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煤炭资源回收率和煤质关系的综合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炭资源的现状与问题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的开采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煤炭资源的开采浪费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其次,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煤炭开采和利用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可以采用清洁煤技术,减少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护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煤炭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对于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可以从经济效益方面评估,包括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成本与收益,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其次,可以从环境效益方面评估,包括减少污染排放对环境的改善。

此外,还可以从社会效益方面评估,包括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就业机会等。

四、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研究。

以某煤炭企业为例,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护环境,通过综合利用,开发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该企业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性。

五、结论与展望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分析2800字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分析2800字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分析2800字摘要: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节能减排,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加工煤炭资源同时致力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效益循环经济来源于英文cyclic economy,主要是指在开发资源、加工产品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将粗放型经济体制转换为集约型经济,坚持节能环保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发新的资源,全面提高综合效益。

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资源的扶持,但是煤炭企业在加工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综合效益,实现节能减排,发展集约型经济的目标。

本文将简单介绍循环经济的内涵,并从开发煤炭加工所使用的电力资源,充分利用煤炭加工的废弃物,延伸煤炭加工的产业链等三个方面来浅谈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益提供帮助。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英语单词cyclic economy的译文,其基本内涵是在开发资源、加工产品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环保、降低能耗为指导理念,将粗放型经济体制转换为集约型经济,大力开发新能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综合效益。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措施(一)开发煤炭加工所使用的电力资源煤炭加工离不开大量的电力资源的支撑,仅依靠水力发电必然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为了节约用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其他自然资源来发电,例如用太阳能发电,使用风力发电机为煤炭加工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开发地热资源和余热锅炉来发电以及使用余压发电技术等。

太阳能这种自然能源热量极高,使用太阳能发电可以依据阿基米德的聚光镜原理,让太阳光集中反射到锅炉上,锅炉上所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就会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是一种将光直接转换成热能的发电装置。

我国煤炭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成效、问题与建议

我国煤炭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成效、问题与建议

资源 的节 约和综合利用 不仅为煤炭企 业解决 了实际生
产 问题 ,还创造 了额 外的经济收入 。
技术 3 4 项 ,包 括煤炭开 采技 术 、煤炭洗选 技术 、煤炭 综 合利用技术 等。 比较典型 的有煤矸石 井下充填置换 煤成 套技术 、建筑 物下综合 机械化充填 采煤 技术 、刨 煤机 薄煤层开 采技术 、矸石 电厂及瓦斯 发 电余热热 电 冷 联供 技术 、特 厚 煤层 采 空 区瓦 斯地 面 直井 抽 采 技 术 、易选煤复 合式干法选煤 技术与工 艺 、煤系共伴 生 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
1 . 2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环境效益
煤 矸石等煤伴 生矿物 、矿 井水及选煤尾 矿的综合 利用 ,不仅减少 固体废 弃物排放 ,节 约 了大量 土地 , 而且 减少 了对 环境 的污染 。例如 ,有 的企 业对 矿井
水 的有 效处理减少 了企 业污水排放量 ;还有 些煤 炭企 业通过 加强对煤泥 的综合利用 ,采取发 电、制备水煤
浆等有 效措施 ,不仅 变废为宝 ,而且减少 了煤泥对环
境 的影响。
1我国煤炭企 业在综 合利用方面取 得的成效
1 . 1技术先行 ,涌现出一批先进适用技 术
近年 来 ,各 煤炭 企 业 致力 于 先进 适 用 技术 的 研
1 . 3 开采 回采 率提高 ,盘活 大量煤炭及 共伴 生资源 各煤 炭企 业在实施 综合利用过程 中 ,提高 了开 采 回采率 、选矿 回收率 、综 合利用 率 。企业 采取各 种 措施提高 “ 三 率” ,盘 活大量煤炭 资源 以及共伴 生资
存在 的问题 ,结合典型企业案例分析,我国应通过建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建立综合利用先进技 术储备库,加 强综合利用技 术研发力度和深度 .多方面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并引导煤炭企业针对 自身问题充 分利用市场价格因素协调资源的合理配 置,进而推动我 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煤炭企业;综合利用 ;成效;建议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煤炭综放工作面是一种综合开采煤炭资源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综放法进行连续开采。

