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作文素材
23年专升本语文作文(3篇)

第1篇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而这些挑战,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正如古人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这一观点。
一、书山有路勤为径1. 书山之路,宽广无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海洋。
在书山之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读书,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2. 勤能补拙,学无止境在书山之中,每个人的起点可能不同,但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攀登高峰。
正如俗话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在书山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3. 勤奋学习,成就未来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勤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二、学海无涯苦作舟1. 学海无涯,探索无尽学习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它没有终点。
在学海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
正如古人所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竭的努力才能抵达彼岸。
”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在学海之中乘风破浪。
2. 学以致用,苦尽甘来学习是为了应用,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其价值。
在学海之中,我们要学会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挑战。
只有经历了艰辛的磨砺,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 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在学海之中,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
只有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在学海之中收获满满。
三、结语总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满分作文专升本范文素材(通用10篇)

满分作文专升本范文素材(通用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满分作文专升本范文素材(通用10篇)满分作文专升本范文素材第一篇在我的家,爸爸是厨房里的魔术师。
专升本万能作文素材

专升本万能作文素材《专升本万能作文素材》素材一《坚持就是胜利:我的跑步经历》在专升本的道路上,坚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品质,这让我想到我的一次跑步经历。
有段时间我心血来潮想减肥,就决定开始跑步。
第一天,我穿上运动鞋,斗志昂扬地出门,沿着小区外面的马路跑。
刚跑了大概五百米,我就开始气喘吁吁,心跳像打鼓似的,感觉肺都要炸了。
我心想这才多会儿啊,怎么就这么累。
但我又不甘心这么快就放弃,于是就改成快走。
走着走着又觉得自己太没出息,又开始跑。
就这样跑跑走走,坚持了一公里。
第二天浑身酸痛,但还是咬着牙出门了。
这回稍微好一点,能跑个一公里多一点才停下来喘气。
就这样每天坚持,慢慢地,我能跑到两公里、三公里,到后来五公里对我来说都不在话下。
我从那个一开始跑几百米就瘫倒的小菜鸟,变成了能轻松跑完五公里的跑步爱好者。
这就像专升本备考,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困难重重,可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进步很多。
素材二《合作的力量:小组作业那些事儿》学习过程中,合作是常有的事,就像我大学时的一次小组作业。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做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的项目。
刚开始我们各自为政,你想你的主意,我做我的部分。
结果搞了半天,大家发现完全对不上号,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进度还特别慢。
这时候我们意识到必须好好合作才行。
我们先坐下来,把整个项目的框架确定好,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
擅长做PPT的就负责把成果展示做得漂漂亮亮,擅长分析数据的就负责数据收集和分析。
过程中大家也会互相帮忙。
比如说负责搜集资料的同学找到一个很有用的数据,但不明白怎么用,擅长数据分析的同学马上就过来一起研究。
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不再各自为战。
最后我们的项目顺利完成,还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专升本考试也一样,有时候可能会遇到难题,和同学交流合作一下,说不定就能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呢。
素材三《细节决定成败:手工制作的启示》我曾经尝试做一个手工的木质书架。
想着这应该不难,就凭着我自己的想象开始动手了。
作文专升本素材

