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防护及护理

合集下载

艾滋病家庭护理指南

艾滋病家庭护理指南

艾滋病家庭护理指南1.艾滋病家庭护理指南2.有艾滋的家庭是咋过的3.家里有艾滋病人怎么办?4.艾滋病患者怎样照顾健康的孩子?5.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注意事项艾滋病家庭护理指南2.1消毒隔离:说明隔离的目的、要求以及如何配合,使病人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隔离和护理。

2.1.2尽可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房间,条件不具备时,床位应安排在通风处。

合并肺结核时采取门窗紧闭,机械通风,嘱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用纸遮住口鼻,然后将纸扔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送出病房。

2.1.3床头、病历、交班的黑板上做明显的红色标记。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供病人专用,其它生活用品均与其它病人分开。

2.1.4当病人接受手术及一些辅助治疗或检查时,注册护士应事先通知手术室及辅助科室做好预防准备。

2.1.5在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人体组织或粘膜时应戴双层乳胶手套。

在进行容易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穿一次性围裙、戴口罩及护目镜。

2.1.6注意自身预防。

医护人员做检查操作时要小心,避免被用过的针头、器械刺伤,避免破损的伤口直接感染,工作衣帽被血渍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清洗和消毒。

2.1.7病人的排泄物、痰液、残余剩饭倒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后送出病房。

2.2标本收集:2.2.1收集病人的血、痰、尿、粪标本时,一律要戴双层乳胶手套,并注明警告标志,用两个特殊的红袋子装好送至检验科,化验单贴上红色标记,并用电话通知检验科。

2.2.2征求病人同意签名后方可做HIV抗体试验。

2.2.3化验单不允许写病人的姓名,只能填写病人的身份证号码及住院号码,以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2.3对症护理:2.3.1高热护理:高热时在病人头部、颈部、两侧腋窝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嘱病人大量饮水,同时给予静脉补液。

2.3.2腹泻护理:观察并记录排便的次数、量、颜色、气味、有无腹痛等,大便污染床褥、衣被时要及时更换擦洗,并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的皮肤清洁。

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1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1.1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淡漠是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护士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职业暴露是由于操作过程、整理用物过程中疏忽大意或没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而造成的。
1.2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职业暴露又一个因素,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暴露,多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均因为护理人员不正确习惯动作,被用过的的针头刺伤而造成传播。如乙肝、艾滋病等。最容易发生在针头使用后针头复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针头丢弃等流程中。
3.1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3.2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液和HIV感染者或艾滋人谈话、握手等。
4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4.1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4.2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4.3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1.3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接触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频率较高,这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2.1局部紧急处理:发生艾滋病针刺伤后立即下垂受伤肢体,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使其尽量挤出血液,并尽可能地扩创伤口,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5~10min、2%碘酊消毒3~5min后,分别再用75%酒精、0.5%碘伏局部消毒。
5.4.3戴口罩、防护眼罩和穿隔离衣: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执行特殊操作时,预料到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应戴口罩、防护跟罩并穿隔离衣。
6心理疏导:为将暴露护士心理损伤降到最低限度,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应多次主动找其交流谈心,耐心倾听其心里想法,让其多听音乐,跳健美操等缓解心里压力,为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联系暴露护士家人,认真解释取得家人的理解,联合家庭共同关心帮助她,消除悲观情绪。树立生活、工作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艾滋病传播的防护及消毒方法

艾滋病传播的防护及消毒方法

艾滋病传播的防护及消毒方法一、艾滋病传播的预防及措施(一)、一般预防措施1、保护屏障(1) 手套、白大衣和围裙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以及处理受污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和穿白大衣。

