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人口社会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存有实证主义和表述主义。

2.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一个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社会学的想象力”。

3.自我感觉的贫穷就是指主观贫穷。

4.邦加兹模型中提出的四个最有意义的变量是已婚妇女比、避孕、人工流产和产后不育期。

5.人口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各种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

6.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和两个抑制。

7.社会结构的基础就是人口的自然结构。

8.国际人口迁移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理论。

9.相同时期、相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就是指生育率。

10.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提出了《新人口论》。

11.一个国家最大的国情调研是人口普查。

12.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化解人口过剩的两种遏制就是“积极性遏制”和“预防性遏制”。

13.“两种生产”的原理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来的。

14.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倡晚婚的人是梁启超。

15.戴维斯和布莱克明确提出了影响生育率的中间变量理论。

16.同批人长大后平均值每人一生可以存活的年数就是指平均值预期寿命。

17.婚姻侵蚀就是所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发生的数量不均衡现象。

118.从空间角度,城市化过程的发展路径分成扩张型城市化理论和全球化的城市化理论。

19.中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21年。

20.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阿森杜蒙特指出分析人口变化存有三种途径:社会学方法、变迁的方法、文化的方法。

21.我国传统社会的生育模式是由死亡率控制的多育生育模式。

22.第一个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是由泽林斯基提出来的。

23.通常把家庭生民周期分割为构成、拓展、平衡、膨胀、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

24.城市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逆城市化”阶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口学概论》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66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口学概论》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66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口学概论》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663)一、分析题1.《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全社会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人们对人口问题已形成以下共识: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节制生育,不应放任自流;解决人口问题不仅应关注数量,还应强调提高素质和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只有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才能最终获得解决。

同时,人们的婚育、养老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等观念逐渐被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观念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1970年的20. 8岁提高到1998年的23. 57岁,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3%o平均家庭规模从1971年的4. 84人减少到1998年的3. 63人。

”请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口发展开始面临的人口形势是什么?(2分)答:(1)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分)(2)现阶段中国人口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28分)答:(2)随着低生育率的到来,中国人口发展开始面临一个全新的人口形势,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①生育率将继续走低,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在经历了自20世纪90年代之初以来近二十年的低于更替水平的低生育率以后,低生育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显现。

大量农村小学的合并,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源减少;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的高考人数锐减将导致一些大学招生困难;而“民工荒”的出现将使一些企业因招不到工人而被迫减产或关闭。

这些现象的到来是不难预见的。

欧洲和亚洲许多为低生育率而困扰的国家的经验教训提示我们,生育率一旦跌入低于更替水平的“陷阱”就难以回升。

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第一是老龄化速度快,以致从社会到家庭都难以如发达国家那样在漫长的过渡中逐渐适应而感到措手不及。

人口试题及答案

人口试题及答案

人口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2. 人口密度是指:A. 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B. 单位时间内的人口增长数C. 单位面积内的人口减少数D. 单位时间内的人口减少数答案:A3. 人口老龄化是指:A.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B. 15岁及以下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C.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0%D. 15岁及以下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0%答案:A4.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经济因素B. 战争C. 自然灾害D. 个人兴趣答案:D5. 人口增长模式通常分为:A. 传统型和现代型B. 低增长型和高增长型C. 稳定型和波动型D. 快速增长型和缓慢增长型答案:A6. 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 了解人口数量和结构B. 了解人口的健康状况C. 了解人口的受教育程度D. 了解人口的居住环境答案:A7. 人口红利是指:A. 人口数量的增加B. 人口结构的优化C. 人口质量的提高D.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答案:B8. 人口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优化人口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9.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 资源消耗增加B. 生态系统破坏C. 经济发展加速D. 环境污染加剧答案:C10. 人口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B.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C. 人口的增长和减少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口增长模式包括: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答案:ABD2. 人口迁移的类型包括:A. 国内迁移B. 国际迁移C. 城市迁移D. 农村迁移答案:AB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包括:A. 劳动力短缺B. 医疗保健压力增加C.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D. 教育资源过剩答案:ABC4. 人口政策的措施包括:A. 计划生育B. 鼓励生育C. 移民政策D. 教育政策答案:ABCD5. 人口普查的内容通常包括:A. 人口数量B. 人口结构C. 人口分布D. 人口素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有哪些内容?3.人口发展规划编制的工作原则是什么?4.简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一盘棋”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5.新型婚育观念的内涵是什么?6.简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任务。

