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基基础软弱土层的测试方法.doc
浅谈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软弱土地基是指土质较松软,承载力较弱的土壤层,通常在施工中会给工程带来诸多影响。
软弱土地基的存在会导致工程建筑物的沉降、倾斜或破坏,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对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简要介绍软弱土地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一、软弱土地基的特点1. 承载能力差:软弱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无法承受大型建筑物的重量。
2. 易发生沉降:软弱土地基在受载作用下容易发生沉降,使建筑物出现变形,影响使用。
3. 地基沉降不均匀:软弱土地基的沉降不均匀,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软弱土地基的存在给工程施工、建筑物使用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如何有效处理软弱土地基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1. 加固处理(1)灌浆加固:通过灌浆加固方法将稀土水泥浆或聚合物浆料注入软弱土体,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改善承载力。
(2)挖土换填:将软弱土地基中的松软土层挖除,重新填筑高强度的填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加固桩基:在软弱土地基的基础上设置加固桩,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减载处理(1)降低建筑物自重:通过设计优化建筑物结构,减少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地基的承载要求。
(2)减少荷载传递:通过减少地下室、楼板等重要结构的荷载传递,降低软弱土地基的承载要求。
3. 隔离处理(1)采用隔离层:在软弱土地基上铺设一层隔离材料,如地基板、绝缘板等,隔离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减小对软弱土地基的影响。
(2)分层填筑:在软弱土地基上进行分层填筑,中间夹层加入高强度的填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变形。
4. 预压处理(1)预压灌注法:通过在软弱土地基上进行预压灌注,提前施加荷载,加快地基的沉降过程,减小后续沉降变形。
(2)预应力加固:通过在地基上设置预应力钢筋,提前施加预应力,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上方法是目前常见的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具体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软土地基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指出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换填、深层水泥搅拌桩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检验标准。
关键词:房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some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 to give explan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and pad and sand pad to fill in, deep cement mixing pile and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tten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Keywords: fittest;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method一些房建工程对地基的强度及沉降要求较高,特别是软土地基,如施工方法不当或未按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会对房建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软土工程性质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黏土,多分布在沿海、内陆、平原、山区的湖泊河滩周边等地区。
软土天然含水量高,一般液限WL值较高;天然孔隙比e>1.0。
当软土天然孔隙比e>1.5时为淤泥,天然孔隙比1.0<e<1.5时为淤泥质土;软土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
软土的工程性质有:(1)触变性。
软土在未破坏时,具固态特征,一经扰动或破坏,即转变为稀释流动状态;(2)高压缩性。
压缩系数大,大部分压缩变形发生在垂直压力为0.1MPa时,造成建筑物沉降量大;(3)低透水性。
软土的透水性很低,可认为是不透水的,因此软土的排水固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反映在建筑物的沉降延续时间长,常在十年以上;(4)不均匀性。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方法浅析

京 : 械 工 业 出版 社 ,9 8 机 19 .
