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实施探索(顾新)1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探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探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探讨在现代城市中,地下空间如地下停车场、商场、地铁站等被广泛应用,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利用效率,还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也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一、现状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仍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进行规划,但很多城市仍缺乏规划或者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许多城市地下空间是在不同的时期、目的下分别建造的,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其结构复杂、功能不齐全、管理混乱等问题。

同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下空间也因为缺乏有效利用而被荒废。

这不仅浪费了城市资源,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问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利用存在多种问题。

首先,就是缺乏整体规划,导致不同地下空间之间的互动效率不高。

其次,地下空间规划受制于地滩、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的限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技术研究。

第三,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和运营缺少专业的人才和管理机构,导致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

三、发展方向鉴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整体化规划地下空间利用必须与上地面建筑、道路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地下空间的效益。

因此,整体规划需要成为城市规划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2.科学化技术地下空间的建造需要考虑地质环境、环保要求等多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要想达到最佳利用效益,还需要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物流管理方式。

3.专业化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和运营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才,管理机构应根据地下空间的不同用途设立不同的管理部门,以确保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的高效运作。

4.生态化思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环保问题。

建造地下空间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应当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可以将其设计成绿色生态区,以此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并探索如何在城市中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

在制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时,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确保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有机结合。

例如,可以将地下空间规划为城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交通连接,确保交通便利性。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安全性。

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地下空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下空间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减少对地下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空间存在的安全隐患。

再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地下空间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例如,在地下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机制,确保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效益。

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更是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因此,在制定地下空间规划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可以将地下空间规划为商业中心,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和人流,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将地下空间规划为文化娱乐设施,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公众参与。

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利益,因此需要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规划方案中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策略

规划方案中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策略

规划方案中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策略概述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利用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包括地下空间的规划原则、利用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地下空间规划原则1. 综合利用原则地下空间的规划应考虑综合利用的原则,即将地下空间用于多种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例如,可以将地下空间用于交通设施、商业中心、文化设施等,以减轻地上用地压力,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便捷性。

2. 与地上空间协调发展原则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与地上空间协调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

规划方案中应考虑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联系,避免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功能冲突,实现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有机衔接。

3. 灵活性原则地下空间的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规划方案应考虑地下空间的可调整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适应新的需求。

地下空间利用方式1. 交通设施地下空间可以用于交通设施的建设,如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

地下车库可以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地下通道可以连接不同地区,方便行人的出行。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2. 商业中心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商业中心的建设,如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等。

地下商业中心可以提供丰富的购物和娱乐场所,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消费环境。

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扩大城市的商业规模,提升城市的商业水平。

3. 文化设施地下空间可以用于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地下博物馆、地下图书馆等。

地下文化设施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为市民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可持续发展考虑1. 节约能源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考虑节约能源的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初探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初探

城市规划CONSTRUCTION一、概述1.西欧诸国西欧诸国对地下空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的经验——矿穴利用、卢浮宫地下博物馆、雷亚诺中央广场、拉德芳斯新城、里昂地下空间-Coupe D.D 车站,德国斯图加特,荷兰的鹿特丹地下空间-Schiphol 机场地下物流构想等。

西欧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强的自然环境、城市景观和历史性建筑的保护意识,他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自然景观。

2.北欧瑞典、芬兰瑞典、芬兰的经验有地下游泳场,冰场,展览馆等。

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由于气候、历史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带有战防意识很强,基础设施的地下化,保护自然环境这共同的三大特征。

为进一步实施各类基础设施的地下化,提高节能的效果;加强与环境调和,注重景观保护;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战备效益;实现强大的地下物流和人流输送系统而开发地下空间。

3.亚洲日本亚洲的日本国土面积为377748平方千米,人口为1.2亿,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由于国土的狭小,使得城市用地极为紧张。

为了使城市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高效地运转,日本很早就注意到通过地下空间的发展解决城市用地不足的问题,着手挖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潜力。

日本首都高速中央环状地下道路(都心半径8km 处),规划全长:47公里(完成26公里),工期:计划2013年完成。

二、城市各功能地下空间利用运用高新科技、坚持以人为本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导思想,地下空间利用已经可以应用到城市的各个功能中。

1.城市交通解决大运量客流交通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规划建设一个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其系统在城市中心区域可全部建在地下,基本上不影响原有城市的环境的景观与风貌,而且快速,便捷、安全、准点、舒适。

在地下构筑停车库已成为少占或不占地面空间,有效解决城市停车的重要途径。

为了扩大交通容量、减少地面道路交通符合,减少环境影响,提高道路的通畅、速达性,在城市中心的地下规划建设快速道路隧道,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方案探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方案探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方案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的紧缺,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方案的探讨,对于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潜力与挑战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表以下的空间,包括地下道路、地下商业区、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等。

