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化学生态学的资料共4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45.3 K = ———— =6.56 N= —— T-C 20-13.1
即气温为 20 ℃时粘虫卵将于 6-7d 后孵化。
例如,正在繁殖一批松毛虫赤眼蜂,要求20d后散放 成蜂,已知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34 ℃,有效积温为 161.36日度,其培养温度(T)为:
K 161.36 T= — +C = ——— +10.34=18.41 N 20
N 为完成生长发育期所需的时间 ( 日数或小时 ) T 为该期平均温度 K 为 常数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的公式: V=T/K 生物发育起点温度往往不在0℃,因此 , 在发育 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所受的总热量应该是有效温度的总和。 N(T-C ) =K V=(T-C)/K 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有效温度 ( 发育起点以 上的温度 ) 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单位为“日度 ”; “ 小时度 ”
2. 有效积湿的计算方法
2 个温度处理 (T2-C)N2=K (T1-C)N1 = (T2-C)N2 (T1N1-T2N2) C= ———— N1-N2
{
(T1-C)N1=K
设有n个处理,其温度分别为T1,T2, T3……Tn ,其发育速率依次为 V1,V2, V3 …… Vn 。可采用统计学上常用的“ 最小二 乘方” 法进行计算 C 和 K, 其推导公 式为:
____ R.H Qw= T
温、湿度系数可以作为一个指标 , 用以比 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或用以表示不同年份 或不同月份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温、湿度系数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 局限性的。
如15℃、45%相对湿度 25℃、75%相对湿度
(二) 气候图
气候图 (climograph) 的绘制是在坐标上以纵轴表 示每月的平均温度 , 横轴表示每月的总降水量 , 以线条 顺次连结每月平均温度和每月总降水量的交合点。气候图 可以表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用其可分析昆虫在新区分 布的可能性和不同年份昆虫的发生数量。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EP
就是在自然条件下, 害虫较长时间内的平 均种群密度。 虫害密度
时间
2、主要害虫、次要害虫、常发性害虫和偶发性害虫

主要害虫

平衡位置处在经济损害水平EIL以上的 平衡位置经常处在经济阈值附近的,也可称为主要害虫 平衡位置经常处在经济阈值以下的,又称为潜在害虫 平衡位置有时达到经济阈值的,也可称为次要害虫
第五篇 昆虫生态学
第一章 生态学概述
一、生态学的定义与发展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1866年, 德国人海克尔)。它标志着近代生态学便由此诞生了。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 机理的科学(1980年,中国科学家马世俊)。 2、从生态学科发展上看,现代生物学向两个方向迅猛发展着, 一是微观、一是宏观。
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研究、学习昆虫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1、研究有害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是进行有害昆虫综
合治理前提;如蝗虫。 2、研究有益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利用其为人类服务 的重要基础;如家蚕。 3、研究昆虫生态学是进行环境保护,实现人类可 持续发展重要问题。如害虫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问 题。
四、害虫种群管理
什么是群落演替及其研究的意义

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 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 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 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 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 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例 如,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 如果载畜量过大,就会造成牧草的过度消耗,引起群落的演替— —优质牧草逐渐减少,甚至消耗殆尽,杂草就会取而代之。因此, 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这种有害的群落演替趋势。

昆虫化学生态学资料共47页

昆虫化学生态学资料共47页
昆虫化学生态学资料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昆虫生态学复习资料

昆虫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1. 有效积温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为一常数。

有效积温,是作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即作物在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与生物学零度之差的总和。

2. 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的过程。

3.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4. 生态对策是指任何生物对某一特定的生态压力下,都可能采用有利于种生存和发展的对策。

5. 能量金字塔根据组成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的层次和能量传递的“十分之一定律”,把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绘制成一个塔,塔基为生产者,往上为较少的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再往上为更少的次级消费者(一级食肉动物),再往上为更少的三级消费者(二级食肉动物),塔顶是数量最少的顶级消费者。

6. 捕食生物交互作用的1种,通常指捕食者以猎物为食的现象7. r-对策者高生育能力,快速发育,早熟,成年个体小及寿命短且单次生殖多而小的后代,一旦环境条件转好就会以其高增长率迅速恢复种群,使物种得以生存8. K-对策者适应于可预测的稳定环境,一旦受损很难恢复甚至可能灭绝.由于种群数量基本保持在环境容纳量K水平上,竞争较激烈,成年个体大,发育慢,迟生殖,产崽少但多次生殖,寿命长,存活率高.9. 功能反应指每个捕食者的捕食率随猎物密度变化的一种反应。

即捕食者对猎物的捕食效应。

10.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11. 种群空间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布局12.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13.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昆虫基础之昆虫生态学-文档资料

昆虫基础之昆虫生态学-文档资料

指经过一定时间后死亡个体占总虫数的百分
比,用q表示。 有时用存活率s=(1-q)表示。
(4)种群的迁移率
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种群的迁出数和迁入数
的差数占个体总数的百分率。迁移率的大小 决定于种群的活动性。
昆虫的发生发展除与本身的生物特性有关外,而且与
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影响昆虫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 主要有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等。
(二)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水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代谢作用
不可缺少的介质。 体水主要来源于食物,其次为直接饮水、体壁 吸水和体内代谢水。体水又通过排泄、呼吸、 体壁蒸发而散失。
昆虫对湿度的要求依种类、发育阶段和生活方
式不同而有差异。最适范围,一般在相对湿度 70%-90% 左右,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延缓昆 虫的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如松干蚧的卵,在 相对湿度89%时孵化率为99.3%;36%以下, 绝大多数卵不能孵化;而相对湿度 100% 时卵 虽然孵化,但若虫不能钻出卵囊而死亡。
相对湿度与平均温度的比值,或降雨量与平均
温度比值,称温湿系数。公式为:Q=RH/T 或 Q=M/T (Q:温湿系数 RH:相对湿度 M:降 雨量 T:平均温度) 温湿系数可以作为一个指标,用以比较不同地 区的气候特点,或用以表示不同年份或不同月 份的气候特点,以便分析害虫发生与气候条件 的关系。
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
——昆虫生态
一、昆虫种群与群落生态
(一)昆虫分布区与危害区
分布区是指在这些地区,可以见到某个种,它
可以在该地区内完成发育并繁殖有生命力的 后代,而不论其数量多少。
危害区是指某种昆虫在这些地区内有较多的数
量,因而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已成为害虫。 也就是说危害地区具备最适合于该种害虫生 活的条件。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是指研究昆虫与它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了昆虫在群落的生态位演变机制,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共存、昆虫的数量、生活史和迁移影响,以及其他昆虫生态学中的关键问题。