二、论述题(20分)7.详细论述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妇女地位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8. 2005年底,“青春健康”项目在全国建立了“亲青服务”机构1987个,培训“亲青服务”人员9248人,接受过“亲青服务”的青少年人数大约为十七万人次。

通过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了解到,“亲青服务”的概念初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学校、家长、相关人员及社会认为给青少年提供性健康的咨询和服务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一些青少年通过不同方式的服务,如网络、电话、面对面咨询等,解决了他们的困惑和问题。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亲青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高等。

为此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于2008年制定了“生育关怀一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2008-2013年),将青春健康项目纳入“生育关怀”之中,进一步加以推进和完善。

生育关怀一青春健康行动通过在校内外、工作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地建设青春健康教育示范点和培训基地,以生活技能培训为核心内容,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要方法,以同伴教育为主要手段,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培训;初步建立起亲青服务网点,严格控制服务标准,确保青少年获得优质、适宜且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性与生殖健康专业咨询和服务;通过支持、协助中国青年网络(China Youth Network)建设,健全和增强青年参与机制,最大程度地鼓励和促进青少年参与。

目前,生育关怀一青春健康行动已经在全国30多个省(区、市)全面铺开,中国计生协和各地计生协在宣传倡导、资源开发、机制探索、活动开展、人员培训、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惠及青少年300多万人,收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的广泛欢迎。

人口社会学_中国政法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人口社会学_中国政法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人口社会学_中国政法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人口学研究的是:答案:所有选项2.因变量是指:答案:一种变量,它的变化依赖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3.人口学研究有三种经典类型,在社会人口学这个模型当中, 因变量是:答案:人口学的4.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认为:答案:人口增长是几何形式的增长,而食物的增加是呈算数形式的5.John Graunt 首先发现了:答案:全部都是6.马克思认为人口过剩是由于以下哪项原因造成的:答案:资本主义7.在大多数人类社会中,出生性别比(SRB)接近于:答案:男:女=105:1008.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10,这些国家和地区有台湾、中国大陆等,还包括答案:韩国(南朝鲜)9.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可能导致的问题是:答案:有过多的男孩出生10.人口的倍增时间约等于70除以:答案:每年人口的增长率11.早期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答案:高死亡率1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前三个国家按照顺序排列依次是:答案:中国印度美国13.造成全球人口增长的主要是:答案:发展中国家14.人口转型(DEMOGRAPHIC TRANSITION) 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答案:低死亡率和高生育率15.在人口转型的第二个阶段中,出生率并未随着死亡率的下降而下降,其原因是:答案:高比例的移民16.人口学主要关注:答案:人口规模,分布和构成17.在西方国家,造成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答案:所有选项都是18.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至关重要, 原因是:答案:三个选项都是19.用来测量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又可以反映出人们经济负担的是:答案:抚养比20.2000年,世界上65岁及以上老人所占的比例是:答案:7%21.世界上65岁及以上的老人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答案:中国,印度,美国22.从长远来看,对一个国家的年龄/性别结构影响最大的人口过程是:答案:生育23.纵观中国的人口的历史变化,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答案:都正确24.如果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0.5%,那么该人口倍增需要多少年的时间:答案:14025.人口金字塔之所以被这样命名,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个金字塔并且:答案:它准确地描述了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26.John Mill的主要观点是:答案:生活水平是生育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27.Dumont 认为答案:全部都是28.Durkheim 指出答案:所有都是29.现代化理论是答案:个人并没有刻意降低他们的死亡风险去促成现代社会死亡率的下降30.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答案:所有都是31.未来德克萨斯州的多数人口将是西班牙裔人口,这是因为:答案:西班牙裔移民的移入和西班牙裔人口的生育率高32.男性比女性出生的多,这种情况是出现在:答案:几乎所有已知的社会33.在一个总抚养比(TDR)中,我们将结果乘以100,如果TDR的值为105,这说明答案:每100个生产者对应105个受抚养者34.0-14岁人口和65岁以上的人口的总和是总抚养比的哪一部分?答案:分子35.极端失衡的性别比出现的原因有:答案:所有都是36.可以影响人口金字塔的形状的因素有答案:所有都是37.人口减少将首先在以下哪个地区发生答案:欧洲38.假如你是一位人口学家,正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对该地的人口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

