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细胞图谱
合集下载
全版骨髓细胞图谱.ppt

.精品课件.
88
箭头为骨髓小粒中的脂肪细胞(放大200倍)
.精品课件.
89
箭头为骨髓小粒(放大100倍)
.精品课件.
90
1.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2.浆细胞
.精品课件.
91
1. 浆细胞
.精品课件.
92
1. 晚幼红细胞 2.豪周氏小体
.精品课件.
93
1. 纤维细胞
.精品课件.
94
1. 网状细胞 2.小淋巴细胞
.精品课件.
73
1. 单核细胞 2.退化的粒细胞
.精品课件.
74
1. 小淋巴细胞
.精品课件.
75
1. 红系分裂相(中期)
.精品课件.
76
1. 单核细胞 2.嗜碱性粒细胞 3.中性晚幼粒细胞
.精品课件.
77
1. 早幼红分裂相(末期) 2.中幼红细胞 3.淋巴细胞 4.炭核 5.多染性红细胞 6.血小板
.精品课件.
101
1. 浆细胞(有假核仁) 2.退化细胞的核
.精品课件.
102
1. 肥大细胞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精品课件.
103
1. 中幼红细胞 2.单核细胞
.精品课件.
104
1. 肥大细胞 2.早幼红细胞 3.小淋巴细胞
.精品课件.
105
1. 单核细胞 2.退化细胞的核
.精品课件.
106
.精品课件.
18
1. 早幼红细胞
.精品课件.
19
1. 中性中幼粒细胞(早期)
.精品课件.
20
1. 晚幼红细胞
.精品课件.
21
1. 中性中幼粒细胞 2.中性晚幼粒细胞 3.中幼红细胞 4. 血小板
骨髓细胞图谱PPT012

1. 淋巴细胞
1. 中幼红细胞 2.晚幼红细胞 3.多染性 红细胞
1. 1. 破骨细胞 (放大100倍)
1.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晚幼红细胞
1. 粒系分裂相(后期)
1. 中幼红细胞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 中幼红细胞 2.浆细胞
1. 肥大细胞 2.浆细胞 3.血小板 4.多染性红细胞
1.大淋巴细胞
1.原始粒细胞
1.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2.中性杆状核粒细 胞
1.产板型巨核细胞
1.幼稚单核细胞 2.中性晚幼粒细胞 3.浆细胞 4.退化的 浆细胞
1.中性中幼粒细胞 2.中幼红细胞 3.退化 细胞
1.原始红细胞 2.中幼红细胞 3.中性中幼粒细胞 4.多染性 红细胞
1.幼稚淋巴细胞 2.小淋巴细胞
1.退化的粒细胞
1.中性中幼粒细胞 2.中性晚幼粒细胞 3.中性分叶核粒 细胞
1.退化的嗜酸性粒细胞
1.颗粒型巨核细胞
1.淋巴细胞(有假核仁)
1.小淋巴细胞 2.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1.淋巴细胞(有假核仁) 2.中性杆状核 粒细胞
1.早幼粒细胞 2.中性晚幼粒细胞 3.中性分叶核粒 细胞
1. 浆细胞(有假核仁) 2.退化细胞的核
1. 肥大细胞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 中幼红细胞 2.单核细胞
1. 肥大细胞 2.早幼红细胞 3.小淋巴细胞
1. 单核细胞 2.退化细胞的核
1. 肥大细胞
1. 淋巴细胞
1. 成骨细胞
1. 早幼粒细胞 2.晚幼红细胞
1. 幼稚型巨核细胞
1. 早幼红分裂相(末期) 2.中幼红细胞 3.淋巴细胞 4.炭核 5.多染 性红细胞 6.血小板
1. 有核红细胞造血岛(放大400倍)
《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全2册(上)》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1
主编简介
2
前言(19版电 子书)
3
前言(19版电 子书)
4
前言(12版纸 书)
5 第一章临床血
细胞检验诊断 学
第二章临床血 液病及相关疾 病检验诊断学
第三章临床血 液病及相关病 例分析