如果戴了手套,在接触每位病人和要护理另一位病人之前应当换手套,同时无论何时和何种原因手套发生撕破后都应立即更换手套。

(2) 口罩和保护眼罩当预料到有血液和体液溅出时,应当戴口罩和保护眼罩或面部护罩。

2、手假如手上皮肤有破损,应用防水绷带包扎。

在检查病人或接触每位病人之后和护理另一病人之前,必须洗手。

假如手被血或其它体液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洗净。

3、房间一般情况下,无须用单间隔离。

但以下情况应当单间隔离:(1)、病人大量出血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或当病人故意以其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染环境时;(2)、艾滋病病人合并感染其它传染病如结核等。

4、锐器当清理使用过的针头、解剖刀和其它锐利时,应当采取措施以防皮肤损伤。

所有使用过的锐器应当放入不能穿透锐器盒。

此盒应固定于使用的位置,并且注意不要使锐器合放满。

5、标本收集和运送所有病人的标本都应放置于坚固的防漏容器内,并有可靠的盖,在运输时以防漏出。

当收集处理标本时,要小心避免污染容器的外面及伴随标本的实验室申请单。

6、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所有使用过的设备根据医院消毒原则进行消毒。

在消毒或灭菌前,彻底清洁是十分重要的。

废物应当放入红色塑料袋内,标记后送医疗垃圾场→省无害化处理中心。

对于血液或体液飞溅物,用浸有10000PPM 含氯消毒剂擦拭干净。

环境的表面如墙壁、地板等,通常以常用的清洁方法清扫。

(二)、有创操作的预防措施有创操作是诊断性或治疗性的操作,包括外切入组织、体腔或器官,或修复大的外伤损害。

根据手术的类型、手术时间的长短、失血程度和所需的引流,需要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

一般情况下当进行“易接触的操作”,操作持续 3 小时以上,以及失血大于300ML,除了采取常规的程序预防交叉感染外,还要采用以下屏障保护。

面对艾滋病患者,应当如何护理

面对艾滋病患者,应当如何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012020年 第23期得在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魏洁,林梅双,邓小燕.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7(6):805-807.[2]王菲,杨长青.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实习带教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5):246-248.[3]许聪丹.形成性评价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025(009):151-152.[4]王梅华,曹颖平,郑培烝等.检验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形成性评价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007):552-554.[5]赵馥,林新锋,陈伟焘.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09):1586-1588.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种疾病: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感染各种感染和肿瘤,导致患者死亡。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免疫细胞,在后期,会发生各种感染和肿瘤。

所以艾滋病是一种相对危险的疾病。

那么,面对艾滋病患者,应当如何护理呢?笔者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如何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小知识,希望各位能认真阅读、耐心学习。

1.医药护理(1)隔离保护性隔离应在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进行。

(2)心理护理艾滋病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自尊和尊重,需要爱和温暖,需要自我实现。

(3)密切观察情况艾滋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烧,体温高于正常水平。

当艾滋病毒袭击我们的身体时,它会通过发烧表现出来。

艾滋病毒引起的发烧通常持续很长时间,有些甚至可能持续数月。

观察患者咳嗽、大便症状,观察皮肤、口腔及生殖道黏膜病变情况。

(4)用药期间观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

观察周围神经炎症状。

例如手和脚的疼痛、刺痛或无力。

艾滋病的护理及职业暴露防护

艾滋病的护理及职业暴露防护

5、药物治疗的护理 (1)应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进行全血检测、肾功及 肝功检测。 (2)正确服药和随访:目前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但终身 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控制HIV的复制,防止耐 药性的出现。每天服用1次药物,需要在每天同一时间; 每天服用2次药物间隔时间应为12小时。服用后2小时发 生呕吐,应补服呕吐前服下的相同药物。如果发生漏服, 在4小时内补服,但不要在下次服用双倍剂量来弥补。抗 病毒治疗方案包括至少三种药物,漏服或擅自换药、停药 等不规范的服药方式,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及治疗失败。 应严格按0.5、1、2、3、6、9、12月及以后每3月1次 或遵医嘱到医疗机构随访和复查。 6、心理护理
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预防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遵照标准 预防的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 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 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 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 手消毒。
发病机制


