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版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汇编
A (电测标)645-2009-001号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备案文件

A(电测标)645-2009-001号《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备案文件
1术语
1.1预付费电能表
实现电能计量、数据处理和预付费功能的电能表。
1.2剩余电量(金额)
预付费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电量(金额)值,该值应大于或等于零。
1.3透支电量(金额)限值
预付费电能表内的剩余电量(金额)为零后,允许用户继续使用的最大电量(金额)的限定值。
1.4报警电量(金额)限值
评价预付费电能表内所剩电量(金额)水平的限定值,当电能表中的剩余电量(金额)等于或低于该限定值时,电能表将发出声音或光信号,用以提示用户。
2.数据标识编码表
表1电能量数据标识编码表
表2事件记录数据标识编码表
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通信协议备案文件
表4冻结数据标识编码表
3.状态字、特征字
电表运行状态字3(操作类)
示时的状态,该状态位置1,提示用户需购电或交费。
注2:电能表类型有非预付费型、电量型预付费和电费型预付费三种。
当电表类型为00时定义为非预付费型电能表;当电表类型为01时为电量型预付费电能表;当电表类型为10时定义为电费型预付费电能表。
电表运行特征字1。
电能计量职业标准(2009[1].9.19)
![电能计量职业标准(2009[1].9.19)](https://img.taocdn.com/s3/m/a1368b3787c24028915fc3c4.png)
东风汽车公司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检修工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及代码电能计量装置检修工 6070505001.2 职业定义从事电能表以及与它们连用的各类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的安装、检修、检验、故障处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外作业,有一定噪声及尘土,部分工作接触有害气体,部分工作需高空作业。
1.5 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无妨碍电气作业的禁忌病症,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观察、学习、领悟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本专业技校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播放设备及绘图仪器等。
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专用工具及辅助材料等,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相应等级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1.8.2.1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⑴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⑵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备案文件(增补645-09-001)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备案文件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9年9月17日根据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自2008年6月实施以来,共进行了两次备案。
此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功能、型式、技术规范中的具体要求,再次对DL/T 645-2007通信协议内容进行扩展备案,以满足国网智能电能表的生产制造。
本文将三次备案内容按照标准格式汇总到一起,以方便使用者阅读和理解。
本文涉及内容为智能电能表远程控制、阶梯电价、日冻结、整点冻结、事件触发阀值、多功能信号输出设置、预付费、总功率因数超下限、公网通信参数设置、事件记录、月度累计电量、安全认证。
一、通信协议命令帧1. 跳合闸、报警、保电1.1 主站请求帧a) 功能:跳闸、合闸允许、报警、报警解除、保电和保电解除。
b) 控制码:C=1CHc) 数据域长度:L=08H+数据长度d) 帧格式:注1:N1为控制命令类型,N1=1AH代表跳闸,N1=1BH代表合闸允许,N1=2AH代表报警,N1=2BH代表报警解除,N1=3AH代表保电,N1=3BH代表保电解除。
N2保留。
N3~N8代表命令有效截止时间,数据格式为ssmmhhDDMMYY。
注2:本命令无须硬件配合。
注4:不带安全认证密级为02。
带安全认证密级为98,N1~Nm为密文。
1.2 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C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1.3 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C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2 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命令2.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设置多功能端子输出信号类别b) 控制码:C=1DHc) 数据域长度:L=01Hd) 帧格式:注1:数据域NN是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字,意义:00-时钟秒脉冲,01-需量周期,02-时段投切。
电表上电后默认输出时钟秒脉冲。
注2:本命令无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
注3:本命令支持广播方式,无须应答。
智能电能表安全规范宣贯材料补充文件091023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与DL/T645-2007规约交叉部分需要明确的问题1、 明确‘跳合闸、报警、保电’命令明文及密文传送时的数据顺序对于N1~Nm : N1 N2N3~N8 XX XXYYMMDDhhmmss1 1 6* * *命令保留,默认为0 有效截止时间若明文传送,在通讯线上传输顺序为(以跳闸为例) 1A 00 ss mm hh DD MM YY若为密文传输,在送到加密机之前,数据顺序为 1A 00 YY MM DD hh mm ss经过加密后得到20个字节的密文,分别为m1~m20,其在通讯线上传输顺序为 m20 m19 …… m12、 本地费控电表两套费率表更新需要明确的地方更新原则:通过CPU 卡更新电表费率价格文件,若要实现未来某个时间启动,则必须将待更新的费率价格信息写入CPU 卡中第二套费率价格文件中,同时设置切换时间、更新标志。
通过远程更新费率价格文件,若要实现某个时间点启动,首先要查询当前电表中当前运行在第几套费率价格表,然后通过远程下发费率价格信息到电表的另外一套费率价格表中,最后设置切换时间即可。
此时ESAM 仅仅起到解密与数据验证作用。
A 、通过CPU 卡更新本地费控电表内的费率价格参数,要按照以下顺序更新B 、从远程更新本地费控电表内的费率价格参数要按照以下顺序更新:3、本地费控表编程记录说明为了全面、准确的记录编程动作,建议在安全模式下,编程信息按照以下原则记录A、插卡时的信息记录通过插卡更新参数时,要记录编程记录,信息交换安全认证规范上有详细描述。
若考虑通过规约设置参数产生编程记录重叠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1:若按下编程按键后没有通过规约下发参数,此时插入卡片更新参数,则记录一次编程记录,格式为9999XXXX。
卡片拔出后,本次编程结束。