第一节临床血细胞形态学 第二节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第三节流式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第四节数字细胞图像分析 第五节抗凝血血细胞形态
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全2册(上)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成分
骨髓
图谱
图像
相关
形态
疾病诊Βιβλιοθήκη 学检验诊断学 肿瘤
髓
册
细胞
增殖性
血细胞
白血病
血液病
检验
内容摘要
主要突出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特色,注重形态与图像的变化在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在临床检验 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标本中有形成分的形态特征及各种现代化仪器在检验中出现的各种图像,通过基本特点、 病理变化、辅助检查和诊断依据、诊断评析等内容,为读者在临床检验诊断中提供指导及参考。《临床检验诊断 学图谱》由王建中主编,共计十章:1、临床血细胞检验诊断学 2、临床血液病及相关疾病检验诊断学 3、临床 血液病及相关病例分析 4、临床尿液有形成分检验诊断学 5临床体腔液有形成分检验诊断学 6、临床排泄物、分 泌物和穿刺物有形成分检验诊断学 7、临床寄生虫检验诊断学 8、临床细菌检验诊断学 9、临床真菌检验诊断学 10、临床免疫荧光染色检验诊断学。为了方便查阅,《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1~3章、下 册包括 4~10章的内容。
骨髓细胞图谱

整理版ppt
39
1. 原始浆细胞
整理版ppt
40
1. 原始粒细胞
整理版ppt
41
1. 原单细胞 2. 幼单细胞
整理版ppt
42
1. 小淋巴细胞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中性晚幼粒细胞
整理版ppt
43
1. 纤维细胞 2. 浆细胞
整理版ppt
44
1. 红系分裂相(前期)
整理版ppt
45
1. 单核细胞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血小板
整理版ppt
78
1. 有核红细胞造血岛(放大400倍)
整理版ppt
79
1.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2. 嗜碱性粒细胞
整理版ppt
80
(一)原巨/幼巨/颗粒巨/产板巨
1 原巨
12 34
2 幼巨 3 颗粒巨 4 产板巨
100×10
123胞细胞边粗胞细胞胞细胞沿体核浆胞细胞而体 核 浆体核浆有: : :浆体 核排: : ::::突大大量:: :列大大量边大大量颗小小起边量大 大边紧小小沿小小较粒沿小小沿密占1较有较少状有较有巨5占不胞4巨3多4伪~多伪多伪0不0大03胞均体大~足~~0足足7均颜57体的匀μ0突形0突0突形颜m匀颜μ色颜的3μμ起状m起起核/状色mm色4色1深,仁/不核2不淡形形深淡淡内规2仁规形红形状形状形/蓝~红外则淡则3状无夹状状状色圆圆个侧淡杂染颗形不形不聚蓝染不不蓝整颗蓝色粒或规理或规集色规规色粒色版质不则不则有颗无 质则则p不颗p颗规规形血t粒形形紫清紫粒染粒则则淡小红少晰红聚色形然板大色染,色 集质区量淡色核(粗细粗紫然质膜雏块可小块红区厚形状紫有紫状色血或红红或可小粗条色色条有板而状状)
整理版ppt
153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
22
红细胞
.
23
粒细胞系统的形态
总的特点:
有颗粒,胞质含颗粒较多.非特异性颗粒[
A颗粒]粗大而散在;特异性颗粒[S颗粒]致密, 可分出中性的较细的淡紫红色颗粒; 嗜酸性 的粗石榴子样的金黄色颗粒;嗜碱性的大而 不规则的稀疏的盖在核上的黑褐色颗粒.
核由圆形,椭圆形,柿核形,到出现凹陷,变成杆 状,分叶状.
齐,直径0.3-0.6微米的黑色嗜天青颗粒.一般 仅有数粒,少数幼稚淋巴细胞超过10粒.
.
60
幼稚淋巴细胞
.
61
淋巴细胞
胞体 圆形直径5-18微米.
胞核 圆或类圆形,其一侧可向内凹陷,更像鸡 心样.
染色质 粗糙紧密,排列均匀,常呈块状.有时 可有假核小体出现,假核小体外形较平坦.核 膜清楚.