HIV→进入人体→CD4+T淋巴细胞→细胞 内大量复制→细胞溶解或破坏→CD4细胞 数量↓↓→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机会性感 染及恶性肿瘤→死亡。 HIV也可侵袭单核巨噬细胞,虽很少病变, 但是病毒贮存场所,并携带病毒进入神经 系统,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CD4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 一种。可指挥身体对抗微生物,如病毒。HIV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 可识别出CD4细胞表面的特异蛋白质分子,即可识别并侵入CD4细胞。 病毒侵入后,将自己的基因整合进入CD4细胞的RNA中,随这CD4 细胞的复制和繁殖,病毒也完成了复制和繁殖,当病毒从CD4细胞 中破壁而出时,细胞本身就被破坏。 CD4计数能直接反应人体免疫功能,是反映艾滋病感染患者免疫系统 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正常人CD4细胞为500~1600/mm3,HIV感染者的CD4细胞出现进行 性或不规则性下降。 CD8细胞是另一种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可消灭受感染 的细胞,包括受感染的CD4细胞, HIV病毒感染的病人和CD4细胞 数CD8细胞数倒置,比值﹤1,正常人比值﹥1.

艾滋病的预防策略个人防护与公共卫生

艾滋病的预防策略个人防护与公共卫生

艾滋病的预防策略个人防护与公共卫生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个人防护措施和公共卫生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的预防策略,旨在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并促进社会对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关注。

一、个人防护策略1. 使用安全套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途径传播,因此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之一。

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使用安全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2.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针具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或毒品器具传播。

因此,为了个人安全,绝对不要共用注射器或其他血液污染的工具,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3. 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艾滋病具有潜伏期,因此一些人可能携带病毒但没有明显症状。

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病毒感染,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减少病毒复制和传播的风险。

4. 接种疫苗目前,虽然没有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疫苗,但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艾滋病疫苗。

接种预防性疫苗可以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二、公共卫生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是预防传播的关键。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包括感染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

2. 改善医疗条件提供安全、卫生的医疗环境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举措。

医院和诊所应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范,确保医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3. 促进药物和治疗服务的可及性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政府应加大资源投入,提供艾滋病相关药物和治疗服务,并确保患者能够方便地获得这些服务。

4. 支持艾滋病防治研究持续的科学研究对于改善艾滋病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支持艾滋病研究机构,为科学家提供充分的经费和资源,推动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研发。

结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个人应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等。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及护士的职业防护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及护士的职业防护
医药卫生
2 0 1 5年 1月 第 1卷 总 第 1期
护理研究
活 动 时给 予 腰 围 制 动 , 教 患 者 保 持 上 身 直 立 ,不 要 扭 腰 ,保 持躯体 的整体性、协 调性,动 作要稳、慢 , ’ 根据病情 好转情 况逐渐 增加活动量 。 出院指 导:对即将 出院 的患者应给予详细 的出院指 导, 教 会患 者掌握 保护 腰椎功 能及锻 炼方 法 ,有助 于减少 复发 率 ,提 高生 活质 量。告知 患者佩 带腰围的重要性 ,佩带时间 般为 1 2 周 ,在 此 期 间 不可 随意 摘 脱 ;坚 持 卧 硬 板 床 ,卧 床 休 息 时 ,取 下 腰 围 ,可 在 腰 部 垫 一 个 小 软 枕 ,避 免 腰 部 悬
艾滋瞒患 者的护理及护士 的职 业防护
盛 雪凤
( 常 州市 第 三人 民 医院
江 苏 常州
2 1 3 0 0 1)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对 艾滋病 患者的护理及职 业防护的措施 , 提 高医护人 员对艾滋病病毒 的防护 意识 , 防止 医护人 员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方法 :分析我科 对艾滋病患者的认识及护理方法 ,同时加强对艾 滋病 患者的职 业防护与管理 , 进行 总结探 讨。结果 :对我科 医护人 员每 半年进行 HI V抗 体检 测 ,现结果均为 阴性。结论 :艾滋病 患者护理的 同时.应加 强对 护 士工作 中的安全教育 。把 因职业 防护 不 当引发 HI V 感染的危 险性 降低 到最低程度。 【 关键词 】艾滋病 ;护理 ;职业 防护 ;职 业暴露 【 中图分类号 】 K 4 7 3 【 文献标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5 6 7 5 . 2 0 1 5 . 1 . 0 9 9

