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基本知识》word版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doc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doc
物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磁作用(电磁场)和电磁特性。
下
面是初三物理电磁学的常见知识点:
1. 电荷:电荷是物质中永恒不变的特性。
电荷可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它们的相互
作用称为电力,也称为电场力。
2. 电场:电场是由正负电荷产生的场现象,它会影响周围的物质,使物质产生排斥
和吸引的力。
3. 电势:电势也称电场能量,是描述电荷能量变化的函数。
它是按照电荷在某一特
定位置的能量来计算的,它表示电场在某一点处的强度。
4. 电容:电容是两个可导电体之间产生的电荷共振系统。
它可以储存和释放电能。
5. 电流:电流是指带电粒子在导体中从一个位置流向另一个位置的瞬时速度。
它可
以由电压来描述。
6. 电压:电压是指电流流动所产生的势能。
它与电势的概念类似,只是它更具体的
描述了电荷的流动状况。
7.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一物质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大小的比值,它反映了物质中
电磁特性的变化。
8. 磁场:磁场是由移动电荷产生的,它变动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
磁场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
9. 磁力:磁力是由磁场对物体产生的力,它可以用B描述,B描述了磁场在某一点处的强度。
10. 磁场感应:磁场感应是指电荷移动时磁场产生的运动,它会感应到通过它的电流。
以上是初三物理电磁学的常见知识点,每一知识点都是电磁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而这
些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实际应用过程中成功的关键。
电磁学基础知识

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µ是个变量,它随磁场的强弱而变化。 电磁学基础知识
7.1.3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H :介质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B 与介质
磁导率 之比。 H B
磁场强度H的单位 :安培/米(A/m)
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变化的磁场能使闭合的回路产生感应 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回路内磁通对电流的变化率。
楞次定律:
1833年,楞次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补充:闭合回路中感应 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的变 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具体地说,如果回路由于磁通增加而引起的电磁感应,则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 来的磁场反向;如果回路由于磁通减少引起电磁感应,则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 来的磁场相同。简要地说,感应电流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非线
对于铁心线圈来说,电感L不为常数。
性电
感 若为线性电感元件
eLdd t d(dL ti)Ld dti (2)
注
式(1)与式(2)是电动势的两种表达式,
意
一般当电感L为常数时,多采用式(2)。 而分析非线性电感时,由于L可变,一般采用式(1)。
电磁学基础知识
3、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习惯上选择电感元件上的电流、电压、自感 电动势三者参考方向一致,则
1. 概述 电磁铁是利用通电的铁心线圈吸引衔铁或保
持某种机械零件、工件于固定位置的一种电器。 当电源断开时电磁铁的磁性消失,衔铁或其它零 件即被释放。电磁铁衔铁的动作可使其它机械装 置发生联动。
根据使用电源类型分为: 直流电磁铁:用直流电源励磁;
大一电磁学知识点第一章

大一电磁学知识点第一章第一章电磁学基础知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荷与电流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电磁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第一章中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一、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之一,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电荷周围的一种物理场,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电场线由正电荷沿着电场方向指向负电荷。
二、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是描述静电相互作用力的数学关系,它表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之间的电荷量平方成正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为:F = k * (|q1| * |q2|) / r^2其中,F代表两个电荷之间的力,k是比例常数,q1和q2分别代表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是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三、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电场对单位正电荷的作用力大小,用E表示。
在电场中,可以通过电场强度来计算电荷所受的力。
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E =F / q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F表示电荷所受的力,q表示电荷量。
四、高斯定理高斯定理是描述电场的一个重要定律,它通过电场线的通量来描述电荷的分布情况。
高斯定理的公式为:∮E·dA = Q / ε0其中,∮E·dA表示电场线在闭合曲面上的通量,Q表示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ε0是真空介电常数。
五、电势差在电磁学中,电势差是描述电场能量转化的一个重要概念。
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需的功,单位为伏特(V)。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为:ΔV = W / q其中,ΔV表示电势差,W表示电场对电荷所做的功,q表示电荷量。
六、电容和电容器电容是描述电路元件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法拉(F)。
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的装置,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 / ΔV其中,C表示电容,Q表示存储的电荷量,ΔV表示电势差。
第1章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定律