.
3
概述 2
2.骨髓由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构成.造血细胞由红细胞造 血岛,粒细胞造血岛,淋巴小结和散在的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等组成.位于血窦附近的红细胞造血岛中有成群的各期幼稚 红细胞,围绕着1-2个巨噬细胞.幼稚红细胞逐渐成熟后就离 开巨噬细胞而贴近血窦壁,脱核后穿过血窦壁内皮细胞进入 血流.粒细胞造血岛则离血窦较远,各期幼粒细胞也成群存 在,中心也有一个巨噬细胞.巨核细胞紧贴在窦壁外,将其周 边的胞浆突起深入到血窦内皮细胞间隙,经过很薄的内皮细 胞胞浆,使形成的血小板自巨核细胞分离,直接进入血液.
平坦或有凹陷感. 胞质 深兰色,兰墨水样或油画样兰,绕于核周,边缘
着色较浓.可有钝伪足. 无颗粒
.
14
原始红细胞
.
15
早幼红细胞
胞体 圆形.直径15-18微米.
胞核 圆形,占细胞绝大部分,约3/4.居中.
中医诊断学图谱

两颧紫绀,额角青黑
• • • • 面色青黄,两颧紫红,额角青黑, 口唇溃疡结痂,颈胸皮肤紫黑。 唇茧,阴斑。肝肾阴火上炎, 湿热蕴毒血瘀(柯杰森氏病)
满面通红
• 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 头痛、牙痛。胃热肝火(高血压病)
面白颧红
• • • • • • 面白透出嫩红,眼圈发红, 精神萎靡。舌胖而红, 边有齿痕,苔白有红点,根黄腻。 温病。湿热伤及气阴, 肾亏虚火上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恶色,面色黧黑,舌红肿胀
• • • • • • 面色萎黄黧黑,晦暗枯槁, 面容消瘦,目不欲睁,舌嫩胀大, 光红无苔,根部两条白腐苔。 咳喘。胃肾阴竭, 痰饮上泛 (肺癌消化道转移,继发性贫血)
浮红色散
• 面色嫩红带白,腮红浮露而散,明堂明润,两目无神。 • 水肿。肺肾气阴两虚(急性肾小球肾炎)
黄浊,面浮胖
面色红黄,吐弄红舌
• 面睑浮肿,其色红黄,额黑沉而浊,腮红浮而聚。舌红吐弄。 • 水肿。风热袭肺,水道不通(急性肾小球肾炎)
面色红黄,阳黄
• 主色面黑,病色红黄,两目黄赤,面容消瘦 • 胃脘痛。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胆管胰腺癌)
面色黄白
• 面色黄白如鸡皮,夭然不泽,准头黄润。 • 崩漏。气血双亏(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出血)
• 面红娇嫩,浮露而散,右腮独红;鼻下血迹斑斑,口角舌下生疮 • 冬温。肺胃阴伤,火旺动血(发热待查)
青黄
• 面色青黄,天庭山根尤显,腮红沉浊而散,口唇色淡。 • 虚痨。气阴两伤,气虚血瘀(系统性红斑狼疮)
颧唇紫绀
• 面色黄泽而散,两颧紫红,浮露抟聚,准头明润,口唇紫绀,下颏晦 暗,面目虚浮。 • 水肿。脾肾阳虚,湿郁化热,气滞血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闭锁不全,心功能不全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细胞图谱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诊断学教研室
原始粒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 径11-18uM。胞核较大, 。胞核较大, 占细胞的2/3以上,圆形 以上, 占细胞的 以上 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 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 核染色质呈淡紫红色细粒 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 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 胞质量少不含颗粒或少量 颗粒。 颗粒。
中性中幼粒细胞
圆形, 圆形,胞核内侧缘开始变 扁平,或可稍呈凹陷, 扁平,或可稍呈凹陷,占 细胞的2/3—1/2。染色 细胞的 。 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 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 核仁消失。胞质量多, 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淡 红色,内含细胞、 红色,内含细胞、分布均 匀、淡紫红色的特异性中 性颗粒。 性颗粒。
幼浆细胞
细胞多呈椭圆形, 细胞多呈椭圆形,胞核圆 核染色质开始聚集, 形,核染色质开始聚集, 染深紫红色, 染深紫红色,可呈车轮状 排列,核仁基本消失。 排列,核仁基本消失。胞 质量多,呈不透明灰蓝色, 质量多,呈不透明灰蓝色, 近核处有淡染区, 近核处有淡染区,有时可 见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 见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
原始红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 球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 球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 居中或稍偏位, 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 呈细砂状或细粒状, 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 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 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核 仁界限不甚清晰; 仁界限不甚清晰;胞质量 不透明深蓝色, 少,不透明深蓝色,核周 有淡染区, 有淡染区,胞质不含颗粒