作文专升本素材
1. 哎呀,你们知道吗,就像阿甘执着于跑步一样,坚持不懈也是专升本道路上的关键素材啊!想想看,阿甘不管遇到什么都一直跑,这不就是我们面对困难不能放弃的好例子吗?比如学习中遇到难题,难道就不继续了?
2. 嘿,大家想想灰姑娘,她一直心怀梦想,等待机会,这在专升本中也是超重要的呀!像她等待参加舞会的机会一样,我们也得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时机,不是吗?就像努力准备每一次考试。
3. 哇塞,红军长征那可是超级厉害的素材!他们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还能成功,我们专升本这点苦算什么呢?好比爬山,虽然过程累,但登顶那一刻多爽啊!我们在学习路上也得有这种毅力。
4. 哎呀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多感人啊,但他们为了在一起也克服了好多困难呢!这就跟我们为了专升本成功要战胜各种诱惑和懒惰一样呀,能不努力吗?
5. 咦,还记得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她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抱有希望,我们在专升本的时候遇到挫折也不能绝望呀!要像她一样始终期待着美好,充满希望地去学习去努力。
6. 哇,孙悟空那么厉害还去西天取经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呢,那我们专升本又有什么理由不拼一把呢?他一路上降妖除魔,我们也要把学习中的难题都解决掉!
7. 嘿,看那些运动员们努力训练争取冠军,这和我们为了专升本努力有啥区别呀?他们付出汗水和时间,我们也要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呀!
8. 其实很多伟人都是我们专升本的好素材呀,他们都是通过不断努力奋斗才成功的,我们怎么能偷懒呢?直接去冲就对了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素材都很有启发和激励作用,我们要善于从这些例子中汲取力量,助力我们的专升本之路。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专升本语文作文专升本语文作文专升本语文作文(一)莎士比亚在《凯撒大帝》这篇名著中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行动要看时机,就像开船要看涨潮。
”这里所说的“时机”,也就是“机遇”或“机会”。
“机遇”,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还包括政治气候、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多重要素。
“机遇”的显著特点,一是难得,二是易逝。
邓小平南巡时反复提醒人们:“我就担心丧失机会。
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今世界,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竞争日趋激烈。
人们讲的竞争,关键是“机遇”的竞争。
胜利乃是“机遇”的影子,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是胜利者,谁失去了“机遇”,谁就失去了速度,就失去了效益,就失去了财富,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和被动的地位。
“机遇”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都是平等的,这是它的客观性所决定的。
然而,“机遇”给人们所带来的结果又是不平等的,这是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
因为在“机遇”面前,任何观望者、彷徨者、徘徊者,都只能是坐失良机、磋跎岁月。
当“机遇”向我们呼唤和招手的时候,那些只是耸一下肩膀的人是跃不起来的,那些只是扇一下翅膀的人也是飞不起来的。
怕“风险”就永远到达不了彼岸,怕“挫折”就永远成就不了大业。
因而,“机遇”只属于那些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的人,只属于那些超前决策、适时决胜的人,只属于那些勇于实践、敢于闯关的人。
古人言:“一日难再晨,一年难再春,岁月不等人”。
在难得的“机遇”面前,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都应当怀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去追求它、拥抱它,利用它,为华夏的振兴和崛起而奋争,为祖国的昌盛和腾飞而拼搏!专升本语文作文(二)《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想使我们的祖国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必须实干、苦干,清谈只能误国,实干方可兴邦。
语文专升本作文范文通用5篇

语文专升本作文范文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专升本作文范文通用5篇语文专升本作文范文第一篇我是一头牛,确切的说,我曾经是一头牛。
专转本语文作文议论文论据

一、立志指立定志向。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二、拼搏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三、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徐特立5、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专升本语文写作素材

