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文化”课程基地简介
植根文化土壤 构建成长场域——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建设

植根文化土壤构建成长场域——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建设作者:陈炯明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9年第8期陈炯明【关键词】虞山文化课程体系;人文素养;探究实践;教育场域【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63-03【作者简介】陈炯明,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所副主任,高级教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是建立在乡土区域时空中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魂。
因此,乡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乡土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主要途径。
在强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强调转变育人模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并完善地方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学生人文研学场域,并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
江苏省常熟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理念,充分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将特有的乡土风物、丰厚的人文积淀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努力推进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打造精品课程基地,创设文化特色鲜明的育人环境常熟,是吴文化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遗存、众多的历史名人和独特的古城格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虞山既是常熟的地理标志,也是鲜明的文化符号,虞山文化即常熟文化。
常熟历史上产生的许多文化艺术流派都以虞山冠名,如虞山诗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等,这些流派影响深远。
优秀的虞山文化理应成为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值得认真挖掘与整理。
为了有效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申报了虞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经江苏省教育厅评审确定为省第二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鸿山遗址博物馆介绍

鸿山遗址博物馆介绍
鸿山遗址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鸿山村,西邻常熟市区,距市中心约2公里。
遗址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
经考古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00多座,其中两座
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铜钺和铜刀。
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长江下游地区产生了许多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
2003年10月,鸿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鸿山遗址博物馆为常熟市博物馆的分馆,于2003年10月
建成开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该馆建筑外形采用传统江南民居风格,整体造型流畅、简洁、优美。
馆内设有文物陈列室、临时展厅和办公用房等。
文物陈列室主要展示鸿山遗址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和原始瓷器等文物。
临时展厅主要介绍鸿山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
办公用房主要用于展示常熟市文物管理所和常熟市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和文物保护技术工作。
鸿山遗址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常熟市历史文化遗产。
—— 1 —1 —。
【最新】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word范文 (2页)

【最新】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寻觅圣帝足迹追踪千载文明饱览山水神韵游憩虞山公园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市城北,因其园美庙灵、山奇洞幽,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和桂林历史的渊源地。
园内虞山、皇泽潭、韶音洞素有仙山、仙河、仙洞之名。
四千多年前,华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这里,秦人立庙纪念,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祭祀帝者络绎不绝,使虞山和虞帝庙附丽着浓郁的儒宗文化色彩,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虞山公园的造园手法新颖,风格独树一帜,古今结合,东西兼容,精巧雅致,主要景点虞帝庙、怡沁园、三绝碑、五福塔、闻韶楼、韶音洞、九重天、美泉宫景景生辉,处处诱人。
虞山在虞山公园内,叠彩区北极路东,漓江西岸,是桂林城北一座孤峰,海妃殉之。
根据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唐时在山下建虞帝庙,庙东宋人建南薰亭,把山叫做虞山或舜山。
虞山西麓有南北对穿的南薰洞,又名韶音洞。
曾是古老的地下河道。
山崖上有唐韩云卿文,韩秀实书、李冰阳篆额的《舜庙碑》和宋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
洞内有张式的《韶音洞记》,方信儒的《古相思曲》等。
韶音洞在虞山西麓,为一南北对穿的古地下河道,高2~3米,宽5.5米,深105米,面积约720平方米。
北洞前淙淙流水、阵阵松涛,交汇成韵,有如舜帝所制“韶乐”,因有韶音洞之名。
张式《韶音洞记》云:“洞之深凡十有三丈,广二丈有奇。
牖之外少西,有地隆然而高为台,可钓。
明年秋,又于洞之左得小丘,平广爽垲,江出于旁,凡桂之山,瑰奇杰出者悉献其状。
”明周进隆题“韶音洞”洞名,清俞徵题“薰弦”二字,都表达了洞的特色。
济南虞山书院历史介绍