则上式变为:
e(t) 2fN m sin(t 900 )
2 E sin(t 900 )
若取 m m0 为参考相量,则:
E j4.44 fN m
(1-5)
速度电势:
图1.3 磁通与感应电势的相量图
图1.4 感应电势与磁场、导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右手定则
e Blv
(1-6)
1.3.3 电磁力定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图1.1 磁力线与电流之间的右螺旋关系
磁通量
SB dS
(1-1)
若对于均匀磁场,若B与S垂直,则
BS
磁场强度H
B H
(1-2)
磁势:
F Ni
磁链:
N
1.3 基本电磁定律
电生磁的基本定律——安培环路定律 磁生电的基本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力定律 磁路的欧姆定律
1.3.5 线圈电感
根据 N 和式(1-8)得:
L i
L
N 2m
N2
S
l
上式给出了电感与结构参数以及磁性材料之间的关系式。
1.4 常用磁性材料及其特性
1.4.1 铁磁材料的磁化及磁滞回线
图1.10 铁磁材料的磁化
图1.11 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
1.4.2 磁化曲线与饱和现象
图1.12 铁磁材料与非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1.3.1 电生磁的基本定律——安培环路定律
LH dl ik Ni
(1-3)
若闭合磁力线上 H 处处相等,则上式变为: HL Ni
1.3.2 磁生电的基本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图1.2 磁通与其感应电势的正方向假定
d d
变压器电势:
e N
电磁学的基础知识

电磁学的基础知识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静电学到电动力学,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到电磁辐射,掌握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电磁现象和应用电磁技术具有关键意义。
一、电荷和电场在电磁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电荷和电场。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同类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电场则是电荷周围所产生的力场,负责传递相互作用力。
二、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库仑定律,电荷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三、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用E表示。
对于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由于电荷的性质,电场是以向外的径向方向存在。
四、电势差和电位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用V表示。
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时所做的功,就是电势差。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积成正比。
五、电场线电场线是描述电场空间分布的图形。
电场线以电场强度方向为切线,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进入负电荷或者无穷远。
六、电荷分布电荷分布可以分为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
对于均匀分布的电荷,可以通过积分来求解电场。
对于非均匀分布的电荷,则需要运用高斯定律或者数值计算来求解。
七、电场能量电场能量是指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场能量与电荷的大小和电势差的平方成正比。
八、电场的叠加原理在多个电荷存在的情况下,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可以叠加。
即总电场等于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之和。
九、电流和电阻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I表示。
电流的方向被约定为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十、电阻与电导率电阻与电导率成反比,电导率是导体的属性。
电导率越大,电阻越小。
常见的导体包括金属和电解质。
十一、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完整word版)五大电磁学知识点

2.磁感线
(1)在磁场中人为地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的切线方向表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曲线的疏密能定性地表示磁场的弱强,这一系列曲线称为磁感线.
(2)磁铁外部的磁感线,都从磁铁N极出来,进入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感线不相交.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
(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2.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U/I,单位: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②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不成立).
★6.串并联电路
电路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三、磁场
1.磁场
(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永磁体和电流都能在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2)磁场的基本特点: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3)磁现象的电本质:一切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4)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即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成为微小的磁体.
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定律

若对于均匀磁场,若B与S垂直,则 磁场强度 H
BS
单位:安培/米 (A/m)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为了分析磁场与电流的依存关系引入的辅助量
磁导率μ
单位:亨利/米(H/m) 真空的磁导率 μ0 、相对磁导率μr
(permeability)
反应导磁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第1章 磁路
1.1 磁场的基本知识
磁通密度或磁感应强度 B
(magnetic flux density)
单位:特斯拉(T)
(magnetic induction)
用于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磁通量 Φ
(magnetic flux)
单位:韦伯(Wb)
穿过某一截面积S的磁力线总数
B dS
NI
H l
i 1
n
i i
H 1l 1 , H 2l 2 , 称为磁路各段的磁压降
Ni H k lk H1l1 H 2l2 H
k 1
3
1.3 常用磁性材料及其特性
1.3.1 铁磁材料的磁化及磁滞回线
铁磁材料的磁化(magnetization)
Br 剩磁 residual magnetism
Hc 矫顽力 coercive force
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 (hysteresis loop)
1.3.2 磁化曲线与饱和现象
初始磁化曲线 initial magnitization curve 基本磁化曲线 normal magnitization curve
铁磁材料与非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几种常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
(3) 当磁路中含有空气隙时,由 于其磁阻较大,要得到相等的磁感 应强度,必须增大励磁电流(线圈 匝数一定时)。 磁路中含有空气隙时,由于其 磁阻较大,磁动势几乎都降在空气 隙上面。遗憾的是,气隙的存在往 往避免不了。
物理学电磁学基础(知识点)