f 陈仲 颐 , 书麟 . 础_ 程 学【 ] 京 : 2 ] 叶 基 T - M. 北 中国 做法是上部结构减荷或加 固, 基础加大底面积 , 基础 中, 填塞孔洞 , 隙, 缝 胶结土壤颗粒 , 而达 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从 凌治平 , 易经武. 基础工程f . M1 北京 : 中国人 民 地基加 固等。这些措施 的单独采用或综合采用 到减少增大强度 的 目的。压力灌浆加固地基基 应根据有关措施 的适用条件并做经济 比较后予 础的具体方法很多 , 应用十分广泛。 其中硅化法 交通 出版 社 . 责 任 编 辑 : 亚芳 王 以选 定 ( 见图 1 ) 加 固已有建筑物的地基效果很好 , 但费用较高 ,
任何一个结构物都建造在一定 的地层上 , 结构物的全部荷载都 由它下面的地层承担。受 结构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 基 , 结构 物 与地基接触 的部分称为基础。基础工程包 括结 构物的地基 与基础 的设计施工。 工程建设中 , 有 时不可避免地 遇到地质条件不好 或软弱地基 , 这样的地基不 能满足结构物要求 ,需要先 经过 人工处理 、 加固 , 再建造基础 , 处理后 的地基 成
采用减 少上部荷重的措施时 ,应考 虑生产 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 , 并通过地基强度、 地基 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 的具体数据 。在地基 强度 破坏丧失稳定 以及上部结构严重损 坏威胁 安全 的情况下 , 减荷亦可作为紧急情况下 的安 全措 施后加固施1 期 间的安全措施。上部结构 加固 二 是 当上部结构安 全度不足时采取 的必要措施 。 而在地基基础加 固比较困难时 ,亦 可考 虑用上 为人工地基。 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 地基基础处理 的措施 有 : 对上部结构进行 体方法有增设 圈梁等措施。 维护 ; 对上部结构 进行 加固或减荷 , 础加 固 、 基 3 础扩 大 底 面 积 的加 固 ,适 用 于 地 基 承 基 地基加固。 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 , 时 载力不足等情况 。增大底面积应 由地基强度验 有 需多种措施综合采用 。 这些措施的选择 , 往需 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 陷仅仅 表现 往 要对上部结构 和地基基础作全面的考虑 ,提 出 为不均匀沉 降, 变形过大时 , 采用增 大基础底 面 不同的方案 , 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 , 而选 积的加固 , 由地基变形计 算来加 以确定 。 从 主要 择合理的方 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 存建筑结构修缮 中,地基加 固常用 的方法 及现实 , 从使用 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 有 ; 分批分段更 换病弱地基土 、 桩加 固、 加 用挖 压力灌浆加固咆 括硅化法加 固 地 基基础 缺陷 的处 理应综 合考虑 下列 因 钻孔灌桩加固 、 素: 地基) 地基加 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 等。 a 地基基础 缺陷 的种类 及其对建 筑物使 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 . 因而施工 比较 困难 。 它既应 用、 安全 、 耐久性等 方面 的影 响 ;. 结构 的 存在情 况下进行的 , h 上部 整体性 、 安全度 、 使用要求等具体情 况对地基 基 保护地基的加 固质量 , 收到极地加 固的效果 , 又 础变形的适应性 地基基 础变 形 、 结构变形 的 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更换地基和 上部 数值 ,发展 速度和趋势 ;. d 地基基础缺陷 和加 震动打桩加 固都可能引起地基附加沉 降 , 固上部结构 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地基基础缺 陷 结构变形会有新发展。采用此类方法应对生产 处理的一般原则如下 :当地基基础 的变形 已经 附加地基沉降有所估计 , 必要 时采取相应措施 , 趋于稳定时 , 一般可不作地基或基础 的加 固。 当 挖钻孑 灌桩 ,压力灌浆加 固地基不使用权地基 L 地基不均匀沉降 尚未趋于稳定 时 , 一般考虑 “ 等 避免受 到附加影响 , 工也 比较复杂 。 但施 地基加 如贯入度实验等 。 加 待沉降稳定 ” “ 、加速沉降稳定” 制止沉 降” 和“ 三 固后应做必要 的质量检查 , 种 方 法处 理 。 固前加 固后都应作好沉降的观测记 录工作 。 1 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砂 土、 粘性土 、 杂细 土 更换病变 的地基是基 础加固中比较直观 的 等各类地基 ,可提高地基的强度并 降低其压缩 种 。 它适 宜病变地基土层分布较浅 , 厚度较小 性,并改善其抗振动液化能力 和消除土 的湿 陷 的情况下采用 。这种方法加 固可导致地基 的进 性。 在雨水充沛的广东地 区 1 个新建 5 0 V变 0K 步沉 降和破坏。因此加 固施工 的组织应视具 电站 的地基加 固中 ,采用强夯法来加 固新 回填 体情况分期分段逐步进行 。挖除软弱土层后常 粘土的地基 , 尚属首次。 由于用强夯法加 固新 回 用砼 、 砖砌体或碎石夯实等材料加 以填充。 打桩 填粘土地基 , 其加固效果存 在一些质量缺陷。 在 加固地基的设计原理有的是在打桩时使周 围土 进行 了原 因分析后 , 结合 1 程的实 际情况 , 出 壤加密 ,有的是用桩承重 ,也有两者同时采用 = 提 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的。 被打入 的桩可为木桩 、 钢管桩 、 钢筋砼桩等 。 2等待沉降稳定 的目的是不对地基基础进 在加 同量较大时宜将桩拔 出重复使用 ,而在桩 行处理 , 而仅对上部结构进行修补 , 从而减少地 孔 内填实粗砂 、 、 砼 石灰等材料 。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 的原理相似于打桩加固 基处理费用 , 避免上部结构 的再度处理造成 并 浪费 。加速地基沉降的 目的和适用条件基本上 地基 。 L 挖孑 桩的典型方 法是石灰灌桩 , 它用挖孔 与等待地基沉降稳定 的方法相 同,但可以缩短 代替 了打桩拔桩成孔 , 用生石灰吸水膨胀的原 消极等待沉降稳定所需 的时 间。一般适用于独 理是周 嗣土加密。生石灰熟化吸水也不降低地 立基础下的地基处理 , 具体做法是临时的增加 基 的含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 载荷 , 人为的有控制的进行地基浸水等 。 制止沉 基及含水率较高的软弱地基 。 压力灌浆 加固地基是将某种液体灌人地基 降的目的是终止地基 和上部结构的发展。具体