济南虞山书院历史介绍
济南虞山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虞山镇虞山村。
虞山书院始建于北齐,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遗产。
虞山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齐时期,当时的虞山书院是由北齐皇帝高纬所建,是为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而设立的。
唐代时,虞山书院成为了全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求学。
宋代时,虞山书院更是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书院之一,被誉为“东南第一书院”。
元代时,虞山书院逐渐衰落,但在明代时期,虞山书院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明代时,虞山书院成为了当时济南地区最重要的学府之一,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求学。
清代时,虞山书院又一次经历了兴衰,但在清朝末年,虞山书院又重新兴起,成为了当时济南地区最重要的学府之一。
虞山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虞山书院的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共有大门、正厅、东西厢房、后殿、后花园等建筑。
虞山书院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虞山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代表之一。
虞山书院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虞山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虞山书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档】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寻觅圣帝足迹,追踪千载文明。
饱览山水神韵,游憩虞山公园,下面是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为大家提供参考。
各位游客,大家好!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虞山公园: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市城北,因其园美庙灵、山奇洞幽,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和桂林历史的渊源地。
园内虞山、皇泽潭、韶音洞素有仙山、仙河、仙洞之名。
四千多年前,华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这里,秦人立庙纪念,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祭祀帝者络绎不绝,使虞山和虞帝庙附丽着浓郁的儒宗文化色彩,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虞山公园的造园手法新颖,风格独树一帜,古今结合,东西兼容,精巧雅致,主要景点虞帝庙、怡沁园、三绝碑、五福塔、闻韶楼、韶音洞、九重天、美泉宫景景生辉,处处诱人。
在虞山公园内,叠彩区北极路东,漓江西岸,是桂林城北一座孤峰,海妃殉之。
根据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唐时在山下建虞帝庙,庙东宋人建南薰亭,把山叫做虞山或舜山。
虞山西麓有南北对穿的南薰洞,又名韶音洞。
曾是古老的地下河道。
山崖上有唐韩云卿文,韩秀实书、李冰阳篆额的《舜庙碑》和宋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
洞内有张式的《韶音洞记》,方信儒的《古相思曲》等。
在虞山西麓,为一南北对穿的古地下河道,高2~3米,宽5.5米,深105米,面积约720平方米。
北洞前淙淙流水、阵阵松涛,交汇成韵,有如舜帝所制“韶乐”,因有韶音洞之名。
张式《韶音洞记》云:“洞之深凡十有三丈,广二丈有奇。
牖之外少西,有地隆然而高为台,可钓。
明年秋,又于洞之左得小丘,平广爽垲,江出于旁,凡桂之山,瑰奇杰出者悉献其状。
”明周进隆题“韶音洞”洞名,清俞徵题“薰弦”二字,都表达了洞的特色。
本文由整理提供在虞山南山腰。
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为张式创建,历代均有修葺。
亭东可望漓江,南有松林,亭北山水交织,一派灵秀景象。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位于虞山脚下、尚湖之滨,承袭着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和艺术精神,再加上山水灵秀的滋养,借助得天独厚的条件,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发展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课程基地建设。
近五年来,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2位同学名列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前100名,其中王洁同学名列全省第12名。
2014年8位同学名列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前100名,其中查宇新同学名列全省第12名。
2位同学名列江苏省音乐统考全省前100名。
每年有80%以上的同学被省内外本科院校录取。
2013年共计129人,2014年共计133人,2015年共计124人。
其中,更有戴盺熠、邹家城、邓力亨、高扶风等一大批学生被东南大学、西安交大、西安美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这样的985、211及其它艺术类重点院校录取。
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我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和育人方式的个性化,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校。
依据江苏省教育厅有关启动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领导组织为加强课程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科学扎实有序推进,设立“艺术〃生活”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办公室。
“艺术〃生活”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名单:组长:翁和弟副组长:张治中成员:马燮炎许文周东俊陈平陆品芳金冬华时卫忠孙利峰马丹李鸣二、指导思想国家《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的要求,这成为我们课程基地建设的政策依据与指导。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观点,即“生活即教育”。
有三层涵义:其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二,教育必须作用于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其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游虞山风景,品乡土文化 - 常熟市报慈小学

