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分子及细胞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遗传与进化)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遗传与进化)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遗传与进化)减数分裂(11年山东卷)8.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A.①③B. ①④C. ②③D.②④答案:A(2011年江苏卷)11.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011年安徽卷)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答案:D解析:考察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
甲图以DNA两条单链均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为模板,且产物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DNA复制,乙图表示转录。
A. 转录不是半保留方式,产物是单链RNA;B. 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
C.DNA复制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的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
D.项一个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发生。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年广东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解析】①、②组:R+S型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只长出R 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11年高考生物分章汇总

2011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11年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答案:D(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9.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D.无拟核结构(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4,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答案:C(2011海南生物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答案:A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1年新课标卷)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6.A【解析】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被称为染色体,一般所用的染料为醋酸洋红或者龙胆紫,所以A正确。
脂肪用苏丹Ⅲ鉴定显橘黄色,与苏丹Ⅳ反应显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所以B错误。
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呈砖红色沉淀,C错。
DNA与二苯胺发生显色反应显蓝色,与甲基绿发生显色反应显绿色。
RNA与吡罗红发生显色反应显红色,D错。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全国1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
生物: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

2011年高考试题汇编生物学科专题2 细胞的结构1.(2011上海卷)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答案:A解析: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是由细胞的凋亡造成的;溶酶体与细胞的凋亡有关。
2. (2011广东卷)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3.(2011北京卷)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答案:D解析: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进入细胞核,A错误。
氢离子进入液泡要跨膜,B错误。
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C错误。
内质网膜外连细胞膜,根据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点,可以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D正确。
4.(2011江苏卷)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6.(2011山东卷)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有成套的细胞器,而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一般只进行二分裂,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所以A 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选项错误;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这是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4 细胞呼吸 Word版含解析

考点4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解析】选C。
A项,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因此t2时有利于叶片贮藏;B项,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但乙烯的作用是促进器官的成熟,会使细胞较快衰老,因此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C项,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同一时刻t1比t2时呼吸速率都高,有机物消耗都多,因此 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D项,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是正确的,但 t1>t2。
2. (2011·山东高考)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解析】选D。
A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所以水中气泡为CO2。
B项,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作为反应的介质和隔绝空气,最主要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项,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气泡减少。
D项,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3.(2011·海南高考)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解析】选B。
[高考]2011高考生物试题汇编
![[高考]2011高考生物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98d0a1d03d8ce2f00662326.png)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分子及细胞部分(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11年新课标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2、(11年北京卷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答案:D3.(11年上海卷)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答案:A4、(11年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答案:C5、(2011年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答案:B6、(2011年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多选)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 BCD7、(2011年福建卷26).回答下列Ⅰ、Ⅱ题Ⅱ。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江西卷)分析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江西卷)分析瑞昌二中高三生物备课组李军2011年我省第一次采用新课标卷,试卷结构及分值为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仍然和原先一样,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物理8个,化学7个,生物6个,每题分值为6分。
第Ⅱ卷由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必考题物理4个,分值47分;化学三个,分值43分;生物4个,分值39分。
选考题中物理和化学由三个选考模块、生物由二个选考模块构成,考生从其中任选做一个模块,分值均为15分。
12.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1)生物试题的特点2011年生物试题共计90分,其中75分为必考部分,内容在必修模块Ⅰ、Ⅱ、III的范围内,15分为选考部分,试题内容在选修模块Ⅰ(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III(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生物试题为选择题六个,每小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分四个必考题(29题、30题、31题、32题)和二个选考题(39题、40题),分值必考题总分39分,其中29题9分,30题10分,31题12分,32题8分;选考题15分,二个题中任做一个(39题与40题分值相同,均为15分)。
1. 依托教材,能力立意新陈代谢部分占据优势(占27分),如第2、3、4、29题,其中光合作用考点多,分值高达15分;选修模块试题均以基础知识出现,没有出现教学难点内容;实验题内容少且难度小。
但试题仍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宗旨,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试题的命制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又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内容来源于教材而又略高于教材,是对教材知识的迁移深化,且迁移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创新。
如六道选择题为必修Ⅰ、必修三的基础知识题,难度梯度不明显,均属知识点的简单识记,对于大多数学生均可自如应对。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共9篇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九免疫部分1、(11年大纲版全国卷)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答案】C2.(11年上海卷)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微生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A.接触传播B.空气传播C.病媒传播D.媒介物传播答案:C3.(11年上海卷)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C.致敏T细胞D.浆细胞答案:D4、(2011年浙江卷)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属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收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答案:A5.(11年上海卷)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A.抗原细胞的完整性B.病原微生物的活性C.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D.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答案:C6、(11年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
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答案:A7、(11年新课标卷)回答问题⑴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
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分子及细胞部分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11年新课标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
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
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
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 染成红
色
答案.A
2、(11年北京卷4)胰岛素的A ,B 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 单链分别编码A,B 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答案:D
3.(11年上海卷)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答案:A
4、(11年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 )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 和RNA
答案:C
5、(2011年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答案:B
6、(2011年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多选)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答案: BCD
7、(2011年福建卷26).回答下列Ⅰ、Ⅱ题
Ⅱ。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①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
布
毗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
染成红色的面积
③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④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
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
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
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
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答案:Ⅱ(1)①③(2)细胞膜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11年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答案:C
2.(11年上海卷)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答案: D
3.(11年上海卷)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答案:C
4.(11年上海卷)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
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无拟核结构
答案:D
5、(11年广东卷)、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答案:B
6、(11年山东卷).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D
7、(2011年江苏卷).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答案:C
8、(2011年福建卷).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答案:D
6、(2011年江苏卷).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
同
答案:C
7、(2011年江苏卷).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A
8、(2011年安徽卷).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
加工修饰的场所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
答案:A
(三)生物膜系统
1、(11年新课标卷)回答问题
⑴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
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⑵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 )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 ,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⑴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⑵B 浆 记忆 特异性 2、(11年四川卷)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B
3.(11年海南卷)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 为CO 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 C
4. (11年海南卷)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 的合成 C.血浆中的氧和Na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D.血红蛋白基金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