软弱土地基的种类与性质

软弱土地基的种类与性质第一篇:软弱土地基的种类与性质软弱土地基的种类与性质大家都知道建房子第一层是要打地基的,这地基对土地有很高的要求,恰恰打地基是建房子的首先重任,因此,在打地基时需要对建房子所在处的土地的分析与处理。
而从事这工作的人员就要掌握一定知识的软弱土地基的种类与性质。
什么是软弱土软弱土一般是指抗剪强度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且具有高灵敏度和流变性的淤泥及淤泥质土,某些冲填土和杂填土以及其它高压缩性土层。
工程建设上常把淤泥和淤泥质土简称为软土,把主要受力层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土地基,工程建设需要以软土地做处理,软土地基处理就是指对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软土地基进行人工处理。
软弱土的种常见的软弱土一般指软土即淤泥和淤泥质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软土的性质:(1)含水量高,孔隙比大。
软土主要内粘粒及粉粒组成,常呈絮状结构,并含有机质,因而其天然含水量一般高于液限,有的可高达200%。
孔隙比大于1,一般在1.0~2.0之间,少数可达5.8。
2)压缩性高。
压缩系数通常在0.5~2.0MPa-1间变化,个别可高达4.2 MPa-1。
其压缩性随液限的增大而增高。
建造在这种软土上的建筑物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沉降的不均匀性,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3)抗剪强度低。
软土通常呈软塑~流塑状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极差,抗剪强度与加荷速度及排水条件密切相关。
根据土工试验的结果,我国软土的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 KPa,其变化范围在5~25 KPa之间,软土无侧限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N/m2,不排水剪时,其内摩擦角几乎为零,抗剪强度仅取决于凝聚力C,一般C<30KN/m2;固结快剪时,内摩擦角=5°~15°。
(4)渗透性差。
软弱土尽管其含水量大,透水性却很小,其渗透系数一般为i×10-6~i×10-8cm/s。
因此,土体受到荷载作用后,呈现很高的孔隙水压,固结速率很慢,影响地基的压密固结。
软弱地基及处理(ppt)

某高速公路经过软弱地基路段,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方法
采用复合地基、强夯、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减少了不均匀沉降,保证了高 速公路的安全通行。
案例三:某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处理
工程背景
01
某桥梁工程因软弱地基产生沉降和稳定性问题,需要进行地基
处理。处理方法源自02采用桩基、扩基、换填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03
经过处理后,地基稳定性得到提高,桥梁结构安全得到保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地基变形
评估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下的变 形量,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期间
的安全性。
地质条件
综合考虑地质勘察资料、土层 分布、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
估地基的稳定性。
环境因素
考虑周边环境对地基的影响, 如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等。
评估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 勘查,了解场地条件 和环境因素。
软弱地基的危害
01
02
03
建筑物沉降
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 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均 匀沉降,影响正常使用。
滑坡
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如果 地基土层较软弱,可能发 生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渗漏
软弱地基的透水性差,容 易产生渗漏,影响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软弱地基的分类
按土质分类
可分为粘土型、砂土型、泥炭土型等。
人为因素
建筑垃圾倾倒
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会导致土壤压 实不均,形成软弱地基。
土地填埋
浅谈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基回填的深度有7 米深 ,且是全部回填 ,如果 生搬硬套.还 婴考虑技术、经济、质量 、安全 、 至8 挖除后再从新 回填,土方量较大。其中运输需要 环境影响等 综合 素。 的补强。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并且新的地基处 费用,储存土方需要较大的场所,挖除填土后萤 理方法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下面扼要的介绍 一 参考文 献 : 新回填还需要大量的回填材料 , 总体成本很高。 下。 中国建筑工业 出 版社的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王 后来经过勘察得出的鉴定结果 , 该地基人工填土 杰 主编。 l 、土的置换 。土的置换按 照置换土的分类
软基地基设计细则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解读