游虞山风景,品乡土文化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例谈陈丹常熟市报慈小学 215500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非学术性、非科学性的新型课程,必须而且也最可能使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这一性质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这是明朝诗人沈玄过海虞时留下的著名诗篇。
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作为一个常熟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增进对家乡的感情,更能陶冶性情,增强文化修养。
“宏扬名人文化,励志勤学成才”是我校的一个省级德育课题,结合这一课题,我设计了“游虞山风景,品乡土文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游历家乡优美风景的同时,让孩子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让他们亲自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从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一、一堂语文课留下的思维空间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6》是一篇描写祖国不同地域、不同风情的识字课文,在新课结束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家乡常熟也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现在让我们来当当小作家,学着用词串的方式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学生纷纷举手,不过大多是“方塔沙家浜常熟”“虞山尚湖常熟”之类。
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常熟历史文化、美丽风光的录像,然后动情地说:“同学们,天下湖山,世上常熟,我们家长可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有许多有名的地方同学们还没去过呢,不说别的,光‘虞山十八景’就值得我们好好夸耀一番。
课后请同学们回去好好查查资料,下一节班队课进行交流。
”老师的话就是管用,学生们立马行动,回家还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拉来做帮手,有的上网,有的去图书馆查《常熟志》,还有的翻找年历,足足忙乎了一个星期。
虞山拂水山庄简介

虞山拂水山庄简介一、虞山拂水山庄的位置与背景介绍虞山拂水山庄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江苏省苏州市虞山脚下,是一处以山水风景为主题的度假胜地。
虞山是苏州市的特色山脉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拂水山庄作为虞山的一部分,承袭了虞山的山水之美,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度假村的设计理念。
二、拂水山庄的建筑与环境设计2.1 主要建筑拂水山庄的建筑采用传统园林建筑的风格,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要建筑分为四部分:山庄主体建筑、湖心岛别墅、湖畔圆舞厅和山间小筑。
1.山庄主体建筑,是拂水山庄的核心区域,建筑采用古典园林的造型,有亭台楼阁、回廊水榭等各种建筑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飞来云阁,它建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山庄的美景。
2.湖心岛别墅,是拂水山庄的一大亮点,它是一组建在湖心岛上的别墅,别墅设计精致,周围环绕着碧水荡漾的湖泊,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3.湖畔圆舞厅,是拂水山庄的多功能娱乐场所,可以举办各种宴会、舞会等活动。
圆舞厅外有一片花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
4.山间小筑,是拂水山庄的客房区,小筑分布在山间的小溪旁,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林,清新宜人。
2.2 环境设计拂水山庄的环境设计非常注重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力求营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1.拂水山庄修建了一系列的步道和小径,连接着各个景点,游客可以沿着这些小径漫步,欣赏山水风景。
2.在山庄的各个角落都有湖泊或小溪,湖泊清澈见底,小溪曲径通幽,为山庄增添了一份静谧和雅致。
3.拂水山庄还注重植被的保护和园林的绿化,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四季景色各异,让人流连忘返。
三、拂水山庄的特色活动与服务3.1 特色活动拂水山庄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让游客在度假的同时可以尽情享受娱乐和文化体验。
1.山水观光游,游客可以乘坐观光小船或参加徒步团,领略虞山的美景。
2.传统文化体验,山庄会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古琴表演等,游客可以亲身参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基地”
简介
常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为更好地传承家乡的优秀文化,推动教育的特色化、优质化发展,学校于2012年7月申报“虞山文化课程基地”,经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评审,确定为省第二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课程基地大楼建筑面积近2800平方米,内设“一厅五馆”,即虞山文化演示厅和绘画、古琴、治印、书法、科举与家族文化等五个场馆,场馆分别命名为虞山清晖、虞山正音、虞山印象、虞山书风、虞山文脉。
各场馆集参观、展览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突显探究性、体验性、互动性和人文性。
学校坚持以项目引领发展,以课程丰富内涵,以基地拓展课堂,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