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一、课堂导入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澳门,你知道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吗?二、知识讲解考点1 地理概况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凼(dang)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澳门原属广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2.范围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3.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澳门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澳门面积扩大及原因(1)面积变化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平方千米,20世纪80年代初,澳门面积为16.1平方千米,1990年扩大到17.4平方千米,2000年更扩大到25.4平方千米,2010年已扩大到29.7平方千米。

(2)原因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地,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

澳门半岛考点2 “海上花园”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终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

1.气候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终年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 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2.历史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

3. “澳门市景”木板房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也可以看到拱形门窗、粗大方柱以及米色厚墙等显著特点的欧式楼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doc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doc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组成、面积和居民等地理概况。

能在图中迅速填出: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珠江口、珠海等地。

2.掌握澳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了解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3.知道澳门的主要经济特征。

(二)能力目标1.通过澳门地图变化以及面积的逐步扩大,让学生了解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成就。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澳门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澳门文化的探讨,启发学生结合澳门的文化特色,对澳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出设想,并能论证自己提出的设想。

从而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1.通过对澳门特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要发挥本地特色,坚持走独特的道路,才能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

2.通过对澳门的深层理解,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识记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五.教学难点理解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以及发展变化特征。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歌曲导入,教师播放《七子之歌》。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播放一首歌曲,1999年有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请大大家认真聆听,并认真思考:1,是谁在呼唤“母亲,我要回来了!”2,回来了吗?3,如果回来了,那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学生回答: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教师讲述: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流浪的孩子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首充满深情的歌曲,渴望回归母亲怀抱的心声。

那位同学了解这个流浪儿的身世?由此引出<<澳门回归>>。

学生讨论,教师然后多媒体展示<<澳门回归>>阅读材料,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由于祖国的国力增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澳门回归了为了维护祖国领土统一,有利于澳门的稳定和发展,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7第2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优质教案(2)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7第2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优质教案(2)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目标(一)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组成部分。

(二)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三)了解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以及发展变化的特征。

(四)通过澳门地图的变化以及澳门面积的逐渐扩大,让学生了解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成就。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

组成、范围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也从澳门的回归、主要经济支柱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澳门的人文环境。

因本节教材是接香港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在许多方面有共性,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材将部分内容省略。

如:澳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与香港一致,气候类型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澳门与其相邻的经济特区珠海之间的联系类似香港与深圳的关系。

学生用相似思维方法可以推知出澳门的气候以及澳门与内地的联系。

本节内容重在突出泱门的特色,澳门的人口集中在澳门半岛,因此,教材用“澳门半岛”图和“澳饬大桥”的景观图片说明半岛内主要建筑设施以及半岛与境内其他岛屿的交通联系。

澳门的经济支柱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博彩业。

而对澳门旅游业的介绍也抓住了它的特点:一是澳门历史较长_现存的历史古迹较多、编者用阅读材料和照片介绍了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

在澳门半岛图上也能找到澳门的其他历史遗存。

二是澳门自然环境幽雅,终年花繁叶茂,有一海上花园之美誉。

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

澳门与香港都有“填海造陆的城市扩建工程。

三幅对比图来说明澳门人民“填海造陆”的巨大成就。

本节教材的最后安排了三道活动题,分别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对比中了解澳门的地理环境概况与香港的异同、澳门本身政治地图的演变以及来澳旅游人数的年际变化。

通过这些“活动”建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

识图的能力等。

本节的重点仍然是澳门的经济特征。

难点是分析澳门地图的变化及原因。

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引导学生复习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或利用“澳门地图”,让同学们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况,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回归时间位置毗邻的特区组成政府驻地主要地形气候类型香港澳门气温适中,年降水量2031毫米,春季多雾,夏季有台风危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教学设计 (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教学设计 (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材,主要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澳门的独特风貌,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体系,其旅游文化特色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澳门的特殊地位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掌握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兴趣,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难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地位和旅游文化特色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澳门地图和旅游资源分布图,方便学生直观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门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呈现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对澳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2024版精品课件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2024版精品课件

“海上花园”
澳门—自由港
澳门是国际自由港,结合你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自由港?
自由港
自由港,是指不受海关管辖的港口或 港区。在该区域内,外国商品免征关税。 设置自由港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促进对 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发展。
经济发展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说一说澳门的支柱产业有哪些有什么变化?
➢ 澳门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 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999年12月20日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将依法保护所有国家和地区在澳门的经济利益。
学习目标
读图认识澳门的位置和范围,分析 澳门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
16.1km2
17.4km2
25.4km2
33.0km2
活动:探究学习
结合下表数考分析,为什么澳门要不断的用填海造地的方式获得土地?
(注:表格数据均来自2020年)
城市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澳门 33 68.3
上海 6340 2487
香港 1110 748
中国平均 960万 141200
D.平整土地
课堂练习
B 5.澳门由三个岛组成,其中不包括( )
A.澳门半岛
B.九龙半岛
C.氹仔岛
D.路环岛
A 6.澳门的人口主要集中在( )
A.澳门半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氹仔岛
C.路环岛
A 7.下列关于澳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优雅,终年绿树繁花,有“花园城市”之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材从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澳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澳门的历史变迁、澳门的旅游资源及特色、澳门的经济发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澳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其他省份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位置、气候、历史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门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澳门的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特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