施工要点
沉管法施工
施工前准备—→成孔机具定位—→成孔—→孔内投料—→振捣—→制桩至孔口—→ 机具移位。
1、分一次拔管成桩、逐步拔管成桩、重复压管成桩 三种方法。
2、打桩机机架应稳固可靠,套管上下移动的导轨应 垂直。
3、留振时间宜为10~20s。
4、拔管速度宜为1.5~3.0m/min。
1、粒料桩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振冲置换法:
振冲挤密法 振冲置换法
沉管法:
振动沉管法 冲击沉管法
单管法 双管法
2013.0
振冲置换法
2013.0
振冲置换法
2013.0
振冲置换法
2013.0
沉管法
碎石(砂)
①桩靴闭合, 桩管垂直就位
②将桩管沉入 土层设计深度
③向桩管内 灌碎石(砂)
④边振边拔 桩管至地面
2013.0
设计要点
加固土桩的直径与长度、间距应经沉降和稳定验
算确定。
桩长:竖向承载桩宜穿透软弱土层到达承载力相
对较高的土层;为提高抗滑稳定性而设置的搅拌
桩,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2m。粉喷施工加
固深度不宜大于12m,浆喷法施工加固土柱加固
深度不宜大于20m。
2013.0
设计要点
桩距:不应大于4倍桩径。 桩径:桩径不应小于50cm。 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法
2013.0
施工要点
浆喷桩施工
施工前准备—→机具定位—→预搅下沉(同时制浆)—→提升喷浆—→复搅—→提杆出 孔—→机具移位。
1、按设计要求的配比制备水泥浆,并存放在集料斗 中。 2、提升喷浆搅拌,钻头反向旋转提升,同时喷浆, 提升速度控制范围0.5~0.8m/min。 3、在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进行复搅,速度控制在 0.5~0.8m/min。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随着建筑高度与荷载的不断增加,对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也日益引起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
能够在施工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研讨各种适当的处理软土地基对策。
一、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软土地基含有的淤泥等软弱土层较多,土中水份含量大、湿度高地基可承受的荷载较低,在外力作用下,易于产生变形。
如果建筑层数较多,上部重量过大,就会使地基失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甚至可能产生移动,严重的会使建筑物倒塌。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若对地基振动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下沉,使在建工程倾斜,对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因此,在施工中,如果不注意防范,则质量事故就可能发生。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对策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危害很大,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并采取适合地处理对策通常情况下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对策:1、导水硬化法处理对策导水硬化法即将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份导出,消除土层中的水压,使土颗粒之间的密实性增加,硬度也得到提高。
改善土中应力的作用环境,有利于地基承受更大的上部重量。
导水硬化的技术形式有很多种,例如加荷压实法、管井法、负压增密法、电极法等加荷压实法完成的时间比较慢,要事先准备好压实的材料,将松散的土层进行压实,提高松散土层的密实度,然后将压实的材料移除,再于其上营造楼房。
采用加荷压实法时,要事先制定好计划,分批逐次地把加荷所用的材料放在软土地基上。
如果软土地基内蓄积的水较多,可以通过管井法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将管井沉进软弱土中,在管井中灌满砂子,并挖好排水通道,在排水通道底部铺上细砂,在加载施压下,以利于水的排出,从而使软弱土层的硬度增加。
此种方法所用的材料少,可以节省施工费用,目前在房建施工中应用较多。
负压增密法一般在渗透性好的软土地基中应用,应用这种方法时,先要把竖向的塑料排水带安放于软土层中,盖好砂子,再用薄膜密闭,并把排水带内气体抽出,通过膜内外的不同压力使水流出,以增加土层的密实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地基基础软弱土层的测试方法
【摘要】:软弱土的原位测试及取样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勘察;原位测试;静力触探实验
1、前言
各类建筑工程离不开岩土,绝大多数岩土工程勘查中,勘探原位测试与取样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原位测试与取样问题在岩土工程勘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与能否准确评价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关键。
2、软弱土层的分布及其特点
软弱土层是抗剪强度很低,压缩性特高,压缩系数大,压缩模量小,如软塑性粘土淤泥、淤泥质土都是属于软弱性高压缩土。
当地基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时应按软弱地基进行设计。
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处理。
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冲填土尚应查明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确定自重压力下的稳定性、湿陷性等。
3、对软弱土层的取样技术要求
软土地区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结合的手段。
勘探点布置应根据土的成因类型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