在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炭的回收率是评价综放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提高煤炭回收率,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需要进行全面的科学规划。

在进行综放工作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煤层的厚度、质量、断裂情况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采煤机的工作参数。

在综放工作面运营过程中,还需要精确测量煤层的厚度和煤质指标,及时调整采煤机的工作参数,保持最佳采矿效果。

要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需要采用合适的采煤工艺。

传统的综放工艺中,采用了爆破炸药进行煤层破碎,但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煤炭矸石的过多损失。

而钢绳矿山切割机等现代采煤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炭矸石的损失。

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挡煤板和导煤管等装置,避免煤矸石顺带入巷道,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要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需要加强对煤炭矸石的处理和利用。

常见的煤炭矸石处理方法包括重介质分选、离心浓缩和浮选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煤炭矸石中的有用矿物分离出来,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可以将剩余的煤炭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于建筑材料制备、道路基础填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规划设计、采煤工艺、煤炭矸石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先进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手段,可以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实现对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将对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和环境保护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1. 概述煤炭资源的重要性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不仅支撑着全球能源供应,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煤炭资源的利用却存在着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急需找到高质量利用的路径。

2.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意义重大煤炭的高质量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尤其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3. 煤炭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和消耗会造成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因此,必须对煤炭资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相应的影响。

4. 煤炭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煤炭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同时,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还能够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路径探讨要实现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需要深化煤炭资源开采技术、降低煤炭燃烧排放、加强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要加大相关部门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路径的实施。

6. 结语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与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只有通过加强研究与探讨,才能找到更好的利用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未来在煤炭资源利用方面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日益紧缺。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成为了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

1. 制定科学的采掘方案制定科学的采掘方案是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基础。

采掘方案要综合考虑煤层地质条件、采煤系统、设备能力等因素,确保采煤工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制定采掘方案时,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尽可能减少浪费和二次污染。

2. 优化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煤炭回收率。

综放工作面不同于传统的采煤工作面,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实现煤炭的回收。

当设备配置不足时,会导致采煤速度缓慢,降低回收率。

因此,要根据采煤方案和煤炭特点,合理配置设备。

应选用解决特定问题的专用设备和具有多功能的设备,以提高设备效率和使用率。

3. 优化工艺措施工艺措施是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重要手段。

在采煤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回收率。

其中包括:(1)加强采煤技术培训,提高煤工的技能水平。

(2)采用新型采煤技术,如大倾角硬顶爆破技术、细分层采煤技术等,来提高采煤效率和回收率。

(3)优化煤层开拓方式,选择开采煤层中间部位或低部位,减少开采顶部和底部的煤炭,尽可能减小顶板和底板的破坏,降低资源浪费。

(4)建立完善的煤炭回收制度,加强对回收效率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在煤炭回收方面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以激发煤工的积极性。

4. 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是煤炭回收的前提条件。

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采煤过程中人员、设备、煤层等各个环节的安全。

特别是在进行一些采煤难度大、风险高的采煤工作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工作安全保障水平,以保证采煤过程的稳定性和回收率的提高。

总之,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优化。

只有加强管理,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措施,优化设备配置和工艺措施,确保安全,才能真正提高回收率,实现煤炭资源的最大利用。

煤炭综合利用思考与分析

煤炭综合利用思考与分析

煤炭综合利用思考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环保压力增大、能源结构调整、进口煤冲击,煤炭价格震荡下跌,煤炭行业效益明显下滑。

煤炭生产企业面临着矿产资源的耗竭、成本居高不下、水资源短缺、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坚持走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之路,彻底改变我国煤炭资源粗放型的开采方式,整合煤炭资源,延长煤炭经济产业链,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煤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一种“矿产勘查-矿产资源-产品-再生矿产资源-最终排放”的反馈式流程,它重视生态效率,要求降低矿物开采量,提高矿物利用率,减少废弃矿物的处置及堆存量,以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生量的最小化,开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有助于形成煤炭资源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是一种非再生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地表沉陷、废弃物矸石排放堆积、外排矿井水、井下废气排放等形式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我国经济今后的持续发展。