物理学电磁学基础(知识点)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电磁现象。
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电力、电子设备、无线通信等都离不开电磁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电磁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电磁场、电磁波以及电磁感应等。
一、电磁场电磁场是一种在空间中存在的物理场,由电荷和电流产生。
电磁场有两个基本特点:电场和磁场。
1. 电场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场,描述了电荷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电场的性质由库仑定律描述,即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正比于它们的电荷量,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电场可以通过电场线表示,它们是沿着电场中的力线方向的连续曲线。
2. 磁场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一种物理场,描述了电流对其他电流的作用力。
磁场的性质由安培定律描述,即通过导线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电流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磁场可以通过磁力线表示,它们是沿着磁场中的力线方向的连续曲线。
二、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具有电场和磁场的振荡,并在空间中传播。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即30万千米/秒。
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医疗影像等。
其中,可见光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它的波长范围约为380纳米到760纳米。
三、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或者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变化速率有关。
在电磁感应中,也可以根据磁场变化产生的电动势来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等设备。
电动机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力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发电机则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总结电磁学是物理学非常重要的分支,涉及到了电磁场、电磁波以及电磁感应等多个知识点。
了解电磁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磁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磁学【电磁学】电学与磁学的统称,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
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现象、电磁感应、电磁辐射和电磁场等。
磁现象和电现象本质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变化的磁场能够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也能够激发磁场。
它是电工学和无线电电子学的基础。
【电】人类在很早以前就知道琥珀摩擦后,具有吸引稻草片或羽毛屑等轻小物体的特性。
物体具有吸引其它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物体带电”或称“物体有了电荷”,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当时并不知道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它称为电荷,并把具有这种斥力或引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
习惯上经常也把带电体本身简称为电荷。
近代科学证明;构成实物的许多基本粒子都是带电的,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和电子具有的绝对电量是相等的,是电量的最小单位。
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原子构成,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于组成。
通常,同一个原子中的正负电量相等,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表现为中性的或不带电的。
若由于某些原因(如摩擦、受热或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部分电子,就带正电,若得到额外的电子时,就带负电。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分别带有正电和负电的现象。
其原因是,当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因此原来两个不带电的物体因摩擦而带电,它们所带的电量数值上相等,电性上相异。
【静电感应】在带电体附近的导体,受带电体的影响在其表面的不同部分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因为,在带电体电场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进行重新分布,造成导体内的电场随之而变化,直到抵消了带电体电场的影响,使它的强度减小到零为止。
结果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异号的电荷,另一端出现与带电体同号的电荷。
如果导体原来不带电,则两端带电数量相等;如果导体原来带电,则两端电量的代数和应与导体原带电量相等。
在带电体附近的导体因静电感应而表面出现电荷的现象称为“感生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过程中,各个物体的电荷可以改变,但参于这一物理过程的所有物体电荷的代数和是守恒的,也就是说: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例如中性物体互相摩擦而带电时,两物体带电量的代数和仍然是零。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表述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
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于1785年发现的。
概述为: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和它们的电量Q1和Q2和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静电单位制中为1,式中F的单位是达因,Q的单位是静电单位制的电式中F的单位是牛顿,Q的单位是库仑,r的单位是米,这时比例系数K等于9×109牛顿·米2/库仑2。
为了简化电学中许多常用公式,往往将【库仑】(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1736~1806)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
1736年6月14日生于法国昂古莱姆。
他曾在美西也尔工程学校读书,这是一座新型的讲授理论和应用知识的学校。
离开学校后,进入皇家军事工程队当工程师。
他在西印狄兹工作了9年,因病而回到法国。
法国大革命时期,库仑辞去一切职务,到布卢瓦致力于科学研究。
法皇执政统治时期,他回到巴黎,成为新建研究院成员。
库仑在1773年发表有关材料强度的论文,他提出使各种物体经受应力和应变直到它们的折断点,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就能计算出物体上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沿用至今,是结构工程的理论基础。
1777年库仑开始研究静电和磁力问题。
当时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针中的磁针问题。
库仑认为磁针支架在轴上,必然会带来摩擦,要改良磁针的工作,必须从这一根本问题入手,他提出用细头发丝或丝线悬挂磁针。
他又发现线扭转时的扭力和磁针转过的角度成比例关系,从而可利用这种装置算出静电力或磁力的大小。
这导致他发明定量扭秤。
扭秤能以极高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
1779年库仑分析摩擦力,并提出有关润滑剂的科学理论。
他还设计出水下作业法,类似于现代的沉箱。