与传统的地上空间相比,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地表交通拥堵问题。

地下道路和地下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减少地面上的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扩大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

地下商业区和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商业和停车资源的供给,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还可以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将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功能转移到地下空间,可以有效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

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的布局。

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条件和地下管线等因素,以确保地下空间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需要克服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

地下空间的建设相对于地上空间而言,技术和成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压力。

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核心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科学规划,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以确保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其次,因地制宜,注重差异化和灵活性。

地下空间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土地利用需求,因地制宜,注重差异化和灵活性。

再次,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压力和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分析其意义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指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等为目标。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缓解土地压力。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有助于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有效减少地面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还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地下绿化、地下水处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的噪音、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从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

1. 规划目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目标是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规划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土地压力。

(2)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

(3)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4)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

2. 规划内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交通规划:包括地铁、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的规划。

(2)地下停车场规划:根据城市的停车需求,规划地下停车场的位置和规模。

(3)地下商业规划:规划地下商业街、地下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实施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实施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实施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实施,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意义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意义在于提供了额外的发展空间,缓解了城市土地紧张的问题。

地下空间利用可以用于建设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网络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第二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是确保地下空间有效利用的基础。

规划可以提前确定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同时,规划还可以协调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关系,使其相互衔接,形成有机的城市空间体系。

第三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地下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包括地下水资源、地下岩层结构等。

其次,需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

最后,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等。

第四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地下空间利用的管理和监督。

最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和支持。

结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实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

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实施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索和实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1. 资源稀缺:城市地上空间有限,而地下空间相对较为充裕。

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有效扩大城市发展的空间范围,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需求。

2. 能源节约:地下空间能够有效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环境保护: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可以减少土地的占用,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能够减少城市地表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 提高城市功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增加城市的功能性,例如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等,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规划管理不到位:目前,很多城市在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导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和科学。

2. 技术手段不足: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运用一系列高新技术,如地质勘探、隧道施工、防水防腐等,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在技术手段上仍存在一定的滞后。

3. 城市规模巨大:由于城市规模巨大,地下空间拥有者众多,经营权和开发权没有明确划分,导致地下空间难以统一开发利用。

4. 安全风险较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例如地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等,需要高度的安全保障措施。

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探索与实践1. 建立科学规划管理体系: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必须建立科学规划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规划指导和管理措施,确保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