最新专升本语文写作素材分享!!1、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
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的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的真正存在。
这样我们便须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
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园圃里有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醇的欢欣。
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
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3、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
4、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
但不必为此走向另一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
更多的情况是: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5、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原因起码有二:一是在于它们目标专一,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二是在于它们持之以恒,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未间断过这种努力。
由此及彼,我们可以想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在它们身上,都体现了“专”“恒”二字。
6、母子之爱、兄弟之情,虽然也有浓厚的利他色彩,但它的前提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还不能称得上无私奉献。
只有超越亲情血缘,超越个人功利之上的利他和牺牲,才称锝上无私奉献。
这种无私奉献,既不同于道德家的界说,也不同于慈善家的善行。
它不是从“小我”意义上寻求和感悟精神的皈依和心灵的慰藉,而是从“大我”的意义上承诺和践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责任和使命。
7、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语文作文素材任何一篇作文素材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细读下面这篇寓言故事。
根据你对它的理解,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要求做到:1.抓住原文的寓意,不必复述原文的故事内容;2.立场观点要正确,分析阐发要具体;3.思路清楚,结构完整。
河岸与河的对话“谁叫你给我规定道路?”河水对河岸咆哮,“你阻挡我随意流淌,限要挣脱你的羁绊,奔向广阔的田野……”河岸耐心地劝导说:“正是由于我的存在,浅浅的溪流才汇聚成浩瀚的巨澜,你才富有肩负万吨巨轮的千钧之力。
你才穿涧跳峡,冲动发电机的机翼,将青春的力量化为光明,你才赢得两岸庄稼的礼赞。
”“你的说教已是老生常谈,现在已经九十年代了,还想骗我?”河水不听河岸的劝告,不顾一切地冲毁堤岸,漫野横流,淹没田野,冲毁村镇,自以为得到了发展。
渐渐地,它停在茫无际涯的原野上,失去了动力,再也没有办法向前。
终于被泥土吸收,太阳晒干。
提示:专升本作文常用比喻性材料命题,寓言这一形式也曾在命题中出现,对此不容忽视。
寓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比喻,它一般是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和情感,并抓住他们的某些特点来比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并寄寓深刻的道理。
审题作文时,首先必须弄清寓言的主旨,选准议论的角度,确定议论的中心。
这就要求考生全面把握,仔细推敲。
由于寓言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再加上审题思辨的角度不同,就会出现多方面的“感受点”和不同的议论中心。
“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审题思辨过程中要细细推敲,认真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角度。
其次,选准联系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命题也当然不会离开社会的现实生活。
因此审题中要弄清考题是针对什么社会生活现象的,寓言中的喻体和社会中的哪些现象(本体)相类似,从而确立联系点再展开深入思考,从而推导出某种有现实意义的见解。
《河岸与河的对话》这则寓言故事,说的是河水沿着河岸规定的道路,汇聚成巨澜,富有千钧之力,便于航行和灌溉农田,一旦失去控制,冲决堤岸,就会酿成灾祸,淹没良田,冲毁村镇,自己最后也会“晒干”,自取灭亡。
这就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必须受社会的法律、公德制约,必须自觉遵守纪律,遵循道德规范。
如果说成“个人离不开集体”,“水滴离不开水流”,强调集体的作用,那就审题错了;如果阐述成“骄兵必败”则是牵强之说;说成“违法者必须绳之以法”又言重了;说成“不听劝告就没有好下场”也失之偏颇。
示例:自拟题目为《自觉循规蹈矩》,并用层进式结构,编写写作提纲。
结论:希望大家都自觉遵规守矩,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教室空无一人,灯光通明;自行车倒地,过而不扶;作业难做,相互抄抄……此类被看作“小事”的现象时时可见。
请按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以《要重视小事》为题,写一篇有说服力的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这是一篇提供背景材料的议论文,要求从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角度写命题作文。
命题中已明确了全文的论点:要重视小事。
剖析题目,要联系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从多方面论述重视小事的道理,即“为什么”一定要重视小事。
文章应该侧重于理性分析,宜从“为什么”上多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说明要重视小事的理由。
例如,小事与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关系;小事与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的关系;目前的“小事”与将来的“大事”的关系;小事的累积逐渐转化产生质变……这样的阐述紧扣“小”与“大”的关系,从个人与社会、正面与反面、目前与将来等不同层面阐述论点,还可从量变质变的哲学原理进行理性分析,使论点具有无可辨驳的力量,文章就会更具说服力。
从答卷看,此题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题失误。
较多同学根据材料写成读后感,沿用读后感的模式去套,而不是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围绕命题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去写。
第二,角度有误。
文章要求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角度去选择材料,阐述分析,较多学生远离中学生的实际,选择许多古今中外名人如何重视小事的例子,这样有悖于文题的要求。
第三,缺少思辩。
文章要多从“为什么”上考虑,分析、论述要重视小事的道理,多数学生却只是罗列大量名人重视小事的例子,未作理性分析,不注意紧扣中心论点,更缺乏从多方面去讲道理,使文章显得单薄,不少考生的文章只是在表层现象做文章,而没有深入揭示“重视小事”与“有成就”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根据下面漫画的意义,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提示这是一道看图作文题,要通过议论文的写作综合检测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写作要领为:第一、此题仍属于给材料作文,只不过“材料”是漫画而非文字。