1785~1789年,库仑用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导出了有名的库仑定律。
1806年8月23日库仑在巴黎逝世。
电荷的单位库仑,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点电荷】点电荷并不是指带电体非常小的电荷实体,而是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可以不考虑其大小和分布状况的带电体。
例如,当带电体的线度在所讨论的问题中远小于其他距离和长度时。
这时的电荷分布也可看作为点电荷。
点电荷只是一个为讨论问题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概念,这一点与研究力学时引入质点的概念相似。
【电介质】不导电的物质称为“电介质”,又叫做“绝缘体”。
组成电介质的原子或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在一般条件下不能相互分离,因此在电介质内部能作自由运动的电荷(电子)极少,电导率均在10-8西门子/米以下。
当外电场超过某极限值时,电介质被击穿而失去介电性能。
电介质在电气工程上大量用作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的介质及特殊电介质器件(如压电晶体)等。
在电介质中的两个点电荷之电介质都有它自身的ε,不同物质的介电常数各不相同。
【介电常数】又称为“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
在同一电容器中用某一物质作为电介质时的电容与其中为真空时电容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通常随温度和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的频率而变。
电容器用的电介质要求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以便减小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
【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叫做电场。
在电荷周围总有电场存在;同时电场对场中其他电荷发生力的作用。
观察者相对于电荷静止时所观察到的场称为静电场。
如果电荷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则除静电场外,同时还有磁场出现。
除了电荷可以引起电场外,变化的磁场也可以引起电场,前者为静电场,后者叫做涡旋场或感应电场。
变化的磁场引起电场。
所以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的作用要通过电磁场来传递。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矢量,常用来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方向可用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来确定;电场强弱可由试探电荷所受的力F与试探点电荷带电量q的比值(F/q)来确定,也就是说某点电场的强弱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力的大小。
试探点电荷应该满足两个条件;(1)它的线度必须小到可以被看作点电荷,以便确定场中每点的性质;(2)它的电量要足够小,使得由于它的置入不引起原有电场的重新分布。
电场强度的实用单位为伏特/米或牛顿/库仑。
常用的单位还有伏特/厘米。
由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点电荷q在电场中某一点所受的电场力,等于该点电场强度E和电荷q的乘积,即=q。
如果是正电荷,和同方向,如果是负电荷,和反方向。
电场强度和电场力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场强度完全由电场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而电场力是荷q,但的量值与q无关,因为电荷在电场中某一指定点所受的力是和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
所以对指定点来说,与q的比值是不变量。
【电动力学】研究电磁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为出发点,运用数学方法,结合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阐明各种电磁现象。
同量子理论结合又产生了量子电动力学。
【电子的发现】19世纪末,电学兴起,这提供了破坏原子的方法。
在低压气体下放电,原子被分为带电的两部分。
1897年,美国的汤姆逊在研究该两部分电荷时,发现其一带负电(称为电子),而另一个较重要的部分则带正电。
这一事实说明原子不再是不可分割的。
1895年,德国的仑琴发现X光,接着贝克勒尔及居里夫妇相继发现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就是可放出“某些东西”的原子。
这些东西后来被称为α、β粒子,飞行很快。
可穿透物质。
这一穿透能力很快应用于探讨原子内部构造的工具,实验结果有时粒子毫无阻碍地通过,有时则又发生猛烈的碰撞。
用汤姆逊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
1911年卢瑟福为了解释这一实验结果,提出一个新的原子模型。
他证明: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必须集中于一个非常小而重的原子核里,而电子则如行星绕日般地围着原子核转动,原子核与电子间是有很大空隙的。
用这一模型算出的数值,证实了实验结果。
【场的迭加原理】如果一个电场由n个点电荷共同激发时,那么电场中任一点的总场强将等于n个点电荷在该点各自产生场强的矢量和即【电力线】电力线是描述电场分布情况的图像。
它是由一系列假想的曲线构成。
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电场方向一致,曲线的疏密程度,跟该处的电场强度成正比。
电力线比较形象地表示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在静电场中电力线从正电荷开始而终止于负电荷,不形成闭合线也不中断。
在涡旋电场中,电力线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闭合线。
由于电场中的某一点只有一个电场方向,所以任何两条电力线不能相交。
电力线上各点的电势(电位)沿电力线方向不断减小。
【法拉第】(Faraday,Michel,1791~1867)法拉第是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在物理学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1834年他研究电流通过溶液时产生的化学变化,提出了法拉第电解定律。
这一定律为发展电结构理论开辟了道路,也是应用电化学的基础。
1845年9月13日法拉第发现,一束平面偏振光通过磁场时发生旋转,这种现象被称为“法拉第效应”。
光既然与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法拉第便认为光具有电磁性质。
1852年他引进磁力线概念。
他主张电磁作用依靠充满空间的力线传递,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开辟了道路,也是提出光的电磁波理论的先驱,他的很多成就都是很重要的、带根本性的理论。
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所有现代发电机都是根据法拉第的原理制作的。
法拉第还发现电介质的作用,创立了介电常数的概念。
后来电容的单位“法拉”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法拉第从小就热爱科学,立志献身于科学事业,终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
【麦克斯韦】Maxwell James Clerk英国物理学家(1831~1879)。
阿伯丁的马里查尔学院和伦敦皇家学院、剑桥大学教授,并且是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奠基人。
皇家学会会员。
在汤姆逊的影响下进行电磁学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式,这是电磁学中场的最基本的理论。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计算出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他认为:光就是电磁波的一种形态。
对于统计力学、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建立也作出了贡献。
引进了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律以及分子之间相互碰撞的平均自由程的概念。
著有《论法拉第力线》、《论物理力线》、《电磁场运动论》、《论电和磁》、《气体运动论的证明》、《气体运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