2. 加强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货混杂的华强北商业街; Fig.3 huaqiangbei commercial street mixed pedestrians and goods,
华强北片区现状建筑模拟图; Fig.2 Huaqiangbei district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diagram
2 市场导向下的街区发展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振华路
单元七
地铁公司负责路段 单元三负责路段 单元十四负责路段 单元七负责路段 政府负责路段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结合更新单元的地下空 间规划更具实施性
批准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具法律效力, 《综合利用规划》将控制要求纳入规划 许可 再次对片区功能定位和极限规模进行论 证,明确经营面积上限、停车位上限、 地下公共空间、地下人行通道、车行联 通道等要素 以第七单元为例。预留人行通道及车库 联络道接口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3.4“轨道+步行”及市政设施优先的空间策略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y
华强北路: 扩容给水管、电缆 沟、通信管道; 新建燃气管道。
燕南路: 扩容给水管、污水 管、电缆沟、通信 管道。
从工业区向服 务型街区转型
多业态并存的综 合型服务产业区
商业经营面积96万平方米,年销售额370多亿元,日均客流量60—80万次,现居住人口5.2 万人,就业人口约23万人。地铁站点密集,1.45平方公里范围规划了5条线路8个车站。
2 市场导向下的街区发展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3.2中航城案例表明实施主体意愿的决 定性作用 Case study of AVIC Project 中航城位于华强北片区第四更新单元 ,占地10公顷,地上地下进行了统一 规划,改造后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比现状翻了一番以上。4层地下室总 面积17.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商业4.7 万平方米。 地下空间相互连通,与地铁1号线华强 站相连。单元业权统一。
振兴路: 扩容给水管、污水 管、电缆沟、通信 管道; 新建燃气管道。
华发北路: 扩容给水管、污水 管、电缆沟、通信 管道; 新建燃气管道。
上步路: 扩容给水管、电缆 沟、通信管道。
1. 红荔路、振华路市政管线已随地铁2、 3号线建设改造完毕; 2. 华强北路、华发北路、燕南路、振兴 路为片区市政管线主干通道,需重点 改造; 3. 其他支路相应完善市政管线。
2006 华强北片区近期交 通综合改善规划
2009
华强北立体街道城市设 计方案国际咨询
福田FT02-03&04号片区 【华强北地区】法定图则 (图则委原则性通过) 2010 福田区上步片区 华强站 市政专项规划 2012 华强北路实施全日制分 段步行街交通可规划
案例: Example:
规划本身需做到位 规划理念与实施主体意愿相结合
以用地规划行政许可条件为抓手
4 结语 Conclusion
提高地下空间规划实施度的要素
Factors to improve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实施主体的意愿 Willingness of the owners 规划的层次与深度:落实到行政许可条件 Level and depth of planning:Administrative permission 规划、交通、市政等专业的配合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planning
3.1过往地下空间规划强调统筹却难接地气 Previous Planning fail to implement 综合性规划 改善措施性规划 局部地块详蓝、更新专项
2004 中航苑区城市设 2005 上步片区发展规划
计和规划概念
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
2008 华强北片区城市设计及二 层连廊交通改善规划 华强北片区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华强北站
燕南站
上 步 路
华强站
深南大道
科学馆站
2 市场导向下的街区发展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2.3地铁未能有效促成地下空间网络的成因 Metro failed t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ground network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49597.8504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规划方案-负一层规划布局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地下车行道规划 ① 单元内车行道:宽度不小于7米。 ② 单元间双向车库联系通道:停车共享。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2.3地铁未能有效促成地下空间网络的成因 Metro failed t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ground network 规划范围内4条轨道线长6600米;轨道站点地下使用面积约14.8万平方米。
华新站
红荔路
通新岭站
华 富 路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7号线(三期) 6号线南延段(四期) 华强北地下街明挖区段
2014年1月出版专著《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 》
华强北商业区,是在工业区的基础上通过功能转型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深圳市三大商 圈之一,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和技术集散地,成就了“四个全国第一”
销售额全国第一
(年销售额370多亿元,其中电子类产品年销售额270亿元)
商业覆盖率全国第一
(商业经营面积约96万平方米)
电子产品经营面积全国第一
(总营业面积46.5万平方米 )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片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 方法1: 参国内同案例,下地化比率20%~30%, 潜力地块地面开发量约320万㎡,测算 地下空间增量约64~96万㎡。 方法2: 以潜力改造用地地下空间覆盖率 40%~60%,平均层数-3.5F计,地下增量 :75~114万 现状已有54万(不含地铁面积)
1 引 言 Forward
位于福田和罗湖两个市级中心的中间
2 市场导向下的街区发展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2.1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发展背景 China most successful Electronics Street 1980 上步工业区 1990 2000 2010 市级商业中心, 城市综合型片区
新建110千伏燕南站,新增一座垃圾转运站,均附建。 给水管扩容,沿支路布置d600~d800雨水收集支管,电缆 沟扩容;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市政设施优先,依更新单元划分管线改造责任
振兴路
单元三
华 强 北 路
华 发 北 路
单元十四
燕南 路
上步 路
电子产品经营种类全国第一
(8大类、27个专业市场)
日均客流量60万人次以上,节假日80万次以上
(数据源:法定图则)
2 市场导向下的街区发展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2.2 土地功能转换对城市空间利用方式的影响 Impact on urban Space of land function conversion
3.4“轨道+步行”及市政设施优先的空间策略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y 人行通道设置原则:实现站点间便捷的换乘;人行的多种选择;提供舒适的不惧日晒雨淋的 人行空间
华新站
5 6
通新岭站
1
华强北站
2 7 3 4 8 9
燕南站
华强站
科学馆站
地下空间规划实施难:涉及土地政策、规划的时机与编制方式。 通过对深圳市华强北地区的跟踪发现,即便在高密度的轨道网络建设推动 下,过往的历次地下空间规划仍然几乎没有得以有效实施。 土地权益人的意见规划理想的偏差是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空间权益范围的认定与权益获取方式、规划与土地的审批许可 机制、规划编制方法与成果深度等也是影响规划实施的重要因素。
综合两种方法得出片区地下空间规模约为120~160万㎡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地下空间商业量规模:轨道站点100米范围和200米范围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地下空间商业量规模(针对潜力用地)
轨道站距离范围 100米范围 200米范围 200米范围以外 商业总面积 用地面积 商业量*1.5F*60% 169937.5 152943.723 150050 206657.7 274565.6 商业量*0.8F*60% 72023.9952 商业量*0.4F*60%
2012年10月华强北地 下街完成修编,目前正 在施工建设中
2012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3.1过往地下空间规划强调统筹却难接地气 Previous Planning fail to implement 华强北立体街道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咨询
3 适应街区发展需求的规划探索 Urban planning proc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