昆虫生态学研究从昆虫自身行为和环境因素之间共同作用的角度,推导出这些行为影响所处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及这些环境对昆虫生态学方面的影响。

它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昆虫如何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调节本身的数量、新的昆虫种群的形成以及昆虫与其他组成群落的生物的相互作用。

昆虫生态学也就意味着研究与昆虫有关的所有主题。

这些主题包括昆虫物种的分布分配、昆虫对难以预见的农作物损害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影响、昆虫与昆虫之间以及昆虫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昆虫抗药性和昆虫病原体的流行。

此外,研究昆虫生态学还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以了解如何增加昆虫的生产性,以及如何提高共存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昆虫方面的研究对许多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及周边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包括水中环境、林区、草原和农业作物等,这些环境中的昆虫犹如连接点,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不同物种之间的和谐共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昆虫生态学研究便是致力于用预防性的方法来减轻它们带来的潜在影响,改良生态系统的状况,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昆虫生态学知识整理word精品

昆虫生态学知识整理word精品

1.1生态学与昆虫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 ?研究生命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马世骏,著名生态学家) 环境又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Levels of biological organization?Five levels: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869年,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描述“研究生物有机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几个重要概念:Species种生物个体间相近似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 fertile )的后代;population群,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Community群落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包含一定的空间。

Ecosystem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 ethology群体生态学syn ecology生态学的三个主要研究步骤:1、野外观察与调查。

这是基本方法;2、室内实验测定。

进一步完善,检验科学理论和假设。

这是重要途径;3、理论分析。

是前两者的升华,可用于解释现象和结果,指导生产实践。

田间昆虫取样调查的方法:A. 五点取样:适用于较小或近方形的田块,样点可稍大;B. 对角线取样:分单对角线和双对角线,样点可稍大,取样数较少;C. 棋盘式取样将田块划分等距、等面积方块,每隔一个中央取点;D. 单行线取样适用于成形的作物田;E. “Z”字形取样样点分布沿田边较多,田中较少。

主要针对在田间分布不均的昆虫,如红蜘蛛。

昆虫的观测方法:1、直接肉眼观察;2、拍打或抖动法(拍离法)3、抽吸法4、网捕法2.1种群生态学昆虫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of insec)的概念:研究种群,环境和时间、空间, 性比、出生率、存活率、迁移率、年龄结构、分布、种内竞争、种间竞争、生态对策、种群模型以及种群调节和数量波动原因等。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环境因素 对昆虫的影响
昆虫的 地理分布
昆虫种群 的生态对策
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环境,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 响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对昆虫而言,环境的类型 对中群动态的影响差别很大,在进行生态学研究时要进行全面分析。 影响昆虫的环境因素可分为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及土壤因子,也可以 被分为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及土壤环境。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昆虫的地理分布
三、我国昆虫的地理区系 我国昆虫区系,分别属于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古北区和东洋区, 两大区分界的东部在我国境内。古北区在我国部分可以再分为东北、华北、 蒙新、青藏四区;东洋区分为西南、华中、华南三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图2-1 我国昆虫地理区系
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三、昆虫的生态对策与防治策略 一般r对策害虫的繁殖力大,大发生的频率高,种群恢复能力强,许多 种类的扩散迁移能力强,常为暴发性昆虫,在其大发生前的控制作用常常 较小。故对此类害虫的防治策略应采取以抗性品种的应用为基础,化学防 治与生物防治并重的综合防治。 点击添加文本 对于K-对策害虫,常直接危害弄作为和林木的花、果实、枝干,造成 点击添加文本 的经济损失大。因而在其控制中,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视化学防治, 采用隐蔽性、局部性施药、连年防治,以持续压低种群密度。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而对于一些属于中间型的昆虫,利用生物防治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 果,而利用化学防治很容易造成再猖獗现象利于其繁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是昆虫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方式。生态对 策是物种在不同栖息环境下长期演化的结果,是昆虫对其生态环境适应能 力的体现,是种群的一种遗传学特性。主要包括繁殖开始是种群的大小、 年龄;与繁殖生长、生存、逃避天敌等有关的能力;生产量多而体小的后 代或量少而体大的后代间的繁殖能力的分配比例;这些繁殖能力在个体寿 命中的时间分布,以及迁飞和扩散能力等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一、生态对策的类型和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K-对策:内禀增长率 r值较小,环境容量K值较大,种群数量比较稳定。 点击添加文本 该类型的昆虫一般个体较大,世代周期较长,而年发生代数较少,对于环 境的恢复能力差。如金龟类、天牛类等。 r-对策:内禀增长率r值较大,环境容量K值较小,经常处于不稳定状 态。该类型的昆虫一般个体较小,世代周期较短,而年发生代数较多,对 于环境的恢复能力较强。如蚜虫类、螨类、棉铃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