过去我国的煤炭生产是“只抓中间、放弃两头”,即只从事单一的煤炭开采,不进行煤炭生产的副产品、废弃物及共伴生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也不进行煤炭产品的后续深加工转化及高效利用。

而现代化综合型煤矿企业,重点“抓两头、促中间”,即通过发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企业自己上下游产品紧密结合的产品链,使煤炭产品融入产品链,这样有效地促进煤炭生产,促进煤炭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加强了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注重煤炭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煤炭直销与就地转化并举,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特色、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国内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

国内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

国内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摘要:煤炭回采率低下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采掘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且不可再生,煤炭开采所存在的回采率问题,愈加受到关注,成为煤炭行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从煤炭资源的回采率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管理策略。

关键词: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力后盾和原动力。

我国独有的资源赋存条件,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需求中的主导地位。

尽管我国拥有“富煤”的称号,但同样是煤炭消耗大国,煤炭使用比例占一次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的六成以上,并将在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状况,“富煤”并不能解决我国能源需求攀顶似的增长,短缺将成为必然趋势。

为此,在找到能够替代煤炭的新资源之前,重视煤炭资源的最大化科学开采以及煤炭能源的应用将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命题。

1国内煤炭回采率存在的问题1.1整体煤炭回采工作水平不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开采煤炭时,所消耗的能源比为1∶(1.2~1.3),实际的资源回收率高达80%以上;而我国的煤炭开采,采区平均回采率在60%上下,矿井回采率更是不到50%,整体的回采工作水平偏低,造成了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

我国煤炭开采的工作水平亟待提高[1]。

1.2小型煤矿回采率普遍低于大型煤矿受国家政策、矿区规模、资金、开采技术、煤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小型煤矿往往开采水平较低,尤其受管理制度以及开采设备上的限制,大多数小型煤矿,在开采之后,没有更为完善的回采制度和更为先进的开采设备,导致回采率过低,煤炭资源损耗严重。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大型煤矿的回采率为50%~60%,小型煤矿的回采率不到20%。

比如山西省省内的平均回采率在40%以上,而其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0%~20%,远远低于国内煤矿平均回采率,与发达国家煤矿回采率相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为此,进一步提高小型煤矿的回采率或者调整小型煤矿所占比例将对整体回采率的提升、煤炭资源的节约等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当前煤炭行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煤炭资源回收率和煤质关系的综合效益分析
1、掘进人工、材料费
2011-2013年掘一、掘二、综掘工区工资(按劳资科工资表统计)10765万元,五险一金按缴费基数和缴费标准计算约2531万元,合计13296万元;掘三工区承包费2501万元;掘进工区(含掘三)出库1-29类材料(不含设备、维修费、低值易耗品等)3903万元;以上人工费和材料费合计19701万元。

三年累计验收产量304万吨,吨煤费用64.83元。

按发运量381万吨计算,吨原煤51.75元,折合每吨洗后商品煤66.31元。

说明:如果计算掘进安全员的人工费用,则增加约1100万人工费,按验收产量计算吨煤3.62元;按洗后商品煤计算吨煤3.7元。

2、塌陷地补偿费用
截止到2013年底累计塌陷6463.17亩,产量1295万吨,每平方米产原煤3.01吨。

鉴于2009年以后洗煤厂投用,2009-2013年产量用发运量替代后计算产量1410吨,每平方米产原煤3.27吨。

按发运数据计算,2009-2014年唐阳煤矿商品煤产率为78.04%。

如果生产的原煤洗选后销售,则每平方米塌陷地可以生产商品煤=3.27×78.04%=2.55吨。

按现行塌陷地一次性补偿办法(不考虑村庄搬迁),每亩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合计2.22万元、资源税3万元、复垦费(按政策复垦验收合格退还环境治理保证金,因此不考虑保证金问题)按1万元/亩估算,合计6.2万元,折合每平方米93元。