2.教学难点:澳门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澳门的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等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澳门的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澳门旅游景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澳门的特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搜集有关澳门的资料。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等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基本情况,掌握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内容,对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认识。

但澳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需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

学生对于旅游文化特色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掌握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旅游文化角度深入了解澳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澳门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4.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门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简要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和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澳门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发展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合作探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侧;澳门北部为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 _______市.;
澳门第 __产业发达, _________是澳门经济支柱产
业;为维护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我国政
府制定了“ _______ ___ ”的政策。问题Βιβλιοθήκη 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
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讲内容
自学内容: 1. 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对比 香港 记忆 澳门 的地理位置与组成:
回归时间
位置
香港 1997 年 7 月 1 日 珠江口东侧
毗邻特区
主要组成部分
深圳
香港岛、 九龙、“新界”
澳门
2.澳门的具体位置:
3.19 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
C、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运输 D 、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香港丰富
5. 下列城市中,毗邻澳门的是 (
)
A.珠海 B .厦门 C .汕头
D.深圳
6. 读澳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澳门由 A______半岛、 B______岛和 C______岛
组成; 1999 年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
_________ ;澳门位于 ____江口的 _______(东、西)
千米 2. ,但是后来随着
自和
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

学 4.2010 年澳门面积 29.7 平方千米,人口 55 万,人口密度为
习 可以总结出人口特点是


独立 自学 ; 完成
5. 澳门属于
气候,特征是
.
年均温约
20° C,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终年绿树繁华,素有“
”之称。
6. 澳门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
课题
学习 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澳门的文化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向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的方向发展。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a
教师提问:
1.进行简短的本课说明。

介绍本节课为拓展课。

2.让学生猜想手中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设下悬念。

猜中的小组给予加分。

3.实物投影盒子中的葡式蛋挞引入新课。

学生:认真猜想,踊跃回答。

讲授新课
1.出示香港和澳门地图,让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对比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注意把澳门与香港的位置和范围进行对比。

2.出示香港和澳门空白图,让学生上台指图填注珠江口、香港、澳门、深圳、珠海。

3.出示澳门全图,说明澳门是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的。

提问学生有关澳门的组成、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板书】
一、澳门的概况
1.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2.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3.面积:25.7平方千米
4.人口:43.8万人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二、人多地狭
【过渡】澳门面积的狭小影响澳门人的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

显示四幅图片:
①《拥挤的楼房》②《住宅环抱的坟场》③《寺庙与学校共处》④《屋顶上的活动场》
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坟场与住宅相邻,是因为土地有限,小学校与寺庙合二为一,也是因为土地资源太缺乏的缘故,这些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
【过渡】显示《澳门大街上的土生葡人》图片,提问:在澳门大街上,你看到这样的人,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在澳门仅2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了从内地省份迁来的移民,出国打工回来定居的归侨,常住的外国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土生葡人。

虽然民族构成并不复杂,但中国传统文化和葡萄牙文化的交融让这个微型社会充满了奇特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一起参加阳光旅游团去进行文化之旅。

【板书】三、奇特的文化
1.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派出1—2名学生进行导游比赛,要求学生在导游过程中能抓住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文化特点进
行介绍。

2.教师负责显示旅游团沿途观光的景点图片。

3.请听课的老师当评委。

【学生活动】
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派出1—2名学生参加导游比赛。

第一组介绍澳门的美景。

游览大三巴牌坊和妈阁庙,要细心浏览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意义。

并能归纳出澳门的宗教文化特点是:和平共处,相互交融。

第二组介绍澳门的民俗。

通过对结婚礼仪的表演,说明东西方民俗礼仪的共存共处。

第三组介绍澳门的美食。

通过对澳门特色菜的介绍,归纳出澳门饮食文化的中西融合性。

第四组介绍澳门的盛事。

通过对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和澳门国际烟花汇演的介绍,得出澳门文化的中西交融性。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文化之旅,我们了解了澳门的宗教、民俗、美食和盛事上都具有什么特点?
【过渡】通过搜集资料,你们还知道澳门的哪些文化现象具有中西交融的特色呢?
展示图片:①《中西合璧式的时装表演》②《中西节日》③《娱乐的中西玩法》④《赛狗、赛马》逐步引导学生逐个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

【板书】三、奇特的文化:华洋共处,中西合璧
【过渡】结合澳门文化的独特性,你们认为澳门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当朝什么方向发展?
【教师小结】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自己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

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把澳门演进成不单是一个赌城,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把澳门经济逐渐从博彩旅游为支柱向以文化会展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过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奇特文化。

纵观当今世界上许多国际化城市,都将文化发展作为其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这更符合未来澳门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

澳门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城市,必须具备文化视野,以拓展澳门的城市发展和远景规划,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