一种 税率,它使得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相对于其贸易量减 少的负面影响的净所得最大化。
即以自由贸易为起点,当一国提高其关税率时,其 福利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优关税率),然后当关税 率超过最优关税率时,其福利又逐渐下降,最终这个 国家又将通过禁止性关税回到自给自足的生产点。
6/13/2020 7:06:57 AM 10
关于最佳关税的几点认识: 1、最佳关税不会是禁止性关税。因为在禁止性关税下, 进口国不能进口该产品,因而也就无从获利可言。 2、最佳关税也不能是零关税,零关税不能使进口国获 得任何经济利益。 3、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关税水平。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 (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最佳关税应该在禁止性关税和零关税之间。
1、主张国家经济学。李斯特认为经济理论必 须适合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是一般地主 张实行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他进一步指出, 一国经济发展分为原始未开化、畜牧、农业、 农工业和农工商业五个时期,贸易政策必须根 据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选择。
6/13/2020 7:06:57 AM 14
2、主张生产力理论。他指出,英国、法国都是借助 于保护制度,使其工业获得发展的。从工业利益高于 贸易利益的观点出发,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 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
如果进口国市场对出口国厂商无关紧要,那么出口 商就不愿承担任何关税。征收关税后,结果进口国的 消费者可能承担绝大部分进口关税。
6/13/2020 7:06:57 AM 8
最佳关税政策就在充分考虑出口供给弹 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确定一个 适当的关税水平。
6/13/2020 7:06:57 AM 9
6/13/2020 7:06:57 AM 11
三、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利润
如果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那么进 口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迫使垄断厂商放弃一部分垄 断利润。这部分被放弃的利益实际上转移到了进口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征收关税意味着从出口商那里抽 取一部分垄断利润(Snatching rest),即关税带来 的利益来源于厂商的一部分垄断利润。
进口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因素:即 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对来自国外出口商 的依赖程度及外国出口商产品所面临的替代品的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13/2020 7:06:57 AM 7
如果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就意味着外国出口 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如果出口商将税赋全部加到价 格上,由国内消费者承担关税,那么出口商在进口国 的市场份额就会面临较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对出口 商而言,该进口国市场可能非常重要,以致没有其他 市场可以替代,于是出口商就不得不承担较多的关税, 即降价。
3、主张国家干预。自由贸易理论视国家为被动的警 察(Passive policeman)。李斯特认为,在经济落后 的国家,高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 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所以,李斯特主张在国家干预 下实行保护贸易。
6/13/2020 7:06:57 AM 15
(二)李斯特关于贸易保护的具体政策主张
6/13/2020 7:06:57 AM 12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1791年首先提 出的,在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详细的 阐述了这个观点。
6/13/2020 7:06:57 AM 13
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学说
(一)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