若卡片拔出后,编程按键还是在编程状态,并且有通过规约下发的参数更改,则按新的编程记录处理。
情况2:若卡片插入前,编程按键已经按下,并且有通过规约的编程操作,插入卡片更新参数,首先将上述编程记录结束,然后在开始卡片的编程记录,卡片拔出后,卡片编程记录结束。
AMI智能电能表标准体系

AMI标准体系介绍和规划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国际上两大标准化组织之一,它所制定的标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贸易和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共同遵循的技术依据,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采用。
IEC第13技术委员会(TC13)负责制定与《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设备》专业有关的国际标准。
TC13专业的所有标准根据其类别的不同、对象的不同以及技术要求的共性及特殊性分别编入IEC 62051~IEC 62059共九个分区内,具体内容如下:①IEC 62051:GB/T 17215.1XX 交流电测量—术语②IEC 62052:GB/T 17215.2XX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包括通用的定义、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③IEC 62053:GB/T 17215.3XX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按具体设备分别制定要求)④IEC 62054:GB/T 17215.4XX交流电测量设备─费率和负荷控制─特殊要求⑤IEC 62055:GB/T 17215.5XX交流电测量─付费售电系统⑥IEC 62056:GB/T 17215.6XX交流电测量─抄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⑦IEC 62057:GB/T 17215.7XX交流电测量─试验设备⑧IEC 62058:GB/T 17215.8XX交流电测量设备─验收检验⑨IEC 62059:GB/T 17215.9XX交流电测量设备─可信性标准信息汇总表通讯配置建议AMI 与智能家居与家庭网络(AMI 与三网)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结构和硬件要求应用通讯鉴定设备电动汽车:IEC61851,ISO/IEC27000:国际上信息安全标准,IEC62559(能源系统发展规划要求和智能化方法)。
QGDW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 / GDW355 — 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征求意见稿)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新订货的,用于测量频率范围为45Hz~65 Hz的单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
本标准中规定了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环境条件、规格要求、显示要求、外观结构、安装尺寸、材料及工艺等型式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Z 21192-2007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Q/GDW 205-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Q/GDW 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3规格要求3.1标准的参比电压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3-1。
表3-1标准的参比电压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参比电压(V)直接接入2203.2标准的参比电流标准的参比电流见表3-2。
表3-2标准的参比电流电能表接入方式标准值(A)直接接入5,10经互感器接入 1.53.3最大电流最大电流应是参比电流的整数倍,倍数不宜小于4倍。
3.4标准的参比频率参比频率的标准值为50Hz。
4环境条件4.1参比温度及参比相对湿度参比温度为23℃,参比相对湿度为40%~60%。
4.2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见表4-1,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Q / GDW355 — 2009表4-1工作温度范围表规定的工作范围−25℃~60℃极限工作范围−40℃~70℃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40℃~70℃4.3工作相对湿度不大于95%。
4.4大气压力63kPa~106.0kPa(海拔4000m及以下),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5显示5.1显示方式电能表采用LCD显示信息,液晶屏可视尺寸为60mm(长)×30mm(宽);数字不小于4mm(宽)×9mm(高);汉字不小于3mm(宽)×4mm(高);符号不小于3mm(宽)×3mm(高)。
1级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规范(090630)

Q/ GDW Z ×××—200× ICS29.020备案号:CEC ××—××××备国家电网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 1级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ass 1 polyphase multifunction Watt-hour meters 20××-××-××发布 2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Q/ GDW目次前言 (II)1总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特殊资质要求 (3)5技术要求 (4)6试验项目及要求 (15)7验收要求 (21)8供货与运行质量保证要求 (24)9售后服务要求 (24)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26)附录B显示项目表 (27)附录C电能表招标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31)前言本规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范电能表管理工作要求,结合公司系统常年运行管理的经验,参考其他相关电能表标准和规程制定而成。
本标准明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1级三相计量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招标采购的相关要求,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计量处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公司、山东电力公司、江苏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安徽电力公司、吉林电力公司、甘肃电力公司、湖北电力公司、国网电科院、国网信通公司共计13个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宗发、杜新纲、宗建华、卢兴远、徐英辉、刘忠、许均、刘国跃、张勇红、张洪明、阳龙、王思彤、刘宣、葛得辉1总则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1级三相计量用多功能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智能电能表知识简介

3. 智能电网
