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课程介绍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说课(最终)

旅游文化说课(最终)

介绍
开场白;介绍课程由来、总学时数、课程性 质及与其它课程关系;
板 书 多媒 体课 件
引入
案例1)引入武当山农历三月三庙会盛况录 像;(10min)问题引导:农历三月三庙会 的背景是?若导游无法向游客解释庙会由来 及注意事项,会出现什么情况?案例2)引 入“导游到底错在哪里?”故事案例;( 15min) 导游到底错在哪里呢?它说明了 什么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导 游该怎么办呢? 通过上诉两个案例,让学 生明确学习旅游文化的重要性,梳理旅游文 化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旅游文化总论2 历史文化专题4
道教文化专题4 佛教文化专题4 其他宗教专题2
建筑文化专题4 园林文化专题3 饮食文化专题8 服饰文化专题3 旅游文学专题2 旅游艺术专题2
汉民族民俗专题4 少数民主民俗专题3 客源国民俗专题3
单元四 民俗文化 10
3
课程总体设计
3.4 教学组织与实施
1.将学生分组,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2 课程目标 3 课程总体设计 4 第一次课设计
5
课程特色与创新
4
上课时间:90 min 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一次课设计
教学目标:①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了解课程考核方式;②介绍 课程总体内容,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思路:以二则不同主题的旅游文化故事案例为铺垫,
课程目标
基于导游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导游岗位必备知识: •旅游地(景点)文化知识 ,包括历史、宗教、民俗 、建筑、园林、饮食、服 饰、文学、艺术等方面 导游岗位素质: •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积极主动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一)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一)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一)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引言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提升旅游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意识
课程大纲
1.课程导论
–介绍旅游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旅游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的兴趣
2.国内旅游文化
–介绍中国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中的体现
–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国际旅游文化
–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和文化特色
–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4.旅游管理与服务
–探讨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旅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分析旅游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的案例
5.旅游创意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旅游策划和营销能力
–探索旅游产品和行程的创新设计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旅游创意
6.旅游文化教育实践
–安排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
–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旅游文化经验
–开展旅游文化调研和报告撰写
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题
•期末项目:设计旅游产品或行程方案
结论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素养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提升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未来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基础。

旅游文化说课稿

旅游文化说课稿

旅游文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旅游文化》。

下面就本课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谈谈自己对这门课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本课程选自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旅游文化》,主要介绍了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科技进步、社会生活及其他因素的关系,并从总体上阐述了旅游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意识日益增强,而旅游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中职生愿意去了解各地的旅游文化,欣赏当地的旅游风光。

本课程从原来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这两个较狭隘的概念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使得中职生更易于接受。

根据中职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中职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各地的旅游文化,从而丰富中职生的知识。

另外,也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旅游文化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明确旅游文化的概念1.描述旅游文化的含义; 2.简单叙述旅游文化的分类; 3.举例说明旅游文化的特征。

(二)了解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科技进步、社会生活的关系。

(三)了解旅游文化的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四)理解旅游文化的重要价值,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操。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能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两个方面来认识旅游文化。

2、知道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科技进步、社会生活的关系。

3、知道旅游文化的重要价值,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操。

4、能分析说明旅游文化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旅游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是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把握的。

鉴于此,我将其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道旅游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三年制中职旅游管理课程标准《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中职

三年制中职旅游管理课程标准《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中职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文化》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043211 建议课时数:68 学分:4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导游人员是旅游行业的形象大使。

那么,什么是导游呢?有人说:导游是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山山和水水。

不错,作为导游人员,不仅带领游客走遍大江南北,而且祖国山河美不美,也全靠导游这一张嘴。

由此可见,旅游景区景点的内涵与底蕴,客人能够领悟多少,很大程度上依靠导游人员的导游讲解。

因此,该课程的任务是:力求以旅游景区景点中常见的一花一叶、一亭一台等为切入点,普及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里通过对一花一木、一亭一台的导游讲解,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激发旅游者的旅游热情。