当土层变化较大或有暗埋的塘、沟、坑、穴时应予以加密。
3.1 钻进方法
采用冲击钻时,必须下5~7米套管隔水,才能将软土原状土取上来,这种土的孔隙比e在0.9~1.1之间;对鉴别底层天然湿度的钻孔,在地下水位以上应进行干钻,当必须加水或循环液时,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现场用环刀取样,土的孔隙比在0.9~1.1之间;取样器要采用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取样,质量好,稳定取土器,使试样不易脱落,最适宜软土层。
3.2 软土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实验
钻探过程中常有遇到软弱土层,不易取上来原样的情况,参照《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进行工作,必须采用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实验,计算锤击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把软弱土层的强度和承载力标准值客观真实的计算才能反映出来。
软土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实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实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
软土的力学参数宜采用室内实验、
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
有条件时,可根据堆载实验、原型监测反分析确定。
抗剪强度指标室内宜采用三轴实验,原位测试宜采用十字板剪切实验。
3.3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得单、双桥探头,可测定比贯入阻力、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贯入时的孔隙水压力。
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
当贯入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入硬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也可配置测斜探头,量测触探孔的偏斜角,校正土层界线的深度。
根据静力触探实验,利用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估算土的塑性状态或密实度、强度、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沉桩阻力、进行液化辨别等。
根据孔压消散曲线可估算土的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
3.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应采用自动落锤装置,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垂直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每贯入1米,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米,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
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检测地基处理效果等。
应用实验成果时是否修正或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3.5十字板剪切试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点的布置,对均质土的竖向间距为1米,对非均质或夹薄层粉细砂的软粘性土,宜先做静力触探,结合图层变化,选择软粘土进行实验。
十字板头插入钻孔底的深度不应小于钻孔或套管直径的3~5倍,十字板插入至实验深度后,至少应静止两到三分钟,方可开始实验,在峰值强度或稳定测试完后,顺扭转方向连续转动6圈后,测定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对开口钢环十字板剪切仪,应修正轴杆与土间的摩阻力影响。
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计算边坡稳定,判定软粘性土的固结历史。
4、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4.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中方式,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得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
蚀性加强。
斜坡、河岸等岩土体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
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
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4.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5、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筑业的发展,用地越来越紧张,因此许多建筑物必须建设在软弱土层场地或软弱下卧层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认真对待,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以致出现工程事故。
为了在软弱土地基上建筑工程,使工程安全适用可靠、经济合理,现场查明软弱土层的分布特性,做认真的原位测试及取样工作,提供准确土工试验指标数据,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软弱土的原位测试及取样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秋. 浅谈软弱土层的原位测试与取样问题. 黑龙江勘察设计,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