2008年末,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引发了世界 金融危机,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举措,智 能电网建设成为全球发展电力工业的焦点。国 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初,提出了建设智能电 网的构想,并于2009年5月公布了坚强智能电 网建设计划。
3.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将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发电、蓄能、输电、配电、用电以及终端用户 的各种电气设备和用电设施,通过数字化、信 息化网络有机连接在一起,为电力终端用户提 供全面服务,为社会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能源 资源,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全部采用电 子元器件组成的交流电能表。这类电能表由于 没有转动元件,故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 )标 准将其定义为静止式电能表,国内也称为电子 式电能表。1976年,日本研制出了静止式电 能表,但在现场使用环境下,暴露出了抗干扰 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一度影响了其应用进程。
1.电能表发展历史
为了减少电能表的尺寸和重量,科技人员研究 把电压和电流磁路分开,采用独立电流铁心的 结构。20世纪初,电能表的铜制转动圆盘被铝 盘代替,且采用了性能较好的导磁材料,进一 步减轻了电能表的重量,同事降低了功耗,提 高了电能表的性能。 20世纪20年代,铁心的总质量已降到只有1.52千克的水平,当时的生产规模已达到年产量 10万台。
3. 智能电网
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有以下特点: 1) 各种分布式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设 备可以方便的接入电力系统。 2) 开放式的电力市场,允许用户根据价格信息 和鼓励的其他用电方式多方面制定购电方案; 电力调度部门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供经 济调度,节能调度方案,电网运行效率显著提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贯材料
第一分册 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 2009 年 9 月 北京I Nhomakorabea目录
目录
一、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 1 前 言 .................................................................................................................................................... 2 1 适用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电能表功能要求 .................................................................................................................................. 5 5 功能配置表 ........................................................................................................................................ 10 附录 A 电能表功能配置推荐表............................................................................................................. 12 附录 B 电能表显示代码 ........................................................................................................................ 17
二、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18 前 言 .................................................................................................................................................. 19 1 适用范围 ............................................................................................................................................ 2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0 3 规格要求 ............................................................................................................................................ 20 4 环境条件 ............................................................................................................................................ 20 5 显示 .................................................................................................................................................... 21 6 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 23 7 材料及工艺要求 ................................................................................................................................ 23 附录 A 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尺寸图............................................................................................. 26 附录 B 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尺寸图............................................................................. 33 附录 C 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尺寸图 ............................................................................................ 41 附录 D 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尺寸图............................................................................. 49 附录 E 单相电能表载波通信模块结构要求......................................................................................... 56 附录 F ESAM 模块结构要求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