2.设计思路目前市场上的《旅游文化》教材,与导游人员考证教材《导游基础知识》,在体例上有相似之处、在内容上也有大量雷同。

因此,改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导游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旅游专业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导游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模拟导游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旅游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导游的相关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一花一叶一世界、山花山鸟好兄弟、好花还需好楼台、国朝工艺美无双以及四时佳节更尚礼五个板块,力求以旅游景区景点中常见的一花一叶、一亭一台等为切入点,通过从自然属性到人文属性以及在导游中的应用三个层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可以说,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导游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导游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介绍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介绍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介绍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介绍旅游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活动,它不仅能够扩展人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而旅游文化课程则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具备掌握和应用旅游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课程。

为了确保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教育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些标准。

一、旅游文化课程标准内容1、旅游文化概述:介绍旅游的基本定义、特点、功能、影响等;2、旅游文化资源:涵盖旅游文化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特点、开发与保护等;3、旅游文化地理与环境:涵盖旅游文化地理与环境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影响等;4、旅游文化历史:介绍旅游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变、影响等;5、旅游文化制度与政策:介绍旅游文化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内容、宗旨、对象、措施等;6、旅游文化文艺:涵盖旅游文化文艺的类型、特点、表现形式、影响等;7、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介绍旅游文化的交流方式、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方法、合作形式等。

二、旅游文化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资源地理及其环境、相关制度与政策和文艺表现形式等;2、技能目标: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调查研究、规划设计、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对旅游文化的认同感、爱好力、保护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三、旅游文化课程标准教学内容1、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介绍旅游与文化的概念定义、相互作用、影响机理等,使学生认识旅游文化的重要性;2、旅游资源概述:介绍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开发利用、保护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前景;3、旅游文化地理与环境:介绍旅游地区的地理位置、景点、气候、地形地貌等情况,以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4、旅游文化历史: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发展,为学生了解旅游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历史支撑;5、旅游文化制度与政策:介绍旅游文化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内容、宗旨、对象、措施等,以及旅游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旅游文化表演:学习旅游文化各种表演形式,掌握旅游文化艺术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7、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介绍旅游文化交流的规律和方式,加强与旅游文化交流合作的策略思考和实践操作等内容。

旅游文化中职教案设计模板

旅游文化中职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旅游文化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授课对象: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 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景观、旅游活动、旅游服务等。

- 熟悉我国主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名城。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旅游文化现象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旅游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旅游文化的概述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旅游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旅游与文化的关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 旅游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 旅游文化的基本要素3.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旅游文化的理解。

-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结果。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我国旅游文化名城1.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 我国主要的旅游文化名城介绍- 案例分析:以某旅游文化名城为例,分析其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3.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旅游文化名城,介绍其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结果。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

2.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旅游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趣味性。

2. 教学案例: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教学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作者: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年第04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大致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初步掌握旅游的各种地质、地貌、风景名胜,如峡谷、沙漠、草原、瀑布、湖泊等,丰富学员的旅游知识,提高自身的旅游文化素养。