原浆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核 圆形,常偏位。 圆形,常偏位。核染色质 呈粗颗粒网状,呈紫红色。 呈粗颗粒网状,呈紫红色。 核仁2--5个,胞质量多, 核仁 个 胞质量多, 呈灰蓝色,不透明, 呈灰蓝色,不透明,核的 一侧可有半圆形淡染区, 一侧可有半圆形淡染区, 不含颗粒。 不含颗粒。
早幼粒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 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 粒细胞大,胞核大, 粒细胞大,胞核大,圆形 或椭圆形,居中偏位。 或椭圆形,居中偏位。染 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状, 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状, 分布不均。 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 胞质量较多, 失。胞质量较多,核周的 一侧可出现淡染区, 一侧可出现淡染区,胞质 内含有分布不均紫红色非 特异性性嗜天青颗粒。 特异性性嗜天青颗粒。
中幼红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核 圆形, 圆形,染色质凝集成团块 状或粗索状, 状或粗索状,似车轮状排 列,其间有明显的淡染区 胞质量较多, 域。胞质量较多,因内含 血红蛋白逐渐增多, 血红蛋白逐渐增多,嗜酸 性物质逐渐减少, 性物质逐渐减少,可呈着 色不均匀的不同程度的嗜 多色性。 多色性。
成熟单核细胞
圆形或不规则形, 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常 见伪足突出。 见伪足突出。胞核形状不 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 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 笔架形、 形等, 笔架形、“S”形等,并 形等 有明显扭曲折叠。 有明显扭曲折叠。染色质 疏松细致, 疏松细致,呈淡紫红色丝 网状。胞质丰富, 网状。胞质丰富,呈淡灰 蓝色或淡粉红色, 蓝色或淡粉红色,可见细 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晚幼粒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 核明显凹陷呈肾形, 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 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设 核直径的一半; 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 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 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 胞质量多,呈淡红色。 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 含不同的特异性颗粒可分 为中性、 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 晚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破骨细胞
是骨髓中大型细胞之一, 是骨髓中大型细胞之一, 外形不规则。胞数目较多, 外形不规则。胞数目较多, 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 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呈 椭圆形, 椭圆形,染色质深呈粗网 胞核彼此孤立, 状,胞核彼此孤立,每个 核均可有1-2个核仁,胞 个核仁, 核均可有 个核仁 质丰富, 质丰富,呈蓝色或浅紫灰 色,可有较多的紫红色颗或椭圆形,胞核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染 色质凝集成小块状, 色质凝集成小块状,核仁 消失。胞质量稍多, 消失。胞质量稍多,呈不 透明深蓝色, 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 色较原红细胞更深, 色较原红细胞更深,仍可 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不含颗粒。 不含颗粒。
圆形或不规则形, 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圆 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凹、 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凹、 切迹、扭曲或折叠。 切迹、扭曲或折叠。染色 质较原单核细胞稍粗, 质较原单核细胞稍粗,但 仍呈疏松丝网状, 仍呈疏松丝网状,染淡紫 红色。核仁模糊或消失。 红色。核仁模糊或消失。 胸质量多,呈灰蓝色, 胸质量多,呈灰蓝色,边 缘可有伪足突出, 缘可有伪足突出,可见淡 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晚幼红细胞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 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 固缩成团, 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 黑色。胞质量多, 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淋巴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或有 切迹,核着边, 切迹,核着边,染色质粗 糙致密呈大块状, 糙致密呈大块状,染深紫 红色。胞质量极少, 红色。胞质量极少,权在 核的一侧见到少量淡蓝色 胞质, 胞质,有时几乎不见而似 裸核,一般无颗粒。 裸核,一般无颗粒。