《人口学概论(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学概论(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学概论(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中国的人口年龄金字塔。

2.简述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

3.简述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二、论述题(30分)
5.阐述影响生育率转变的宏观社会因素和微观因素包括哪些?
三、分析题(30分)
6.有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经济基础、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
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在中国,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同时发生,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难度。

请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10分)
(2)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10分)
(3)结合资料和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应对老龄化的措施?(10分)。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人口过程:生育制度,死亡制度,人口迁移,人口转变。

(2)人口结构:A.自然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伤残结构。

B.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和农村。

C.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职业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

(3)人口变迁:人口与社会变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史,人口质量,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人口与资源。

二、简述人口的双重属性(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

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

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

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

出生,家庭、学习,学校学习,就业,婚姻,生育,退休,死亡。

三、简述死亡制度的分析框架极限寿命平均预期寿命生物因素死亡制度who where when why what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活方式)经济因素极限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生物因素和死亡制度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死去的是什么人(死者的社会角色进行死亡率差异分析),在什么地方死(医院、家中,工作场所或者其他),在什么时间死(个体死亡的年龄或不同历史时期),以什么样的方式死亡(疾病、事故、自杀或老死进行死因分析),死亡的符号意义(死亡的文化功能),各种经济原因,文化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各种政治原因。

《人口社会学(1)1152》在线作业1答卷

《人口社会学(1)1152》在线作业1答卷
C.计划生育政策
D.人口政策
答案:D
9.1957年,现代人口思想家马寅初先生在他的著作( )里面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A.《新人口论》
B.《人口论》
C.《户口人丁论》
D.《生计篇》
答案:A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
3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
A.自然环境
B.历史因素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人口过程
答案:ABCD
32.常用的社会学年龄分组包括( )。
A.劳动年龄
B.受教育年龄
C.义务兵年龄
D.育龄妇女
答案:ABCD
33.根据人口政策的实施目标,可以把人口政策分为( )。
A.生活跨度
B.婚姻状况
C.同期群
D.生命事件
答案:AD
29.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主要有( )。
A.增殖人口观
B.适度人口观
C.限制人口观
D.结构人口观
答案:ABC
30.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现人口的社会属性的指标是( )。
A.数量
B.质量
C.平均寿命
D.家庭婚姻制度
答案:CD
《人口社会学(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计划生育最早由( )提出。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加拿大
答案:C
2.( )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A.家庭
B.家庭结构
C.家庭制度
D.家庭人口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社会学》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人口迁移的类型。

2.简述贫困人口的结构化特征。

3.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20分)
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
资料: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之际,中国的生育政策却走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一在计划生
育政策执行30年之后,面对出现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老龄化加速等新情况,中国人口却出现低生育率隐忧。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就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数据来看,众说纷纭,奠
衷一是。

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一个事实无可置疑,中国已
经进入低生育率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教授顾宝昌表示,目前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进入
低生育率行列,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下降得那么急剧,由此带来的挑战将非常严峻。

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7.什么是生育率?(5分)
8.中国生育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哪三种类型?(9分)
9.请结合实际,阐述生育率的急剧下降给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6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1)按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分为经济性迁移和非经济性迁移。

(2分)
(2)按照迁移的社会单位,分为单人迁移、单户迁移和集体迁移。

(2分)
(3)按照迁移的社会组织情况,分为有组织迁移和无组织迁移;有计划迁移和无计划迁移。

(2分)
(4)按照迁移的决策选择,分为自愿迁移和强迫性迁移。

(2分)
(5)按照迁移的地域类型,分为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地区间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