二、学制与教材学制二年,每周2学时,每学期30学时,共120学时。

教材:本校教材《中国(世界)旅游文化》上、下册钱钧等编著浙江老年大学出版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学期30学时第一单元:杭州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一章杭州西湖风景区1.杭州概况2.西湖十景3.新西湖十景4.三评西湖十景5.西湖北山旅游沿线景区6.西湖环湖南线风景区7.西湖杨公堤及湖西风景区第二章杭州西溪、运河、钱塘江1.西溪湿地2.京杭大运河(杭州段)3.钱塘江和钱塘潮第二学期30学时第二单元:浙江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一章浙东水乡风情、东方大港、海天佛国之旅1.绍兴旅游景点和文化2.宁波旅游景点和文化3.舟山(普陀山)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二章浙南雁荡奇山、美景丽水之旅1.温州(雁荡山)旅游景点和文化2.丽水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三章浙西、浙中民俗风情及影视文化之旅1.衢州旅游景點和文化2.金华旅游景点和文化3.台州旅游景点和文化第四章浙北杭嘉湖平原及运河古迹之旅1.嘉兴旅游景点和文化2.湖州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三学期30学时第三单元:中国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一章北京及津、冀、晋、蒙地区1.北京市旅游景点和文化2.天津市旅游景点和文化3.河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4.山西省旅游景点和文化5.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二章东三省黑、吉、辽地区1.黑龙江省旅游景点和文化2.吉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3.辽宁省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三章华东六省一市地区(浙江省另立) 1上海市旅游景点和文化2.江苏省旅游景点和文化3.安徽省旅游景点和文化4.福建省旅游景点和文化5.江西省旅游景点和文化6.山东省旅游景点和文化第四章中原及湘、鄂、两广、海南地区1.河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2.湖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3.湖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4.广东省旅游景点和文化5.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6.海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五章西南云、贵、川、渝、藏地区1.云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2.贵州省旅游景点和文化3.四川省旅游景点和文化4.重庆市旅游景点和文化5.西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第六章西北陕、甘、宁、青海、新疆地区1.陕西省旅游景点和文化2.甘肃省旅游景点和文化3.青海省旅游景点和文化4.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七章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1.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景点和文化2.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景点和文化3.台湾地区旅游景点和文化第四学期30学时第四单元:世界(主要国家)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一章亚洲地区1.日本旅游景点和文化2.韩国旅游景点和文化3.越南旅游景点和文化4.柬埔寨旅游景点和文化5.泰国旅游景点和文化6.新加坡旅游景点和文化7.马来西亚旅游景点和文化8.印度旅游景点和文化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二章非洲地区1.埃及旅游景点和文化2.南非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三章欧洲地区1.俄罗斯旅游景点和文化2.法国旅游景点和文化3.英国旅游景点和文化4.德国旅游景点和文化5.意大利旅游景点和文化6.西班牙旅游景点和文化7.奥地利旅游景点和文化8.瑞典旅游景点和文化第四章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区1.美国旅游景点和文化2.加拿大旅游景点和文化3.巴西旅游景点和文化4.阿根廷旅游景点和文化第五章澳洲地区1.澳大利亚旅游景点和文化2.新西兰旅游景点和文化四、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课堂授课。

中职旅游:教案《旅游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

中职旅游:教案《旅游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

中职旅游:《旅游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包括古代文明、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如夏、商、周等。

2. 重要历史人物: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黄帝、尧、舜、禹等。

3. 重要历史事件: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春秋战国争霸、秦统一六国等。

4.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介绍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成就,如诗词、书画、科技等。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文化。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一个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文化。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课后作业: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选修课《旅游文化》课程介绍
《旅游文化》公共选修课开设于2007年,已经连续开设5年,共计8个学期。

课程开设以来,得到了全校同学的欢迎和喜爱。

《旅游文化》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喜欢旅游、热爱旅游、向往旅游的同学开设,尤其是针对喜好文化旅游景观的同学。

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分享、校外旅游三种形式开展教学。

课程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玉石文化、旅游陶瓷艺术、旅游文学艺术、旅游书法艺术、中西跨文化解析等十大方面。

将旅游景观介绍与文化体验相结合,培养同学的旅游兴趣,提高同学旅游过程中的审美层次和文化体验,增强同学在未来休闲消遣旅行中的收获与感悟水平。

自2012年,《旅游文化》课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突出畅游旅游文化景观的特色,让同学可以足不出户尽览中国文化景观的浩瀚璀璨,并能接触世界旅游文化景观,了解西方文化。

通过学生分享和视频教学的方式,充分促进区域文化景观和景观文化的交流,让同学在分享中获得喜悦,在碰撞中收获知识,在交流中促进成长。

祖国名山大川、世界神奇景观、历史奇闻轶事、民间地域风情、旅游深度感知在课程中全景展现……品味旅游文化、分享旅游经验、增强旅游感知是课程主讲教师的最大追求。

《旅游文化》课程期待您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