艾滋病护理防护

艾滋病护理防护

艾滋病护理防护一、艾滋病防护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有关知识的学习,掌握防护措施。

2、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在接触每位病人前后及脱手套后均应洗手。

如果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被血液、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后,需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

3、戴手套:在接触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具或物体表面,进行静脉穿刺和其他进入血管的操作时,都要带手套。

接触每一个病人后要更换手套,防止通过感染的手套将病毒传给其他病人。

摘掉手套后要认真清洗双手。

4、在进行有个能有血溅的操作时(口、鼻腔和眼睛)医务人员应该带口罩,护目镜或面罩。

5、艾滋病病人用过的空针、针头、输液器等应单独存放在密闭、不易刺破的容器内,一次性处理,外加黄色垃圾袋,封口表示明显。

6、如果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破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1、血渍处理地面、墙壁、家具上有血渍时,不能直接演那个抹布或拖把擦拭。

应先用0.2%的含氯制浸洒在血渍上15~30分钟,然后戴手套用抹布擦去。

上述工作完成后立即洗手。

2、血标本的处理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内,然后再放在密闭的容器内送化验室,以防止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溅洒在外面。

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3、医疗锐器的处理用后的医疗锐器包括:针头、缝针、刀片等,应放固定、坚硬的容器内。

4、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包括各种废弃的标本、感染性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记的双层黄色垃圾袋内,送往固定地点进行处理。

三、意外暴露后或针刺后的处理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

2、若是病人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工作人员眼睛、口腔、鼻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被刺伤的伤口,冲洗时间要达到15分钟,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及时寻求医疗服务和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的防护及护理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在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在()内进行复制D
2、最常用的HIV诊断方式是()B
3、艾滋病目前全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4、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B
5、HIV病毒特点不包括()A
医护人员应对艾滋病方式
1、()是HIV感染者行为干预的第一步C
2、HIV感染者和病人常见心理反应的第一个阶段是()A
3、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和注意事项,不恰当的是()A
4、()是HIV阳性结果告知的工作基础D
5、照顾艾滋病患者需掌握的要点不包括()C
HIV感染抗病毒治疗及不良反应处理
1、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抗HIV病毒治疗并且合并HBV或HCV感染的病人,若出现ALT >200,正确的处理方式是()D
2、抗HIV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由去羟肌苷和司他夫定引起,通常出现在治疗后至少3个月后A
3、HIV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后又反复>400拷贝/ml,是为()B
4、关于抗HIV病毒治疗后的骨坏死,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
5、关于HIV抗病毒治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
依从性教育
1、针对影响抗HIV病毒治依从性的社会因素,目前主要采用的干预方法是()D
2、影响抗HIV病毒治依从性的病人/医务人员的因素是()B
3、如果一患者按规定服用药物的数量为90片,实际服用了87 片,则该患者的依从性是()D
4、对HIV病毒治依从性差的静脉吸毒者督导的重点是()A
5、下述内容属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提供的第二次咨询的内容的是()C
HIV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1、可能暴露的意外情况,不包括()A
2、不会传染HIV的体液或分泌物是()A
3、对于针刺伤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不正确的是()B
4、对具有潜在HIV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暴露后尽快开始预防性治疗,最好不要超过()A
5、接受PEP药物者中,74%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