按每平方米生产原煤3.27吨,洗后商品煤2.55吨计算,每吨原煤塌陷地补偿费28.44元,按洗后商品煤计算每吨36.47元。

说明:南辛庄搬迁合同价款8210万元,预计实际支出不低于9000万元,以上分析未考虑此项成本。

3、资源价款
可采储量2994万吨,,缴纳资源价款9202.15万元,每吨原煤资源价款
3.07元,每吨洗后商品煤3.93元。

4、综合以上数据分析:
在采面工作面已形成的前提下:每多回收1吨原煤,节约掘进人工费、材料费51.75元,节约塌陷地补偿费28.44元,节约资源价款3.07元,合计83.26元,换算成洗后商品煤为106.69元。

5、洗选费用:
2011-2013年洗煤厂人工费约2145万元、1-29类材料费1112万元、电费672万元、维修费44万元,共计3974万元。

按发运量计算每吨原煤的费用10.42元,其中:材料电力维修费4.8元,折算成洗后商品煤为6.15元。

6、主副井提升费用
主井每勾费用8元,折合每吨1.33元,副井提升每勾4元,折合每吨1.6元。

从提升费用上看,从主井提升效率高,费用低。

7、高灰分时的煤炭产率及价值
根据2014年经动筛排矸后,灰分超过50%的入洗原煤数据分析,在发热量为2939大卡/千克,灰分为51.34%时,洗后煤炭(精煤+中煤+煤泥)产率为63.82%,其中精煤产率为27.36%。

按6月底发运价格计算,吨煤价值253元。

8、结论:在采煤工作面已形成的情况下:忽略为掘进服务的运搬工区等工区的费用、采煤增加的费用、从采区到主井的运输费用、洗选人工费和折旧费,则每多回收1吨发热量为2939大卡/千克的原煤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为:
效益=煤炭价值+掘进人工费+塌陷地补偿费+资源价款-洗选费用-主井提升费用=237+(66.31+36.47+3.93-6.15)×63.82%-8=237+63.82-8=293.83元。

当然,该指标是动筛排矸后的经济指标,考虑到动筛因素,按50%计算,直接和间接效益仍然达到147元。

9、矸石来源分析
2013年销售矸石34万吨,其中回采工作面上皮带矸石约30万吨,占88.3%;掘进工作面上皮带矸石约4万吨,占11.7%。

工作面矸石中破顶、破底岩石39220m³,合9.8万吨;后溜放煤进入皮带矸石20.2万吨。

从以上数据看,放顶煤是矸石的主要来源,约占总矸石量的60%。

10、建议:经和技术处的共同分析,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1)集团公司应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煤质和资源回收率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对已形成的采面工作面应尽量做到颗粒归仓,对带采区段煤柱的应予以经济方面的奖励。

(2)煤矸分流要在设计之初统筹考虑,否则就会造成类似目前二采区下部三个迎头(预计7—8月份预计破岩5000吨左右)煤矸分运影响236面和其他两个掘进迎头的生产的问题。

(3)从2013年的数据看,采面过断层和掘进迎头岩石约占矸石量的40%,对采面断层较大时的岩石尽量通过集中运输、主井提升的方式解决(分
矸硐室、耙装机装车、副井提升效率低、成本高),对掘进岩石尽量利用轨道运输。

(4)抓好放顶煤管理,明确管理干部的职责,严格落实多轮次顺序放煤工艺。

加强支架工的培养,提高支架工待遇,解决目前没人愿意从事支架工操作,熟练人员少的问题。

(5)充分发挥动筛排矸系统的作用,可以考虑论证更换重介浅槽排矸系统。

(6)在不过断层时,要充分发挥洗煤厂的调质作用。

以发热量2939大卡/千克的原煤计算,每大卡价格不超过0.08元,则价值=2939×0.08÷1.17=201元,洗选后价值为253元,扣除洗选费用14元(2013年人工、折旧、材料、电力、维修费等13.7元/吨),增加效益38元。

(7)加强设备更新、维护力度,减少设备故障---如支架尾梁不能正常伸缩、后溜溜槽刮板损坏等对放顶煤的影响,提高资源回收率。

(8)洗选能力都没有充分发挥,应考虑外购煤配洗问题。

提高矿上配洗的主动性,关键是明确配洗费用,简化核算环节。

(9)煤泥灰分30%左右时,浮精煤理论产量约50-55%。

建议论证浮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