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过关测试

第一单元综合能力过关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魏源D.严复3、170年前,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迫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4、《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其中“全仗”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赔款2100 万元B.割香港岛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6、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中法战争期间7、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8、左宗棠被称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收复新疆失地B.创办洋务企业C.领导维新变法D.抗击侵华日军9、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10、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北伐战争11、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李秀成D.左宗棠12、1899年,康有为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有人遥指旌旗出,千古伤心过马关。
初二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精心整理初二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A.C.是A.3.A.4.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
”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A.7.A.8.土多万平9.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A.戈登B.西摩尔C.华尔D.瓦德西10.如何治理x疆?国家主席*给出了答案:针对暴力恐怖分子,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展现“出重手、下重拳”的强硬作风;对待人民,我们心中则永远充满“柔情”。
回顾历史,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曾在x疆设立行省。
今年是x疆行省设立多少周年?A.130B.132C.136D.13811.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因是A.C.12.A.13.A.14.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16.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17.A.C.历程18.A.C.19.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洋务运动时期20.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京张铁路B.京广铁路C.唐胥铁路D.宝成铁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全国初二初中历史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二初中历史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该()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B.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C.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6.“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7.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虎门销烟D.戊戌变法8.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获取大量赔款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1.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六 近代的侵略与抗争(选择题部分)

201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六近代的侵略与抗争选择题[2012·岳阳]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的局部图,它反映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黄海大战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2012·广东]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反对开放口岸④维护民族利益A. 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012·山东泰安]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福州D.虎门[2012·铜仁]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A. 邓世昌B. 林则徐C. 左宗棠D. 关天培[2012·泸州]右图为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中反映了《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东南沿海[2012·呼和浩特]《辛丑条约》中的赔款历史上称之为“庚子赔款”,意思是“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的赔款”。
此前一个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爆发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012·盐城]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2·烟台]“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C.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D.《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2012·佛山]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练习:4.12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斗一、选择题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该对联反映的是( )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状况解析:由“竹枪”“铜灯”可知是吸食鸦片;“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指的是吸食鸦片的危害,因此对联反映的是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答案:C2.“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斗胜败的严峻性,更由于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原来转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斗 B.中日甲午战斗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革命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更由于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原来转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并结合鸦片战斗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知A 项正确。
答案:A3.“除你们的船是牢固的,炮火是猛烈的,火箭是强大的以外,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本事吗?”“假如不彻底毁灭你们这些猪狗的话,我们就不是顶天立地的英勇的中国人。
”这是鸦片战斗后在广东消灭的一张布告。
布告中所体现的这种“不服输”反映出当时人们( ) A.天朝上国的心态 B.坚决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的腐败 D.学习西方的科技解析:解读布告信息,反映了经受过英国坚船利炮,但当时大多数人仍不信任中国会不敌区区“英夷”,反映出自信满满的“天朝上国”的心态。
故选A 项。
4,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 ) A.英国的军事力气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气参与抗英斗争D.清军将领实行消极抵制的政策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 项正确。
答案:B5.“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裂开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害了,而开放则达成了。
高一历史大题例题50道

高一历史选择题例题50道1、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2、“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煮豆燃萁”是指A.定都天京B.天京变乱C.被清政府攻破天京D.北伐失利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5、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6、“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7、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
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A.汉代B.隋唐C.宋元D.明清8、“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
”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9、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六年级历史全部选择题(带答案)