成熟浆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卯圆形, 细胞呈圆形或卯圆形, 胞核圆形偏位。 胞核圆形偏位。核染色 质凝聚成块,深染, 质凝聚成块,深染,排 列呈车轮状。胞质丰富, 列呈车轮状。胞质丰富, 呈不透明深蓝色或蓝紫 色,核的一侧常有明显 的淡染区。 的淡染区。常可见小空 泡,偶见少数嗜天青颗 粒。
幼稚单核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 )
细胞呈圆形, 细胞呈圆形,胞质内 充满粗大、整齐、 充满粗大、整齐、均 匀、紧密排列的砖红 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 折光性强。 粒,折光性强。胞核 多为两叶,呈眼镜状, 多为两叶,呈眼镜状, 深紫色, 深紫色,嗜酸性粒细 胞容易破碎, 胞容易破碎,颗粒可 分散于细胞周围。 分散于细胞周围。
嗜碱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basophil,B) )
胞体呈圆形, 胞体呈圆形,胞质紫 红色内有少量粗大但 大小不均、 大小不均、排列不规 则的黑蓝色嗜碱性颗 常覆盖于核面上。 粒,常覆盖于核面上。 胞核因被颗粒遮盖, 胞核因被颗粒遮盖, 核着色较浅, 核着色较浅,而使分 叶有模糊不清感。 叶有模糊不清感。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诊断学教研室
原始粒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 径11-18uM。胞核较大, 。胞核较大, 占细胞的2/3以上,圆形 以上, 占细胞的 以上 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 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 核染色质呈淡紫红色细粒 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 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 胞质量少不含颗粒或少量 颗粒。 颗粒。
中性中幼粒细胞
圆形, 圆形,胞核内侧缘开始变 扁平,或可稍呈凹陷, 扁平,或可稍呈凹陷,占 细胞的2/3—1/2。染色 细胞的 。 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 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 核仁消失。胞质量多, 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淡 红色,内含细胞、 红色,内含细胞、分布均 匀、淡紫红色的特异性中 性颗粒。 性颗粒。
幼浆细胞
细胞多呈椭圆形, 细胞多呈椭圆形,胞核圆 核染色质开始聚集, 形,核染色质开始聚集, 染深紫红色, 染深紫红色,可呈车轮状 排列,核仁基本消失。 排列,核仁基本消失。胞 质量多,呈不透明灰蓝色, 质量多,呈不透明灰蓝色, 近核处有淡染区, 近核处有淡染区,有时可 见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 见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
原始红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 球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 球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 居中或稍偏位, 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 呈细砂状或细粒状, 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 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 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核 仁界限不甚清晰; 仁界限不甚清晰;胞质量 不透明深蓝色, 少,不透明深蓝色,核周 有淡染区, 有淡染区,胞质不含颗粒
原浆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核 圆形,常偏位。 圆形,常偏位。核染色质 呈粗颗粒网状,呈紫红色。 呈粗颗粒网状,呈紫红色。 核仁2--5个,胞质量多, 核仁 个 胞质量多, 呈灰蓝色,不透明, 呈灰蓝色,不透明,核的 一侧可有半圆形淡染区, 一侧可有半圆形淡染区, 不含颗粒。 不含颗粒。
早幼粒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 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 粒细胞大,胞核大, 粒细胞大,胞核大,圆形 或椭圆形,居中偏位。 或椭圆形,居中偏位。染 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状, 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状, 分布不均。 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 胞质量较多, 失。胞质量较多,核周的 一侧可出现淡染区, 一侧可出现淡染区,胞质 内含有分布不均紫红色非 特异性性嗜天青颗粒。 特异性性嗜天青颗粒。
中幼红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核 圆形, 圆形,染色质凝集成团块 状或粗索状, 状或粗索状,似车轮状排 列,其间有明显的淡染区 胞质量较多, 域。胞质量较多,因内含 血红蛋白逐渐增多, 血红蛋白逐渐增多,嗜酸 性物质逐渐减少, 性物质逐渐减少,可呈着 色不均匀的不同程度的嗜 多色性。 多色性。