第二、“观画面”、“揣画意”、“思画题”几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揣摩画意时,一定不要忽视画题。
此处的画题“怎么倒啦?”是揭示这幅漫画内容的钥匙。
第三、要回答画题,就不难从漫画中找到答案,即“过分的扶持、多余的关心”是其根本原因,答案清楚了,议论文的论点也相应地成立了。
从检测结果看,易出现以下几种失误:①不看画题,对画的意义把握不准,立论时随意性较大;②发掘不出画意的深刻性,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从而影响了论点的深化及论证力度;③布局谋篇次序颠倒,即把画面内容这个立论的出发点当作论据来引用、阐发,造成了论证思路上的混乱。
四、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于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
然而斯蒂芬逊并没有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
100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行驶200公里,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
提示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斯蒂芬逊,主要事件是新生的火车赛不过马车,显现意旨的关键句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具有……前途”,结果火车飞速发展,马车依然如故。
经归纳不难看出,材料的主旨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正由于主旨显豁。
便有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如此立论,甚至以这一众所周知的格言为题。
这样审题固然不错,可写出一类答卷(例卷可见《说写月刊》1990·3期等),但毕竟给人千篇一律之感。
所谓“审题准确”即是切合命题意图,充分满足文题要求,并不是说非要抓住材料主旨来立论不可。
其实不少专升本供材议论文对立论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目的在于给考生开拓思路、施展才华提供机会。
此题题干中“自选角度”四字,就是暗示考生进行多向思维,从众多角度中选择最易调动知识储备、能够另辟蹊径、展示才智的“最佳角度”。
以免千人一面。
例如:(1)反弹琵琶。
以“失败的下一站是岔道口,要么是成功要么是再失败”这一名言为立论之本,阐明只有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失败之“子”仍是失败。
(2)着眼于斯蒂芬逊的“不断改进”,说明顽强奋斗、坚韧不拔的品格对于创造发明的重要性。
(3)抓住“坚信”二字进行生发,阐明自信的重要,并划清自信与固执己见的界线。
(4)进行哲理性思考,说明新生事物在诞生时尽管很不完善,但由于它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光明的前途这一客观规律。
或者从人们的认识角度,阐述应如何看待新生事物。
无论自选何种角度,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植根于原材料,从原材料所含蕴的内容来生发新意。
否则便是审题失误。
如有学生抓住火车“丑陋笨重”、马车“漂亮”来发挥,说在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这叫扪毛而不辨骨,错在混淆了不同范畴的问题。
又如有人说“马车手在胜利之后,完全被一片赞扬声所包围,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因而放松了对赛马的调教训练,以至于在其后的比赛中频频失败”,以此论述不能骄傲自满--这脱离材料,简直是无中生有。
再如说火车进步在于不断改进,而马车满足现状,不思改进,所以马车终于落后于火车,以此说明社会改革的重要--这种喻证貌似源于材料,实际上根本不是材料的意旨(“骄傲”),是观看比赛的人们的主观感觉,故事作者无意说明马车夫骄傲自大且不合事理--马车若“改革”掉马,还叫马车吗?五、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
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提示此题属命题作文,但又不同于单一的命题作文。
它要求考生从一个命题的正反两面进行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
所给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而两题又是对立的;无论写哪个题目,都要求考生用辩证法原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进行阐发,解释生活现象。
因此,审清题意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
“近墨者黑”是一个常用成语,“墨”和“黑”有其特定的喻意,“墨”指坏人坏事或不好的思想、行为等;“黑”是“变黑”、“成为黑”即“变坏”的意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整个成语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的道理,即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
另一方面,有些“近墨者”(不良的环境条件)就不会变“黑”(被同化),如“南京路上好八连”。
这就要看“近墨者”的本质(内因)了。
决定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外部条件而是内在本质,如石头不可能孵化出小鸡来。
经过这样一番辨析后,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中的一个题目。
审题时考生需谨防以下失误:(一)不能误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墨”和“黑”不能误解为好的、积极的东西;“未必黑”是不一定黑,并不是“不黑”,更不是“肯定不黑”,“必然不黑”。
(二)注意论点的鲜明性,辩证性,切不可模棱两可。
此题目在体裁上的要求是“选定一方,写成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这实际上是一篇辩论词。
辩论词的特点就是要鲜明,突出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全面性,又要攻击对方论点的荒谬性和片面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非常明确,绝不允许调和。
如果肯定“近墨者黑”有正确性,又肯定“近墨者未必黑”有道理,似乎只有这样才叫作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
实际上这种首鼠两端的作法,是辩论词之大忌。
(三)注意论据的典型性,切忌以偏概全,顾此失彼。
只选取身边琐事作为论据,如“我邻友某某锒铛入狱……”,往往难以令人置信,缺乏说服力,论辩性不强。
六、根据下面一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③字数不超过600字。
A.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的士赚钱易,个体利难敌。
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
C.工农兵学商,行行出英豪。
万般皆上品,何必论低高。
提示对这类思想指归不一的材料,要善于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由表及里,挖掘其内涵。
这三首诗表明了三种观点,细究起来,可发现A和B虽然对读书的看法截然相反,但都植根于利己主义价值观;C则反映了以利国利民为思想准则的价值观。
三则材料反映了两种价值观的鲜明对比,A和B异中有同,A、B和C虽然都从价值观出发来评价读书,却是根本对立的,又同中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