六年级历史选择题第一单元走向文明昌盛的中国觉醒与救国----1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1840年)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为了(牟取暴力,扭转贸易逆差,平衡贸易)3、“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4、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5、“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其历史意义(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6、略7、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中国为它的殖民市场)8、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鸦片战争)9、中国近代史上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10、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给英国的地区是(香港岛)11、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腐败)12、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林则徐)二、多项选择题13、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因为侵略者(ABCD)A 践踏中国的领土B 侵犯中国的主权C 掠夺中国的财富D 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4、中国近代史也是一段觉醒与抗争的历史,因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终于(ABCD)A 推翻了封建帝制B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C 赶走了蒋家王朝D 建立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15、鸦片的危害有(ABC)A 长期吸食会成瘾B 严重损害人的健康C 使人丧失劳动能力D 可以作药用16、西方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伤害是(AB)A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B 烟鬼越来越多C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 贪官污吏屡见不鲜17、下列史实与林则徐有关的是(ABCD)A 上书道光帝历数鸦片之害B 受命担任钦差大臣C 责令英法不法商人交出鸦片D 广州虎门销烟18、林则徐奉命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他做了哪些事(ACD)A 组织人力翻译西方的书籍和报纸,了解西方情况B 禁绝一切对外贸易C 整顿海防D 迫使鸦片贩子交出鸦片2万多箱,在虎门销毁19、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告诉我们要(ABCD)A 珍惜生命B 远离毒品C 开展禁毒教育D 与贩毒活动作斗争觉醒与救国----2 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开始与(19世纪60年代)2、标志洋务派强国梦破灭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3、若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黄海战役)4、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5、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是应该首先参阅(邓世昌)的传记6、甲午战争结束的标志是签订(《马关条约》)7、宝岛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8、《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多项选择题9、洋务运动的内容包括(ABCD)A 办兵工厂B 设立翻译馆C 创建现代海军D 创办民用工业10、洋务运动的目的(ABCD)A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B 富国强兵C 抵抗侵略D 维护清朝统治11、甲午战争的失败(ABC)A 标志着洋务派强国美梦的破灭B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C 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深入地探求救国兴邦之路D 使中国被日本占领觉醒与救国----3 戊戌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2、支持戊戌变法的皇帝是(光绪)3、设立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结果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5、出卖维新派、断送戊戌新政的告密者是(袁世凯)6、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二、多项选择题7、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ABC)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林则徐8、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的目的是(AB D)??A 改革封建弊政B 救亡图存C 推翻满清统治D 整顿社会秩序9、维新派采取的救亡措施有(ABCD)A 创办报纸、组织学会B 开办学堂C 倡导、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 建立君主立宪制10、戊戌变法的内容有(ABCD)A 颁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传播的诏令B 实施新政C 免去了一些顽固派的官职D 提拔了一些维新派人士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 是维新派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从开始到失败历时一百零三天C 又称“百日维新”D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BD)A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B 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C 帝国主义列强的镇压D 光绪帝没有实权觉醒与救国----4 八国联军侵华一、单项选择题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9世纪末)2、在清末时局图中,中华大地被一群野兽瓜分着,他们是侵略者的象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到4课试题附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线……………………………………部编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1-4课检测命题人: 审题人:(考试时间:50分,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霞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未见烟火冲天。
”这段警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 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 A. 上海 B. 南京 C. 福州 D. 虎门3.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1841年2月,英军对要塞发动总攻,战斗异常激烈。
年逾六旬的老将关天培负伤十余处仍亲自开炮还击敌军。
后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但他双目紧闭,挺立不倒。
关天培以身殉国的地点是 A. 吴淞 B. 虎门 C. 定海 D. 镇江5.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 领土主权 B. 司法主权 C. 关税自主权 D. 内河航运权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近代西方列强在侵略别国时总要找借口为其侵略辩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五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期中考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按题号填入表格中) 1.每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下列事件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抗美援朝时期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些人中包括 ①董存瑞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D.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物质基础 5.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
其中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看右图(“大跃进”时期的壁画)。
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你认为这是典型的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7.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罪恶活动有 ①策划篡夺中央到地方的政权②打击迫害老干部③林彪等策划谋害毛泽东,发动反革命政变 ④“四人帮”残酷镇压四五运动⑤策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阴谋颠覆无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邮票记录着历史。
与右图邮票中人物相关联的称号是
A.“铁人”
B.“县委书记的榜样”
C.“两弹元勋”
D.“最可爱的人”
9.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10.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在
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
A.深圳
B.桂林
C.广州
D.北海
11.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2.我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著名理论是
A.“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13.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4.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外国资金
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C.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1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距今多久了?
A.33年
B.34年
C.35年
D.36年
16.下列城市(地区)中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是
A.深圳
B.广州
C.珠海
D.浦东
17.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8.2001年经过多年的谈判我国正式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东盟
19. 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
A.八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20. 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二、改错辨析题(20分)
(一)改错题(每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写出并订正,8分)
21.1951年5月,随着新疆和平解放,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少数海岛外,全部获得解放。
错误:改为:
22.王进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错误:改为:
23.江泽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错误:改为:
24.我国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错误:改为:
(二)辨析题(每小题均有两处错误,请写出并说明理由,12分)
2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6.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开展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运动,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出厂、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第27题8分,第28题14分,共22分)
27.读下列材料:
图一1950年四川贫农分到了土地图二
(1)图一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运动?(2分)这与哪一部法律有关?(2分)
(2)图二中,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2分)
(3)这两次重大事件分别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28.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
《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要文斗不要武斗!”,一边高喊:“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1分)与该运动同期进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什么特点?(2分)从这些运动中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2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该时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影响是什么?(2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浪潮首先从什么地方掀起?(1分)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
四、综合题(18分)
29.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
新中国
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
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1,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2
分)说一说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
怎样的意义?(2分)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2分)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什么意义?(2分)
(3)图3中的会议发生在哪一年?(1分)会议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写出一个方面即可)(2分)
(4)除了图4的历史事件外,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邓小平还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1分)在这以后,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2分)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