成熟单核细胞
圆形或不规则形, 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常 见伪足突出。 见伪足突出。胞核形状不 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 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 笔架形、 形等, 笔架形、“S”形等,并 形等 有明显扭曲折叠。 有明显扭曲折叠。染色质 疏松细致, 疏松细致,呈淡紫红色丝 网状。胞质丰富, 网状。胞质丰富,呈淡灰 蓝色或淡粉红色, 蓝色或淡粉红色,可见细 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晚幼粒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 核明显凹陷呈肾形, 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 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设 核直径的一半; 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 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 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 胞质量多,呈淡红色。 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 含不同的特异性颗粒可分 为中性、 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 晚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破骨细胞
是骨髓中大型细胞之一, 是骨髓中大型细胞之一, 外形不规则。胞数目较多, 外形不规则。胞数目较多, 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 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呈 椭圆形, 椭圆形,染色质深呈粗网 胞核彼此孤立, 状,胞核彼此孤立,每个 核均可有1-2个核仁,胞 个核仁, 核均可有 个核仁 质丰富, 质丰富,呈蓝色或浅紫灰 色,可有较多的紫红色颗或椭圆形,胞核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染 色质凝集成小块状, 色质凝集成小块状,核仁 消失。胞质量稍多, 消失。胞质量稍多,呈不 透明深蓝色, 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 色较原红细胞更深, 色较原红细胞更深,仍可 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不含颗粒。 不含颗粒。
圆形或不规则形, 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圆 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凹、 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凹、 切迹、扭曲或折叠。 切迹、扭曲或折叠。染色 质较原单核细胞稍粗, 质较原单核细胞稍粗,但 仍呈疏松丝网状, 仍呈疏松丝网状,染淡紫 红色。核仁模糊或消失。 红色。核仁模糊或消失。 胸质量多,呈灰蓝色, 胸质量多,呈灰蓝色,边 缘可有伪足突出, 缘可有伪足突出,可见淡 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晚幼红细胞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 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 固缩成团, 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 黑色。胞质量多, 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淋巴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或有 切迹,核着边, 切迹,核着边,染色质粗 糙致密呈大块状, 糙致密呈大块状,染深紫 红色。胞质量极少, 红色。胞质量极少,权在 核的一侧见到少量淡蓝色 胞质, 胞质,有时几乎不见而似 裸核,一般无颗粒。 裸核,一般无颗粒。
成熟浆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卯圆形, 细胞呈圆形或卯圆形, 胞核圆形偏位。 胞核圆形偏位。核染色 质凝聚成块,深染, 质凝聚成块,深染,排 列呈车轮状。胞质丰富, 列呈车轮状。胞质丰富, 呈不透明深蓝色或蓝紫 色,核的一侧常有明显 的淡染区。 的淡染区。常可见小空 泡,偶见少数嗜天青颗 粒。
幼稚单核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 )
细胞呈圆形, 细胞呈圆形,胞质内 充满粗大、整齐、 充满粗大、整齐、均 匀、紧密排列的砖红 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 折光性强。 粒,折光性强。胞核 多为两叶,呈眼镜状, 多为两叶,呈眼镜状, 深紫色, 深紫色,嗜酸性粒细 胞容易破碎, 胞容易破碎,颗粒可 分散于细胞周围。 分散于细胞周围。
嗜碱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basophil,B) )
胞体呈圆形, 胞体呈圆形,胞质紫 红色内有少量粗大但 大小不均、 大小不均、排列不规 则的黑蓝色嗜碱性颗 常覆盖于核面上。 粒,常覆盖于核面上。 胞核因被颗粒遮盖, 胞核因被颗粒遮盖, 核着色较浅, 核着色较浅,而使分 叶有模糊不清感。 叶有模糊不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